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震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97302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震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料仓、料斗、管路等的外壁上,防止粉体在输送中产生粘附、堵塞和架桥的空气震击器。
背景技术
粉体在管路、料斗和料仓等的输送中经常会产生粘附、堵塞和架桥,目前多采取空气震击器安装在管路、料斗和料仓的外壁上,使管路、料斗和料仓的外壁产生震动,在不损坏设备外壁的情况下,达到落粉的目的,以防止粘附、堵塞和架桥。但现有技术中的空气震击器存在冲击力小,耗气量大,效率低,容易使设备外壁损坏或使设备焊疤开裂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冲击力大、耗气量少、效率高的空气震击器。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震击器,由压盖、壳体、活塞、复位弹簧和底座组成,壳体与底座固定连接,压盖与壳体上端固定连接,活塞将壳体内腔分隔成上下两个气室,活塞外圆和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复位弹簧套装在活塞的下部,且复位弹簧的上端抵在活塞上,下端抵在壳体内腔底部,压盖的顶部安装有与壳体内腔上气室相通的气嘴,壳体下部具有与壳体内腔下气室相通的气孔,壳体内壁上具有台肩,台肩上放置有带中心孔的衔铁,压盖的底部压在该衔铁上,活塞内镶有磁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壳体内壁上具有台肩,台肩上放置有带中心孔的衔铁,压盖的底部压在该衔铁上,活塞内镶有磁铁,依靠活塞和衔铁之间的强磁力作用,活塞的上端面可与衔铁的下端面紧贴在一起,在停止向壳体的上气室供气时,依靠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使活塞复位并与衔铁贴紧。当上气室通入压缩空气时,上气室的压力增高,只有当上气室内的压力大于活塞和衔铁之间的强磁力时,活塞才会脱离衔铁,因而上气室内的压力需要很大才能克服强磁力的反抗,一旦活塞脱开衔铁后,磁力迅速降低,上气室的压力使活塞克服复位弹簧的作用力快速落下,对仓壁产生很大的冲击力,提高了压缩空气的使用效率,减少了耗气量,从而更有效地防止粉体在管路、料斗和料仓输送中产生的粘附、堵塞和架桥现象。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衔铁的主视示意图;图4为图3的B-B剖视示意图;图5为图3的仰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6所示,一种空气震击器,由压盖2、壳体7、活塞6、复位弹簧8和底座11组成,壳体7通过螺栓和螺母与底座11固定连接,压盖2通过螺钉与壳体7上端固定连接,活塞6将壳体7内腔分隔成上下两个气室,活塞6外圆和壳体7内壁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5,复位复位弹簧8套装在活塞6的下部,且复位弹簧8的上端抵在活塞6上,下端抵在壳体7内腔底部,压盖2的顶部安装有与壳体内腔上气室相通的气嘴1,壳体7下部具有与壳体内腔下气室相通的气孔10,壳体7内壁上具有台肩7-1,台肩7-1上放置有带中心孔15的衔铁4,压盖2的底部压在该衔铁4上,活塞6内镶有磁铁18,该磁铁18为永久磁铁。压盖2与壳体7的上端面以及压盖2与衔铁4的上端面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3,以防止漏气。使用时,底座11固定安装在料仓、料斗或管路的外壁上,压盖2顶部的气嘴1中插装气管12,气管12上安装两位三通电磁阀13。
如图2所示,磁铁18位于一铜套17内,铜套17的上部先放置铁片16,磁铁18从铜套17的下部放入铜套17内,且磁铁18的上端抵位铁片16,再把铜套17镶入活塞6。采用铁片16可以保护磁铁18,防止磁铁18直接和衔铁4碰撞,以保护磁铁18。
如图3、4、5所示,衔铁4的下端面上开有与其中心孔15连通的气槽14。采用这种结构可以活塞6上端面与空气的接触面,以便增大空气对活塞的压力,提高压缩空气的使用效率,减少耗气量,节约成本。
如图1、6所示,壳体7下部靠近底座11处具有安全孔9。采用安全孔9后,可以用钢绳或链条穿过安全孔9,并将壳体拴在料仓、料斗或管路上,防止壳体7和底座11的连接螺栓失效后,壳体7脱落,从而提高工作的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壳体的上气室中没有通入压缩空气时,磁性活塞6依靠强磁力贴紧在衔铁4上。三通电磁阀13通电时,压缩空气流入壳体的上气室内,上气室内的压力增高,当大于活塞6和衔铁4之间的磁力时,活塞6迅速脱离衔铁4,活塞6和衔铁4之间的磁力也迅速降低,上气室内很大的压力使磁性活塞克服复位弹簧的作用力快速落下撞击底座,其冲击力传递给仓壁,产生震动,起到扫落附着的粉体的作用,防止仓壁内侧的粉体粘附、堵塞和搭桥。当活塞6落下时,壳体7下气室内的空气从气孔10中排出。三通电磁阀13断电时壳体7的上气室的空气通过三通电磁阀13排出,于是借助复位弹簧8的作用,磁性活塞6缓慢上升,再靠近衔铁,依靠磁力的作用紧贴到衔铁上4,回复到初始状态。活塞6上升时,外部的空气从壳体7下部的气孔10进入壳体7的下气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冲击时间间隔可以通过控制器任意调节,从而避免空气震击器和设备的共振现象,进而防止设备外壁损坏或设备焊疤开裂。
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震击器,由压盖(2)、壳体(7)、活塞(6)、复位弹簧(8)和底座(11)组成,壳体(7)与底座(11)固定连接,压盖(2)与壳体(7)上端固定连接,活塞(6)将壳体(7)内腔分隔成上下两个气室,活塞(6)外圆和壳体(7)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复位弹簧(8)套装在活塞(6)的下部,且复位弹簧(8)的上端抵在活塞(6)上,下端抵在壳体(7)内腔底部,压盖(2)的顶部安装有与壳体内腔上气室相通的气嘴(1),壳体(7)下部具有与壳体内腔下气室相通的气孔(10),其特征在于壳体(7)内壁上具有台肩(7-1),台肩(7-1)上放置有带中心孔(15)的衔铁(4),压盖(2)的底部压在该衔铁(4)上,活塞(6)内镶有磁铁(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震击器,其特征在于衔铁(4)的下端面上开有与其中心孔(15)连通的气槽(1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震击器,其特征在于壳体(7)下部靠近底座(11)处具有安全孔(10)。
专利摘要一种安装在料仓、料斗、管路等的外壁上,防止粉体在输送中产生粘附、堵塞和架桥的空气震击器,由压盖、壳体、活塞、复位弹簧和底座组成,壳体与底座固定连接,压盖与壳体上端固定连接,活塞将壳体内腔分隔成上下两个气室,活塞外圆和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复位弹簧套装在活塞的下部,且复位弹簧的上端抵在活塞上,下端抵在壳体内腔底部,压盖的顶部安装有与壳体内腔上气室相通的气嘴,壳体下部具有与壳体内腔下气室相通的气孔,壳体内壁上具有台肩,台肩上放置有带中心孔的衔铁,压盖的底部压在该衔铁上,活塞内镶有磁铁。本实用新型依靠磁力作用,具有冲击力大、耗气量少,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B65D88/66GK2806373SQ20052007345
公开日2006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8日
发明者陈文斌 申请人:陈文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