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丹福尔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95862发布日期:2022-09-21 05:45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丹福尔锚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船用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丹福尔锚。


背景技术:

2.船舶设备很多,锚设备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其功能就是将船舶安全可靠地停泊在预定的水域或海区。船舶抛锚停泊是常用停泊方法,其过程大致是:船上以锚链或锚索连接的锚抛入水中着地,并使其啮入土中,把船舶牢固地系留在预定的位置。船舶停泊后会关闭动力系统,当遇到水浪或者在大风天气下,船舶会在水面上发生晃动。另外不同停靠位置的底土有差异,有硬质、软质、泥砂底质等等。在抛锚时船舶发生晃动情况,将会导致船锚的锚爪在啮入底土的过程中发生左右摆动,锚爪抓住泥土产生抓力的难度增大,而且停泊后还可能出现走锚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受外界环境影响,容易出现锚爪啮入土中难度增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丹福尔锚。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丹福尔锚,包括锚干、与所述锚干通过横杆连接的锚冠、与所述锚冠连接且对称分布于所述锚干两侧的锚爪以及分别与两个所述锚爪转动连接且可折叠收纳在所述锚爪下方的辅助机构,两个所述辅助机构的结构对称,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与所述锚爪铰接的侧板主体、设于所述侧板主体外壁的多根加固尖刺以及用于控制所述侧板主体活动的锁定导向机构,两个所述辅助机构展开后分别分布在两个所述锚爪两侧,所述加固尖刺呈倾斜间隔布置在所述侧板主体外壁上,且所述加固尖刺的尖端朝向所述锚爪的啮入端方向。
6.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主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板、第二板和轴接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的夹角为120
°
~160
°
,且第一板的非连接端与所述锚爪的啮入端形状相同。
7.进一步地,所述锁定导向机构包括固接在所述锚爪底面具有导向槽的导向块、固接在所述第一板内侧的导杆以及锁定导杆的锁定螺栓,所述导杆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槽内,并在所述导杆上分布有多个锁定螺孔,所述锚爪对应位置开设有固定孔,通过所述锁定螺栓螺接在所述固定孔和所述锁定螺孔内,用于将活动的所述侧板主体锁定。
8.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槽横截面为“t”型。
9.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槽沿所述导向块的长度方向布置,沿所述导向块宽度方向设有多个等间距间隔布置的并贯通所述导向槽的排出孔。
10.进一步地,所述加固尖刺等间距间隔排布在所述第一板外壁,并且与所述第一板之间的夹角为20
°
~30
°

11.进一步地,所述轴接部设有轴孔,此轴孔通过轴接件与所述锚爪可拆卸连接,所述轴接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固接的螺杆、第一圆台、圆轴杆和第二圆台,所述螺杆与所述轴孔
套接,并在所述螺杆上螺接有螺帽分布于所述锚爪上方,所述第一圆台和所述第二圆台呈相对分布,且外径大于所述圆轴杆的外径,所述轴孔与所述圆轴杆套接。
12.进一步地,所述锚爪沿所述锚干的竖轴线对称设置。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一,当两个辅助机构完全展开后,相当于拓宽了锚与底土的接触面积,锚的抓力增大,降低啮入难度,以及走锚风险。其二,在啮入端啮入底土时,加固尖刺会跟随锚爪的锚尖一起啮入,啮入底土更容易,受底土土质的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丹福尔锚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辅助机构呈收纳状态的仰视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轴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00-锚干、200-横杆、300-锚冠、400-锚爪、500-辅助机构、510-第一板、511-加固尖刺、520-第二板、530-轴接部、600-锁定导向机构、610-导向块、611-导向槽、620-导杆、621-锁定螺孔、630-锁定螺栓、700-轴接件、710-螺杆、720-第一圆台、730-圆轴杆、740-第二圆台、750-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丹福尔锚,包括锚干100、与锚干100通过横杆200连接的锚冠300、与锚冠300连接且对称分布于锚干100两侧的锚爪400以及分别与两个锚爪400转动连接且可折叠收纳在锚爪400下方的辅助机构500。两个辅助机构500的结构对称,辅助机构500包括与锚爪400铰接的侧板主体、设于侧板主体外壁的多根加固尖刺511以及用于控制侧板主体活动的锁定导向机构600。两个辅助机构500展开后分别分布在两个锚爪400两侧,加固尖刺511呈倾斜间隔布置在侧板主体外壁上,且加固尖刺511的尖端朝向锚爪400的啮入端方向。在船舶设备晃动或者底土土质不易啮入时,将两个辅助机构500展开,并通过锁定导向机构600锁定展开程度,展开后相当于在锚爪400的啮入端啮入底土时拓宽了锚与底土的接触面积,锚的抓力增大,啮入底土更容易,而且有效减少走锚情况发生。另外在啮入底土过程中,加固尖刺511与锚爪400的啮入端相配合,以减少土质对啮入底土动作的限制。
20.锚爪400沿锚干100的竖轴线对称设置,此设计可以使锚抓力均匀。
21.侧板主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板510、第二板520和轴接部530,第一板510和第二板520之间的夹角为120
°
~160
°
,且第一板510的非连接端与锚爪400的啮入端形状相同。这样的结构,第一板510和第二板520的轮廓与锚爪400外边缘轮廓基本相同,且两者啮入端均为锐利的尖端形状基本也相同,因此能够使侧板主体跟随锚爪400更容易的被啮入底土内,相当于这样形状的侧板主体配合度更佳。
22.如图2所示,锁定导向机构600包括固接在锚爪400底面具有导向槽611的导向块610、固接在第一板510内侧的导杆620以及锁定导杆620的锁定螺栓630。导杆620滑动安装在导向槽611内,并在导杆620上分布有多个锁定螺孔621,锚爪400对应位置开设有固定孔,
通过锁定螺栓630螺接在固定孔和锁定螺孔621内,用于将活动的侧板主体锁定。锁定螺栓630螺接固定孔和锁定螺孔621,便于调节侧板主体的展开度,以便适用于更多不同的土质或者停泊环境。
23.导向槽611横截面为“t”型,导向槽611沿导向块610的长度方向布置,沿导向块610宽度方向设有多个等间距间隔布置的并贯通导向槽611的排出孔。在将锚收回时,可能导向槽611内会填充有泥沙或者淤泥,回收过程中海水进入导向槽611后,会带走残留的泥沙或者淤泥,从贯通的排出口位置排出,避免对下一次调节侧板主体移动的限制。
24.加固尖刺511等间距间隔排布在第一板510外壁,并且与第一板510之间的夹角为20
°
~30
°
。这样的角度,可以帮助加固尖刺511在啮入时更快速的与底土接触,锚的抓重比增加,抗风抗海浪能力增强。
25.轴接部530设有轴孔,此轴孔通过轴接件700与锚爪400可拆卸连接。如图3所示,轴接件700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固接的螺杆710、第一圆台720、圆轴杆730和第二圆台740,螺杆710与轴孔套接,并在螺杆710上螺接有螺帽750分布于锚爪400上方,第一圆台720和第二圆台740呈相对分布,且外径大于圆轴杆730的外径,轴孔与圆轴杆730套接。拆下螺帽750,螺杆710便能与锚爪400分离,而导杆620与导向槽611也能分离,相当于辅助机构500从锚爪400上拆下。因此如果外界停泊环境非常理想,也可选择不加装辅助机构500,更灵活实用。
26.采用以上结构,使用本丹福尔锚时,其一,当两个辅助机构500完全展开后,相当于拓宽了锚与底土的接触面积,锚的抓力增大,增加锚的啮入底土时的稳定性,降低走锚风险。其二,在啮入端啮入底土时,加固尖刺511会跟随锚爪400的锚尖一起啮入,有加固尖刺511的辅助,啮入底土更容易,受底土土质的影响较小。其三,轴接部530可以与锚爪400分离,因为导杆620是滑动装配在导向槽611内,因此导杆620也能与导向槽611分离,外界环境非常适用于停泊时,还能拆下辅助机构500,减轻自身负重,操作便捷实用。
2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