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包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7891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缓冲包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缓冲包装结构,特别是有关于利用井字型缓冲结构以提供产品支撑与保护的缓冲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精密度高且又脆弱的电子组件而言,为了避免电子产品及其相关配件于运送过程中受到例如水、灰尘、撞击等的影响而损坏,因此对包装结构的要求更是严苛。为了降低商品在运送过程的损坏率,缓冲包装结构所需具备的基本功能为防水、防尘及抗震。目前较为常见的作法是于外盒体中,额外提供纸类或塑料类衬料、以及塑料填充泡绵或泡状缓冲垫等缓冲材料,以避免产品于运送过程中产生晃动而撞击外盒体壁,以达到保护产品的目的。其中,塑料类衬料、塑料填充泡绵、以及泡状缓冲垫的材质通常为发泡聚乙烯(Expanded Polyethylene;EPE)或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
然而,在环保意识日益高涨下,使用上述的塑料类衬料、塑料填充泡绵、以及泡状缓冲垫,会对环境生态造成相当大的冲击,且已无法符合国际的环保政策。基于环保的考虑,纸类的缓冲包装结构不仅可采用再生纸浆来加以制造,亦可回收再生使用。而且,纸类材质不若其它材质般尚需负担回收成本,因此使用纸类材质不仅可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冲击,更具有成本上的竞争优势。
一般常见的纸制缓冲包装结构的制程是利用模具直接将纸浆热压制成型。或者,依设计需求将纸板裁成各式形状的板材,其中其制作是先依所欲装载的物品的大小形状进行取样与平行画线,再依所设计的样式折制及糊贴而成型。然而,由于以模具直接将纸浆热压制成所需包装结构的制作方式,需要先开发制作模具,因此会增加成本负担;而以纸板折制及糊贴的方式所制成的包装结构,不仅耐冲撞的能力不足,且制作上更为费时。因此,目前缓冲包装结构的趋势已逐渐改以折迭与卡勾的方式制作。
大体上,公知的缓冲包装结构一般包括缓冲主体以及设于缓冲主体下方的缓冲垫,其中缓冲主体具有容置空间且于容置空间周围具有缓冲结构,以保护容置空间内的产品免于冲撞。而缓冲垫则用以进一步固定缓冲主体,以避免缓冲主体在搬运过程中产生晃动。请参阅图1A,其是绘示公知缓冲主体的平面展开图。在图1A中,公知缓冲包装结构的缓冲主体101具有容置空间103,其中容置空间103的大小,一般端视欲包装的产品而异。至于缓冲主体101则至少包含内底板111、设于内底板111相对的两侧边的第一面板113与第二面板115、与第一面板113相连的第三面板114、与第二面板113相连的第四面板116、设于第三面板114相对的两侧边的第一侧板117与第二侧板119、设于第四面板116相对的两侧边的第三侧板121与第四侧板123、以及设于内底板111相对的另两侧边外的第五侧板125与第六侧板127。简言之,以内底板111为中心,第一面板113与第二面板115互为对称,第三面板114与第四面板116互为对称,第五侧板125与第六侧板127互为对称;以第三面板114为中心,第一侧板117与第二侧板119互为对称;同理,以第四面板116为中心,第三侧板121与第四侧板123亦互为对称。
内底板111的中央区域浮割出多个第一支撑片137,其于后续形成容置空间103后,一方面通过第一支撑片137以支撑内底板111,另一方面,第一支撑片137更可作为缓冲结构,以提供容置空间103下方有较佳的缓冲效果。
第一面板113以第一折线139与内底板111相连,第二面板以第二折线141与内底板相连,第三面板114以第三折线143与第一面板113相连,第四面板116以第四折线145与第二面板115相连,第一侧板117以第五折线147与第三面板114相连,第二侧板119以第六折线149与第三面板114相连,第三侧板121以第七折线151与第四面板116相连,而第四侧板123以第八折线153与第四面板116相连。
设于内底板111相对的另两侧边外的第五侧板125与第六侧板127更与第一面板113以及第二面板115相连,其中第五侧板125以第九折线155与第一面板113相连,第五侧板125以第十折线157与第二面板115相连,第六侧板127以第十一折线159与第一面板113相连,而第六侧板127以第十二折线161与第二面板115相连。此外,第五侧板125更设有与第一折线139平行的第十三折线163及第十四折线165,而第六侧板127更设有与第一折线139平行的第十五折线167及第十六折线169。第十三折线163与第十四折线165相隔一间距D1,而第十五折线167与第十六折线169相隔一间距D2,其中间距D1以及间距D2与内底板111的宽度W实质上相等。
经由折迭第一折线139、第二折线141、第三折线143、第四折线145、第五折线147、第六折线149、第七折线151、第八折线153、第九折线155、第十折线157、第十一折线159、第十二折线161、第十三折线163、第十四折线165、第十五折线167以及第十六折线169,以形成上述容置空间103,而形成如图2的结构。
请再参阅图2,其绘示公知缓冲主体的折制示意图。更进而言之,此容置空间103由迭合的第三面板114与第一面板113、迭合的第四面板116与第二面板115、以及内底板111所形成,其中第一侧壁171由内凹的第五侧板125所形成,第二侧壁173由内凹的第六侧板127所形成。在容置空间103周围更具有第一缓冲壁175、第二缓冲壁177、第三缓冲壁179以及第四缓冲壁181,其中第一缓冲壁175由迭合外凸的第五侧板125、第一面板113与第三面板114所形成,第二缓冲壁177由迭合外凸的第五侧板125、第二面板115与第四面板116所形成,第三缓冲壁179由迭合外凸的第六侧板127、第一面板113与第三面板114所形成,而第四缓冲壁181由迭合外凸的第六侧板127、第二面板115与第四面板116所形成。此外,在第五折线147、第六折线149、第七折线151以及第八折线153上更分别浮割出第一固定片183、第二固定片185、第三固定片187以及第四固定片189,由此固定第五侧板125以及第六侧板127。
由于纸类材质具有一定厚度,当受到冲击时,因容置空间103周围的第一缓冲壁175、第二缓冲壁177、第三缓冲壁179以及第四缓冲壁181的结构过硬,g值较大,缓冲效果会较差。为了改善支撑及缓冲的效果,在第五侧板125的第十三折线163与第十四折线165、以及第六侧板127的第十五折线167与第十六折线169上,更设有第一凹槽191、第二凹槽192、第三凹槽193及第四凹槽194。再者,为了便于取放容置空间103内的产品,在第三折线143及第四折线145上更设有第五凹槽195及第六凹槽196。
公知缓冲包装结构除了上述的缓冲主体外,更包括缓冲垫,以进一步固定缓冲主体,以避免缓冲主体在搬运过程中产生晃动。请参阅图1B,其绘示公知缓冲垫的平面展开图。在图1B中,公知缓冲包装结构的缓冲垫200至少包含外底板201以及第二支撑片223及第三支撑片225,其中第二支撑片223及第三支撑片225切割自外底板201相对的两侧边。第二支撑片223以第十七折线227与外底板201相连,而第三支撑片225亦以第十八折线229与外底板201相连,经由折迭第十七折线227以及第十八折线229,使第二支撑片223及第三支撑片225垂直于外底板201,以固定卡设于缓冲垫200上方的缓冲主体101。
公知缓冲包装结构更至少包含外盒体,使经组装后的缓冲主体以及缓冲垫可进一步组装至外盒体内。请参阅图3,其绘示根据公知缓冲包装结构的组装过程示意图。在图3中,公知缓冲包装结构100更至少包含缓冲主体101、缓冲垫200以及外盒体300,其中缓冲主体101及缓冲垫200与此外盒体300相对应。
然而,公知缓冲包装结构仍有许多的问题尚待解决。首先,公知缓冲包装结构的耐冲撞性较差。请参阅图3,缓冲主体401形成的容置空间103通过第一侧板117、迭合的第三面板114与第一面板113、以及第二侧板119形成的ㄇ字形缓冲结构,以及由第三侧板121、迭合的第四面板116与第二面板115、以及第四侧板123形成的ㄇ字形缓冲结构,并配合多个第一支撑片137,以于容置空间103周围提供缓冲结构,以保护容置空间103内的产品免于冲撞。然而,当在容置空间103内的产品受到冲撞,例如受到箭头301及箭头303方向的应力时,一方面上述双ㄇ字形缓冲结构的支撑点位于最外侧,另一方面第一侧壁171与第二侧壁173仅为单层结构,其强度不足,因此无法提供容置空间103内的产品有足够的支撑效果。其次,公知缓冲包装结构的制作繁琐且纸类材料使用量较大。再者,公知缓冲包装结构由于制作繁琐,因此在工厂包装时,较易因人为疏失或机械误差而导致不易包装及生产损耗较高,当然所衍生的成本负担较大。
因此,若能改善公知缓冲包装结构的结构,简化制程步骤、减少纸类材料使用量并方便工厂包装,以降低生产损耗及减轻成本负担,实为纸制包装结构相关的设计者、使用者与制造者所共同企盼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的一就是揭示一种缓冲包装结构,此缓冲包装结构仅利用折迭与卡勾纸类材料所制作的井字型缓冲结构,可作为支撑及固定外盒体内的产品,以保护产品免于冲撞。由于此缓冲包装结构制作容易且有效减少纸类材料使用量,而于制作时亦方便工厂包装又降低生产损耗,可大幅减轻成本负担。
根据本发明上述的目的,提出一种缓冲包装结构,此缓冲包装结构至少包含缓冲主体以及卡设于缓冲主体下方的缓冲垫,其中缓冲主体具有容置空间且缓冲主体及缓冲垫更于容置空间周围形成井字型缓冲结构,以保护容置空间内的产品免于冲撞。
进一步言之,缓冲主体具有容置空间,且至少包含内底板、设于内底板相对的两侧边的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设于第一面板相对的两侧边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设于第二面板相对的两侧边的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与第一侧板相连的第五侧板、与第二侧板相连的第六侧板、与第三侧板相连的第七侧板、与第四侧板相连的第八侧板、以及设于内底板相对的两侧边且分别与两侧边相隔一预设间距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内底板的中央区域浮割出多个第一支撑片,以支撑内底板。第一面板以一第一折线与内底板的间相连,第二面板以第二折线与内底板相连,第一侧板以第三折线与第一面板相连,第二侧板以第四折线与第一面板的间相连,第三侧板以第五折线与第二面板相连,第四侧板以第六折线与第二面板相连,第五侧板以第七折线与第一侧板相连,第六侧板以第八折线与第二侧板相连,第七侧板以第九折线与第三侧板相连,而第八侧板以第十折线与第四侧板相连。此外,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以垂直于第一折线的方向设于内底板相对的两侧边并分别与此两侧边相隔一预设间距,且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延伸至部分的第一面板以及部分的第二面板。经由折迭第一折线、第二折线、第三折线、第四折线、第五折线、第六折线、第七折线、第八折线、第九折线以及第十折线,以形成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一缓冲壁、第二缓冲壁、第三缓冲壁以及第四缓冲壁,其中第一侧壁由迭合内凹的第五侧板与第七侧板而形成且具有第一宽度,第二侧壁由迭合内凹的第六侧板与第八侧板而形成且具有第二宽度,第一缓冲壁由迭合外凸的第一侧板与第一面板而形成,第二缓冲壁由迭合外凸的第二侧板与第一面板而形成,第三缓冲壁由迭合外凸的第三侧板与第二面板而形成,而第四缓冲壁由迭合外凸的第四侧板与第二面板而形成。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内底板形成上述的容置空间,而内凹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分别暴露出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且预设间距不小于第一缓冲壁的宽度、第二缓冲壁的宽度、第三缓冲壁的宽度或第四缓冲壁的宽度。
此外,缓冲垫卡设于上述缓冲主体的下方且至少包含外底板以及设于外底板相对的两侧边的第九侧板以及第十侧板。第九侧板以第十一折线与外底板相连,且第十侧板以第十二折线与外底板相连,其中第九侧板的外侧分别具有垂直于第十一折线的第一插片、第二插片及第三插片,第十侧板的外侧分别具有垂直于第十二折线的第四插片、第五插片及第六插片。经由折迭第十一折线以及第十二折线,使第九侧板以及第十侧板垂直于外底板,且第二插片自第一凹槽沿着第一侧壁插入容置空间内并与第一侧壁迭合,而第五插片自第二凹槽沿着第二侧壁插入容置空间内并与第二侧壁迭合。
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上述缓冲包装结构的纸类材质可包括但不限于瓦楞纸、再生纸以及铜版纸。
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上述的缓冲包装结构更至少包含外盒体,其中缓冲主体与此外盒体相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构思,该外底板相对的另两侧边更分别切割出一第二支撑片及一第三支撑片,其中该第二支撑片以一第十三折线与该外底板相连,而该第三支撑片以一第十四折线与该外底板相连,经由折迭该第十三折线以及该第十四折线,使该第二支撑片及该第三支撑片垂直于该外底板。
根据本发明的构思,该缓冲垫更至少包含一第一延伸部及一第二延伸部设于该外底板的该两侧边,其中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二延伸部分别切割自部分的该第九侧板与部分的该第十侧板,且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二延伸部跨越该第十一折线以及该第十二折线。
根据本发明的构思,该第五侧板外侧设有一第七插片,且第九折在线设有相对于该第七插片的一第三凹槽,通过卡合该第七插片与该第三凹槽以迭合该第五侧板与该第七侧板。
根据本发明的构思,该第七折在线设有一第三凹槽,且第七侧板外侧设有相对于该第三凹槽的一第七插片,通过卡合该第七插片与该第三凹槽以迭合该第五侧板与该第七侧板。
根据本发明的构思,该第六侧板外侧设有一第八插片,且第十折在线设有相对于该第八插片的一第四凹槽,通过卡合该第八插片与该第四凹槽以迭合该第六侧板与该第八侧板。
根据本发明的构思,该第八折在线设有一第四凹槽,且第八侧板外侧设有相对于该第四凹槽的一第八插片,通过卡合该第八插片与该第四凹槽以迭合该第六侧板与该第八侧板。
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在该第三折线、该第四折线、该第五折线及该第六折在线更分别设有一第五凹槽、一第六凹槽、一第七凹槽及一第八凹槽。
根据本发明的构思,该第一面板及该第二面板的外缘更分别具有一第一凹陷及一第二凹陷。
根据本发明的构思,该缓冲包装结构的材质选自于由瓦楞纸、再生纸以及铜版纸所组成的一族群。
应用上述的缓冲包装结构,由于缓冲主体具有容置空间以支撑并固定产品,且缓冲主体及缓冲垫更于容置空间周围形成井字型缓冲结构,以保护容置空间内的产品免于冲撞。其次,此缓冲包装结构制作容易且有效减少纸类材料使用量,而于制作时亦方便工厂包装又降低生产损耗,可大幅减轻成本负担。


图1A是绘示公知缓冲主体的平面展开图;图1B是绘示公知缓冲垫的平面展开图;图2是绘示公知缓冲主体的折制示意图;图3是绘示公知缓冲包装结构的组装过程示意图;图4A是绘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缓冲主体的平面展开图;图4B是绘示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缓冲垫的平面展开图;图5是绘示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缓冲主体的折制示意图;以及图6是绘示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缓冲包装结构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缓冲包装结构;101-缓冲主体;103-容置空间;111-内底板;113-第一面板;114-第三面板;115-第二面板;116-第四面板;117-第一侧板;119-第二侧板;121-第三侧板;123-第四侧板;125-第五侧板;127-第六侧板;137-第一支撑片;139-第一折线;141-第二折线;143-第三折线;145-第四折线;147-第五折线;149-第六折线;151-第七折线;153-第八折线;155-第九折线;157-第十折线;159-第十一折线;161-第十二折线;163-第十三折线;165-第十四折线;167-第十五折线;169-第十六折线;171-第一侧壁;173-第二侧壁;175-第一缓冲壁;177-第二缓冲壁;179-第三缓冲壁;181-第四缓冲壁;183-第一固定片;185-第二固定片;187-第三固定片;189-第四固定片;191-第一凹槽;192-第二凹槽;193-第三凹槽;194-第四凹槽;195-第五凹槽;196-第六凹槽;200-缓冲垫;201-外底板;223-第二支撑片;225-第三支撑片;227-第十七折线;229-第十八折线;300-外盒体;301-箭头;303-箭头;400-缓冲包装结构;401-缓冲主体;403-容置空间;411-内底板;413-第一面板;415-第二面板;417-第一侧板;419-第二侧板;421-第三侧板;423-第四侧板;425-第五侧板;427-第六侧板;429-第七侧板;431-第八侧板;433-第一凹槽;435-第二凹槽;437-第一支撑片;439-第一折线;441-第二折线;443-第三折线;445-第四折线;447-第五折线;449-第六折线;451-第七折线;453-第八折线;455-第九折线;457-第十折线;461-第一侧壁;463-第二侧壁;465-第一缓冲壁;467-第二缓冲壁;469-第三缓冲壁;471-第四缓冲壁;473-第七插片;475-第三凹槽;477-第八插片;479-第四凹槽;481-第五凹槽;483-第六凹槽;485-第七凹槽;487-第八凹槽;491-第一凹陷;493-第二凹陷;500-缓冲垫;501-外底板;503-第九侧板;505-第十侧板;507-第十一折线;509-第十二折线;511-第一插片;513-第二插片;515-第三插片;517-第四插片;519-第五插片;521-第六插片;523-第二支撑片;525-第三支撑片;
527-第十三折线;529-第十四折线;531-第一延伸部;533-第二延伸部;600-外盒体;601-箭头;603-箭头;D1-间距;D2-间距;L-预设间距;W-宽度;W1-第一宽度;W2-第二宽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缓冲包装结构仅利用折迭与卡勾纸类材料所制作的井字型缓冲结构,可作为支撑及固定外盒体内的产品,以保护产品免于冲撞。由于此缓冲包装结构不需糊胶且制作容易,且制作时亦不需另外开发制作模具,可有效减轻成本负担。以下配合图4A至图6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缓冲包装结构。
本发明上述的纸类材料,特指具有缓冲功能的纸类材质,举例而言,适用于本发明的缓冲包装结构的纸类材质可包括但不限于瓦楞纸、再生纸以及铜版纸。然而,此技术领域中任何具有通常知识者当可了解,本发明所指的纸类材料并不限于上述所列,举凡可有效提高缓冲功能的任何纸类材质,皆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
本发明的缓冲包装结构至少包含缓冲主体以及卡设于缓冲主体下方的缓冲垫,其中缓冲主体具有容置空间,且缓冲主体及缓冲垫更于容置空间周围形成多个缓冲结构,以保护容置空间内的产品免于冲撞。请参阅图4A,其绘示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缓冲主体的平面展开图。在图4A中,本发明的缓冲包装结构的缓冲主体401具有容置空间403,其中容置空间403的大小端视欲包装的产品而异,本发明不限于此。至于缓冲主体401则至少包含内底板411、设于内底板411相对的两侧边的第一面板413与第二面板415、设于第一面板413相对的两侧边的第一侧板417与第二侧板419、设于第二面板415相对的两侧边的第三侧板421以及第四侧板423、与第一侧板417相连的第五侧板425、与第二侧板419相连的第六侧板427、与第三侧板421相连的第七侧板429、与第四侧板423相连的第八侧板431、以及设于内底板411相对的两侧边且分别与两侧边相隔一预设间距L的第一凹槽433与第二凹槽435。简言之,以内底板411为中心,第一面板413与第二面板415互为对称;以第一面板413为中心,第一侧板417以及第五侧板425与第二侧板419以及第六侧板427互为对称;同理,以第二面板415为中心,第三侧板421以及第七侧板429与第四侧板423以及第八侧板431亦互为对称。
进一步言之,内底板411的中央区域浮割出多个第一支撑片437,其于后续形成容置空间403后,一方面通过第一支撑片437以支撑内底板411,另一方面,第一支撑片437更可作为缓冲结构,以提供容置空间403下方有较佳的缓冲效果。
第一面板413以第一折线439与内底板411相连,第二面板415以第二折线441与内底板411相连,第一侧板417以第三折线443与第一面板413相连,第二侧板以第四折线445与419第一面板413相连,第三侧板421以第五折线447与第二面板415相连,第四侧板423以第六折线449与第二面板415相连,第五侧板425以第七折线451与第一侧板417相连,第六侧板427以第八折线453与第二侧板419相连,第七侧板429以第九折线455与第三侧板421相连,而第八侧板431以第十折线457与第四侧板423相连。此外,第一凹槽433与第二凹槽435以垂直于第一折线439的方向设于内底板411相对的两侧边并分别与此两侧边相隔一预设间距L,且第一凹槽433与第二凹槽435均延伸至部分的第一面板413以及部分的第二面板415。经由折迭第一折线439、第二折线441、第三折线443、第四折线445、第五折线447、第六折线449、第七折线451、第八折线453、第九折线455以及第十折线457,以形成第一侧壁461、第二侧壁463、第一缓冲壁465、第二缓冲壁467、第三缓冲壁469以及第四缓冲壁471,而形成如图5的结构。
请再参阅图5,其绘示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缓冲主体的折制示意图。更进一步言之,此容置空间403由第一面板413、第二面板415、第一侧壁461、第二侧壁463以及内底板411所形成。在容置空间403周围更具有第一缓冲壁465、第二缓冲壁467、第三缓冲壁469以及第四缓冲壁471,其中第一侧壁461具有第一宽度W1且由迭合内凹的第五侧板425与第七侧板429而形成,第二侧壁463具有第二宽度W2且由迭合内凹的第六侧板427与第八侧板431而形成,第一缓冲壁465由迭合外凸的第一侧板417与第一面板413而形成,第二缓冲壁467由迭合外凸的第二侧板419与第一面板413而形成,第三缓冲壁469由迭合外凸的第三侧板421与第二面板415而形成,而第四缓冲壁471由迭合外凸的第四侧板423与第二面板415而形成。内凹的第一侧壁461与第二侧壁463分别暴露出第一凹槽433与第二凹槽435,且预设间距L不小于第一缓冲壁465的宽度、第二缓冲壁467的宽度、第三缓冲壁469的宽度或第四缓冲壁471的宽度。
上述的第一侧壁461由迭合内凹的第五侧板425与第七侧板429而形成,且第二侧壁463由迭合内凹的第六侧板427与第八侧板431而形成。进一步而言,在本发明的一个例子中,第五侧板425外侧可设有第七插片473,且第九折线455上设有相对于第七插片473的第三凹槽475,通过卡合第七插片473与第三凹槽475以迭合第五侧板425与第七侧板429,而如图4A的所示。另一种方式,第七插片可改设于第七侧板外侧,而第三凹槽可改设于第七折在线且相对于第三凹槽,亦可通过卡合第七插片与第三凹槽以迭合第五侧板与第七侧板(图未绘示)。同理,第六侧板427外侧可设有第八插片477,且第十折线457上设有相对于第八插片477的第四凹槽479,通过卡合第八插片477与第四凹槽479以迭合第六侧板427与第八侧板431,而如图4A的所示。另一种方式,第八插片可改设于第八侧板外侧,而第四凹槽可改设于第八折在线且相对于第四凹槽,亦可通过卡合第八插片与第四凹槽以迭合第六侧板与第八侧板(图未绘示)。然而,此技术领域中任何具有通常知识者当可了解,本发明利用上述折迭与卡勾方式迭合第五侧板425与第七侧板429以及第六侧板427与第八侧板431,其迭合方式并不限于上述所列,举凡可有效迭合上述侧板的任何方式,皆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
此外,由于具有缓冲功能的纸类材质具有一定厚度,当受到冲击时,因容置空间403周围的第一缓冲壁465、第二缓冲壁467、第三缓冲壁469以及第四缓冲壁471的结构过硬,g值较大,缓冲效果会较差。为了改善支撑及缓冲的效果,在第三折线443、第四折线445、第五折线447及第六折线449上更可选择性分别设有第五凹槽481、第六凹槽483、第七凹槽485及第八凹槽487,由此降低第一缓冲壁465、第二缓冲壁467、第三缓冲壁469以及第四缓冲壁471的g值。因此,当受到冲击时,可通过第一缓冲壁465、第二缓冲壁467、第三缓冲壁469以及第四缓冲壁471的溃缩吸收冲击力,而提高缓冲效果。再者,为了便于取放容置空间403内的产品,在第一面板413及第二面板415的外缘更可选择性分别具有第一凹陷491及第二凹陷493。
本发明的缓冲包装结构除了上述的缓冲主体外,更至少包含缓冲垫,以进一步固定缓冲主体,以避免缓冲主体在搬运过程中产生晃动。请参阅图4B,其绘示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缓冲垫的平面展开图。在图4B中,本发明的缓冲包装结构的缓冲垫500至少包含外底板501以及设于外底板501相对的两侧边的第九侧板503以及第十侧板505。第九侧板503以第十一折线507与外底板501相连且第十侧板505以第十二折线509与外底板501相连,其中第九侧板503的外侧分别具有垂直于第十一折线507的第一插片511、第二插片513及第三插片515,第十侧板505的外侧分别具有垂直于第十二折线509的第四插片517、第五插片519及第六插片521。第二插片513的第三宽度W3与第一侧壁461的第一宽度W1实质上可相等或不等,而第五插片519的第四宽度W4与第二侧壁463的第二宽度W2实质上可相等或不等,端赖所使用的纸张厚度而定。经由折迭第十一折线507以及第十二折线509,使第九侧板503以及第十侧板505垂直于外底板501,且第二插片513自第一凹槽433沿着第一侧壁461插入容置空间403内并与第一侧壁461迭合,而第五插片509自第二凹槽435沿着第二侧壁463插入容置空间403内并与第二侧壁463迭合,由此更强化容置空间403的第一侧壁461以及第二侧壁463的强度。如此一来,通过第一侧壁461、第二侧壁463、第一缓冲壁465、第二缓冲壁467、第三缓冲壁469、第四缓冲壁471、第一插片511、第二插片513、第三插片515、第四插片517、第五插片519以及第六插片521所形成的井字型缓冲结构,并配合第一支撑片437支撑于容置空间403的下方,由此在容置空间403周围形成多个缓冲结构,使容置空间403具有缓冲效果,进而保护容置空间403内的产品免于冲撞。由于上述的缓冲结构,例如第一缓冲壁465的宽度、第二缓冲壁467的宽度、第三缓冲壁469的宽度、第四缓冲壁471的宽度、以及内底板411通过第一支撑片437支撑于外底板501的距离等,端视产品大小及重量而异,因此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一个例子中,外底板501相对的另两侧边更分别切割出第二支撑片523及第三支撑片525,其中第二支撑片523以第十三折线527与外底板501相连,而第三支撑片525亦以第十四折线529与外底板501相连,经由折迭第十三折线527以及第十四折线529,使第二支撑片523及第三支撑片525垂直于外底板501,以固定卡设于缓冲垫500上方的缓冲主体401,由此避免缓冲主体401晃动。
此外,缓冲垫500更至少包含第一延伸部531及第二延伸部533设于外底板501的两侧边,其中第一延伸部531及第二延伸部533分别切割自部分的第九侧板503与部分的第十侧板505,且第一延伸部531及第二延伸部533跨越第十一折线507以及第十二折线509,而如图4B的所示。
在本发明的一个例子中,上述的缓冲包装结构更至少包含外盒体,使经组装后的缓冲主体以及缓冲垫可进一步组装至外盒体内。请参阅图6,其绘示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缓冲包装结构的组装过程示意图。在图6中,本发明的缓冲包装结构400更至少包含缓冲主体401、缓冲垫500以及外盒体600,其中缓冲主体401及缓冲垫500与此外盒体600相对应。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的缓冲包装结构仅利用折迭与卡勾纸类材料所制作的井字型缓冲结构,可作为支撑及固定外盒体内的产品,以保护产品免于冲撞。由于此缓冲包装结构制作容易且有效减少约30%的纸类材料使用量,可大幅减轻成本负担。其次,请再比较图3及图6,相较于公知的缓冲包装结构,本发明的缓冲包装结构400以第一面板413、第二面板415、第一侧壁461、第二侧壁463、第一缓冲壁465、第二缓冲壁467、第三缓冲壁469、第四缓冲壁471、第一插片511、第二插片513、第三插片515、第四插片517、第五插片519以及第六插片521等形成井字型缓冲结构。当本发明的缓冲包装结构400受到冲撞,例如受到箭头601及箭头603方向的应力时,由于一方面井字型缓冲结构将公知缓冲包装结构100的双ㄇ字形缓冲结构的支撑点向内缩移,另一方面第一侧壁461与第二侧壁463为多层结构,提供足够的强度,因此本发明的缓冲包装结构可有效提供容置空间403内的产品有足够的支撑效果,并达到改善支撑及缓冲效果,所以本发明上述的缓冲结构可提供较公知缓冲包装结构更为优异的缓冲效果。再者,本发明利用上述折迭与卡勾方式迭合第五侧板425与第七侧板429以及第六侧板427与第八侧板431,以分别形成容置空间403的第一侧壁461及第二侧壁463,因此可提供较公知缓冲包装结构更为稳固的容置空间403。此外,由于目前电子产品相当精细且于搬运过程中不耐冲撞,因此当缓冲主体401及缓冲垫500组装至外盒体600内形成缓冲包装结构400后,上述第一侧壁461、第二侧壁463、第一缓冲壁465、第二缓冲壁467、第三缓冲壁469、第四缓冲壁471、第一插片511、第二插片513、第三插片515、第四插片517、第五插片519以及第六插片521所形成的井字型缓冲结构,并配合第一支撑片437支撑于容置空间403的下方,由此在容置空间403周围即形成多个缓冲结构,且此些缓冲结构与外盒体600的间更形成多个缓冲空间,以使容置空间403具有一缓冲效果,进而保护容置空间403内的产品免于冲撞。综言之,由于此缓冲包装结构制作容易且有效减少纸类材料使用量,而且于制作时亦方便工厂包装又降低生产损耗,可大幅减轻成本负担。
由上述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可知,应用本发明的缓冲包装结构,其优点在于此缓冲包装结构仅利用折迭与卡勾纸类材料所制作的井字型缓冲结构,可作为支撑及固定外盒体内的产品,以保护产品免于冲撞。由于此缓冲包装结构制作容易且有效减少纸类材料使用量,而于制作时亦方便工厂包装又降低生产损耗,可大幅减轻成本负担。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惟此技术领域中任何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针对本发明揭示的缓冲包装结构等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缓冲包装结构,其中包含一缓冲主体,其中该缓冲主体具有一容置空间且至少包含一内底板,该内底板的一中央区域浮割出多个第一支撑片,以支撑该内底板;一第一面板以及一第二面板,设于该内底板相对的两侧边,其中该第一面板以一第一折线与该内底板相连,且该第二面板以一第二折线与该内底板相连;一第一侧板以及一第二侧板,设于该第一面板相对的两侧边,其中该第一侧板以一第三折线与该第一面板相连,且该第二侧板以一第四折线与该第一面板相连;一第三侧板以及一第四侧板,设于该第二面板相对的两侧边,其中该第三侧板以一第五折线与该第二面板相连,且该第四侧板一第六折线与该第二面板相连;一第五侧板,以一第七折线与该第一侧板相连;一第六侧板,以一第八折线与该第二侧板相连;一第七侧板,以一第九折线与该第三侧板相连;一第八侧板,以一第十折线与该第四侧板相连;以及一第一凹槽与一第二凹槽,以垂直于该第一折线的方向设于该内底板相对的两侧边并分别与所述两侧边相隔一间距,且该第一凹槽与该第二凹槽延伸至部分的该第一面板以及部分的该第二面板;经由折迭该第一折线、该第二折线、该第三折线、该第四折线、该第五折线、该第六折线、该第七折线、该第八折线、该第九折线以及该第十折线,以形成一第一侧壁、一第二侧壁、一第一缓冲壁、一第二缓冲壁、一第三缓冲壁以及一第四缓冲壁,其中该第一侧壁由迭合内凹的该第五侧板与该第七侧板而形成且具有一第一宽度,该第二侧壁由迭合内凹的该第六侧板与该第八侧板而形成且具有一第二宽度,该第一缓冲壁由迭合外凸的该第一侧板与该第一面板而形成,该第二缓冲壁由迭合外凸的该第二侧板与该第一面板而形成,该第三缓冲壁由迭合外凸的该第三侧板与该第二面板而形成,而该第四缓冲壁由迭合外凸的该第四侧板与该第二面板而形成;其中该第一面板、该第二面板、该第一侧壁、该第二侧壁以及该内底板形成该容置空间,且其中内凹的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二侧壁分别暴露出该第一凹槽与该第二凹槽,而该间距不小于该第一缓冲壁的宽度、该第二缓冲壁的宽度、该第三缓冲壁的宽度或该第四缓冲壁的宽度;以及一缓冲垫,该缓冲垫卡设于该缓冲主体的下方且至少包含一外底板;以及一第九侧板以及一第十侧板,设于该外底板相对的两侧边,该第九侧板以一第十一折线与该外底板相连,且该第十侧板以一第十二折线与该外底板相连,其中该第九侧板的外侧分别具有垂直于该第十一折线的一第一插片、一第二插片及一第三插片,该第十侧板的外侧分别具有垂直于该第十二折线的一第四插片、一第五插片及一第六插片;经由折迭该第十一折线以及该第十二折线,使该第九侧板以及该第十侧板垂直于该外底板,且该第二插片自该第一凹槽沿着该第一侧壁插入该容置空间内并与该第一侧壁迭合,而该第五插片自该第二凹槽沿着该第二侧壁插入该容置空间内并与该第二侧壁迭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包装结构,其特征是该外底板相对的另两侧边更分别切割出一第二支撑片及一第三支撑片,其中该第二支撑片以一第十三折线与该外底板相连,而该第三支撑片以一第十四折线与该外底板相连,经由折迭该第十三折线以及该第十四折线,使该第二支撑片及该第三支撑片垂直于该外底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包装结构,其特征是该缓冲垫更至少包含一第一延伸部及一第二延伸部设于该外底板的所述两侧边,其中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二延伸部分别切割自部分的该第九侧板与部分的该第十侧板,且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二延伸部跨越该第十一折线以及该第十二折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包装结构,其特征是该第五侧板外侧设有一第七插片,且第九折在线设有相对于该第七插片的一第三凹槽,通过卡合该第七插片与该第三凹槽以迭合该第五侧板与该第七侧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包装结构,其特征是该第七折在线设有一第三凹槽,且第七侧板外侧设有相对于该第三凹槽的一第七插片,通过卡合该第七插片与该第三凹槽以迭合该第五侧板与该第七侧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包装结构,其特征是该第六侧板外侧设有一第八插片,且第十折在线设有相对于该第八插片的一第四凹槽,通过卡合该第八插片与该第四凹槽以迭合该第六侧板与该第八侧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包装结构,其特征是该第八折在线设有一第四凹槽,且第八侧板外侧设有相对于该第四凹槽的一第八插片,通过卡合该第八插片与该第四凹槽以迭合该第六侧板与该第八侧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包装结构,其特征是在该第三折线、该第四折线、该第五折线及该第六折在线更分别设有一第五凹槽、一第六凹槽、一第七凹槽及一第八凹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包装结构,其特征是该第一面板及该第二面板的外缘更分别具有一第一凹陷及一第二凹陷。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包装结构,其特征是该缓冲包装结构的材质选自于由瓦楞纸、再生纸以及铜版纸所组成的一族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包装结构,包含缓冲主体及卡设于缓冲主体下方的缓冲垫,缓冲主体及缓冲垫于容置空间周围形成井字型缓冲结构,以保护容置空间内的产品免于冲撞。缓冲主体具容置空间,且包含内底板、设于内底板相对的两侧边的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设于第一面板相对的两侧边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设于第二面板相对的两侧边的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与第一侧板相连的第五侧板、与第二侧板相连的第六侧板、与第三侧板相连的第七侧板、与第四侧板相连的第八侧板、以及设于内底板相对的两侧边且分别与两侧边相隔一预设间距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缓冲垫卡设于缓冲主体的下方且包含外底板以及设于外底板相对的两侧边的第九侧板以及第十侧板。
文档编号B65D85/30GK1814512SQ20051000672
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31日
发明者李国安 申请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