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圆式叠网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01648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同心圆式叠网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在轨抓捕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同心圆式叠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对空间碎片、废弃卫星等非合作目标实施在轨抓捕变得越来越重要,急需发展新的技术。其中,绳网捕获为空间技术的研究热点问题,主要是利用绳网展开机构向捕获目标方向发射一张由细绳编制成的大网,在包裹住目标航天器后,再通过相关装置通过拖动绳网将目标航天器收回或者控制住。利用绳网进行航天器回收拦截面积较大,有利于覆盖抓捕目标,通过绳网进行捕捉,无需正对目标航天器,提高捕获系统的整体容错能力,提高了空间目标抓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了降低绳网在空间执行任务的失败风险,须在地面对绳网捕获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
[0003]为了解决地球静止轨道资源日趋紧张的问题,欧空局开展了一个用绳网抓捕地球静止轨道废弃卫星的地球静止轨道修复机器人(Roboti c Geostat1nary OrbitRestorer,以下简称为ROGER)项目。在该项目中绳网系统主要用于清除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废弃卫星或者运载器末级。该空间任务主要包括:绳网发射,绳网展开,捕获控制目标等步骤。ROGER系统的服务航天器能够在距离待回收目标15米处释放绳网,经过抛射、展开,完成对非合作目标的捕获,并通过连接在绳网上的系绳将目标运输到高于对地静止轨道(Geostat1nary Orbit,以下简称为GE0)的轨道上。
[0004]然而,由于现有技术中绳网结构的特殊性(存在面积大、质量小、网目大等特点),绳网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发生缠绕、穿过和打结等现象,造成绳网无法按预定程序打开。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心圆式叠网装置,该发明解决了现有绳网手工收纳一致性和可操作性差的技术问题。
[0006]本发明提供一种同心圆式叠网装置,包括:依次套设于中心杆上的用于支撑内套筒的顶盘和用于支撑外套筒的托架,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间隔设置,托架沿中心杆向上移动,当前待折叠网布在内套筒完成折叠,托架沿中心杆向下移动时,放入外套筒,托架沿中心杆向上移动,在内套筒完成下一层待折置网布的折置。
[0007]进一步地,顶盘周缘上间隔设有多个可抵接于内套筒内壁上的中心调节轴,中心调节轴的一端沿顶盘径向向外伸出。
[0008]进一步地,中心调节轴包括用于抵接内套筒内壁的中心阻隔片和用于调整中心阻隔片伸出长度的中心安装轴,中心阻隔片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中心安装轴的一端,中心安装轴插设于顶盘周缘。
[0009]进一步地,托架周缘上间隔设有多个可抵接于外套筒内壁上的外部调节轴,外部调节轴的一端沿托架的径向向托架的中心延伸形成。
[0010]进一步地,外部调节轴包括用于抵接外套筒外壁的外部阻隔片和用于调节外部阻隔片伸出长度的外部安装轴,外部阻隔片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外部安装轴的一端,外部安装轴活动安装于托架的周缘上。
[0011]进一步地,托架包括托架本体、用于使托架本体沿中心杆上/下移动的中心盘和用于固定外部安装轴的多个转角组件,中心盘活动套设于中心杆上;托架本体固定连接于中心盘上;转角组件安装于托架本体的周缘上。
[0012]进一步地,中心杆上间隔设有用于固定托架的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分别与托架上的限位块活动块卡接。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支撑中心杆的底盘,底盘套设于中心杆的底端上。
[0014]进一步地,底盘周缘上设置多个用于支撑底盘的底盘支撑杆。
[0015]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0016]本发明提供同心圆式叠网装置通过纵向分离设置的两层套筒,使绳网收纳过程更易于控制,不仅提高了收纳效率,保证了收纳后绳网的整齐,解决了绳网在收纳过程中容易发生缠绕、穿透和打结的问题。
[0017]本发明提供同心圆式叠网装置通过顶盘和托架的配合,成功将已叠部分和待收纳部分(网布和套筒)上下分离,使得每一层绳网的折叠收纳过程都可见可控,再通过两组调节轴的配合,对每层套筒进行分开固定,使得整过叠网过程循环可续,同时也对已叠部分提供保护,防止因操作失误导致无法完成对绳网的收纳。
[0018]本发明通过上下分离机制,将绳网分为两层分别进行折叠,待叠层的网布展开,便于完成每一层的折叠,大大提高了叠网效率。另外,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调节每层绳网的均匀,极大地提高了绳网折叠后的可靠性。
[0019]具体请参考根据本发明的同心圆式叠网装置提出的各种实施例的如下描述,将使得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方面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同心圆式叠网装置立体主视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托盘俯视示意图;
[0022]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托盘侧视示意图;
[0023]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心盘剖视示意图;
[0024]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转角组件立体示意图;
[0025]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心调节轴/外部调节轴主视示意图;
[0026]图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同心圆式叠网装置局部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7]图8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同心圆式叠网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8]图例说明:
[0029]100、顶盘;110、中心调节轴;120、安装孔;140、内套筒;200、托架;210、转角组件;211、外部调节轴;212、外部阻隔片;213、外部安装轴;220、斜撑杆;231、连接块;232、安装板;240、外套筒;300、中心杆;310、第一限位孔;320、第二限位孔;400、底盘;410、底盘支撑杆;500、中心盘;510、中心通孔;520、斜撑孔;600、网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0031]参见图1和8,本发明提供的同心圆式叠网装置,包括依次套设于中心杆300上的用于支撑内套筒140的顶盘100和用于支撑外套筒240的托架200,内套筒140和外套筒240之间间隔设置,托架200沿中心杆300向上移动,当前待折叠网布600在内套筒140完成折叠,托架200沿中心杆300向下移动时,放入外套筒240,托架200沿中心杆300向上移动,在内套筒140完成下一层待折叠网布600的折叠。
[0032]通过设置内套筒140和外套筒240,在内套筒140内对绳网进行收纳,内套筒140—方面可以为绳网网布600的收纳提供操作区域,同时内套筒140还能对已经折叠好的绳网网布600进行保护,防止后续操作对已经折叠好的网布600造成影响。内套筒140和外套筒240之间间隔设置,能在二者之间容纳一些待折叠的网布600,便于防止过长的网布600对待折叠网布600造成干扰,提高已经容纳于内套筒140内网布600的折叠效率。当一部分待折叠网布600折叠好后,通过托架200的向下移动,可以将其他待折叠网布600持续性的容纳于内套筒140和外套筒240之间,之后再将托架200向上移动,将容纳于二者之间的网布600与其他网布600隔开,从而不断的进行网布600折叠。
[0033]参见图7,内套筒140和外套筒240可以为存在高度差的套筒。优选为内套筒140和外套筒240放置于托架200上后,内套筒140的顶面低于外套筒240的顶面。采用这种设置,能便于人工对容纳于内套筒140内的绳网进行折叠。提高工作效率。
[0034]该装置中托架200可以为板状,也可以为框架,仅需能实现对内套筒140和外套筒240的支持即可。托架200能沿中心杆300上下移动,可以采用手动摇臂-链条-从动链轮机构,也可以都采用机电式升降机构,仅需能够实现托架200沿中心杆300上下移动即可。
[0035]优选的,顶盘100周缘上间隔设有多个可抵接于内套筒140内壁上的中心调节轴110,中心调节轴110的一端沿顶盘100径向向外伸出。顶盘100的周缘上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安装孔120,中心调节轴110可插入安装孔120内固定。中心调节轴110的一端向外伸出,使其能抵接于内套筒140的内壁上。从而对内套筒140进行固定。提高折叠网布600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