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在水面漂浮的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2339发布日期:2020-09-15 18:46阅读:6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在水面漂浮的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在水面漂浮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无人机运用越来越广泛,无人机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等优点,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垂直起飞。现有技术中,无人机在地面或是水面提供支撑的结构大多为固定式,不便拆装维护,无法水陆两栖,适用场景单一,并且支撑面积无法调整,无人机在水面漂浮或者地面起降的稳定性较差,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水面漂浮的无人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无人机无法进行水陆两栖使用,并且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在水面漂浮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有撑杆,所述撑杆的两端均连接支脚,所述支脚的顶端铰接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固定安装在安装板的底面,且所述支脚的底部设有导柱腔,所述导柱腔设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的上方设有气罐,所述气罐与支脚的底端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四侧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顶端铰接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固定安装在支撑座的四侧端面,且所述气缸的轴端与撑杆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导柱,所述导柱的顶端连接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导柱腔轴孔配合,且所述限位块两侧的导柱腔内均设有弹簧,即可通过限位块与导柱腔配合,对导柱进行初步导向,并由限位块两侧的弹簧和限位块配合,对导柱进行双向弹性支撑,进而对无人机本体进行减震,有效地提高无人机的抗震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脚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盖,所述限位盖与导柱孔轴配合,通过限位盖对导柱腔进行封装,同时由限位盖对导柱进一步导向,并对限位块限位,结构更加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四周固定连接旋翼,所述旋翼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壳,即可通过防护壳对旋翼顶部的桨叶进行防护。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撑杆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撑杆呈环形分布在安装板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罐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气罐与撑杆对应,且所述气罐的两端设有卡箍,所述卡箍与支脚固定连接,且即可通过卡箍对气罐进行固定,并且便于安装拆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撑杆对支脚进行加固,并由第一铰接座对支脚进行铰接支撑,并通过支撑座和第二铰接座配合,对气缸进行铰接支撑,进而通过气缸与撑杆配合,对支脚进行支撑,同时由卡箍将气罐和支脚固定连接,通过气罐对无人机本体提供浮力,保证无人机本体能够水陆两栖,并且能够通过气缸带动撑杆调整支脚的倾角,进而调整气罐和支脚的支撑范围,有效地提高无人机的稳定性。

2.设置减震机构,通过限位块与导柱腔配合,对导柱进行初步导向,并通过限位盖对导柱腔封装,并对导柱进一步导向,同时对限位块限位,即可由限位块两侧的弹簧和限位块配合,对导柱进行双向弹性支撑,进而对无人机本体进行减震,有效地降低地面冲击,提高无人机本体的稳定,无人机的抗震性能更加优异。

附图说明

图1为可在水面漂浮的无人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无人机本体;2、旋翼;3、防护壳;4、安装板;5、支脚;51、导柱腔;52、限位盖;6、第一铰接座;7、撑杆;8、减震机构;81、导柱;82、限位块;83、弹簧;9、支撑座;10、第二铰接座;11、气缸;12、气罐;13、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可在水面漂浮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1,无人机本体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4,安装板4的下方设有撑杆7,撑杆7的两端均连接支脚5,支脚5的顶端铰接有第一铰接座6,第一铰接座6固定安装在安装板4的底面,且支脚5的底部设有导柱腔51,导柱腔51设有减震机构8,减震机构8的上方设有气罐12,气罐12与支脚5的底端连接,如此通过撑杆7对支脚5进行加固,并由第一铰接座6对支脚5进行铰接支撑,即可由减震机构8对无人机本体1进行减震,有效地降低地面冲击,提高无人机本体1的稳定,进行通过卡箍13将气罐12和支脚5固定连接,即可通过气罐12对无人机本体1提供浮力,保证无人机本体1水上漂浮的稳定;

安装板4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座9,支撑座9的四侧设有气缸11,气缸11的顶端铰接有第二铰接座10,第二铰接座10固定安装在支撑座9的四侧端面,且气缸11的轴端与撑杆7铰接,如此通过支撑座9和第二铰接座10配合,对气缸11进行铰接支撑,即可通过气缸11与撑杆7配合,对支脚5进行支撑,从而气缸11外伸,并通过撑杆7调整支脚5的倾角,进而调整气罐12和支脚5的支撑范围,结构更加稳定。

其中,减震机构8包括导柱81,导柱81的顶端连接限位块82,限位块82与导柱腔51轴孔配合,且限位块82两侧的导柱腔51内均设有弹簧83,即可通过限位块82与导柱腔51配合,对导柱81进行初步导向,并由限位块82两侧的弹簧83和限位块82配合,对导柱81进行双向弹性支撑,进而对无人机本体1进行减震,有效地提高无人机的抗震性能。

其中,支脚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盖52,限位盖52与导柱81孔轴配合,通过限位盖52对导柱腔51进行封装,同时由限位盖52对导柱81进一步导向,并对限位块82限位,结构更加稳定。

其中,无人机本体1的四周固定连接旋翼2,旋翼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壳3,即可通过防护壳3对旋翼2顶部的桨叶进行防护。

其中,撑杆7设置有四个,四个撑杆7呈环形分布在安装板4的下方。

其中,气罐12设置有四个,四个气罐12与撑杆7对应,且气罐12的两端设有卡箍13,卡箍13与支脚5固定连接,且即可通过卡箍13对气罐12进行固定,并且便于安装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气缸11外伸,推动撑杆7调整支脚5的倾角,进而调整气罐12和支脚5的支撑范围,即可由减震机构8对无人机本体1的陆地起降进行减震,有效地降低地面冲击,提高无人机本体1的稳定,并通过卡箍13将气罐12和支脚5固定连接,即可通过气罐12对无人机本体1提供浮力,保证无人机本体1水上漂浮的稳定。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