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员抗坠毁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6639发布日期:2019-05-11 01:04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乘员抗坠毁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具体涉及一种乘员抗坠毁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直升机上配备的乘员座椅,通常具有以下问题:(1)不具备抗坠毁功能。(2)座面需要手动折叠,影响乘客疏散。(3)高度恒定,不具备高度调节功能,导致对飞机上的安装接口要求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乘员抗坠毁座椅,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乘员抗坠毁座椅,包括骨架(1),所述骨架(1)垂直设置,所述骨架(1)的前面固定安装垂直设置的靠背组件(2);所述靠背组件(2)的底部安装水平设置的座面(3);所述座面(3)的内侧与所述骨架(1)的对应位置铰接;在所述座面(3)和所述骨架(1)之间还安装折叠机构(4);在所述骨架(1)和所述座面(3)的内侧之间还安装垂直设置的抗坠毁吸能器(5);所述骨架(1)的下方安装高度可调节的椅腿(6);所述椅腿(6)的底部安装椅腿锁(7);所述椅腿锁(7)通过第1快插装配件(8)固定到地板底座(9)上面;所述骨架(1)的上方设置头靠(10);所述头靠(10)的两侧顶部各具有用于与机上安装接口固定的第2快插装配件(11)。

优选的,所述抗坠毁吸能器(5)采用翻卷管吸能器。

优选的,所述折叠机构(4)包括:铰接轴(4.1)、与所述座面(3)的内侧固定的第1支耳(4.2)、与所述骨架(1)固定的第2支耳(4.3)以及扭簧(4.4);所述第1支耳(4.2)和所述第2支耳(4.3)的通孔均装配到所述铰接轴(4.1)上面;所述扭簧(4.4)套设于所述铰接轴(4.1)上,并且,所述扭簧(4.4)的一侧与所述座面(3)固定;所述扭簧(4.4)的另一侧与所述骨架(1)固定。

优选的,所述椅腿(6)包括螺套(6.1)、左旋螺杆(6.2)和右旋螺杆(6.3);所述螺套(6.1)的顶部具有与所述左旋螺杆(6.2)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螺套(6.1)的底部具有与所述右旋螺杆(6.3)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螺套(6.1)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左旋螺杆(6.2);所述螺套(6.1)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右旋螺杆(6.3)。

优选的,所述第1快插装配件(8)包括:固定于地板底座(9)上面的第1支座(8.1)、与所述椅腿(6)的底部可转动连接的第2支座(8.2)以及第1快插销(8.3);所述第1支座(8.1)可转动的扣合到所述第2支座(8.2)的外面,在所述第1支座(8.1)和所述第2支座(8.2)扣合后,形成第1横向通孔;所述第1快插销(8.3)插入所述第1横向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2快插装配件(11)包括:固定于机上的第3支座(11.1)、与所述头靠(10)的顶部可转动连接的第4支座(11.2)以及第2快插销(11.3);

所述第4支座(11.2)可转动的扣合到所述第3支座(11.1)的外面,在所述第3支座(11.1)和所述第4支座(11.2)扣合后,形成第2横向通孔;所述第2快插销(11.3)插入所述第2横向通孔。

优选的,所述乘员抗坠毁座椅还包括四点式安全带(12);所述四点式安全带(12)设置于所述靠背组件(2)的前面。

优选的,所述靠背组件(2)和所述头靠(10)相交的位置,还安装肩垫(1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乘员抗坠毁座椅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乘员抗坠毁座椅,集抗坠毁、座面自动折叠、快速拆装、高度调节功能于一身,操作简单,维护性好,材料耐腐蚀能力强,可广泛应用于高原、陆地、海洋等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乘员抗坠毁座椅在一个角度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乘员抗坠毁座椅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乘员抗坠毁座椅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乘员抗坠毁座椅与机上接口和地板的装配图;

图6为图5中A区域在椅腿锁锁定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5中A区域在椅腿锁开启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5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乘员抗坠毁座椅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中E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图5中C区域在快插销插入后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5中C区域在快插销插入前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乘员抗坠毁座椅,属于直升机等空中运输工具范畴,本申请设计的座椅集抗坠毁、座面自动折叠、快速拆装、高度调节功能于一身,操作简单,维护性好,材料耐腐蚀能力强,可广泛应用于高原、陆地、海洋等环境。

参考图1-图12,乘员抗坠毁座椅的基础结构包括骨架1,骨架1垂直设置,骨架1的前面固定安装垂直设置的靠背组件2;骨架1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强度高,刚性好,耐腐蚀;靠背组件2的底部安装水平设置的座面3。座面布为柔性面料,乘坐舒适,并可快速更换。座面3的内侧与骨架1的对应位置铰接。乘员抗坠毁座椅还包括四点式安全带12;四点式安全带12设置于靠背组件2的前面。靠背组件2和头靠10相交的位置,还安装肩垫13。

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乘员抗坠毁座椅的主要创新设计单元进行详细介绍:

(1)折叠机构4

在座面3和骨架1之间还安装折叠机构4;通过折叠机构4,使座面可自动收折,缩短乘员下机时间。

参考图9和图10,折叠机构4包括:铰接轴4.1、与座面3的内侧固定的第1支耳4.2、与骨架1固定的第2支耳4.3以及扭簧4.4;第1支耳4.2和第2支耳4.3的通孔均装配到铰接轴4.1上面;扭簧4.4套设于铰接轴4.1上,并且,扭簧4.4的一侧与座面3固定;扭簧4.4的另一侧与骨架1固定。因此,在没有人员坐在座面3上时,在扭簧4.4的作用下,座面3自动折叠。因此,配备双扭簧,实现座面的自动翻转。

(2)抗坠毁吸能器5

在骨架1和座面3的内侧之间还安装垂直设置的抗坠毁吸能器5;抗坠毁吸能器5采用翻卷管吸能器。翻卷管吸能器,材质为SUS304,体积小重量轻,环境适应性强,可靠度高,可提供85%垂直抗坠毁功能;

(3)高度可调节的椅腿6

骨架1的下方安装高度可调节的椅腿6;通过安装高度可调节的椅腿6,实现座椅高度手动调节功能,无需借助任何工具,高度调节方式简单方便。

参考图4,通过集成左右旋螺纹的螺套实现高度调节功能,高度调节量40mm;椅腿6包括螺套6.1、左旋螺杆6.2和右旋螺杆6.3;螺套6.1的顶部具有与左旋螺杆6.2相匹配的内螺纹;螺套6.1的底部具有与右旋螺杆6.3相匹配的内螺纹;螺套6.1的顶部螺纹连接左旋螺杆6.2;螺套6.1的底部螺纹连接右旋螺杆6.3。其使用原理为:当需要调节椅腿高度时,手动转动螺套6.1,当螺套6.1向一个方向转动时,左旋螺杆6.2和右旋螺杆6.3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即:左旋螺杆6.2向上运动,右旋螺杆6.3向下运动,从而调高椅腿;当螺套6.1向另一个方向转动时,左旋螺杆6.2和右旋螺杆6.3向相向的方向运动,从而调低椅腿。

(4)第1快插装配件8

椅腿6的底部安装椅腿锁7;椅腿锁7通过第1快插装配件8固定到地板底座9上面;

参考图6,为椅腿锁锁在地板上的示意图;参考图7,为椅腿锁开启状态的示意图;第1快插装配件8包括:固定于地板底座9上面的第1支座8.1、与椅腿6的底部可转动连接的第2支座8.2以及第1快插销8.3;第1支座8.1可转动的扣合到第2支座8.2的外面,在第1支座8.1和第2支座8.2扣合后,形成第1横向通孔;第1快插销8.3插入第1横向通孔,进而实现第1支座8.1和第2支座8.2的扣合固定。当需要拆卸时,只需要转出第1快插销8.3即可。

通过设计第1快插装配件8,实现椅腿和地板底座的连接固定,安装和拆卸过程简单方便。

(5)第2快插装配件11

骨架1的上方设置头靠10;头靠10的两侧顶部各具有用于与机上安装接口固定的第2快插装配件11。

参考图11,为快插销插入后状态图;参考图12,为快插销插入前状态图。第2快插装配件11包括:固定于机上的第3支座11.1、与头靠10的顶部可转动连接的第4支座11.2以及第2快插销11.3;

第4支座11.2可转动的扣合到第3支座11.1的外面,在第3支座11.1和第4支座11.2扣合后,形成第2横向通孔;第2快插销11.3插入第2横向通孔。

第2快插装配件11的实现原理,与第1快插装配件8的实现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设计第2快插装配件11,实现座椅和机上安装接口的连接固定,安装和拆卸过程简单方便,可适应飞机上多个安装位置,大大降低对飞机安装接口的精度要求。

可见,上接头带有快插销,下接头配备符合HB6870的自制椅腿锁,不使用工具达到座椅的快速拆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乘员抗坠毁座椅,是一款具备抗坠毁功能的乘员座椅,该座椅座面可自动折叠,座椅高度可手动调节以满足不同安装位置,无需借助任何工具即可实现座椅的快速拆卸和安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