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机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7719阅读:953来源:国知局
登机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登机车。



背景技术:

登机车是接驳飞机的重要设备,登机车主要由底盘车和设置在底盘车上的舷梯组成,舷梯枢设在底盘车上,并配置有举升油缸来驱动舷梯相对底盘车旋转升降。通常在接驳飞机时,舷梯上的接机平台与机舱门保持对齐。在乘客上下飞机的过程中,飞机的承载发生变化,使得飞机的高度发生变化,这样会出现接机平台高度与机舱门的高度不匹配的现象,登机车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使接机平台与机舱门保持对齐。

现有一种高度可调的登机车,其接机平台的高度调节是通过舷梯倾角变化来实现,但要保证舷梯踏板处于水面状态,舷梯的工作导轨及返回轨的相对位置等都要随倾角变化,这么多活动部分很难协调,舷梯的刚度和强度都不容易保证,舷梯的整体结构很复杂,加工成本也很高,使用也不方便,所以可行性并不大。还有一种登机车,其接机平台相对舷梯踏板的倾角可以调整,通过调节接机平台相对舷梯踏板的倾角来使接机平台的前端与机舱门对齐,但是当机舱门的高度变化较大时,接机平台相对舷梯踏板的倾角将变得很大,这样会对乘客的通行造成不便。

此外,对于登机车上的舷梯,其驱动系统的动力源多采用电机,电机连接减速器,并通过链条或者齿轮来驱动传动轮,传动轮带动舷梯的主轴旋转,最后通过传动带驱动舷梯踏板和扶手带移动。这种驱动系统,结构复杂且动力传动线路长而使其可靠性降低,由于体积和重量较大而使其安装布置不方便,而且这种驱动系统的零部件数量较多,后期的维护和保养较为不便,还需要储备很多的零部件以待维修更换。而多数的登机车,在底盘车上配置有液压系统来控制举升油缸的动作,如果舷梯上采用电机的驱动系统,则还需要配置与电机相适配的电气系统,这无疑会增大登机车的制造成本。此外,电机的调速很不方便,而且电机调速装置的成本也较高,这使得舷梯踏板的移动速度不便于调节。

一般的,在舷梯上设置有裙板,裙板位于舷梯踏板的两侧,因运动的需要,裙板与舷梯踏板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为了防止乘客在乘坐舷梯的过程中裤子或鞋子卷入舷梯踏板与裙板之间的缝隙,一般会在裙板上设置裙板刷和微动开关,裙板刷阻挡乘客靠近舷梯踏板的边缘,但是裙板刷无法检测裤子或鞋子是否已经卷入舷梯踏板与裙板之间的缝隙;对于微动开关,当裤子或鞋子等异物卡入舷梯踏板与裙板之间的缝隙后,对裙板产生挤压,当裙板的变形达到所设定的值时,将使微动开关动作,中止舷梯的运行,但是微动开关只能呈点状分布,无法连续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成本较低的登机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登机车,包括底盘车、舷梯、举升装置、高度变动检测装置和控制系统。舷梯设置在底盘车上,所述舷梯上设置有用于对接机舱门的接机平台和用于驱动舷梯踏板移动的舷梯驱动总成。举升装置设置在底盘车上,所述举升装置可与一支撑面相抵接,所述举升装置可驱动底盘车相对支撑面升降以使接机平台与机舱门对齐。高度变动检测装置设置在接机平台上,所述高度变动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飞机的高度变化。所述控制系统同时与所述举升装置和高度变动检测装置相连接。当飞机升降时,高度变动检测装置检测飞机的高度变化并将反馈信号输出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进而控制举升装置动作以驱动底盘车升降。

优选的,所述高度变动检测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滚轮和转动检测装置;接机平台对接机舱门时第一滚轮紧贴在飞机外壳上,当飞机升降时可带动第一滚轮转动,转动检测装置检测第一滚轮的转动角度并将反馈信号输出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进而控制举升装置动作以驱动底盘车升降。

优选的,所述举升装置包括可收放的支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支腿收放的收放驱动机构,所述支腿设置在底盘车上并可与支撑面相抵接,支腿放下或收回时可驱动底盘车升降以使所述接机平台与机舱门对齐。

优选的,所述舷梯驱动总成包括安装座、液压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安装座设置在所述舷梯上;液压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传动装置与液压驱动装置相连接并可由液压驱动装置驱动而旋转。

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向适配的容置空间,所述液压驱动装置部分或全部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优选的,所述舷梯上设置有第一位移驱动机构,所述第一位移驱动机构与接机平台相连接并可驱动接机平台移动以使接机平台接近或远离飞机。

优选的,所述接机平台上设置有距离检测装置,所述距离检测装置可检测接机平台与飞机的距离并将检测到的距离值反馈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进而控制第一位移驱动机构动作以增大或缩小接机平台与飞机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舷梯上设置有扶手栏板,扶手栏板上设置有朝向斜下方照射的照明装置。

优选的,所述舷梯上还设置有光电检测装置和报警装置,控制装置同时与光电检测装置和报警装置相连接;该光电检测装置包括发光器和受光器,发光器和受光器分别设置在舷梯的上部和舷梯的下部,发光器和受光器均贴近舷梯踏板的侧端,受光器与发光器对齐并可接收发光器发出的光束;当发光器发出的光束被遮挡时,受光器检测到光束被遮挡并向控制系统输出一光束遮挡信号,控制系统进而控制报警装置动作以发出报警讯息。

优选的,所述舷梯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平台和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与支撑平台相连接并可驱动支撑平台相对舷梯升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配置了高度变动检测装置和举升装置,当飞机的高度发生变化时,控制系统控制举升装置来驱动底盘车的升降,使接机平台与机舱门对齐,便于乘客上下,无需通过舷梯的倾角变化来调整接机平台的高度,从而简化了舷梯的结构,降低了加工成本,而且本发明的使用也较为方便。此外,无需通过调节接机平台与舷梯踏板之间的倾角来使接机平台的前端与机舱门对齐,这样可便于乘客的通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i部分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ii部分放大图;

图5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6是图5的iii部分放大图;

图7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8是图3的c-c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接机平台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高度变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舷梯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舷梯驱动总成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舷梯驱动总成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3,本发明是登机车,包括底盘车1、舷梯2、举升装置、高度变动检测装置4和控制系统。舷梯2设置在底盘车1上,在舷梯2上设置有用于对接机舱门的接机平台21以及用于驱动舷梯踏板移动的舷梯驱动总成。举升装置也设置在底盘车1上,该举升装置可与一支撑面相抵接,该举升装置动作时可驱动底盘车1相对支撑面升降以使接机平台21与机舱门对齐。高度变动检测装置4设置在接机平台21上,该高度变动检测装置4用于检测飞机的高度变化。控制系统设置在底盘车1上,该控制系统同时与举升装置和高度变动检测装置4相连接,当然,控制系统也可设置在舷梯2上。支撑面可为地面或者其他支撑平台的表面。

在乘客上下飞机的过程中,飞机的承载发生变化,使得飞机的高度发生变化。当飞机升降时,高度变动检测装置4检测飞机的高度变化并将反馈信号输出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进而控制举升装置动作以驱动底盘车1升降,使接机平台21与机舱门对齐,便于乘客上下。本发明无需通过舷梯2的倾角变化来调整接机平台21的高度,从而简化了舷梯2的结构,降低了加工成本,而且本发明的使用也较为方便。此外,本发明也无需通过调节接机平台21与舷梯踏板之间的倾角来使接机平台21的前端与机舱门对齐,接机平台21可保持水平,提高了接机平台21的通过性,便于乘客的通行。舷梯驱动总成可驱动舷梯踏板升降,无需乘客步行上下舷梯2,进一步方便乘客通行。

如图9和图10所示,高度变动检测装置4包括支架41、第一滚轮42和转动检测装置,第一滚轮42和转动检测装置均设置在支架41上。当接机平台21对接机舱门时第一滚轮42紧贴在飞机外壳上,当飞机升降时可带动第一滚轮42转动,转动检测装置检测第一滚轮42的转动角度并将反馈信号输出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进而控制举升装置动作以驱动底盘车1升降。本实施例中,转动检测装置检测第一滚轮42的转动角度并将检测到的角度值输送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第一滚轮42的直径和转动检测装置检测的角度值即可换算出飞机的高度变化值。转动检测装置具体可为增量型编码器、单圈绝对值编码器或者多圈绝对值编码器,增量型编码器、单圈绝对值编码器以及多圈绝对值编码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已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在此不再另加详述。

高度变动检测装置4还包括第二位移驱动机构,第二位移驱动机构设置在接机平台21上。该第二位移驱动机构可驱动支架41前移以使第一滚轮42紧贴在飞机外壳上。本实施例中,第二位移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活塞缸43,第二活塞缸43的两端分别与支架41和接机平台21相连接,第二活塞缸43的活塞杆相对缸体伸出时可驱动支架41前移,以使第一滚轮42紧贴在飞机外壳上。本实施例中,第二活塞缸43具体为液压缸,但不限于此,第二活塞缸43还可为气缸,第二活塞缸43还可由电动推杆代替。

举升装置包括可收放的支腿11以及用于驱动支腿11收放的收放驱动机构,支腿11设置在底盘车1上并可与支撑面相抵接。当支腿11与支撑面相抵接并继续向下放时可驱动底盘车1上升,当支腿11向上收回时可驱动底盘车1下降,以此来使接机平台21与机舱门对齐。本实施例中,支腿11为直动式液压支腿,收放驱动机构为用于向该直动式液压支腿输送液压油的液压系统。直动式液压支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当然,在实际应用时,支腿11还可为蜘蛛型支腿,收放驱动机构由液压系统和收放油缸组成,收放油缸用于驱动蜘蛛型支腿的收放,液压系统用于向该收放油缸输送液压油。蜘蛛型支腿的支撑间距较大,可提高登机车的稳定性,同时蜘蛛型支腿可收回折叠,减小登机车的宽度,便于登机车的通行。此外,举升装置还可由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剪刀臂组成,底座可与支撑面相抵接,配置液压缸驱动剪刀臂的升降,进而控制底盘车1和底盘车1上的舷梯2升降,最终使接机平台21与机舱门对齐。

本发明中,支腿11的数量为至少三个,这些支腿11呈多边形分布,可进一步提高登机车的稳定性。如图9所示,舷梯2上设置有水平检测装置24,当舷梯2发生倾斜时,水平检测装置24检测舷梯2的倾斜并向控制系统输出一倾斜信号,控制系统根据接收到的倾斜信号来控制不同支腿11的收放程度,以使舷梯2和舷梯2上的接机平台21保持水平,确保乘客安全通行。本实施例中,水平检测装置24具体为水平传感器,在实际应用时,水平检测装置24还可为重力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舷梯驱动总成设置在舷梯2的上部。如图11、图12和图13所示,舷梯驱动总成包括安装座31、液压驱动装置32、传动装置、密封圈34、轴承35、轴承座36、孔用挡圈371、轴用挡圈372和封盖38。安装座31设置在舷梯2上;液压驱动装置32设置在安装座31上;传动装置与液压驱动装置32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液压驱动装置32可驱动传动装置转动,传动装置通过链条分别与舷梯踏板和扶手带54相连,当传动装置转动时,可带动舷梯踏板和扶手带54移动。

本发明中,配置了液压驱动装置32来驱动传动装置转动,进而带动舷梯踏板和扶手带54移动。相对于电力驱动装置,液压驱动装置32的体积和重量较小,这样可以降低舷梯驱动总成的体积和重量,便于安装和布置。液压驱动装置32的零部件数量较少,从而简化了舷梯驱动总成的结构,使得舷梯驱动总成易于维护,而且不需要储备很多的零部件以待维修更换。此外,利用底盘车1上已有的液压系统来为舷梯驱动总成的液压驱动装置32提供动力介质,无需在登机车上配置与电机相适配的电气系统,从而降低了登机车的制造成本。而且液压驱动装置32可以较为方便的无级调速,这样可以较为方便的调节舷梯踏板的移动速度。

如图13所示,在传动装置上设置有与液压驱动装置32相适配的容置空间331,液压驱动装置32部分或全部设置在该容置空间331内。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小舷梯驱动总成的体积和重量,使舷梯驱动总成更易于安装和布置。由于液压驱动装置32的轴向尺寸和径向尺寸均较小,在传动装置上设置容置空间331来安放液压驱动装置32并不会过多的增加传动装置的外廓尺寸。

液压驱动装置32包括液压马达、减速机、阀块和马达制动器,阀块设置在液压马达上,减速机和马达制动器分别与液压马达的输出轴相连接。阀块上设置有换向阀芯和流量调节阀芯,设置换向阀芯可较为方便的改变液压马达的旋转方向;设置流量调节阀芯可较为方便的改变液压马达的输出转速,进而可较为方便的调整舷梯踏板和扶手带54的移动速度。

如图12和图13所示,传动装置包括主轴332、扶手带驱动链轮333和踏板驱动链轮334,扶手带驱动链轮333套设在主轴332上,踏板驱动链轮334设置在主轴332的端部,当主轴332旋转时,扶手带驱动链轮333和踏板驱动链轮334可跟随主轴332转动。扶手带驱动链轮333与主轴332焊接在一起,踏板驱动链轮334也与主轴332焊接在一起。主轴332的端部设置有一壳体335,前述的容置空间331界定在该壳体335内,壳体335焊接固定在主轴332上。

舷梯驱动总成还包括制动装置,该制动装置与传动装置相连接并可将传动装置减速制动。当舷梯驱动总成的马达制动器失效时,制动装置动作,制动装置可限制传动装置旋转,将传动装置减速制动,避免舷梯2的踏板急速下降而发生危险,确保乘客的安全。

本实施例中,制动装置包括棘轮391、棘轮压盘392、弹簧393、防松垫片394和棘轮止转机构。棘轮压盘392和弹簧393均通过螺栓连接在传动装置上。棘轮391设置在传动装置与棘轮压盘392之间,并由棘轮压盘392和弹簧393压紧在传动装置的端面上,当传动装置旋转时,棘轮391受到静摩擦的作用,而使得棘轮391可跟随传动装置转动。本实施例中,弹簧393具体采用碟簧,当然,在实际应用时,弹簧393还可采用压缩弹簧。

棘轮止转机构设置在舷梯2上,棘轮止转机构包括棘爪和电磁铁,当舷梯2正常工作时,棘爪在电磁铁的作用下张开,棘爪未卡在棘轮391上,棘轮391跟随传动装置转动,当舷梯2发生故障时,电磁阀释放,棘爪收紧并卡在棘轮391上,棘轮391停止转动,而传动装置继续转动,棘轮391与传动装置由静摩擦变为滑动摩擦,传动装置因受到摩擦阻力而减速制动,使舷梯踏板停止运行。通过调整弹簧393的弹性变形量可以调整棘轮391和传动装置之间的压力,即使棘轮391或者传动装置受到磨损,弹簧393也可以对其进行补偿,使棘轮391和传动装置之间始终保持一个合适的压力,确保棘轮391能够对传动装置产生足够大的摩擦阻力来确保传动装置能够在要求的制动距离内减速制动。此外,制动装置还可采用鼓式制动器的结构,鼓式制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已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在此不再另加详述。

如图9所示,舷梯2上设置有第一位移驱机构,第一位移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接机平台21移动,以使接机平台21的前端接近或远离飞机,使阶级接机平台21与飞机之间保持一个合适的间距,确保乘客通行的安全。

第一位移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活塞缸221,第一活塞缸22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舷梯2和接机平台21上。第一活塞缸221的活塞杆相对缸体伸出时可驱动接机平台21前移以使接机平台21的前端接近飞机的外壳;第一活塞缸221的活塞杆相对缸体缩回时可驱动接机平台21后退以使接机平台21远离飞机的外壳。此外,在接机平台21上设置有导向滑槽211,在舷梯2上设置有与导向滑槽211相适配的第二滚轮222,第二滚轮222设置在导向滑槽211内,通过此结构来对接机平台21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可避免接机平台21在前移或后退的过程中相对舷梯2侧向移动。此外,将第二滚轮222设置在导向滑槽211内,还可以减小接机平台21相对舷梯2移动时受到的阻力。本实施例中,第一活塞缸221的具体形式为液压缸,但不限于此,在实际应用时,第一活塞缸221还可采用气缸。此外,第一活塞缸221还可由电动推杆代替。

在接机平台21上设置有距离检测装置23,该距离检测装置23用于检测接机平台21与飞机外壳的距离并将检测到的距离值反馈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进而控制第二位移驱动机构动作以增大或缩小接机平台21与飞机外壳的距离,使接机平台21与飞机外壳之间具有合适的间距。本实施例中,距离检测装置23具体为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在实际应用时,距离检测装置23还可采用激光测距传感器等。

在接机平台21的前端设置有缓冲垫212,接机平台21前移靠近飞机,缓冲垫212紧贴飞机的外壳,并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减小接机平台21与飞机外壳之间的距离,并可避免飞机外壳或者接机平台21的损坏。在接机平台21上还设置有接机平台护栏213,可保护乘客,避免乘客掉落。

如图3和图5所示,在舷梯2上设置有扶手栏板51,扶手栏板51上设置有扶手带导轨53,扶手带54活动设置在扶手带导轨53上。为了便于乘客在夜间上下舷梯2,在舷梯2上设置有照明装置52。照明装置52设置在扶手栏板51上,当然,照明装置52也可设置在扶手带导轨53上,或者照明装置52同时与扶手栏板51和扶手带导轨53相连接。如图5和图6所示,该照明装置52包括扶手灯座521,扶手灯座521内设置有扶手照明光源522,在扶手灯座521上设置有朝向斜下方的出光口,从而使得照明装置52发出的光朝向斜下方照射,光线不会直射乘客的眼睛。也可扶手灯座521上设置反光板,反光板将扶手照明光源522发出的光向斜下方反射。出光口处设置有灯盖板523,可使扶手照明光源522发出的光较为柔和。本实施例中,扶手照明光源522具体采用led灯带,led灯带具有柔性,便于安装和布置。当然,扶手照明光源522还可为灯管。

如图3、图7和图8所示,在舷梯2上还设置有光电检测装置和报警装置,该光电检测装置包括发光器611和受光器612,发光器611和受光器612分别设置在舷梯2的上部和舷梯2的下部,发光器611和受光器612均贴近舷梯踏板的侧端,受光器612与发光器611对齐并可接收发光器611发出的光束,当乘客过于靠近舷梯踏板的两端时,会将发光器611发出的光束遮挡,受光器612无法接收到发光器611发出的光束,受光器612检测到光束被遮挡并向控制系统输出一光束遮挡信号,控制系统进而控制报警装置动作,使报警装置发出报警讯息,提示乘客不要靠近舷梯踏板的两端,以免裤子或鞋子被夹入舷梯踏板和裙板之间的缝隙。为了进一步确保安全,在报警装置发出报警讯息的同时,控制系统还将控制舷梯驱动总成降低舷梯踏板的移动速度。报警装置可采用蜂鸣器或者提示光源,提示光源通过闪烁发光来提醒乘客。光电检测装置可以连续检测,其检测较为准确,而且只需要将发光器611和受光器612分别设置在舷梯2的上部和下部,无需连续多处布置,从而降低了成本,同时也简化了装配。此外,在舷梯2上设置裙板,裙板上设置有照明裙板刷座62,在照明裙板刷座62上设置有踏板照明光源621和裙板刷622,踏板照明光源621可照明舷梯踏板,用光线让乘客留意远离舷梯踏板与裙板之间的间隙,特别是光照不足时,能达到让乘客清楚舷梯踏板上有黄色边框,起到安全警示作用。

如图1至图4所示,舷梯2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平台7和升降驱动机构,支撑平台7上设置有支撑平台护栏71和摆闸72,升降驱动机构与支撑平台7相连接并可驱动支撑平台7相对舷梯2升降。

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升降臂811、第二升降臂812和第三活塞缸813,第一升降臂811和第二升降臂812平行配置,第一升降臂811位于第二升降臂812的上方,第一升降臂811的首端和尾端分别铰接在支撑平台7上的第一铰接点821和舷梯2上的第二铰接点822,第二升降臂812的首端和尾端分别铰接在支撑平台7上的第三铰接点823和舷梯2上的第四铰接点824,第一铰接点821、第二铰接点822、第三铰接点823和第四铰接点824分别位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点上,从而使得第一升降臂811和第二升降臂812可相对舷梯2上下摆动,第一升降臂811和第二升降臂812相对舷梯2上下摆动时可带动支撑平台7相对舷梯2升降。第一铰接点821、第二铰接点822、第三铰接点823和第四铰接点824分别位于一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点上,且第二铰接点822和第四铰接点824固定在舷梯2上,这样可以确保支撑平台7在相对舷梯2升降的过程中始终与舷梯2保持一个固定的夹角,使支撑平台7在升降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翻转,以提高安全性。

第三活塞缸813的首端铰接在第一升降臂821上的第五铰接点825,第三活塞缸813的尾端铰接在舷梯2上的第六铰接点826,第三活塞缸813伸长或缩短时,可使第一升降臂811和第二升降臂812受到纵向的力,进而可使第一升降臂811和第二升降臂812相对舷梯2上下摆动。本实施例中,第三活塞缸813的具体形式为液压缸,当然,在实际应用时,第三活塞缸813还可采用气缸,第三活塞缸813还可由电动推杆代替。

第二升降臂812还由液压油缸代替,这使得第二升降臂812可以伸长或缩短。当支撑平台7降到最低时,第二升降臂812缩短,支撑平台7向下翻转,降低支撑平台7上端面与支撑面的高度差,便于乘客上下。

支撑平台7和升降驱动机构的总体效率不高,适合于某些特殊的场合,比如迎送外宾。当然,支撑平台7和升降驱动机构还可由固定台阶代替,固定台阶铰接在舷梯2的底部,当需要接机时,将固定台阶放下。相对于设置支撑平台7和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固定台阶可以提高乘客通行的速度,当需要上下飞机的乘客较多时,固定台阶可以提高效率,从而使得本发明同样可适用于普通乘客上下飞机。

当登机车需要接驳飞机时,操作人员将舷梯2升起,根据距离检测装置23检测到的距离值将登机车停放在合适的位置,然后放下支腿11,驱动底盘车1上的舷梯2上升,直至接机平台21与机舱门对齐。然后第一位移驱动机构驱动接机平台21前移,根据距离检测装置23检测到的距离值控制接机平台21前移的距离,使接机平台21上的缓冲垫212紧贴飞机外壳;第二位移驱动机构驱动支架41前移,使高度变动检测装置4的第一滚轮42也紧贴在飞机外壳上,根据距离检测装置23检测到的距离值可确定支架41需要前移的距离。当飞机的高度发生变化时,高度变动检测装置4检测飞机的高度变化并将反馈信号输出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进而控制举升装置动作以驱动底盘车1升降,使接机平台21与机舱门对齐。

本实施例中,距离检测装置23的数量为两个,这两个距离检测装置23分别设置在接机平台21的两侧,两个距离检测装置23同时工作,并向控制系统反馈接机平台21与飞机外壳的距离,提醒操作人员将登机车停在正确的位置,以免出现接机平台21的一侧距离飞机外壳较近,而接机平台21的另一侧距离飞机外壳较远的情况。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首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