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浮体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30480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水面浮体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面浮体平台,适用于海面或者湖面等水面上。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陆地资源日益紧缺,人类逐渐将目光投向占地球面积71 %的海洋以及一些大型湖泊。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能够使人们在水面上进行同陆地相同的活动。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供人们在水面上正常活动的水面浮体平台。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水面浮体平台,包括浮体本体,所述浮体本体为带有空腔的空心结构,上表面设有平面,所述浮体本体的空腔内还设有用于支撑平面的支撑钢结构,所述支撑钢结构为网状,且支撑钢结构的侧面部分穿出浮体本体的侧壁并朝斜上方辐射来支撑平面从浮体本体上延伸出去的部分;
[0006]所述浮体本体的底部根据船锚的特点还设有定位锚。
[0007]本发明水面浮体平台,所述浮体本体的壁面由至少三层钢板组成,支撑钢结构的底部固定在最外层钢板和倒数第二层钢板之间。
[0008]本发明水面浮体平台,所述浮体本体为空心的半球体。
[0009]本发明水面浮体平台,在平面上还铺有一层厚1.7-2m的高效混凝土。
[0010]本发明水面浮体平台,所述浮体本体的下侧面还根据现有的轮船设有螺旋桨和发动机,螺旋桨通过发动机驱动。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发明能够浮在水面上,通过将定位销抛下能够起到定位不动的作用,收起定位锚之后在螺旋桨和发动机的作用下能够缓慢的移动。而支撑钢结构和浮体本体的设计,使两者相互辅助、相互支持,通过该设计,平面牢固稳定,能够在平面上建设一些设备或者设施以供人们的正常生活活动。多个浮体平台在相互连接之后还能够形成更大的活动区域,以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解决了人们在水面上难以正常活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0014]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0016]如图1所示的水面浮体平台,包括浮体本体1,所述浮体本体I的底部设有定位锚4,浮体本体I的下侧面还设有螺旋桨和发动机,螺旋桨通过发动机驱动。上述浮体平台能够浮在水面上,通过将定位锚抛下能够起到定位不动的作用,收起定位锚之后在螺旋桨和发动机的作用下能够缓慢的移动。
[0017]所述浮体本体I为带有空腔的半球体空心结构,上表面设有平面3,在平面3上还铺有一层厚1.7-2m的高效混凝土。所述浮体本体I的空腔内还设有用于支撑平面的支撑钢结构2,所述支撑钢结构2为网状,且支撑钢结构2的侧面部分穿出浮体本体I的侧壁并朝斜上方辐射来支撑平面从浮体本体上延伸出去的部分。延伸出去之后,平面的面积大大增加,能够在平面上建设一些设备或者设施以供人们的正常生活活动。多个浮体平台在相互连接之后还能够形成更大的活动区域,以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
[0018]上述依据本发明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水面浮体平台,其特征是:包括浮体本体(I),所述浮体本体(I)为带有空腔的空心结构,上表面设有平面(3),所述浮体本体(I)的空腔内还设有支撑钢结构(2),所述支撑钢结构(2)为网状,且支撑钢结构(2)的侧面部分穿出浮体本体(I)的侧壁并朝斜上方辐射; 所述浮体本体(I)的底部还设有定位锚(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浮体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浮体本体(I)的壁面由至少三层钢板组成,支撑钢结构(2)的底部固定在最外层钢板和倒数第二层钢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浮体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浮体本体(I)为空心的半球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浮体平台,其特征是:在平面(3)上还铺有一层厚1.7-2m的高效混凝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浮体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浮体本体(I)的下侧面还设有螺旋桨和发动机,螺旋桨通过发动机驱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面浮体平台,包括浮体本体,所述浮体本体为带有空腔的空心结构,上表面设有平面,所述浮体本体的空腔内还设有用于支撑平面的支撑钢结构,所述支撑钢结构为网状,且支撑钢结构的侧面部分穿出浮体本体的侧壁并朝斜上方辐射来支撑平面从浮体本体上延伸出去的部分;所述浮体本体的底部还设有定位锚。本发明能够解决人们在水面上难以正常活动的问题,增大了水面利用率。
【IPC分类】B63B35-44
【公开号】CN104554644
【申请号】CN201410811009
【发明人】邵建连
【申请人】邵建连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