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刹车功能的行李传送车拖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2669发布日期:2020-05-01 17:33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刹车功能的行李传送车拖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传送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刹车功能的行李传送车拖把。



背景技术:

在乘坐飞机时,旅客普遍都带有行李或者货物,而体积或者重量较大的行李和货物则需要随机托运。在航班的始发站和终点站分别要将旅客托运的行李物品进行上下输送,此时行李和货物的搬运通常采用行李传送车进行传送。

公告号为cn105015794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机场行李传送车用的辅助驱动行走机构,包括车架、离合器盒、拉簧、离合器操纵杆、液压油管、离合器挡销、发动机、液压阀块、液压油泵、液压油箱、后桥总成、折叠拖把、操纵按钮盒、中支点轴、液压马达、前轮胎总成、大齿轮接盘、小齿轮、大齿轮,车架上中间位置固定有发动机,发动机与液压油泵固定连接,液压油泵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马达连接,液压油箱与液压油泵固定连接,液压马达通过螺栓与离合器操纵杆固定连接,小齿轮通过键与液压马达连接,设在车架上的离合器盒内的离合器操纵杆通过中支点轴与车架活络连接,离合器操纵杆一端通过拉簧与车架连接,大齿轮通过大齿轮接盘与前轮胎总成左侧的前桥轮毂连接。

这种机场行李传送车用的辅助驱动行走机构采用液压驱动的方式,克服了原有传送车需用人力或牵引车驱动的缺陷,使整个操作过程简单,降低了人力成本。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液压马达驱动前轮转动,为行李传送车提供动力,操作人员则通过拖把调整后轮的朝向,改变行李传送车的行进方向。当行李传送车移动至指定位置处时,液压马达停止输出动力,此时车辆由于自身惯性仍在向前滑动,无法及时停下,容易撞击在飞机上。而如果预留一定距离以供车辆滑行,则车辆停下的位置难以确定,不便于传送带与飞机底舱对接。因此,应用有上述辅助驱动行走机构的行李传送车在使用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刹车功能的行李传送车拖把,具有可以在辅助驱动行走机构停止输出动力后及时将行李传送车刹停,将行李传送车的减速行程极大地缩减,对其停下的位置能够较好地把控,使行李传送车与飞机底舱顺利对接,便于使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有刹车功能的行李传送车拖把,包括底梁和立柱,所述底梁一端与立柱底端相连,另一端与车架固接,还包括转动架设在底梁上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位于后轮与第二转轴之间,第一转轴与后轮的轮轴平行,第一转轴两端分别设有刹车片,第一转轴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旋臂,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平行,第二转轴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旋臂,所述第一旋臂背向第一转轴一端低于第二旋臂背向第二转轴一端与第一转轴轴心的连线,所述第二旋臂背向第二转轴一端高于第一旋臂背向第一转轴一端与第二转轴轴心的连线,第二旋臂与第一旋臂之间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两端分别与第一旋臂和第二旋臂铰接,所述立柱底端与第二转轴固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旋臂背向第一转轴一端低于第二旋臂背向第二转轴一端与第一转轴轴心的连线,第二旋臂背向第二转轴一端高于第一旋臂背向第一转轴一端与第二转轴轴心的连线,故向前翻转立柱,使第二转轴顺时针转动时,连杆在第二旋臂的推动下向前移动,而连杆前段倾斜向下,带动第一旋臂绕第一转轴的轴心逆时针转动,进而使第一转轴逆时针转动,固定在第一转轴上的刹车片随之翻转,与后轮紧贴,利用刹车片与后轮之间的摩擦力和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使行李传送车迅速停止运动;可以在辅助驱动行走机构停止输出动力后及时将行李传送车刹停,将行李传送车的减速行程极大地缩减,对其停下的位置能够较好地把控,使行李传送车与飞机底舱顺利对接,便于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底端转动架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与第二转轴平行,第三转轴位于底梁上方,第三转轴上接有卡板,所述卡板与第三转轴平行,卡板的横截面呈u型,且开口朝下,所述底梁的上表面对应设有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行李传送车移动的过程中,将卡板扣接在卡块上,可以使立柱与底梁保持相对固定,此时向前推动立柱不会使立柱向前翻转,即不会将后轮刹住;需要将行李传送车刹停时,使卡板背向底梁翻转,直至与卡块脱离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卡块上嵌设有磁铁,所述卡板采用铁磁性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设在卡块上的磁铁将卡板吸附住,使卡板与卡块稳定配合,在行李传送车移动的过程中不易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卡板位于第三转轴朝向车架一侧,所述第三转轴背向车架一侧设有踏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踏板和卡板分别设置在第三转轴两侧,向下踩踏踏板,即可使卡板背向底梁翻转,操作时较为方便,便于操作人员及时将行李传送车刹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转轴上套设有驱使卡板朝向底梁翻转的扭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踏板松开之后,扭簧驱使卡板朝向底梁翻转,使卡板自行复位,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简化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刹车片朝向后轮一侧设有防滑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刹车片表面设置防滑棱可以大大增强刹车片与后轮之间的摩擦力,使其能够更加稳定地将后轮刹停。

进一步的,所述刹车片背向后轮一侧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第一转轴垂直,加强筋的横截面呈u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型加强筋与第一转轴垂直,当刹车片紧压于后轮上时,对刹车片进行支撑,避免其背向后轮弯曲变形,保证刹车片与后轮之间具有足够的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底端成对设有侧护板,所述侧护板背向立柱一端分别与底梁两侧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护板背向立柱一端分别与底梁两侧相抵,操作人员通过立柱带动底梁横向摆动时,立柱施加于底梁的部分压力由侧护板传导,减轻第二转轴所受的扭矩,能够对第二转轴进行较好地保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以在辅助驱动行走机构停止输出动力后及时将行李传送车刹停,将行李传送车的减速行程极大地缩减,对其停下的位置能够较好地把控,使行李传送车与飞机底舱顺利对接,便于使用;

2.通过设置卡板和卡块,能够在行李传送车移动的过程中使立柱与底梁保持相对固定,此时可以向前推动立柱,但不会将后轮刹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立柱、底梁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底梁、刹车片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底梁;2、立柱;3、第一转轴;4、第二转轴;5、刹车片;6、连杆;7、车架;8、后轮;11、卡块;12、磁铁;21、第三转轴;22、卡板;23、踏板;24、扭簧;25、侧护板;26、手柄;31、第一旋臂;41、第二旋臂;51、防滑棱;52、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带有刹车功能的行李传送车拖把,如图1所示,包括底梁1和立柱2。其中,底梁1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与后轮8的轮轴垂直,其一端与车架7固接。立柱2底端与底梁1背向车架7的一端转动连接,可在底梁1所在的竖直面内转动,立柱2顶端还固接有手柄26。

如图1和图2所示,底梁1背向车架7的一端转动架设有第二转轴4,第二转轴4沿水平方向设置,与底梁1垂直,立柱2底端与第二转轴4固接。

如图1和图2所示,立柱2底端转动架设有第三转轴21,第三转轴21与第二转轴4平行,并位于底梁1上方。踏板23和卡板22均与第三转轴21固接,且踏板23位于第三转轴21背向车架7一侧,卡板22则位于第三转轴21朝向车架7一侧。

如图2所示,第三转轴21两端分别套设有扭簧24,扭簧24一端与第三转轴21固接,另一端与立柱2固接,驱使卡板22朝向底梁1翻转。

如图2所示,卡板22与第三转轴21平行,其横截面呈u型,且开口朝下。相应地,底梁1朝向立柱2一端的上表面固接有卡块11。

卡板22在扭簧24的驱使下朝向底梁1翻转时,扣接在卡块11上。此时推拉立柱2,均无法使立柱2转动。操作人员踩踏踏板23,则能克服扭簧24的弹力,使卡板22背向底梁1翻转,与卡块11脱离,将立柱2释放。

如图2所示,卡块11上嵌设有磁铁12,当钢质卡板22扣接在卡块11上时,被磁铁12吸附住,与卡块11之间的配合更加稳定。

如图2所示,立柱2底端背向车架7一侧固接有一对侧护板25,侧护板25背向立柱2一端绕过底梁1端面,与底梁1的侧壁相抵。

操作人员改变行李传送车的前进方向时,摆动立柱2,通过第二转轴4和侧护板25同时带动底梁1横向摆动。

如图2所示,第二转轴4的侧壁上固接有第二旋臂41,第二旋臂41沿第二转轴4的径线方向设置,其背向第二转轴4一端与连杆6末端铰接。

如图1和图3所示,底梁1朝向车架7一端转动架设有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与第二转轴4平行,位于后轮8与第二转轴4之间,且贴近后轮8设置。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转轴3的侧壁上固接有第一旋臂31,第一旋臂31沿第一转轴3的径线方向设置,其背向第一转轴3一端与连杆6背向第二旋臂41(参见图2)一端铰接。

如图1和图2所示,连杆6朝向第二旋臂41的一端倾斜向上,且端点高于第二转轴4的轴心。连杆6朝向第一旋臂31的一端倾斜向下,且端点低于第一转轴3的轴心。

向前翻转立柱2,使第二转轴4顺时针转动时,连杆6在第二旋臂41的推动下向前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旋臂31绕第一转轴3的轴心逆时针转动,第一转轴3也逆时针旋转。

如图3所示,第一转轴3两端从底梁1两侧穿出,并固接有刹车片5和加强筋52,且加强筋52位于刹车片5背向后轮8一侧。加强筋52与第一转轴3垂直,其横截面呈u型,开口朝向刹车片5,并与刹车片5焊接为一体。

如图3所示,刹车片5朝向后轮8一侧焊接有防滑棱51,防滑棱51与第一转轴3平行,分布在刹车片5位于第一转轴3下方的部分。

第一转轴3逆时针旋转,使刹车片5位于第一转轴3下方的部分朝向后轮8移动,直至与后轮8紧贴,将后轮8刹住。

具体实施过程:

行李传送车移动时,卡板22扣接在卡块11上,使立柱2无法相对于底梁1转动,操作人员通过立柱2能够稳定地控制底梁1。需要使行李传送车减速时,先踩踏踏板23,使卡板22与卡块11脱离,将立柱2释放,然后向前推动立柱2,通过连杆6等结构传动,驱使刹车片5贴靠在后轮8上,完成刹车动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