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7061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酒类产品的包装盒,特别指一种具有三层叠放底面且固定无法打开的外包装盒。
随着造酒业的不断发展,酒类的外包装也向讲求品牌的方向发展。而现有的酒类外包装盒,大都首先考虑的是不断变化包装盒外表图案,而包装盒外观形状的变化却显单一;还由于现有酒类外包装盒外形是长方体,比较传统、原始,盒体底部的构造一般是以单层的搭插方式闭合,结构强度较差,整体稳固性不强,受力不均,容易导致破底情况的发生,携带取放需用手托着底,成为消费者担心之事。
针对现有酒类包装盒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盒,其不仅在结构强度上坚固结实,安全性更有保证,而且其外观形状也大大有别于现有常见的酒瓶包装盒,可以增加及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该包装盒呈八面体,包装盒的上、下底面为六边形;上底面为平面,下底面为一内凹的平面,均共由三层面层组成;下底面最内层面上带有两个梯形折边,该两个梯形折边分别折合在与其相邻的盒体侧面内壁上;在构成上、下底面的面层上设有插耳和插槽口,利用插耳插入对应的插槽口内,使三层面层叠合在包装盒的上、下端。
上、下底面为不等边六边形,其短边长度约占长边长度的三分之一。
底面上的不等边六边形是通过一个矩形面与侧面相连,该矩形面向内折贴合于侧面内;底面最内层的不等边六边形上所带有的两个梯形折边处于不等边六边形的两个长边上,且两个梯形折边向下对应夹入由该矩形面向内折贴合于侧面内壁中。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是按照上、下底面的形状,将侧表面围成筒状,再按三层底面层的顺序依次叠放,并且将插耳对应地插入插槽口内,梯形折边向下夹入对应的夹槽内,最终形成所需要的包装盒体。
由此可见,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形成的本实用新型,底部坚硬,不能打开,受力均匀,不易破漏,整体结构强度大为增强。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其中盒盖呈半开启状态。
图2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包装盒底部的立体图。
图3为构成本实用新型包装盒体的片材展开图。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呈八面体的包装盒,上底面1和下底面2为不等边的六边形,其短边111、211的长度约占长边112、212的长度的三分之一,上底面1和下底面2均是由三层面层11、12、13和21、23、22(由外层向内层编号);盒体的侧表面3是由三个大长方形31和三个小长方形32相间地围成筒状后粘贴而成。
如图3所示,构成本实用新型上底面1的外层面层11的短边111上带有插耳114,两个长边112和112′上分别带有插耳113和113′,另一个长边112″与侧表面31的长边311相连;中间面层12是在一个长边121上带有一个插耳123且其另一个长边121′与侧表面31′的长边311′连接处带有插槽口122;内面层13是通过一个带有插槽口141的矩形14与侧表面31″的长边311″相连,且于内面层13中央设有一用于固定酒瓶嘴的圆孔131;同时另有三个与侧表面32、32′、32″的短边321、321′、321″相连的三角形15、15′、15″。
内面层13与矩形14相连处132边向内折(图中所示点划线),令矩形14紧贴于侧表面31″的长边311″内壁,使矩形14与内面层13处于相互垂直位置;中间层12上的插耳123外折(图中所示实线)后,对应地插入内面层13矩形14上的插槽口141内;外面层11上的三个插耳113′、114、113外折,并分别插入矩形14的插槽口141、中间层12与内面层13的面缝4内和中间层12的插槽口122中(参见
图1)。
本实用新型下底面2为一内凹的平面,外面层21、中面层23、内面层22均通过等面积的矩形24、24″24′与侧表面31、31″31′的长边311、311″、311′相连接,另外还有三个带有尖角的五边形25、25′、25″分别与侧表面32、32′、32″的短边321、321′、321″相连,且五边形25″上设有插槽口251,外面层21上带有插耳213,内面层22上另带有梯形折边221、222。
外面层21、中面层23、内面层22与所连接的矩形24、24″、24′垂直内折(图中所示点划线),三个带有尖角的五边形25、25′、25″与所连接侧面32、32′、32″的短边321、321′、321″外折(图中所示实线),矩形24、24′、24″和五边形25、25′、25″与所连接侧面31、32的长边311、311′、311″和短边321、321′、321″分别外折,内层22上的梯形折边221、222内折,令矩形24、24′、24″和五边形25、25′、25″紧贴于侧表面31、32的内壁,内面层22上的梯形折边221、222向下夹在中面层23的矩形24"与侧面31的边长311″之间,外面层21上的插耳213向下紧贴于五边形25″壁插入对应的插槽口251内,最终形成坚固的盒底面2。
综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所以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公开的结构特征而作出的等效替换,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该包装盒呈八面体,包装盒的上、下底面为六边形;上底面为平面,下底面为一内凹的平面,均共由三层面层组成;下底面最内层面上带有两个梯形折边,该两个梯形折边分别折合在与其相邻的盒体侧面内壁上;在构成上、下底面的面层上设有插耳和插槽口,利用插耳插入对应的插槽口内,使三层面层叠合在包装盒的上、下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上、下底面为不等边六边形,其短边长度约占长边长度的三分之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底面上的不等边六边形是通过一个矩形面与侧面相连,该矩形面向内折贴合于侧面内;底面最内层的不等边六边形上所带有的两个梯形折边处于不等边六边形的两个长边上,且两个梯形折边向下对应夹入由该矩形面向内折贴合于侧面内壁中。
专利摘要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该包装盒呈八面体,包装盒的上、下底面为六边形;上底面为平面,下底面为一内凹的平面,均共由三层面层组成;下底面最内层面上带有两个梯形折边,该两个梯形折边分别折合在与其相邻的盒体侧面内壁上;在构成上、下底面的面层上设有插耳和插槽口,利用插耳插入对应的插槽口内,使三层面层叠合在包装盒的上、下端形成底部坚硬,不能打开,受力均匀,不易破漏的包装盒,其整体结构强度大为增强。
文档编号B65D5/06GK2433190SQ0024604
公开日2001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7日
发明者韩怀鑫 申请人:韩怀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