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双旋翼直升运输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138914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新型双旋翼直升运输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新型双旋翼直升运输机有机身、有两旋翼、有助飞翼,在机身后方有导气推力筒,机身上方旋翼下方有集气罩,集气罩靠围板组成,集气罩两侧下方有排风板、集气罩后边与导气推力筒相通,集气罩中间有U形板,它和机身上盖组成封闭空间,可做油箱;新型双旋翼直升运输机起飞、空中停留时,集气罩下方排风板打开、导气推力筒关闭,当飞行时,集气罩下方排风板关闭、导气推力筒打开;助飞翼可使新型双旋翼直升运输机提速,新型双旋翼直升运输机利用了机身上方不做功的空气动力,飞机载重量、飞行速度、续航能力都能有很大提升。
【专利说明】新型双旋翼直升运输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双旋翼直升运输机。

【背景技术】
[0002]以往的双旋翼直升运输机产生空气动力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负责垂直起降或空中停留时两大旋翼提供空气动力,另一部分由负责产生推力的两小发动机提供空气动力。而两大旋翼下方直对机身的空气动力,不但不做功,还会影响机身两侧的空气动力改变垂直向下的方向;双旋翼直升运输机不满负荷时,两大旋翼不能产生推动力,不能增加续航能力。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不需要两小发动机,机身上方两旋翼下方增加集气罩,两侧增加助飞翼,合理利用空气动力,能使新型双旋翼直升运输机增大推力,提高载荷能力,增加了续航能力。
[0004]本实用新型是用如下方法实现的。
[0005]新型双旋翼直升运输机有机身,机身两侧有助飞翼,助飞翼能折起和展开、并与机身倾斜一定角度,机身尾部有两导气推力筒,导气推力筒有风阀控制,机身上方前后各有一个旋翼,两旋翼提供新型双旋翼直升运输机起降和飞行的空气动力,机身上方旋翼下方有集气罩,集气罩靠围板组成封闭环组成,集气罩有前围板、后围板、和两侧围板,前围板由凹曲面板组成,后围板由曲面板组成,两侧围板分别由外侧平板和内侧曲面板连接组成,并由拉筋连接两侧围板,两侧围板下端是可沿机身两侧能打开和关闭的排风板,排风板靠连接机身的液压缸打开和关闭,集气罩与后边两导气推力筒相通,机身上方集气罩内中心位置有U形板和机身上盖相连,组成封闭容器。
[0006]当新型双旋翼直升运输机从地面起飞时,机身尾部两导气推力筒靠风阀关闭,两旋翼开始起动时,集气罩两侧排风板靠液压缸打开,将集气罩内的空气顺着两侧向下排出,使机身上方的方向不规则空气动力转变垂直向下的空气动力,从而使新型双旋翼直升运输机有了最大的上升空气动力;当新型双旋翼直升运输机升空后,机身尾部两导气推力筒风阀开启,集气罩两侧排风板放下,关闭空气沿集气罩两侧向下排气的通道,向导气推力筒排风,这时,新型双旋翼直升运输机在导气推力筒的空气动力推动下,向前飞行;当新型双旋翼直升运输机空载、或不满载荷需要快飞时,助飞翼展开,使新型双旋翼直升运输机有足够的上升力同时,更有更大的快速飞行的空气动力,机身上方集气罩内中心位置有U形板,有利于减少对飞机上盖的空气压力,减少空气滞留空间,U形板和机身上盖组成封闭容器,可做新型双旋翼直升运输机油箱。
[0007]本实用新型新型双旋翼直升运输机比以往双旋翼直升运输机增加了集气罩、U形板、助飞翼、导气推力筒,减少了尾部两个小发动机,但飞机总性能将有很大改善,在相同耗油量情况下,新型双旋翼直升运输机比以往的载重量,飞行速度,续航能力,都能有很大提升。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新型双旋翼直升运输机的主视示意图;
[0010]图2是新型双旋翼直升运输机的俯视示意图;
[0011]图3是新型双旋翼直升运输机图1的A向示意图;
[0012]图4是新型双旋翼直升运输机图1的B-B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图1、图2、图3、图4中,新型双旋翼直升运输机有机身1,助飞翼2,排风板3,导气推力筒4,旋翼5,曲面板6,外侧平板7,凹曲面板8,内侧曲面板9,拉筋10,液压缸11,U形板12。
【权利要求】
1.新型双旋翼直升运输机有机身,机身两侧有助飞翼,助飞翼能折起和展开、并与机身倾斜一定角度,机身尾部有两导气推力筒,导气推力筒有风阀控制,机身上方前后各有一个旋翼,两旋翼提供新型双旋翼直升运输机起降和飞行的空气动力,机身上方旋翼下方有集气罩,集气罩靠围板组成封闭环组成,集气罩有前围板、后围板、和两侧围板,前围板由凹曲面板组成,后围板由曲面板组成,两侧围板分别由外侧平板和内侧曲面板连接组成,并由拉筋连接两侧围板,两侧围板下端是可沿机身两侧能打开和关闭的排风板,排风板靠连接机身的液压缸打开和关闭,集气罩与后边两导气推力筒相通,机身上方集气罩内中心位置有U形板和机身上盖相连,组成封闭容器。
【文档编号】B64C27/22GK204056296SQ201420532170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4日
【发明者】郝振兴 申请人:郝振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