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桨叶触发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8173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升机桨叶触发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升机桨叶触发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直升机飞行动力主要来源于旋翼系统的桨叶旋转。在直升机飞行时,旋翼系统的 桨叶以旋翼轴为中心旋转。正常情况下,旋翼系统的桨叶位于飞机顶端,其旋转过程中,桨 叶不能与飞机其他部位相碰,否则即会发生机毁人亡的严重事故。因此,设计时,必须保证 旋翼系统的桨叶旋转空间必须与飞机其他部位存在一定的间隙,避免出现桨叶与机身的碰撞。然而,由于桨叶旋转速度不同时,桨叶旋转高度也不同,因此桨叶与飞机机身之间 的间隙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为了更有效地保障直升机的飞行安全,有必要对直升机桨叶与 机身之间的间隙进行监控,如实时监控主旋翼与尾梁之间的间隙。然而,现有技术直升机设 计时,未见到对主旋翼桨叶与飞机尾梁之间的间隙进行监控,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有效监控直升机主旋翼桨叶与机身尾梁之间的间隙,本 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在直升机主旋翼翼尖与尾梁之间的间隙超过临界安全线时发出报警 的直升机桨叶触发报警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直升机桨叶触发报警系统,其包括光电传感器、感光 片、触发报警器,在直升机主桨叶与尾梁和尾斜梁间隙最小时,其主桨叶翼尖处的切线即为 安全线AB,该安全线与直升机尾梁和机身的交点分别为A和B,其中,所述光电传感器和感 光片分别设置在安全线AB两端,所述触发报警器设置在飞机设备舱内,并与光电传感器电 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和感光片分别设置在安全线AB的A处和B处。所述光电传感器和感光片分别设置在安全线AB的B处和A处。所述的直升机桨叶触发报警系统进一步包括一报警指示灯,所述报警指示灯安装 在飞机驾驶舱内仪表板上,并与触发报警器电连接。所述感光片为定向光源。所述感光片为光反射片。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直升机触发报警系统通过在飞机尾梁和机身处 设置光电传感器,在桨叶过低越过安全线时,将截断光路,触发报警装置,从而通过报警指 示灯给飞行员提供安全警报,使其迅速采取对应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有效提高 了直升机的飞行安全。另外,本实用新型直升机触发报警系统原理简单、安装简单、稳定可 靠,能在不同飞行环境下工作,而且部件少、重量轻、体积小,不会对直升机飞行安全性和气 动特性产生不利影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直升机触发报警系统一较佳实施方式的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直升机触发报警系统安全线的位置示意图;其中,1-光电传感器、2-感光片、3-触发报警器、4-报警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其是本实用新型直升机触发报警系统一较佳实施方式的连接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直升机触发报警系统主要由光电传感器1、感光片2、报警触发器3和报 警指示灯4组成。请同时参阅图2,其是本实用新型直升机触发报警系统安全线的位置示意图。根 据直升机飞行时的极限位置,即飞行时主桨叶翼尖与尾梁及尾斜梁的最小间距设定安全线 AB,该安全线AB即飞行时主桨叶翼尖最低位置时,其翼尖处的切线。该切线与直升机尾梁 之间的交点即为A处,该处就是光电传感器1的设置位置处。该切线与直升机机身相交的 点即为B处,该处是感光片2的位置处。其中,所述感光片2为光反射片,其能将偏振光信 号反射至光电传感器1。另外,所述报警触发器3安装在设备舱内,并且与光电传感器1电 连接,而报警指示灯设置在驾驶舱仪表板上,并与报警触发器电连接。当直升机飞行时,主桨叶过低,使桨叶翼尖与尾梁间隙小于安全距离时,即桨叶翼 尖进入安全线AB内时。所述桨叶将切断安全线AB两端光电传感器1和感光片2之间的光 路,使得安装在A处的光电传感器感应不到B处感光片2所反射的偏振光信号,此时,报警 触发器将产生一个触发信号,控制安装在驾驶舱仪表板上的报警指示灯亮红灯报警,从而 及时提醒飞行员。然而上述实施方式可以作进一步改进,如光电传感器1和感光片2的位置可以相 互调换,即光电传感器1可以设置在B处,而感光片2可以设置在A处,这不影响二者之间 的光路,此时报警触发器3与位于B处的光电传感器1相连。同时,所述感光片2不限于为 光反射片,即也可为定向光源,如定向激光,只要其与光电传感器1构成一封闭光路即可。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直升机触发报警系统通过在飞机尾梁和机身处设置光电传 感器,在主桨叶翼尖与尾梁或尾斜梁之间的间隙小于安全值,主桨叶翼尖落在安全线AB下 时,将截断光路,触发报警装置,发出警报,从而有助于飞行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意外 事故的发生,因此有效提高了直升机的飞行安全。另外,本实用新型直升机触发报警系统原 理简单、安装简单、稳定可靠,能在不同飞行环境下工作,而且部件少、重量轻、体积小,不会 对直升机飞行安全性和气动特性产生不利影响。
权利要求一种直升机桨叶触发报警系统,其包括光电传感器(1)、感光片(2)、触发报警器(3),其特征在于直升机主桨叶与尾梁和尾斜梁间隙最小时,其主桨叶翼尖处的切线即为安全线AB,该安全线与直升机尾梁和机身的交点分别为A和B,其中,所述光电传感器(1)和感光片(2)分别设置在安全线AB两端,所述触发报警器(3)设置在飞机设备舱内,并与光电传感器(1)电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桨叶触发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传感器(1) 和感光片(2)分别设置在安全线AB的A处和B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桨叶触发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传感器(1) 和感光片(2)分别设置在安全线AB的B处和A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直升机桨叶触发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 一报警指示灯(4),所述报警指示灯(4)安装在飞机驾驶舱内仪表板上,并与触发报警器 (3)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升机桨叶触发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片(2)为 定向光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升机桨叶触发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片(2)为 光反射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升机桨叶触发报警系统。所述直升机桨叶触发报警系统包括光电传感器(1)、感光片(2)、触发报警器(3)。在直升机主桨叶与尾梁和尾斜梁间隙最小时,其主桨叶翼尖处的切线即为安全线AB,该安全线与直升机尾梁和机身的交点分别为A和B,其中,所述光电传感器(1)和感光片(2)分别设置在安全线AB两端,所述触发报警器(3)设置在飞机设备舱内,并与光电传感器(1)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直升机触发报警系统能在直升机主旋翼翼尖与尾梁之间的间隙超过临界安全线时发出报警,其原理简单、安装简单、稳定可靠,而且部件少、重量轻、体积小,不会对直升机飞行安全性和气动特性产生不利影响。
文档编号B64D45/00GK201553301SQ20092027114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7日
发明者万宇, 刘丙坤 申请人: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