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仿生蝠鲼的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39979发布日期:2019-02-22 21:09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基于仿生蝠鲼的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仿生蝠鲼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具有体型小、成本较低等优势,其在民用领域和军用领域的用途越来越多,尤其是固定翼无人机,在航拍、航测、电力巡线、前沿侦查等方面发展更为迅速。但是现在的航怕、航测等用途,大部分无人机由于由于外型设计,其在飞行中空气阻力较大,或升力较小,无法满足任务工作要求。现有技术提出一种仿生飞翼无人机的气动外形,该无人机为一体式的无人机,即机翼机身为一体,其一体式机体外形仿生蝠鲼外形,虽然该无人机升力面积大,在飞行中具有较大的升力,但其一体式机型面积较大,飞行中的空气阻力也相对较大,此外其机翼机身为一体式,无法拆卸,维修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仿生蝠鲼的无人机,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本实用新型的基于仿生蝠鲼的无人机在飞行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小,且拆卸式安装易于维修,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仿生蝠鲼的无人机,包括机身、机翼、尾翼,所述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所述机身和水平尾翼的外

形为蝠鲼身体式外形;所述机身高度为270±50mm,长度为2.2m±0.1m,

机身宽40-50cm,所述机身包括四部分,分别为:

机身头部,所述机身的头部前端设置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前端设有螺旋桨;

前段,在机身前段设有电池仓;

中间段,为扁平状,两侧向外凸出,在中间段设有回收伞仓,所述回收伞下方设有油箱,所述机翼可拆卸的安装在中间段两侧面;

后段,为扁平状,两侧为向内凹进的弧形,在机身后段的前端设有任务设备舱;

所述电池仓、回收伞仓、任务设备舱、油箱的形状均根据所述机身的形状设计;

所述机翼的平面形状为梯形,展弦比的范围为9-11,上反角范围为1-3度,安装角的范围为3-5度,翼展为3.2m±0.1m;

所述的水平尾翼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平面形状为高为向内凹进弧形的梯形,第二部分的的平面形状为矩形,第一部分前端与机身尾部的后端可拆卸连接,第一部分后端与第二部分连接,所述水平尾翼的面积为0.36m2±0.01m2;所述水平尾翼的上表面两外缘分别可拆卸的安装一个垂直尾翼,所述垂直尾翼的平面形状为梯形,两个垂直尾翼沿机身对称面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前述的基于仿生蝠鲼的无人机,其中所述的螺旋桨为18*10英寸的双桨叶折叠木质螺旋桨。

优选的,前述的基于仿生蝠鲼的无人机,其中左机翼与右机翼分别通过碳杆与插孔与机身连接;所述的机翼与机身通过固定装置加固。

优选的,前述的基于仿生蝠鲼的无人机,其中所述的左机翼和右机翼的上表面后缘均设有副翼,所述副翼包括副翼舵面、副翼舵机及副翼连杆,所述副翼舵面通过副翼连杆与副翼舵机连接。

优选的,前述的基于仿生蝠鲼的无人机,其中所述的所述水平尾翼通过碳杆与插孔与机身连接;所述的水平尾翼与机身通过固定装置加固。

优选的,前述的基于仿生蝠鲼的无人机,其中所述的垂直尾翼通过碳杆与插孔与所述垂尾连接;所述的垂直尾翼与水平尾翼通过固定装置加固。

优选的,前述的基于仿生蝠鲼的无人机,其中所述的机身中间段底部横向对称设有两个后起落架,所述机身头部底部设有一个前起落架,所述前起落架上设有缓冲装置。

优选的,前述的基于仿生蝠鲼的无人机,其中所述的发动机与机身头部之间设有减震装置。

优选的,前述的基于仿生蝠鲼的无人机,其中所述的水平尾翼后缘设有升降舵;所述的两个垂直尾翼的后缘均设有方向舵。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基于仿生蝠鲼的无人机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仿生蝠鲼的无人机,机身和水平尾翼仿生蝠鲼身体设计,机身中的电池仓、回收伞仓、任务设备舱、油箱形状均根据机身的形状设计,扁平式的机身在飞行中升力面积大,具有较大的升力,保证较好的气动特性,机翼采用平面形状为梯形,优化机翼的展弦比、上反角、安装角、翼展等的参数,优化后的机翼结合仿生机身、水平尾翼的气动外形设计,使飞机在飞行中空气阻力非常低,升力面积大,飞行稳定性高;此外机翼与尾翼均采用可拆卸式安装,使无人机便于维修。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仿生蝠鲼的无人机外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于仿生蝠鲼的无人机机翼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基于仿生蝠鲼的无人机机身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基于仿生蝠鲼的无人机固定装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基于仿生蝠鲼的无人机水平尾翼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基于仿生蝠鲼的无人机水后起落架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基于仿生蝠鲼的无人机水前起落架示意图。

图1-7中,1-机身,2-机翼,3-水平尾翼,4-垂直尾翼,101-发动机,102-螺旋桨,103-电池仓,104-回收伞仓,105-铝杆,106-通孔,107-加固装置,108-铝孔,109-螺栓,110-插孔,111-任务设备舱,201-副翼舵面,202-副翼舵机,203-副翼连杆,301-升降舵,401-方向舵,120-后起落架,121-前起落架,122-减震装置,123-缓冲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于仿生蝠鲼的无人机其具体实施方式、特征、结构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于仿生蝠鲼的无人机,其包括机身1、机翼2、水平尾翼3和垂直尾翼4;水平尾翼3可拆卸安装在机身1后端,水平尾翼3结合机身1的外形为蝠鲼身体式外形,为扁平状;整个无人机的长度为2.2m±0.1m,机身宽40-50cm,即从机身头部到水平尾翼后缘的长度2.2m±0.1m,无人机的高度为270mm±50mm,所述机身包括四部分,分别为:机身头部、前段、中间段、后段,其中,

机身头部,机身的头部前端设置发动机101,螺旋桨102安装在发动机23前端,发动机101带动螺旋桨102转动为无人机提供动力;螺旋桨102为18*10英寸的双桨叶折叠木质螺旋桨;

前段,在机身前段设有电池仓103,电池仓在机身头部后方;

中间段,为扁平状,两侧向外凸出,在中间段设有回收伞仓104,回收伞仓104设在电池仓103后方,回收伞仓104下方设有油箱(图中未画出),机翼2可拆卸的安装在中间段两侧面;机翼2通过机翼侧端的碳杆和机身侧端插孔110安装在机身上,通过加固装置使机翼固定,加固装置通过螺栓安装在机身内部,如图2所示,机翼2侧端设有两个铝杆105,如图3所示,铝杆105对应机身的位置设有两个通孔106,机翼铝杆105穿过通孔106,插入如图4所示的加固装置107的铝孔108内,拧紧加固装置上的两个螺栓109,便可使机翼紧固;

后段,为扁平状,两侧为向内凹进的弧形,在机身后段的前端设有任务设备舱111,任务设备仓111在所述回收伞仓103后方;

电池仓、回收伞仓、任务设备舱、油箱的形状均根据机身的形状设计;电池仓、回收伞仓、任务设备舱分别配置有舱盖,形成密闭防水结构;回收伞仓放置回收伞,电池仓放置对飞机各单元供电的电池,任务设备舱放置控制飞行的飞行控制器和电源管理单元,油箱对发动机供油;

如图2所示,机翼2的平面形状为梯形,展弦比的范围为9-11,上反角范围为1-3度,安装角的范围为3-5度,翼展为3.2±0.1m;左机翼和右机翼的上表面后缘均设有副翼,副翼包括副翼舵面201、副翼舵机202及副翼连杆203,副翼舵面201通过副翼连杆203与副翼舵机连接202。

如图5所示,水平尾翼3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平面形状为高为向内凹进弧形的梯形,第二部分的的平面形状为矩形,第一部分前端与机身尾部的后端可拆卸连接,第一部分后端与第二部分连接,所述水平尾翼的面积为0.36m2±0.01m2,水平尾翼3的上表面两外缘分别可拆卸的安装一个垂直尾翼4,垂直尾翼的平面形状为梯形,两个垂直尾翼沿机身对称面对称设置;其中水平尾翼3通过碳杆与插孔与机身连接,水平尾翼与机身通过固定装置加固,固定装置的加固方式与机翼和机身的加固装置的加固方式相同。垂直尾翼通过碳杆与插孔与垂尾连接,水平尾翼与垂直尾翼通过固定装置加固,固定装置的加固方式与机翼和机身的加固装置的加固方式相同。如图1所示,水平尾翼3后缘设有升降舵301;两个垂直尾翼4的后缘均设有方向舵401。

较佳的,本实施例基于仿生蝠鲼的无人机机身中间段底部横向对称设有两个后起落架120,起落架120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机身头部底部设有一个前起落架121,如图7所示,所述前起落架上121设有缓冲装置123

较佳的,本实施例基于仿生蝠鲼的无人机发动机与机身头部之间设有减震装置122,使飞机和发动机之间没有相对运动。

蝠鲼被人们称为魔鬼鱼,其身体扁平较宽,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飞机机身和水平尾翼仿生蝠鲼身体,机身进行了优化,经过仿生和优化后的无人机外形,既继承了蝠鲼身体外形光滑的流线型使无人机在飞行中具有较大的升力面积,又优化了机翼,结合机身使无人机飞行中空气阻力较小,且飞行稳定,机翼尾翼均采用可拆卸安装,使无人机便于维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