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翼无人机的机臂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13818发布日期:2020-06-09 19:08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翼无人机的机臂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翼无人机的机臂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多旋翼无人机,是一种具有三个及以上机臂的无人机,每个机臂的外端设有以电机或发动机为动力源的升推力机构,其通过每个机臂上的电动机或发电机转动,带动旋翼,从而产生升推力。旋翼的总距固定,而不像一般直升机那样可变,通过改变不同旋翼之间的相对转速,可以改变单轴推进力的大小,从而控制飞行器的运行轨迹,多旋翼无人机可垂直起降和悬停,主要适用于低空、低速、有垂直起降和悬停要求的任务类型,现有多用途多旋翼无人机由于需要执行多种任务,所以机载设备就多、重量就大,为了获得效果最好的升力和推力,需要设置多个提供升推力的机臂,机臂越多升推力越大,载重也就越大。但在实际使用中,增加机臂长度后存在运输不便和放置占用空间大的问题,从而导致运输工具选择不灵活的问题,对无人机的使用造成了不便。

专利公开号为cn209241303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旋翼无人机的机臂及无人机,其将机臂设置成伸缩臂,可在运输携带时收缩放置,但其通过电机驱动绞盘来拉动伸缩臂收缩,其仅仅具有自动收缩功能,还需要人工手动将伸缩臂拉伸展开,使伸缩臂使用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翼无人机的机臂及无人机,能自动收缩无人机机臂,方便无人机的收纳携带及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翼无人机的机臂,包括伸缩臂,所述伸缩臂的内端和无人机的机架连接,所述伸缩臂的外端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固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顶部传动连接有机翼,所述伸缩臂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设置在内侧并与无人机的机架连接,所述第二支臂活动插接于第一支臂的外端,所述第一支臂内部安装有齿条和微型电机,所述齿条活动插接于第一支臂的内腔中,且所述齿条的一端与第二支臂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微型电机固定安装于第一支臂的内腔中,所述微型电机的顶部通过电机轴传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臂的外端和第二支臂的内端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销孔,所述销孔内插接有销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臂的外端设有内翻边,所述第二支臂的内端设有外翻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型电机安装于第一支臂内腔的中部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旋翼无人机的机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臂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所述机臂均匀分布于机架的外圈,且所述机臂上套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孔,相邻所述机臂上的套管之间通过连接孔连接有弧形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当对无人机存放或运输时,可拆下销轴,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机构驱动第二支臂自动收缩,第二支臂收缩后实现了占用空间小、携带和运输便捷的效果,当需要放飞无人机时,再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机构驱动第二支臂自动伸长复位,且整个操作过程简单、便捷,为使用者带来了诸多方便的体验效果;相邻机臂之间安装有用于加固的弧形杆,可增加机臂的稳固性,使无人机飞行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机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机臂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机臂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1、伸缩臂;2、第一支臂;3、第二支臂;4、安装座;5、电机;6、机翼;7、销轴;8、套管;9、连接孔;10、齿条;11、微型电机;12、齿轮;13、弧形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2所示,一种旋翼无人机的机臂,包括伸缩臂1,伸缩臂1的内端和无人机的机架连接,伸缩臂1的外端设有安装座4,安装座4上固装有电机5,电机5的顶部传动连接有机翼6,伸缩臂1包括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第一支臂2设置在内侧并与无人机的机架连接,第二支臂3活动插接于第一支臂2的外端,第一支臂2内部安装有齿条10和微型电机11,齿条10活动插接于第一支臂2的内腔中,且齿条10的一端与第二支臂3的末端固定连接,微型电机11固定安装于第一支臂2的内腔中,微型电机11的顶部通过电机轴传动连接有齿轮12,齿轮12与齿条10传动连接。

第一支臂2的外端和第二支臂3的内端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销孔,销孔内插接有销轴7,用于固定第一支臂2与第二支臂3,使连接牢固。

第一支臂2的外端设有内翻边,第二支臂3的内端设有外翻边,用于限位,防止第一支臂2与第二支臂3脱落。

微型电机11安装于第一支臂2内腔的中部位置,使第二支臂3收缩时,内腔前端用于收纳第二支臂3,而内腔后端有足够空间收纳齿条10。

具体的,当对无人机存放或运输时,首先拆下销轴7,开启微型电机11,电机驱动齿轮12转动,齿轮12驱动齿条11向后端移动,从而驱动第二支臂3后移收缩,进入第一支臂2的内腔中,当需要放飞无人机时,再次开启微型电机11,电机反转,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机构驱动第二支臂3前移自动伸长复位,之后再插上销轴7进行固定即可。

实施例2

请参照图3所示,一种无人机,无人机包括实施例1中的旋翼无人机的机臂。

机臂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机臂均匀分布于机架的外圈,且机臂上套装有套管8,套管8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孔9,相邻机臂上的套管8之间通过连接孔9连接有弧形杆13。

相邻机臂之间安装有用于加固的弧形杆13,可增加机臂的稳固性,使无人机飞行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内容,利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以上优选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所获得的其它实施例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旋翼无人机的机臂,包括伸缩臂(1),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1)的内端和无人机的机架连接,所述伸缩臂(1)的外端设有安装座(4),所述安装座(4)上固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顶部传动连接有机翼(6),所述伸缩臂(1)包括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所述第一支臂(2)设置在内侧并与无人机的机架连接,所述第二支臂(3)活动插接于第一支臂(2)的外端,所述第一支臂(2)内部安装有齿条(10)和微型电机(11),所述齿条(10)活动插接于第一支臂(2)的内腔中,且所述齿条(10)的一端与第二支臂(3)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微型电机(11)固定安装于第一支臂(2)的内腔中,所述微型电机(11)的顶部通过电机轴传动连接有齿轮(12),所述齿轮(12)与齿条(10)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翼无人机的机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臂(2)的外端和第二支臂(3)的内端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销孔,所述销孔内插接有销轴(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翼无人机的机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臂(2)的外端设有内翻边,所述第二支臂(3)的内端设有外翻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翼无人机的机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电机(11)安装于第一支臂(2)内腔的中部位置。

5.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翼无人机的机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所述机臂均匀分布于机架的外圈,且所述机臂上套装有套管(8),所述套管(8)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孔(9),相邻所述机臂上的套管(8)之间通过连接孔(9)连接有弧形杆(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翼无人机的机臂及无人机,包括伸缩臂,伸缩臂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第一支臂设置在内侧并与无人机的机架连接,第二支臂活动插接于第一支臂的外端,第一支臂内部安装有齿条和微型电机,齿条的一端与第二支臂的末端固定连接,微型电机的顶部通过电机轴传动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条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当对无人机存放或运输时,可拆下销轴,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机构驱动第二支臂自动收缩,第二支臂收缩后实现了占用空间小、携带和运输便捷的效果,当需要放飞无人机时,再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机构驱动第二支臂自动伸长复位,且整个操作过程简单、便捷,为使用者带来了诸多方便的体验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袁冬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袁冬亮
技术研发日:2019.09.2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