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绳芯输送带撕裂破损后采用冷粘缝合修复的方法

文档序号:4227843阅读:7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丝绳芯输送带撕裂破损后采用冷粘缝合修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输送带修复的技术改进,具体涉及一种钢丝绳芯输送带撕裂破损后采用冷粘缝合修复的方法。
由于钢丝绳芯输送带抗张强度高、磨损寿命长、成槽性能好而被普遍使用,但该带由于纬向(宽度方向)强度较弱,在使用不慎时会因撕扯而损坏。目前,对撕裂的带子,多采用生胶片热硫化技术进行修复后再使用,但采用热硫化技术修复的缺点是设备投资大、操作时间长、成本高,无法大规模修复,难已实现修旧利新开源节流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对钢丝绳芯输送带撕裂破损后采用冷粘缝合修复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由以下技术步骤来实现1、首先将撕开部分的带边缘裁齐并顺钢丝绳切成小斜面,使对应的两个斜接面成顶角大V型槽;2、在距离带边缘2~5根钢丝绳处顺带方向划线,并每隔50~150mm打一小通孔,并用刀把小通孔与小斜面切成小V型沟通槽;3、用8字型钢丝绳扣把撕开的主副两个胶片带对齐进行机械联接;4、将大、小V型槽等所有的待接面用配制好的高强度柔性覆盖胶浇注;5、硫化处理,常温~150℃/12~0.5h。
本发明的优点一是摒弃了靠胶粘连接的传统方法,改为先利用输送带中的骨架材料——钢丝绳扣进行机械连接,后用特制高强度柔性覆盖胶粘接填充的办法,从而实现修复后的强度与原带体强度相匹配的效果;二是修复设备简单,省时省工,易修复,既可在现场施工,又可在专业厂中施工,一次性即可完成上百米的修复;三是成本低,易推广,冷粘缝合修复仅为热粘修复成本的三分之一。
下面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图一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二是钢丝绳扣的剖面示意图。
由图一、二所示,钢丝绳芯输送带撕裂破损后采用冷粘缝合修复的方法,是先将撕开部分的带体边缘顺钢丝绳裁齐并切成小斜面,使对应的主副两片带子小斜面吻合后成顶角大V型槽(1),带边缘向内2~5根钢丝绳(3)处,打小通孔(2),并将小通孔与带边小斜面用小V型槽(4)沟通。上述结构完成后,将主副两片带子按尺寸要求吻合,并用8字型钢丝绳(6)和扣(5),从小通孔(2)穿过,经小V型槽(4)进行紧固。主副两片带子进行机械连接后,所有大小V型槽等待粘表面均进行打磨表面处理,最后用配制好的高强度柔性覆盖胶浇注所有坑凹处进行硫化处理,硫化条件常温~150℃/12~0.5h。
权利要求
1.一种钢丝绳芯输送带撕裂破损后采用冷粘缝合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撕开的带边缘裁齐后切成小斜面,使对应的两个斜接面成顶角大V型槽(1),自带边缘向内2~5根钢丝绳(3)处打有小通孔(2),并将小通孔(2)与带边小斜面用小V型槽(4)沟通,然后用特制钢丝绳扣(5)通过小通孔(2)和小V型槽(4)把主副两片胶带吻合,并进行机械联接,顶角V型槽(1)和小V型槽(4)等所有的待接面内浇注高强度柔性覆盖胶后进行硫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绳芯输送带撕裂破损后采用冷粘缝合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特制钢丝绳扣是由扣(5)和细钢丝绳(6)两部分组成,扣体为金属管状物,细钢丝绳从管内穿过呈8字形,当用细钢丝绳自小通孔(2)和小V型槽(4)将主副两片胶带连接后,便用特制模具将金属扣压扁,使穿入其内的细钢丝绳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绳芯输送带撕裂破损后采用冷粘缝合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粘接后的带子硫化处理的条件,常温~150℃/12~0.5h。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丝绳芯输送带撕裂破损后采用冷粘缝合修复的方法。该方法是先将撕开部分的带边缘裁齐并顺钢丝绳切成小斜面,使对应的两个斜接面成顶角大V型槽,后在距离带边缘向内2~5根钢丝绳处打间距均匀的小通孔,该通孔与小斜面切成小V型槽,然后用8字型钢丝绳扣把撕开的主副两片带子对齐进行机械联接,最后用高强度柔性覆盖胶浇注所有坑凹处流化处理。
文档编号B65G15/36GK1421311SQ0114237
公开日2003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27日
发明者贾剑珉 申请人:贾剑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