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制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27401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腌制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用于蔬菜、食品加工的一种腌制桶。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提出以前,用于蔬菜加工腌制酸菜、咸菜、酱菜等的容器有缸、坛、池、桶、地坑等。这些容器通常具有壁、底和盖,其内具有容器腔。以通常广泛使用的陶瓷缸为例可以说明其所存在的缺点。陶瓷缸由缸壁和缸底及缸盖构成。缸壁为单层结构,不具有保温性;缸底没有孔,不能放出缸中的水;缸盖上没有孔,不能在缸盖盖着的情况下向缸内注水,而且缸盖与缸体上口之间不能达到密封。由于采用陶瓷缸腌制蔬菜的过程长,生产效率低,且容易受到杂菌的污染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腌制容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腌制桶。该桶可以实现保温和密封,同时还可以方便向桶内注水和向外排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方案是在桶体上部通过水封槽盖有桶盖,在桶体下部设有桶底板与桶外壁相连接,桶内壁和桶外壁及桶底板之间设有保温层,在内壁与桶外壁之间设有中隔板,在桶内壁底部通过放水口连接有放水管,在放水口上盖有滤渣帽,在放水管外端连接有放水阀,在桶盖上设有进水管,在其上连接有进水阀,在桶内壁上连接有防浮索。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1、桶盖和桶内壁上分别设有进水管和放水管,可以实现桶体内注水和排水;2、桶盖和桶体上设有保温层,有利于蔬菜的保温发酵,减少能源的消耗,并且缩短发酵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在桶体上设有水封槽可以实现桶盖和桶体的密封,有利于防止杂菌的污染,保证产品质量。
4、与桶内壁连接的防浮索可以控制桶内所腌制的原料保持在液体之内,从而取代重压物,且方便操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图中,1.桶体,1.1.桶外壁,1.2.桶内壁,1.3.保温层,1.4.中隔板,2.桶盖,2.1.进水管,2.2.进水阀,3.桶底板,4.放水管,4.1.隔渣帽,4.2.放水口,4.3.放水阀,5.防浮索。
具体实施方式
在桶体1上部通过水封槽1.5盖有桶盖2,在桶体下部设有桶底板3与桶外壁相连接,桶内壁1.2和桶外壁1.1及桶底板3之间设有保温层1.3,在内壁与桶外壁之间设有中隔板1.4,在桶内壁底部通过放水口4.2连接有放水管4,在放水口上盖有滤渣帽4.1,在延伸到桶外壁的放水管上连接有放水阀4.3,在桶盖上设有进水管2.1,在其上连接有进水阀2.2,在桶内壁上连接有防浮索5。
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将需要腌制的蔬菜或其它食品装入到桶体内壁所形成的空腔内,将防浮索相互系牢,盖上桶盖,向水封槽中注水或盐水、酱汁等后密封,经过一定时间的保温腌制之后,便可以完成蔬菜或食品的保温腌制过程。采用本腌制桶腌制蔬菜、食品等,具有卫生条件好、腌制速度快,节省能源、受自然温度条件限制少,产品质量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腌制桶适宜腌制酸菜、泡菜、咸菜、酱菜等蔬菜的腌制,还可以用于食品发酵。
权利要求1.一种腌制桶,其特征是在桶体(1)上部通过水封槽(1.5)盖有桶盖(2),在桶体下部设有桶底板(3)与桶外壁相连接,桶内壁(1.2)和桶外壁(1.1)及桶底板(3)之间设有保温层(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腌制桶,其特征是在桶内壁与桶外壁之间设有中隔板(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腌制桶,其特征是在桶内壁底部通过放水口(4.2)连接有放水管(4),在放水口上盖有滤渣帽(4.1),在放水管外端连接有放水阀(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腌制桶,其特征是在桶盖上设有进水管(2.1),在其上连接有进水阀(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腌制桶,其特征是在桶内壁上连接有防浮索(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用于蔬菜、食品加工的一种腌制桶。其结构是在桶体上部通过水封槽盖有桶盖,在桶体下部设有桶底板与桶外壁相连接,桶内壁和桶外壁及桶底板之间设有保温层,在内壁与桶外壁之间设有中隔板,在桶内壁底部通过放水口连接有放水管,在放水口上盖有滤渣帽,在延伸到桶外壁的放水管上连接有放水阀,在桶盖上设有进水管,在其上连接有进水阀,在桶内壁上连接有防浮索。本实用新型用于蔬菜、食品加工具有速度快、时间短、能源消耗少,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操作容易、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B65D81/18GK2870473SQ20052009306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7日
发明者弓秀珍 申请人:弓秀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