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装有调和物的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638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装有调和物的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盖。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装在饮料瓶中的饮料,其配方、浓度都已经固定,不能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和。专利文献中记载有通过改进瓶盖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瓶盖中装有物质,使用时,将瓶盖中的物质进入到瓶内与瓶内物质混合。结构方式有多种,效果各异。但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就是使用时瓶盖内物质与瓶内物质必须混合应用,不能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如饮料,既可以直接饮用瓶内饮料,又可以将瓶盖内的物质与瓶内物质调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装有调和物的瓶盖,既可以不影响瓶内物质的直接使用,又可以使瓶盖内的调和物与瓶内物质进行调和。
本实用新型的可装有调和物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下盖,上盖与下盖之间为螺纹式连接,下盖侧壁具有内螺纹,固定在上盖内腔顶面的活塞一与固定在下盖内腔顶面的活塞二为插入式紧密配合连接方式,活塞一与下盖顶面间构成容物密封腔,活塞二为空腔,底部带有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下盖按照通常螺纹连接方式与瓶口拧紧,使用时拧下盖将整个瓶盖打开,直接使用瓶内产品。拧上盖,上盖在向上移动时,活塞一逐渐离开活塞二,原容物密封腔中的调和物通过活塞二的空腔进入到瓶内,与瓶内产品调和。上盖与下盖之间的旋转方向和下盖与瓶口的旋转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假如下盖顺时针为打开方向,则上盖逆时针为打开方向。
活塞一与活塞二的结构方式是保证上盖与下盖连接好后,正好紧密配合,活塞一外围与下盖顶面之间形成容物密封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优选的方式为上盖内腔中固定在顶面上有一倒锥形体构成活塞一,其尖端超出上盖底面,下盖内腔中固定在顶面上有一上不封口的倒锥形体构成活塞二,尖端开有口,上盖上的倒锥形体插入在下盖上的倒锥形体,密封面相吻合。
安装本实用新型的方法为将上盖倒过来盛装上调和物,然后将下盖与上盖拧紧,而且活塞一(如倒锥形体)正好插入到活塞二(如倒锥形体)紧密配合形成密封,形成整个装有调和物的瓶盖,瓶盖的下盖再拧到瓶口上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既可以直接使用瓶内产品,也可以将瓶盖内的调和物与瓶内产品混合使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以使用于饮料瓶,进行饮料浓度调和或者品质的调和,如瓶内装有矿泉水,瓶盖内装有浓缩果汁。也可以应用于其它领域,进行产品浓度或品种的调和。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盖 2倒锥形体 3下盖 4倒锥形体 5开口 6内螺纹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上盖1与下盖3之间为螺纹连接方式,上盖1的顶面上固定一倒锥形体2,尖端超出上盖1底面,下盖3的顶面上固定上不封口的倒锥形体4,倒锥形体4的底部有开口5,倒锥形体2超出上盖底面部分插入到倒锥形体4内,紧密配合。下盖的侧壁具有内螺纹6,与瓶体的瓶口为螺纹连接。
安装时,将上盖1倒过来盛装上调和物,然后将下盖3与上盖1拧紧,而且倒锥形体2插入到倒锥形体4紧密配合形成密封,倒锥形体2与下盖的顶面间形成装有调和物的密封腔,瓶盖的下盖再拧到瓶口上即可。
开启时,旋转下盖,将整个瓶盖从瓶口上拧下来,上盖与下盖之间的配合不发生变化。旋转上盖1,下盖不动,则上盖被打开,在旋转过程中,上盖向上移动,带动倒锥形体2逐渐离开倒锥形体4,其间具有了空隙,调和物就顺着空隙进入到倒锥形体4的空腔中,由开口5处进入到瓶体内。
图中的倒锥形体4也可以向上延伸超过下盖的顶面。
权利要求1.可装有调和物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下盖,上盖与下盖之间为螺纹式连接,下盖侧壁具有内螺纹,固定在上盖内腔顶面的活塞一与固定在下盖内腔顶面的活塞二为插入式紧密配合连接方式,活塞一与下盖顶面间构成容物密封腔,活塞二为空腔,底部带有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上盖内腔中固定在顶面上有一倒锥形体构成活塞一,其尖端超出上盖底面,下盖内腔中固定在顶面上有一上不封口的倒锥形体构成活塞二,尖端开有口,上盖上的倒锥形体插入在下盖上的倒锥形体,密封面相吻合。
专利摘要可装有调和物的瓶盖,包括上盖、下盖,上盖与下盖之间为螺纹式连接,下盖侧壁具有内螺纹,固定在上盖内腔顶面的活塞一与固定在下盖内腔顶面的活塞二为插入式紧密配合连接方式,活塞一与下盖顶面间构成容物密封腔,活塞二为空腔,底部带有开口。结构特点是,下盖按照通常螺纹连接方式与瓶口拧紧,使用时拧下盖将整个瓶盖打开,直接使用瓶内产品。拧上盖,上盖在向上移动时,活塞一逐渐离开活塞二,原容物密封腔中的调和物通过活塞二的空腔进入到瓶内,与瓶内产品调和。活塞一和活塞二可以是倒锥形体的结构方式。本实用新型有利于进行产品浓度或品种的调和。
文档编号B65D81/32GK2628452SQ0321774
公开日2004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6日
发明者管益增 申请人:管益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