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用云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29639发布日期:2019-11-01 22: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机用云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云台架体;

设于所述云台架体上的驱动伸缩机构;

与所述驱动伸缩结构铰接的拐臂组;

所述拐臂组与所述云台架体铰接;

与所述云台架体铰接的副臂组;

与所述副臂组、所述拐臂组远离所述云台架体一端铰接的勘测机构安装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用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臂组与所述云台架体的铰接点位于所述副臂组与所述云台架体的铰接点之上,且所述拐臂组与所述勘测机构安装位的铰接点位于所述副臂组与所述勘测机构安装位的铰接点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用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臂组与所述云台架体之间的铰接点到所述拐臂组与所述勘测机构安装位之间的铰接点的距离等于所述副臂组与所述云台架体之间的铰接点到所述副臂组与所述勘测机构安装位之间的铰接点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无人机用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架体内设有用于约束所述驱动伸缩机构水平移动的滑槽;所述驱动伸缩机构包括:直线电机;与所述直线电机连接,且与所述拐臂组铰接的伸缩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用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架体包括:架主体;设于所述架主体一侧的第一架体,设于所述架主体另一侧的第二架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用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臂组包括:第一拐臂和第二拐臂,所述副臂组包括第一副臂和第二副臂,所述第一拐臂、所述第二拐臂位于所述第一副臂与所述第二副臂之间;

所述第一拐臂与所述伸缩杆、所述第一架体、所述勘测机构安装位铰接,所述第二拐臂与所述伸缩杆、所述第二架体、所述勘测机构安装位铰接;

所述第一副臂与所述第一架体、所述勘测机构安装位铰接,所述第二副臂与所述第二架体、所述勘测机构安装位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用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拐臂包括:与所述伸缩杆铰接的第一臂主体;与所述第一臂主体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架体铰接的第一短臂;与所述第一臂主体连接,且与所述勘测机构安装位铰接的第一长臂;

所述第二拐臂包括:与所述伸缩杆铰接的第二臂主体;与所述第二臂主体连接,且与所述第二架体铰接的第二短臂;

与所述第二臂主体连接,且与所述勘测机构安装位铰接的第二长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机用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主体、所述第一短臂、所述第一长臂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臂主体、所述第二短臂、所述第二长臂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机用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主体、所述第一架体、所述第二架体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用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架体包括:架主体;设于所述架主体一侧的第一架体,设于所述架主体另一侧的第二架体;所述架主体、所述第一架体、所述第二架体一体成型;

所述架主体内设有约束所述驱动伸缩机构水平移动的滑槽;所述驱动伸缩机构包括:直线电机,与所述直线电机连接,且与所述拐臂组铰接的伸缩杆;

所述拐臂组包括:第一拐臂和第二拐臂,所述副臂组包括第一副臂和第二副臂,所述第一拐臂、所述第二拐臂位于所述第一副臂与所述第二副臂之间;

所述第一拐臂包括:与所述伸缩杆铰接的第一臂主体;与所述第一臂主体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架体铰接的第一短臂;与所述第一臂主体连接,且与所述勘测机构安装位铰接的第一长臂;

所述第二拐臂包括:与所述伸缩杆铰接的第二臂主体;与所述第二臂主体连接,且与所述第二架体铰接的第二短臂;与所述第二臂主体连接,且与所述勘测机构安装位铰接的第二长臂;

所述第一短臂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所述第一架体铰接;所述第一长臂通过第二铰接轴与所述勘测机构安装位铰接;所述第二短臂通过第三铰接轴与所述第二架体铰接;所述第二长臂通过第四铰接轴与所述勘测机构安装位铰接;所述第一副臂通过第五铰接轴与所述第一架体铰接;所述第一副臂通过第六铰接轴与所述勘测机构安装位铰接,所述第二副臂通过第七铰接轴与所述第二架体铰接,所述第二副臂通过第八铰接轴与所述勘测机构安装位铰接;

其中,所述第一铰接轴到所述第二铰接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五铰接轴到所述第六铰接轴的距离;所述第三铰接轴到所述第四铰接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七铰接轴到所述第二铰接轴的距离;且所述第一铰接轴位于所述第五铰接轴之上,所述第二铰接轴位于所述第六铰接轴之上;所述第三铰接轴位于所述第七铰接轴之上,所述第四铰接轴位于所述第八铰接轴之上。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