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海洋站的海洋环境观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42122发布日期:2022-07-13 06:17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海洋站的海洋环境观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环境观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海洋站的海洋环境观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在生活中,人员需要使用海洋观测装置对海域进行监测,方便人员了解海域处的变化,海洋环境观测装置是一种被固定在指定的海域,随海水起伏,如同航道两旁的航标,对海洋进行观测的一种装置。
3.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布号cn 214930445 u的专利公开了涉及一种基于海洋站的海洋环境观测装置,包括防撞机构、减震机构、稳定机构和鱼群驱赶机构;所述防撞机构包括浮标体、防撞体、重铁块和鱼群驱赶机构;所述防撞体安装在浮标体的底端,重铁块通过尾管焊接防撞体的下方,鱼群驱赶机构安装在重铁块的底端。
4.但是一般的海洋环境观测装置在使用时不能对想要降落在装置处的鸟类进行驱赶,鸟类容易对装置处的电器件造成破坏,当装置与外部礁石发生碰撞时,装置内部的电器件容易发生损坏,漂浮海面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海洋站的海洋环境观测装置,实现对海洋环境的实时监测的同时也能避免鸟类停留在装置上,对装置处的电器件进行保护,对装置受到的碰撞进行缓冲,避免装置内的电器件发生损坏的情况,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海洋站的海洋环境观测装置,包括浮台、观察机构和保护机构;
7.浮台:其外弧面下端设有环形阵列分布的安装座,安装座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外弧面靠近浮台中心的一端均设有钢绳,钢绳的下端均与配重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浮台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封盖,封盖安装槽的内部底端设有蓄电池,封盖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吊耳,浮台的外弧面上端设有圆形阵列分布的固定块,固定块的下端分别与充气圈的上端固定连接,充气圈的内侧与浮台的外弧面接触;
8.观察机构:设置于封盖的上端;
9.保护机构:设置于浮台的内部底端,实现对海洋环境的实时监测的同时也能避免鸟类停留在装置上,对装置处的电器件进行保护,对装置受到的碰撞进行缓冲,避免装置内的电器件发生损坏的情况。
10.进一步的,还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设置于封盖的上端右侧,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
11.进一步的,所述观察机构包括防护壳、摄像头、风力检测仪和反光片,所述防护壳环形阵列设置于封盖的上端,防护壳的安装孔内部均设有摄像头,封盖的上端中部设有风力检测仪,风力检测仪上端叶轮的外弧面均设有反光片,摄像头与单片机双向电连接,风力检测仪的输出端电连接单片机的输入端,实现对海洋的实时观测。
12.进一步的,还包括航标灯和gprs信号发射器,所述航标灯设置于封盖的上端后侧,gprs信号发射器设置于封盖的上端右侧,航标灯和gprs信号发射器的输入端均电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防止与外部船只发生碰撞。
13.进一步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立柱、连接杆、连接块和浮块,所述立柱设置于浮台的内部底端,立柱外部上端的滑孔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浮台中心的一端均穿过浮台内侧的密封圈并延伸至浮台的外部,连接杆远离浮台中心的一端均设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上端均设有浮块,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14.进一步的,所述保护机构还包括固定环和弹簧,所述固定环均固定套接于连接杆的外弧面,弹簧均套设于连接杆的外弧面,弹簧靠近立柱中心的一端均与立柱的外部固定连接,弹簧远离立柱中心的一端均与相邻的固定环固定连接,对受到的碰撞进行缓冲。
15.进一步的,还包括太阳能控制器和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控制器设置于封盖安装槽的内部底端前侧,太阳能板均设置于封盖外弧面上端的槽口内部,太阳能板的输出端电连接太阳能控制器的输入端,太阳能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蓄电池的输入端,保证电力的充足。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基于海洋站的海洋环境观测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17.1、通过单片机调控摄像头工作,摄像头对海洋的情况进行实时拍摄,防护壳对摄像头进行保护,避免水浸入装置内部,摄像头将拍摄到的图像信号传输给单片机,单片机将收到的信息进行整合,然后单片机将图像信息传输给gprs信号发射器,gprs信号发射器通过外部无线网络将图像信息传输到人员的接收终端内部,这时风力检测仪在外部风的吹动下进行转动,风力检测仪是把转动转换成电信号,风力检测仪将叶轮转动的信号呈递给的单片机,单片机对风力检测仪上端叶轮的转动圈数进行计数并产生一个脉冲信号,计算出当前风力的数值,然后单片机将风力信息传输给gprs信号发射器,gprs信号发射器通过外部无线网络将风力信息传输到人员的接收终端内部,在风力检测仪上端的叶轮在转动时,反光片跟随风力检测仪上端的叶轮而转动,反光片将接收到的光进行反射,实现对海洋环境的实时监测的同时也能避免鸟类停留在装置上,对装置处的电器件进行保护。
18.2、当遭遇大风天气时,装置随海水摆动,当装置与外部礁石产生碰撞时,浮块首先接触外部礁石,浮块带动连接块运动,连接块带动连接杆向浮台的中心处进行滑动,这时连接杆带动固定环向靠近立柱的方向进行移动,固定环挤压弹簧,弹簧处于收缩状态,随后弹簧的力被释放,形成一个与连接杆相反方向的力,对装置受到的碰撞进行缓冲,避免装置内的电器件发生损坏的情况。
19.3、人员将装置投放到指定海域,配重块因为自身的重量较大开始下沉,配重块拉动钢绳向下侧移动,钢绳通过转轴带动安装座向下侧移动,使浮台能够平稳的漂浮在海面上,充气圈提高了浮台的浮力,防止在大风天气时装置倒入海中的情况,稳定性较好。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海洋站的海洋环境观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海洋站的海洋环境观测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浮台、2安装座、3转动轴、4钢绳、5配重块、6封盖、7观察机构、71防护壳、72摄像头、73风力检测仪、74反光片、8保护机构、81立柱、82连接杆、83连接块、84浮块、85固定环、86弹簧、9固定块、10充气圈、11单片机、12吊耳、13蓄电池、14太阳能控制器、15太阳能板、16航标灯、17gprs信号发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26.实施例一:一种基于海洋站的海洋环境观测装置,包括浮台1、观察机构7和保护机构8;
27.浮台1:其外弧面下端设有环形阵列分布的安装座2,安装座2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3,转动轴3的外弧面靠近浮台1中心的一端均设有钢绳4,钢绳4的下端均与配重块5的上端固定连接,浮台1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封盖6,封盖6安装槽的内部底端设有蓄电池13,封盖6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吊耳12,浮台1的外弧面上端设有圆形阵列分布的固定块9,固定块9的下端分别与充气圈10的上端固定连接,充气圈10的内侧与浮台1的外弧面接触;
28.观察机构7:设置于封盖6的上端;
29.保护机构8:设置于浮台1的内部底端,还包括单片机11,单片机11设置于封盖6的上端右侧,单片机11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13的输出端,还包括太阳能控制器14和太阳能板15,太阳能控制器14设置于封盖6安装槽的内部底端前侧,太阳能板15均设置于封盖6外弧面上端的槽口内部,太阳能板15的输出端电连接太阳能控制器14的输入端,太阳能控制器14的输出端电连接蓄电池13的输入端,还包括航标灯16和gprs信号发射器17,航标灯16设置于封盖6的上端后侧,gprs信号发射器17设置于封盖6的上端右侧,航标灯16和gprs信号发射器17的输入端均电连接单片机11的输出端,人员将外部拉绳与吊耳12连接,方便人员将装置收回,然后人员将装置投放到指定海域,配重块5因为自身的重量较大开始下沉,配重块5拉动钢绳4向下侧移动,钢绳4通过转轴3带动安装座2向下侧移动,使浮台1能够平稳的漂浮在海面上,充气圈10提高了浮台1的浮力,防止在大风天气时装置倒入海中的情况。
30.实施例二:
3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32.本实施例中,观察机构7包括防护壳71、摄像头72、风力检测仪73和反光片74,防护壳71环形阵列设置于封盖6的上端,防护壳71的安装孔内部均设有摄像头72,封盖6的上端
中部设有风力检测仪73,风力检测仪73上端叶轮的外弧面均设有反光片74,摄像头72与单片机11双向电连接,风力检测仪73的输出端电连接单片机11的输入端。
33.具体的,这样设置,通过单片机11调控摄像头72工作,摄像头72对海洋的情况进行实时拍摄,防护壳71对摄像头72进行保护,避免水浸入装置内部,摄像头72将拍摄到的图像信号传输给单片机11,单片机11将收到的信息进行整合,然后单片机11将图像信息传输给gprs信号发射器17,gprs信号发射器17通过外部无线网络将图像传输到人员的接收终端内部,这时风力检测仪73在外部风的吹动下进行转动,风力检测仪73是把转动转换成电信号,风力检测仪73将叶轮转动的信号呈递给的单片机11,单片机11对风力检测仪73上端叶轮的转动圈数进行计数并产生一个脉冲信号,计算出当前风力的数值,然后单片机11将风力信息传输给gprs信号发射器17,gprs信号发射器17通过外部无线网络将风力信息传输到人员的接收终端内部,在风力检测仪73上端的叶轮在转动时,反光片74跟随风力检测仪73上端的叶轮而转动,反光片74将接收到的光进行反射,对想要停驻在装置上的鸟类进行恐吓,实现对海洋环境的实时监测,工作时也能避免鸟类停留在装置上。
34.实施例三:
3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36.本实施例中,保护机构8包括立柱81、连接杆82、连接块83和浮块84,立柱81设置于浮台1的内部底端,立柱81外部上端的滑孔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82,连接杆82远离浮台1中心的一端均穿过浮台内侧的密封圈并延伸至浮台1的外部,连接杆82远离浮台1中心的一端均设有连接块83,连接块83的上端均设有浮块84,保护机构8还包括固定环85和弹簧86,固定环85均固定套接于连接杆82的外弧面,弹簧86均套设于连接杆82的外弧面,弹簧86靠近立柱81中心的一端均与立柱81的外部固定连接,弹簧86远离立柱81中心的一端均与相邻的固定环85固定连接。
37.具体的,这样设置,当装置与外部礁石产生碰撞时,浮块84首先接触外部礁石,浮块84带动连接块83运动,连接块83带动连接杆82向浮台1的中心处进行滑动,这时连接杆82带动固定环85向靠近立柱81的方向进行移动,固定环85挤压弹簧86,弹簧86处于收缩状态,随后弹簧86的力被释放,形成一个与连接杆82相反方向的力,对装置受到的碰撞进行缓冲,避免装置内的电器件发生损坏的情况。
3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海洋站的海洋环境观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人员将外部拉绳与吊耳12连接,方便人员将装置收回,然后人员将装置投放到指定海域,配重块5因为自身的重量较大开始下沉,配重块5拉动钢绳4向下侧移动,钢绳4通过转轴3带动安装座2向下侧移动,使浮台1能够平稳的漂浮在海面上,充气圈10提高了浮台1的浮力,防止在大风天气时装置倒入海中的情况,通过单片机11调控摄像头72工作,摄像头72对海洋的情况进行实时拍摄,防护壳71对摄像头72进行保护,避免水浸入装置内部,摄像头72将拍摄到的图像信号传输给单片机11,单片机11将收到的信息进行整合,然后单片机11将图像信息传输给gprs信号发射器17,gprs信号发射器17通过外部无线网络将图像信息传输到人员的接收终端内部,这时风力检测仪73在外部风的吹动下进行转动,风力检测仪73是把转动转换成电信号,风力检测仪73将叶轮转动的信号呈递给的单片机11,单片机11对风力检测仪73上端叶轮的转动圈数进行计数并产生一个脉冲信号,计算出当前风力的数值,然后单片机11将风力信息传输给gprs信号发射器17,gprs信号发射器17通过外部无线网络将风力信
息传输到人员的接收终端内部,在风力检测仪73上端的叶轮在转动时,反光片74跟随风力检测仪73上端的叶轮而转动,反光片74将接收到的光进行反射,对想要停驻在装置上的鸟类进行恐吓,实现对海洋环境的实时监测的同时也能避免鸟类停留在装置上,当遭遇大风天气时,装置随海水摆动,当装置与外部礁石产生碰撞时,浮块84首先接触外部礁石,浮块84带动连接块83运动,连接块83带动连接杆82向浮台1的中心处进行滑动,这时连接杆82带动固定环85向靠近立柱81的方向进行移动,固定环85挤压弹簧86,弹簧86处于收缩状态,随后弹簧86的力被释放,形成一个与连接杆82相反方向的力,对装置受到的碰撞进行缓冲,避免装置内的电器件发生损坏的情况,装置在工作期间,太阳能板15将接收到的阳光转化为电能,然后太阳能板15将转化后的电能输送到太阳能控制器14的内部,太阳能控制器14控制到达蓄电池13内部的,当蓄电池13内部的电压升到一定程度时,停止蓄电池13的充电,保证蓄电池13内部电力的充足,在工作期间,单片机11调控航标灯16工作,航标灯16进行闪烁,对过往的船只进行警示,防止船只与装置发生碰撞。
39.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摄像头72可选用ds-2cd3t56wd-i3的摄像头,风力检测仪73可选用z-f100s的风力检测仪,单片机11可选用stm32f103ret6的单片机,太阳能控制器14可选用mpt-7210a的太阳能控制器,航标灯16可选用sy-138led的航标灯,gprs信号发射器17可选用g7211d的gprs信号发射器,单片机11控制摄像头72、航标灯16和gprs信号发射器17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4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