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运动用无人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82198发布日期:2020-12-04 14:1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无人机运动用无人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运动用无人机装置,更具体来说,涉及可利用无人机享受足球或篮球等运动的无人机运动用无人机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无人航空机,是不搭乘驾驶人员,可通过远程操纵或自动操纵执行任务的飞行体。这种无人机不搭载驾驶人员,可利用空气力学的力,通过自适应或远程操纵飞行。

这种无人机主要用于军事用途,但是最近在民间多运用于诸如农业、山火监视及灭火、配送、物流、通信、摄影、灾难状况应对等多样领域。并且,还将无人机利用于足球或篮球等多种运动等,无人机的运用范围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尤其是,运用无人机的运动中,可以利用非地面空间,并且,由于可在空间上利用无人机进行比赛,所以可运用于多种运动,其应用领域得以扩展。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课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用户可利用无人机享受运动的无人机运动用无人机装置。

另外,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可运用于利用球的足球或篮球等运动的无人机运动用无人机装置。

课题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人机运动用无人机装置,包括:驱动部,包括一个以上的螺旋桨来驱动飞行;笼子,包围所述驱动部而形成,以保护所述驱动部;以及踢部,在所述笼子突出而配置,并在所述笼子上一侧可旋转地结合,其中,所述踢部可随着用户的操作而固定位置或在所述笼子上旋转。

所述踢部可包括:踢部棍,具有一定的宽度,并在一侧具有旋转轴;以及马达,配置在所述踢部棍的旋转轴一侧,用于旋转所述踢部棍。

所述马达在驱动轴形成第一齿轮,并可在所述踢部棍的旋转轴一侧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咬合的第二齿轮。

所述第一齿轮可向所述旋转轴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与所述第二齿轮咬合或相互隔开。

所述踢部可包括弹性部,配置在所述踢部棍的旋转轴另一侧,并配置成使所述踢部棍向一方向而起到复原力的作用。

所述弹性部可以是扭簧。

在所述踢部棍通过所述马达的驱动向另一方向旋转的状态下,所述弹性部的复原力作用于所述踢部棍,从而使所述第一齿轮可从第二齿轮相互隔开。

所述笼子包括具有水平方向的环形状的中间框,且包括沿垂直方向形成的一个以上的环形状,所述踢部可结合到所述沿垂直方向形成的一个以上的环形状。

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驱动部及踢部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可根据在用户的操作器接收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驱动部及踢部。

所述踢部可以包括:第一踢部,配置在所述笼子的下部,在一侧可旋转地结合第一踢部棍;以及第二踢部,配置在所述笼子的下部,与所述第一踢部相互隔开且并列配置,在一侧可旋转地结合第二踢部棍。

所述第一踢部包括:第一踢部主体,配置在所述笼子的下部;第一踢部棍,结合在所述第一踢部主体的一侧,并能够以位于所述第一踢部主体的第一旋转轴为基准旋转;以及第一马达,驱动所述第一踢部棍旋转,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轴可配置为垂直方向。

所述第二踢部包括:第二踢部主体,配置在所述笼子的下部;第二踢部棍,结合在所述第二踢部主体的一侧,并能够以位于所述第二踢部主体的第二旋转轴为基准旋转;以及第二马达,驱动所述第二踢部棍旋转,并中,所述第二旋转轴可配置为垂直方向。

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驱动部、第一踢部及第二踢部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可分别独立控制所述第一踢部棍及第二踢部棍。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人机装置包括:驱动部,包括一个以上的螺旋桨来驱动飞行;笼子,包围所述驱动部而形成,以保护所述驱动部;踢部主体,配置在所述笼子的下部,且包括为垂直方向的旋转轴;以及踢部棍,以所述旋转轴为基准旋转地结合在所述踢部主体一侧,其中,所述踢部棍可随着用户的操作而固定位置或在所述踢部主体上旋转。

还可以包括马达,配置在所述旋转轴的一侧,用于使所述踢部棍在所述踢部主体旋转。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无人机装置配置可踢或推运位于地上的球的踢部,而具有可享受像足球那样在地上利用球的运动的效果。

并且,踢部的踢部棍可旋转,通过扭簧可使踢部棍迅速地旋转,能够迅速地踢球或踢远球,而具有能够利用无人机装置享受像实际足球那样的比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人机运动用无人机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人机装置的踢部的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人机装置的方块图。

图4是示出利用基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人机装置移动球的示例图。

图5是示出利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人机装置踢球的示例图。

图6是示出利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人机装置为了抛球而踢的示例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人机装置的踢部为折叠状态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无人机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无人机装置的踢部动作的情况的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无人机装置的第一踢部及第二踢部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利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无人机装置的第一踢部及第二踢部运球的情况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利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无人机装置运球的情况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利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无人机装置踢球的情况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人机运动用无人机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人机装置的踢部的图。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人机装置的方块图。

参照图1及图2,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人机装置(100)包括:驱动部(110)、笼子(120)及踢部(180)。

驱动部(110)包括一个以上的螺旋桨,以使无人机装置(100)可在空间飞行。通过一个以上的螺旋桨被驱动,无人机装置(100)能够在空间飞行。此时,驱动部(110)能够接受用户的操作器的控制而被驱动,而能实现对驱动速度或无人机装置(100)的移动方向的控制。即,用户能够利用操作器控制无人机装置(100)的驱动部(110),以控制无人机装置(100)的移动方向及移动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部(110)在中央配置有中央部,以中央部为基准,围绕中央部配置4个螺旋桨。此时,中央部和螺旋桨可隔开一定的距离而配置。中央部可在内部配置用于螺旋桨的驱动的电池等的电源供给部(160),并且,还可以配置用于螺旋桨的驱动的电路板等。此外,可在中央部内部配置用于与用户的操作器之间的通信的通信部(150)。

笼子(120)可形成为包围驱动部(110)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笼子(120)是在内部形成有中空空间的形状,外部形状几乎可以是球形状。在本实施例中,笼子(120)为垂直方向的多个环以一定的角度连接配置,并配置水平方向的具有环形状的中间框(122),以连接垂直方向的多个环。在本实施例中,图示了利用垂直方向配置的4个环,且四个垂直方向的环相互以45度的角度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笼子(120)的形状说明为图1所示的形状,但是不限定于此,可以变形为多种形状。例如,垂直方向的环的个数可根据需要而不同。此外,作为其他例子,笼子(120)可以是如下的形状:以中央框(120)位基准,在上部,具有多种花纹的形状组合而成的半球形状可结合到中间框(122),再者,在下部,具有多种花纹的形状组合而成的半球形状结合到中间框(122)。

在本实施例中,笼子(120)可以是通过配置在内部的驱动部(110)被驱动,螺旋桨旋转而产生的空气可向下部顺利排出的形状。并且,笼子(120)起到保护驱动部(110)的作用,即便无人机装置(100)与外部冲撞,也使驱动部(110)能正常动作。由此,笼子(120)的整体形状可以不限定于球形状,可具有多种形状。

笼子(120)配置有以水平方向配置的环形状的中间框(122),在中间框(122)内侧配置用于连接驱动部(110)和中间框(122)的连接部(124)。在本实施例中,配置四个连接部(124),在连接部(124)的一侧端连接驱动部(110),在连接部(124)的另一侧端连接中央框(122)的内侧。因此,驱动部(110)通过连接部(124)可结合到笼子(120)。

并且,如图1所示,可在笼子(120)的下部形成圆形孔。由此,在笼子(120)的下部形成的圆形孔,在无人机装置(100)着陆到地上时,即便是球形状的笼子(120),无人机装置(100)也能够稳定着陆到地上。即,包围圆形孔以水平方向形成的环形状可以起到无人机装置(100)的脚的作用。

此外,虽然在图1没有附加另外的附图标记,但可在驱动部(110)的中央配置发光部(130)。发光部(130)可表示无人机装置(100)的状态,在利用无人机装置(100)进行运动比赛时,能够以可表示团队的方式发光。在本实施例中,发光部(130)可发出一种以上颜色的光。

如图1所示,踢部(180)配置在笼子(120)的外部。踢部(180)结合到球形状的笼子(120)上,在本实施例中,踢部(180)可靠近笼子(120)的下部形成的环形状的边缘而配置。即,如图1所示,在踢部(180)的踢部棍(182)展开的情况下,踢部(180)的踢部棍(182)的下端可配置成比笼子(120)的下端更下方。

如图1及图2所示,踢部棍(182)可具有形成为曲面的板状。踢部棍(182)可形成为平板具有一方向的曲率。即,在本实施例中,若连接构成踢部棍(182)的曲面的曲率中心能形成虚拟的线。

踢部棍(182)的形状不限于上述说明的形状,可以是具有非板状的杆状,不一定非要形成曲率,再者,即便形成曲率,也可以形成为具有与图示不同方向的曲率。即,踢部棍(182)的形状可以形成为自由形状。

踢部棍(182)能够以旋转轴(184)为基准旋转,旋转轴(184)可旋转地结合到笼子(120)。由此,踢部棍(182)在结合到笼子(120)的状态下能够以旋转轴(184)为基准旋转。

参照图2,踢部(180)包括踢部棍(182)、旋转轴(184)、马达(m)以及扭簧(ts)。踢部棍(182)如前所述,旋转轴(184)可旋转地结合到笼子(120)。此时,在旋转轴(184)的一侧端可形成第二齿轮(g2)。第二齿轮(g2)可与马达(m)上形成的第一齿轮(g1)咬合。因此,在第一齿轮(g1)和第二齿轮(g2)相互咬合的状态下,通过驱动马达(m),踢部棍(182)能够以旋转轴(184)为基准旋转。马达(m)可以顺时针方向及逆时针方向的双向来驱动。

马达(m)可通过被供给的电源来驱动,可根据通过通信部(150)接收的控制信号控制马达(m)的驱动速度。马达(m)可在末端形成第一齿轮(g1)。第一齿轮(g1)可在马达(m)上向旋转轴(184)的长度方向移动。即,第一齿轮(g1)和第二齿轮(g2)可相互咬合,随着第一齿轮(g1)移动,第一齿轮(g1)和第二齿轮(g2)可相互隔开。如此,第一齿轮(g1)可根据通过通信部(150)从用户的操作器接收的信号移动。

换言之,第一齿轮(g1)和第二齿轮(g2)相互咬合时,可通过马达(m)的驱动,踢部棍(182)可以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此外,第一齿轮(g1)移动而第一齿轮(g1)和第二齿轮(g2)不相互咬合时,踢部棍(182)可与马达(m)无关地动作。

扭簧(ts)配置在旋转轴(184),可作用复原力以使踢部棍(182)向一方向旋转。在本实施例中,扭簧(ts)可设置在旋转轴(184),以作用使踢部棍(182)向前方(f)旋转的复原力。因此,在踢部棍(182)不通过马达(m)的驱动而被控制的情况下,通过扭簧(ts)的复原力,踢部棍(182)可向前方(f)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部(170)可控制驱动部(110)、通信部(150)及踢部(180)。控制部(170)在通过通信部(150)从用户的操作器接收到控制信号时,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控制驱动部(110)。此外,还可控制踢部(180)的马达(m)的驱动速度及驱动方向。此外,控制部(170)可根据控制信号,控制配置在马达(m)的末端的第一齿轮(g1)的位置。

图4是示出利用基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人机装置移动球的示例图。

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无人机装置(100)为了运球(ba),可固定踢部(180)的位置。如图所示,在固定为踢部(180)的踢部棍(182)的下端位于比笼子(120)的下端更下部的状态下,可将球(ba)推向一方向来运球(ba)。

此时,球(ba)不被操纵,仅通过无人机装置(100)移动。因此,球(ba)可反复接触或不接触无人机装置(100)的踢部(180)并同时移动。即,用户利用操作器控制无人机装置(100),使踢部(180)接触球(ba)来控制推向一方向。

图5是示出利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人机装置踢球的示例图。

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中,对无人机装置(100)在静止于特定位置的状态或向一方向移动的状态下踢(kick)球(ba)的情况进行说明。此时,参照图2来作说明,踢部棍(182)在通过马达(m)的驱动向后方(b)旋转的状态下,使第一齿轮(g1)从第二齿轮(g2)相互隔开。由此,踢部棍(182)通过扭簧(ts)的复原力,可向前方(f)迅速旋转。如此,可根据通过扭簧(ts)的复原力使踢部棍向前方(f)迅速移动,并同时与球(ba)接触,从而使球(ba)能够快速向前方(f)移动。

此时,在利用扭簧(ts)的复原力时,可通过马达(m)的驱动来调节使踢部棍(182)向后方(b)旋转的角度,而可调节踢部棍(182)踢球(ba)的力。即,如图所示,若在使踢部棍(182)向后方(b)旋转最大的状态下,使第一齿轮(g1)从第二齿轮(g2)相互隔开就是使得扭簧(ts)的复原力是最大作用时,则在使踢部棍(182)向后方(b)旋转不是最大时,扭簧(ts)的复原力相应地作用得小,从而可使踢球(ba)的力较小地作用。因此,利用马达(m)的驱动范围,可调节作用于踢部棍(182)的扭簧(ts)的复原力,而可调节踢球的程度。

此外,可根据情况,不利用扭簧(ts)的复原力,而是调节马达(m)的驱动速度来踢球(ba)。即,在踢部棍(182)从后方(b)向前方(f)旋转时,可将踢部棍(182)从后方(b)向前方(f)旋转的速度,即马达(m)的驱动速度驱动为相对较快。因此,可根据马达(m)的驱动速度来踢球(ba)。

图6是示出利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人机装置为了抛球而踢的示例图。

如6图所示,在用户利用操作器使无人机装置(100)的踢部棍(182)的下端位于球(ba)的下部的状态下,若踢(kick)球(ba),则如图所示,球(ba)可从地上飞到空中。即,无人机装置(100)的踢部棍(182)的下端接触球的下部的情况下,球(ba)会飞到空中,这可起到与足球中“传中“相同的作用。

此时,在无人机装置(100)踢球(ba)的方式,可以利用图5说明的方式相同的方式踢。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人机装置的踢部为折叠状态的图。

参照图7,踢部(180)可根据需要旋转成接近笼子(120)而折叠。这就如同比赛结束的情况,在无人机装置(100)着陆到地上时,为了不会受到踢部(180)的影响,使踢部(180)的下端旋转而位于比笼子(120)的下端更上部。即,用户利用操作器驱动马达(m)而可操纵马达(m),以使踢部(180)最大限度地接近笼子(120)。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无人机装置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无人机装置的踢部动作的情况的图。此外,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无人机装置的第一踢部及第二踢部的图,图11是用于说明利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无人机装置的第一踢部及第二踢部运球的情况的图。

参照图8及图9,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无人机装置(100)包括:驱动部(110)、笼子(120)及踢部,在本实施例中,踢部包括第一踢部(192)及第二踢部(194)。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时,省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踢部(192)及第二踢部(194)分别配置在笼子(120)的下部。在笼子(120)的下部形成圆形孔,由此,形成包围圆形孔的笼子(120),第一踢部(192)及第二踢部(194)分别结合到配置成包围圆形孔的笼子(120)。

第一踢部(192)包括:第一踢部主体(192a)、第一踢部棍(192b)、第一旋转轴(192c)及第一马达(m1)。

第一踢部主体(192a)结合到笼子(120)的下部,如图所示,形成为具有一定的长度,具有垂直方向的一定的宽度,具有水平方向的一定的厚度。此外,第一踢部主体(192a)的上端接触笼子(120)的下端而结合。

第一踢部棍(192b)结合到第一踢部主体(192a)的一端,结合成能够以形成于第一踢部主体(192a)上的第一旋转轴(192c)为基准旋转。此时,如图10所示,第一踢部棍(192b)能够以位于第一踢部主体(192a)的一端的垂直方向的第一旋转轴(192c)为基准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第一踢部棍(192b)可在一端形成用于结合到第一踢部主体(192a)的两个结合部。但是,不限定于此,第一踢部棍(192b)和第一踢部主体(192a)结合的方式只要是可旋转地结合的结构,则任何结构都适用。

第一踢部棍(192b)在第一踢部主体(192a)上旋转时,如图8所示,在旋转成叠合到(在图10中逆时针方向)第一踢部主体(192a)的情况下,第一踢部棍(192b)在第一踢部主体(192a)上仅可旋转至一定的角度(例如,约40度)。即,第一踢部棍(192b)可不旋转为与第一踢部主体(192a)之间具有约40度以下的角度。

此外,为了旋转第一踢部棍(192b),第一马达(m1)结合到第一踢部棍(192b)。第一马达(m1)通过被供给的电源驱动,可根据通过通信部接收的控制信号控制第一马达(m1)的驱动速度。由此,可通过驱动第一马达(m1),使第一踢部棍(192b)能够以第一旋转轴(192c)为基准在第一踢部主体(192a)上旋转。此时,第一马达(m1)能够向正方向及反方向被驱动,通过第一马达(m1)的驱动,第一踢部棍(192b)能够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

第二踢部(194)包括:第二踢部主体(194a)、第二踢部棍(194b)、第二旋转轴(194c)及第二马达(m2)。

第二踢部主体(194a)结合到笼子(120)的下部,如图所示,形成为具有一定的长度,具有垂直方向的一定的宽度,具有水平方向一定的厚度。此外,第二踢部主体(194a)的上端接触笼子(120)的下端而结合。

第二踢部棍(194b)结合到第二踢部主体(194a)的一端,结合成能够以形成于第二踢部主体(194a)上的第二旋转轴(194c)为基准旋转。此时,如图10所示,第二踢部棍(194b)能够以位于第二踢部主体(194a)的一端的垂直方向的第二旋转轴(194c)为基准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第二踢部棍(194b)与第一踢部棍(192b)相同地,可在一端形成用于结合到第二踢部主体(194a)的两个结合部。但是,不限定于此,第二踢部棍(194b)和第二踢部主体(194a)结合的方式只要是可旋转地结合的结构,则任何结构都适用。

第二踢部棍(194b)在第二踢部主体(194a)上旋转时,如图8所示,在旋转成叠合到(在图10中顺时针方向)第二踢部主体(194a)的情况下,第二踢部棍(194b)在第二踢部主体(194a)上仅可旋转至一定的角度(例如,约40度)。即,第二踢部棍(194b)可不旋转为与第二踢部主体(194a)之间具有约40度以下的角度。因此,当第一踢部棍(192b)及第二踢部棍(194b)旋转为分别与第一踢部主体(192a)及第二踢部主体(194a)叠合时,可通过第一踢部(192)和第二踢部(194)形成为(m)字形状。

此外,为了旋转第二踢部棍(194b),第二马达(m2)结合到第二踢部棍(194b)。第二马达(m2)通过被供给的电源驱动,可根据通过通信部接收的控制信号控制第二马达(m2)的驱动速度。由此,可通过驱动第二马达(m2),使第二踢部棍(194b)能够以第二旋转轴(194c)为基准在第二踢部主体(194a)上旋转。此时,第二马达(m2)能够向正方向及反方向被驱动,通过第二马达(m2)的驱动,第二踢部棍(194b)能够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

在用户欲运球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在折叠第一踢部棍及第二踢部棍(194b)的状态下能够运球,此时,第一踢部棍(192b)和第二踢部棍(194b)折叠到第一踢部主体(192a)及第二踢部主体(194a),同时可形成(m)字形状。由此,如图11所示,在使球位于(m)字形状之间的状态下,就能够运球。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旋转第一踢部棍(192b)及第二踢部棍(194b)的第一马达(m1)及第二马达(m2)能够被用户分别独立控制。由此,如图10所示,第一踢部棍(192b)及第二踢部棍(194b)能够分别独立动作,因此,第一踢部棍(192b)及第二踢部棍(194b)能够分别单独动作来控制球。

图12是用于说明利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无人机装置运球的情况的图。

参照图12,利用本实施例的无人机装置(100)能够运球,此时,利用第一踢部(192)及第二踢部(194)能够将球推向一方向,并同时可向无人机装置(100)行进的方向运球。此时,如前面说明,运球时可以是第一踢部棍(192b)及第二踢部棍(194b)折叠到第一踢部主体(192a)及第二踢部主体(194a)的状态。

因此,在球位于第一踢部(192)及第二踢部(194)之间的状态下,能够运球,球能够在不脱离第一踢部(192)及第二踢部(194)之间的状态下进行运球。

图13是用于说明利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无人机装置踢球的情况下的图。

参照图13,用户控制第一踢部(192)及第二踢部(194),通过旋转第一踢部棍(192b)及第二踢部棍(194b),第一踢部棍(192b)及第二踢部棍(194b)可以对球施加外力来完成踢(kick)球的动作。此时,第一马达(m1)及第二马达(m2)被驱动,在如图8所示的状态下,第一踢部棍(192b)及第二踢部棍(194b)可如图9所示,分别旋转并同时对球施加外力。由此,通过第一踢部棍(192b)及第二踢部棍(194b)接触球,球能够向着一方向迅速地移动。

如前面说明,对本发明的具体说明通过参照附图的实施例实现,但是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以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不应理解为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应理解为与后述的权利要求范围及与其对等的概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