一种潮间带区域超浅风机非自航施工船的助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38550发布日期:2022-07-13 05:0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潮间带区域超浅风机非自航施工船的助浮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潮间带区域超浅风机非自航施工船的助浮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的海上风机项目分布在滩涂区、浅滩区和深水区。海上风机与陆上风机相比虽然有诸多优点,但是仍伴有许多制约性因素,海上风能虽热充裕,但是也给施工带来很多困难,如:施工的窗口期较短,受水深和潮汛影响,海床地质结构复杂,恶劣天气等等。国华竹根沙海上风机项目位于江苏省管区域竹根沙海域,风机的机位大多分布在浅滩区域,地质条件多为铁板砂,低潮时处于露滩状态,机位的泥面标高较高,区域内水深低于2.5米的机位很多,导致传统的风机施工船无法进入机位施工,且风场水域为无掩蔽开阔水域,全年有效施工作业时间较短;海床冲刷现场显著,地质区域稳定性差,避风锚地距风场较远,严重挤压风场施工有效作业窗口期。
3.借此,急需在现有的非自航施工船的基础上研制一艘吃水浅,能够在潮间带坐底施工作业的一体式多功能施工船,以弥补海上风机施工装备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潮间带区域超浅风机非自航施工船的助浮结构,它解决了施工船无法进入到浅滩区域超浅机位施工的难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潮间带区域超浅风机非自航施工船的助浮结构,包括非自航施工船和至少两个助浮气囊;其中,
6.所述非自航施工船的左舷的中后部至前部的外表面上以及右舷的中后部至前部的外表面上各自间隔地安装多组耳板;每组耳板由上耳板和下耳板构成;所述上耳板设在非自航施工船的左舷侧板和右舷侧板的高度中部;所述下耳板设在非自航施工船的左舷舭板和右舷舭板上;
7.所述助浮气囊上为圆筒形且长度为非自航施工船的长度的一半,助浮气囊的外表面上间隔地设置多组吊带,每组吊带由上吊带和下吊带构成,每组吊带的上吊带与下吊带之间的夹角为100
°
~110
°

8.一个助浮气囊上的多组吊带的上吊带和下吊带各自通过钢丝绳或铰链一一对应地与设在自航施工船的左舷的多组耳板的上耳板和下耳板连接,另一个气囊上的多组吊带的上吊带和下吊带各自通过钢丝绳或铰链一一对应地与设在自航施工船的右舷的多组耳板的上耳板和下耳板连接。
9.上述的潮间带区域超浅风机非自航施工船的助浮结构,其中,所述上耳板设在具有舷侧纵骨或舷侧肋骨的左舷侧板和右舷侧板上;所述下耳板设在具有舭肘板的左舷舭板和右舷舭板上。
10.上述的潮间带区域超浅风机非自航施工船的助浮结构,其中,所述钢丝绳或铰链的两端均通过卸扣与两个助浮气囊上的吊带和自航施工船上的耳板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潮间带区域超浅风机非自航施工船的助浮结构具有以下特点:通过在船体的左舷和右舷对称地设置助浮气囊,以减小船体吃水深度,使施工船能顺利地进入浅滩区域超浅机位进行风机安装,解决了常规的施工船无法进入到浅滩区域超浅机位施工的难题,节省了海上作业时间,提高现场施工效率,为实现施工进度提供有力保障。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非自航施工船的助浮结构的侧视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非自航施工船的助浮结构的平面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非自航施工船的助浮结构中上、下耳板与船体的一种连接结构详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非自航施工船的助浮结构中上、下耳板与船体的另一种连接结构详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7.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潮间带区域超浅风机非自航施工船的助浮结构,包括非自航施工船10和至少两个助浮气囊20;其中,
18.非自航施工船10的左舷的中后部至前部的外表面上以及右舷的中后部至前部的外表面上各自间隔地安装多组耳板;每组耳板由上耳板11和下耳板12 构成;上耳板11设在非自航施工船10的左舷侧板101或右舷侧板102的高度中部;下耳板12设在非自航施工船的左舷舭板103或右舷舭板104上;
19.为了增强上耳板11和下耳板12的连接强度,将上耳板11设在具有舷侧纵骨的左舷侧板101和右舷侧板102上(见图3),或将上耳板11设在具有舷侧肋骨105的左舷侧板101和右舷侧板102上(见图4);将下耳板12设在具有舭肘板106的左舷舭板103和右舷舭板104上;
20.助浮气囊20上为圆筒形且长度为非自航施工船10的长度的一半,助浮气囊20的外表面上间隔地设置多组吊带,多组吊带的间隔距离与非自航施工船的左舷或右舷上的多组耳板的间隔距离相同;每组吊带由上吊带21和下吊带 22构成,每组吊带的上吊带21与下吊带22之间的夹角为100
°
~110
°

21.一个助浮气囊20上的多组吊带的上吊带21和下吊带22各自通过钢丝绳或铰链30一一对应地与设在自航施工船10的左舷的多组耳板的上耳板11和下耳板12连接,另一个助浮气囊20上的多组吊带的上吊带21和下吊带22各自通过钢丝绳或铰链30一一对应地与设在自航施工船10的右舷的多组耳板的上耳板11和下耳板12连接。
22.钢丝绳或铰链30的两端均通过卸扣与两个助浮气囊20上的上吊带21和下吊带22和自航施工船10上的上耳板11和下耳板12连接。
23.现以一艘总长度为81米的平板驳船为例进行说明,该平板驳船经改装后成为非自航施工船用于海上风电安装作业船,该非自航施工船10的船艉部分要预留30米的长度给锚艇贴靠拖带,所以安装气囊20的长度约为44米。在非自航施工船10的左舷的中后部至前部的外表面上以及右舷的中后部至前部的外表面上各设置两个长度为20米、直径为2米的助浮气囊20。
24.助浮气囊20既要满足助浮的浮力,又要防撞,还要耐磨性好;在制作助浮气囊20时,在每个助浮气囊20上安装十六组组吊带,要求每根吊带的抗拉力最小达到5吨。非自航施工船10的左舷和右舷上的多组耳板的间隔距离根据船体肋位设置为1.2米,且上耳板11设在距船底2.4米的左舷侧板101和右舷侧板102上,下耳板12设在距船底0.35米的左舷舭板103和右舷舭板104 上。
25.乘高潮水将非自航施工船10拖航至浅滩区域,打压载水至使非自航施工船10坐底。待退潮后,施工人员下到滩面上在船体上焊接上耳板11和下耳板 12。接着将运输至现场的助浮气囊20通过非自航施工船10上的履带吊吊放至滩面,然后通过钢丝绳或铰链30将船体上的耳板和助浮气囊20上的吊带进行连接加固,连接在上耳板11与上吊带21之间的钢丝绳或铰链30与左舷侧板 101或右舷侧板102的夹角为28
°
,连接在下耳板12与下吊带22之间的钢丝绳或铰链30与左舷舭板103和右舷舭板104的夹角为27
°
,使助浮气囊20充满气后与船底齐平。在非自航施工船10的甲板上固定柴油空压机,并将高压软管布置在甲板上及船体两侧,在将高压软管连接在空压机及助浮气囊20之间。在高潮水前,打开空压机将气体通过高压软管充入助浮气囊20内,然后测量非自航施工船10的吃水深度,待助浮气囊20充气完毕,非自航施工船10 的吃水深度应减小10cm左右。在高潮水时,由吃水浅的锚艇将非自航施工船 10拖航至超浅机位进行风机安装施工。
26.本实用新型的潮间带区域超浅风机非自航施工船的助浮结构中的助浮气囊20在助浮时达到1.3~1.8公斤的压力。运输船靠驳时,可将助浮气囊20 中的气体放掉三分之二以减小两船之间的距离,同时助浮气囊可以作为靠球使用,此时两船之间的助浮气囊为椭圆形,对助浮气囊的安全性不存在影响。
27.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