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利用的环保垃圾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22804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资源再生利用的环保垃圾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再生资源利用的环保垃圾筒装置。
无论城市或农村,源源不断地产生着的生活垃圾,时时地提醒人们去及时清除,及时处理,以便人们有一个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上一个世纪末,人们就已经注意到国外许多地区早已实施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治理方案,它不仅有利于环保卫生,也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利用,我国的许多地区的物业管理部门也逐渐采取了这些先进的作法,要想真正作到这一点,许多配套易行的设施必须紧紧跟上,才能确保人们有效地履行这一要求,本实用新型的提出,就是针对这样一些关于生活垃圾的管理措施而设计出的配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往对待各类生活垃圾混乱堆放的处理方法,不便于回收利用,造成污染环境等缺陷,而重新设计一种分类存放,分类运送,有利于大环境下统一运送处理的实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依靠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资源再生利用的环保垃圾筒装置,包括一个盛放垃圾的圆筒形外壳,其特征在于,圆筒内部,在360°范围内相互隔离地由竖直隔板分隔成各扇形角度的小垃圾仓,圆筒底部各扇形底面可分别绕各自径向辐射线下垂而打开各小垃圾仓底,圆筒中心轴处为柱形提手,提手底处为垫圈式底环及与其相连的转动柄,垫圈式底环下面设有弹簧及压紧螺母,柱形提手的下端头为一凸出的柱状定位销。
所述各扇形角度的小垃圾仓所分隔的数目,可以由2-8个之问选定,视其平时积累垃圾的种类多少而选定。
所述与垫圈式底环相连的转动柄,其数目与分隔数一致,呈等角度间隔的辐射线,当它转到扇形一侧辐射线时,仓底下垂使垃圾落下,当转动柄转到扇形另一侧辐射线时,仓底闭合,可承接各类垃圾。
所述凸出的柱状定位销,它与公共的大垃圾站顶盖上的凹穴定位销相互配合插接,其形状可以自行选定,只要凸出的形状与凹入的形状相一致,各扇形角度的小垃圾仓中的垃圾就会与大垃圾站中相应分类的垃圾分别一致,不会形成分类错位。
本方案的积极效益是,作到了垃圾科学分类,文明管理、运送,各居民小区按自行管理规定制定了垃圾分类保管及运送办法后,随本装置的提供,实现垃圾分类及运送,操作简便,很容易实现文明管理,产品造价低廉。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实施例
图1为本环保垃圾筒装置图2为该垃圾底部示意图图3为各小垃圾仓底部打开的状态图4为转动柄机构与定位销局部视图图5为本环保垃圾筒与公共垃圾站的配合关系图中1为垃圾筒外壳,其内部分隔有各扇形角度的小垃圾仓2,中心轴处有柱形提手4,其顶部设有手提圈3,垃圾筒外侧设有收集少量垃圾,如电池、某些金属而用的小提袋的挂钩5,中心底部为垫圈式底环6及转动柄7,其下方是弹簧8及压紧螺母9,柱形提手底端为定位销10,与本装置相配套的公共垃圾站12,其顶部设有凹穴形定位销11,本实施例中其形状为等腰三角形。
权利要求1.一种资源再生利用的环保垃圾筒装置,包括一个盛放垃圾的圆筒形外壳,其特征在于,圆筒内部,在360°范围内相互隔离地由竖直隔板分隔成各扇形角度的小垃圾仓,圆筒底部各扇形底面可分别绕各自径向辐射线下垂而打开各小垃圾仓底,圆筒中心轴处为柱形提手,提手底处为垫圈式底环及与其相连的转动柄,垫圈式底环下面设有弹簧及压紧螺母,柱形提手的下端头为一凸出的柱状定位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扇形角度的小垃圾仓所分隔的数目,可以由2-8个之间选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垫圈式底环相连的转动柄,其数目与分隔数一致,呈等角度间隔的辐射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的柱状定位销,它与公共的大垃圾站顶盖上的凹穴定位销相互配合插接。
专利摘要一种资源再生利用的环保垃圾筒装置,圆筒内部,在360°范围内相互隔离地由竖直隔板分隔成各扇形角度的小垃圾仓,圆筒底部各扇形底面可分别绕各自径向辐射线下垂而打开各小垃圾仓底,圆筒外壳中心轴处为柱形提手,柱形提手的端头为一凸出的柱状定位销。随本装置的提供,实现垃圾分类及运送,操作简便,配合公共垃圾站很容易实现文明管理。
文档编号B65F1/14GK2483355SQ01223178
公开日2002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29日
发明者吴振涛 申请人:吴振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