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雨阴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7844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雨阴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雨阴库建造方法,尤其是雨水汇集和雨水过滤方法。
目前,公知的农村山塘、水库是在有河流、溪沟处筑坝建造的。山泉井是在有大山储蓄渗漏外表的自然泉源处建造的,地下吊井是在有地表层渗漏水源处建造的。以上三者必须要有自然水源条件才能建造,而且建造方法至今改进不大。此类露天水易污染,不卫生,在夏天容易受高温天气的蒸发,绝大部分的泉井水源极易干涸。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集雨阴库的建造方法。在农村水资源奇缺地区,特别是在沙漠、岩溶干旱地区,可以在无水源的地方建造一个集雨阴库,采用集雨方法,以雨水为水源,利用网络沟渠汇集雨水,将汇集的雨水通过反复重叠设置的泥、沙层过滤处理后,澄清隐储于阴库内。隐储于阴库内的水可防渗漏流失,并且与外界隔离可防污染,从而获得清洁卫生的饮用水。建造阴库坝可将坡土改为库面坪地,在库面坪地中种草栽树,形成植被覆盖保护。阴库内的隐储水,夏天可防高温天气蒸发,冬天可防冰冻。因此,建造集雨阴库,它不仅能解决人畜饮水、稻田灌溉、天干抗旱问题,而且,还能促进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大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集雨阴库的大山网络沟渠与两条环绕汇水主渠道、汇水槽、进水口水路流通。其防洪口与防洪渠道水流通。其内的过滤换气管一端与库内空气流通。其输水管一端与用户水管连接。集雨阴库的库围堤为梯形,与大山地基形成一体。其库内排列设置的有垫高架空基脚的每个储水洞拱桥底均开有走水口。其拱桥上设置一层粗石子,粗石子上面设置一层沙子,沙子上面再设置一层泥土,泥土上面又设置一层沙子,由此,一层沙子,一层泥土,反复重叠设置,从而达到滤水净化的目的。
下雨时,大山网络沟渠将雨水汇集于环绕汇水主渠道内后,经过汇水槽、进水口,再由缓冲槽减轻冲力后流入库内。进入库内的雨水,经过多层泥、沙层慢慢渗漏过滤,从储水洞拱桥排列间隙和走水口进入储水洞内隐储备用。各个储水洞内的水相互流通。当流入库内的雨水过多时,渗透不及的雨水可从防洪渠道排除。在山区可利用大山网络沟渠汇集雨水,在平原可利用地坪网络沟渠汇集雨水。
清洁卫生的饮用水,借助高位的水压力,用水管直接输送到千家万户,满足农村习惯喝生水的要求。集雨阴库一旦建成将永久受益。集雨阴库的大小,可根据村寨人畜饮水、稻田灌溉的需要而定。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在无自然水源的地方建造,它不仅能解决农村水资源奇缺地区的人畜饮水、稻田灌溉、天干抗旱问题,而且还能促进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其阴库建造方法简单,所需材料一般。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集雨阴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集雨阴库的库围纵剖面结构图。
在图1中集雨阴库①的大山网络沟渠⑩与两条环绕汇水主渠道⑨、汇水槽②、进水口③、缓冲槽④水路流通。其防洪口⑥与防洪渠道⑦水路流通。其内的过滤换气管⑤一端与库内空气流通。其输水管⑧一端与用户水管连接。集雨阴库①的库围堤为梯形,与大山地基(11)形成一体。其库内排列设置的有垫高架空基脚的(图中未画出)每个储水洞拱桥(12)底均开有走水口(13)。其拱桥上设置一层粗石子(14),粗石子(14)上面设置一层沙子(15),沙子(15)上面再设置一层泥土(16),泥土(16)上面又设置一层沙子(15),由此,一层沙子,一层泥土,反复重叠设置,一直达到滤水标准层即可。阴库内栽种杂草树木(图中末画出)形成植被覆盖保护。
权利要求
1.一种由网络沟渠、环绕汇水主渠道、汇水槽、缓冲槽、防洪渠道、阴库围、过滤换气管、储水洞拱桥和过滤泥、沙层以及输水管组成的集雨阴库,其特征是集雨阴库的网络沟渠与环绕汇水主渠道、汇水槽、进水口、缓冲槽水路流通;其防洪口与防洪渠道水路流通;其内的过滤换气管一端与库内空气流通;其输水管一端与用户水管连接;阴库内排列设置的有垫高架空基脚的每个储水洞拱桥底两边均开有走水口;其拱桥上设置一层粗石子,粗石子上面设置一层沙子,沙子上面再设置一层泥土,泥土上面又设置一层沙子,由此,一层沙子,一层泥土,反复重叠设置,一直达到滤水标准层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雨阴库,其特征是集雨阴库的库围堤为梯形,与地基形成的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雨阴库,其特征是阴库上面种草栽树植被覆盖保护。
全文摘要
一种集雨阴库,它可以在无水源的地方建造,采用集雨方法,以雨水为水源,利用网络沟渠,汇集雨水,将汇集的雨水通过反复重叠设置的泥、沙层过滤处理后,从而获得清洁卫生的饮用水。它不仅能解决水资源奇缺地区的人畜饮水、稻田灌溉、天干抗旱问题,而且,建造阴库还能促进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大作用。
文档编号B65G5/00GK1424241SQ0114239
公开日2003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25日
发明者孔海东 申请人:孔海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