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吊床式空气防震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4515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逆向吊床式空气防震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防震套,特别涉及一种逆向吊床式空气防震套。
背景技术
一般在包装物品时,会先利用泡沫塑料(聚苯乙烯高温发泡形成的一种材 料,俗称"保丽龙")包覆物品,再将其放入纸箱内,以避免物品在搬运的过程 中产生碰撞。虽然泡沫塑料可避免物品因晃动而损坏,但泡沫塑料的体积蓬松 且占用大量空间,不易被微生物分解,焚化处理会释放出危害人体的有毒气体,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在环保意识高涨的今天,泡沫塑料并不是非常理想的缓 冲材料。并且,对于不同尺寸、大小、形状的物品,必须使用具有相应尺寸的 泡沫塑料,而无法共享同样的泡沫塑料包装,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也提 高了物品的包装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便产生一种以热封粘接二片塑料薄膜所制成的气体包装 袋,供物品在晃动时提供缓冲保护之用。虽然这种气体包装袋可提供较佳的缓 冲保护作用,但当物品具有锐角或是具有尖角的五金材料时,易因物品在气体 包装袋内晃动而刺破气体包装袋。若气体包装袋出现小破洞,袋内气体即会泄 出,造成气体包装袋丧失缓冲保护的功效,进而提高物品的包装成本。为解决 这一问题,出现了一种加强或增厚气体包装袋的塑料薄膜,由此减少物品被刺 破的机会,但在连续大批量的生产过程中,无法仅对气体包装袋的单一面进行 加强或增厚,必须全面加强或增厚,导致制造成本大幅增加而失去市场竞争力。 此外,这种气体包装袋也存在与泡沫塑料相同的问题,就是无法包装不同尺寸、 大小的物品,必须使用不同尺寸的气体包装袋方能包装多种物品。
由此可知,如何提供对物品良好的缓冲保护,避免物品于运送过程中因碰 撞而损坏或刮伤,并解决气体包装袋易受到物品刺破的问题,迸而可包装不同 尺寸、大小的物品,以增加气体包装袋的适用范围,为本行业技术人员亟欲解 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向被包装物品提供很好的 缓冲保护且在运送物品过程中不会被物品刺破的逆向吊床式空气防震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逆向吊床式空气防震套,包括周边被
热封粘合的二外膜,其具有上侧边和下侧边;二外膜内设有充气道、及与该充 气道相连的多个独立气柱;充气道包括至少一个充气区和与充气区相邻但不相 通的不可充气区,充气气柱与充气区相连,不可充气气柱与不可充气区相连; 所述气柱上设有将二外膜热封粘接的第一节点,每个第一节点都在同一条直线 上并构成第一节点间隔线,在所述气柱上至少设有一条第一节点间隔线;容置 空间是在空气防震套充气后、沿第一节点间隔线弯折且热封二外膜的上下侧边 后、由充气区和充气气柱围成的空间;不可充气区和不可充气气柱被收纳在该 容置空间内并形成包覆物品的缓冲部。
所述二外膜的上下周边分别被热封线热封粘接,在二外膜的上部低于上周 边热封线处热封有第一热封线,二外膜的二侧周边分别被热封线热封粘接,其 中一侧热封线的两端分别与上下周边热封线交合,另一侧的热封线的两端分别 与第一热封线和下周边热封线交合;多条纵向热封线将二外膜分隔成多个气 柱;所述充气道形成在二外膜内的上周边热封线和第一热封线之间,所述气柱 形成在二外膜内的第一热封线和下周边热封线之间;在充气道的一侧设有充气 □。
所述二外膜的周边被相互连接的周边热封线热封粘接,在二外膜的上部低 于上周边热封线处热封有第一热封线;所述充气道形成在二外膜内的上周边热 封线和第一热封线之间,所述气柱形成在二外膜内的第一热封线和下周边热封 线之间;多条纵向热封线将二外膜分隔成多个气柱;上周边热封线并未完全热 封二外膜的上周边,而是形成有一个开口,该开口是充气道的充气口。
所述二外膜上下周边分别被热封线热封粘接,在二外膜的上部且低于上周 边热封线处热封有第一热封线,二外膜的二侧周边分别被热封线热封粘接,二 侧周边的热封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热封线和下周边热封线交合;与侧周边热封 线等高的多条热封线将二外膜的气柱区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密闭气柱;所述充气 道形成在二外膜内的上周边热封线和第一热封线之间,充气道的两端分别形成 两个充气口,气柱形成在二外膜内且在第一热封线和下周边热封线之间。
所述充气道包括一个充气区和一个不可充气区,在充气区和不可充气区之 间以热封手段粘合二外膜而形成热封线;所述充气口与充气区连通。
所述充气道包括两个充气区和一个夹在这两个充气区之间的不可充气区, 在充气区和不可充气区之间分别以热封手段粘合二外膜而形成两条热封线;所 述两个充气口分别与两个充气区相连。
所述二外膜内还设有上下叠合的二内膜,二内膜之间间隔地涂覆有多条耐 热材料,二内膜和二内膜间涂覆的耐热材料均从充气道延伸至气柱内,耐热材 料贯穿第一热封线,并在与第一热封线交汇处且在二内膜之间形成多个入气 口,每一个入气口都与一气柱内的气体通道连接,该气体通道是用热封手段粘 接二内膜并形成在二内膜之间;形成气体通道的两条热封线起启于第一热封线处,其底端接近二内膜的底端,且耐热材料位于气体通道内。
在所述气柱上还设有将二外膜热封粘接的第二节点,每个第二节点都在一
条直线上并构成第二节点间隔线;气柱上至少设有一条第二节点间隔线;所述 第一节点间隔线和第二节点间隔线之间是相互平行的,且它们之间呈随机的排 列组合,且各间隔线之间的距离是任意的,使容置空间的开口呈现各种形状的
多边形。
所述气柱的充气区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在与所述第一区相连的气柱上设 有上述第二节点间隔线;沿第二节点间隔线弯折充气的气柱后,与第一区相连 的气柱在弯折后的形状不同于与第二区相连的气柱在弯折后的形状。
所述气柱上设有三条相互平行的第一节点间隔线。
使用本发明的逆向吊床式空气防震套包装物品时,因设有缓冲部,其既可 以包覆物品,也可以和充气气柱一起对物品提供缓冲保护,纵使物品的尖角刺 破缓冲部,也不会影响这种缓冲保护的功效。当包装不同的物品时,可以调整 第一节点间隔线的位置和/或数量,或调整各间隔线之间的距离,所以本发明的 空气防震套可以包装不同尺寸、大小、形状的物品,适用范围非常广,而且大 大地降低了物品的包装成本。因气柱具有很好的弹性,能随着外箱的尺寸、大 小而弯折变形,使空气防震套在包覆物品后可以装入不同尺寸、形状的外箱内, 并不局限特定尺寸和形状的外箱,又进一步增加了本发明空气防震套的适用范 围,使用非常方便。


图1为本发明逆向吊床式空气防震套第一实施例充气前的平面图2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充气后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2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充气后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充气后的剖面图4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包覆物品的示意图(一);
图4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包覆物品的示意图(二);
图5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包覆物品的剖面图(一);
图5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包覆物品的剖面图(二);
图6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装入外箱的示意图(一); 图6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装入外箱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充气前的平面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充气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9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包覆物品的剖面图(一); 图9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包覆物品的剖面图(二); 图IO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充气前的平面图11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充气后的立体示意图12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充气前的平面图13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充气后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图2A、图2B、图3、图4A、图4B为本发明逆向吊床式空气防震 套的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的逆向吊床式空气防震套包括二片外膜2a与2b、具有充气区91 和不可充气区92的充气道9、多个气柱20a与20b、由多个第一节点21形成 的第一节点间隔线210、容置空间6、缓冲部5。
其中,二片外膜2a与2b上下叠合,其上下周边分别被热封线3a、 3d以 热封手段进行热封粘接,并在二外膜2a、 2b上形成上侧边2c与下侧边2d。在 二外膜2a、 2b的上部低于热封线3a处热封有第一热封线3b。 二外膜的二侧周 边分别被热封线3c、 3c,热封粘接,其中热封线3c的两端分别与热封线3a、 3d 交合,热封线3c'的两端则分别与热封线3b、 3d交合。
在二外膜之间且在热封线3a、 3b之间形成有可流通气体的空间称为充气 道9,并在充气道9的一端形成可供外部气体充入的充气口 9a。在二外膜之间 且在热封线3b、 3d之间形成的空间称为气柱区,与热封线3c'等高的多条热封 线3h将二外膜的气柱区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密闭气柱20a、 20b。
二外膜2a、 2b之间还设置有二内膜la、 lb, 二内膜也同样被热封线3b、 3c、 3c,、 3h热封。请见图3, 二内膜比二外膜要短,二内膜的顶端低于二外膜 的顶端,二内膜的底端也短于二外膜的底端。如图1中的线33为二内膜的底 端。二内膜la与lb之间间隔地涂覆有多条耐热材料lc, 二内膜间的耐热材料 lc可作为空气流通的通路。
二内膜la、lb及二内膜间涂覆的耐热材料lc均从充气道9延伸至气柱内, 耐热材料lc贯穿第一热封线3b,并在与第一热封线3b交汇处且在二内膜之间 形成多个入气口2e,每一个入气口 2e都与一气柱相连,即入气口2e使气柱 20a、 20b和充气道9相连通。
在本发明中,如图1所示,每一入气口 2e均和一个位于气柱内的气体通 道14连接,其中,气体通道14是在二内膜la、 lb间涂覆耐热材料lc后,用 热封手段粘接二内膜并形成在二内膜la与lb之间。形成气体通道14的两条 热封线起启于第一热封线3b处,其底端接近二内膜的底端,且耐热材料lc位 于气体通道14内。
耐热材料lc,例如,是以印刷方式打印耐热胶或油墨,经过热封手段形成 在二内膜la与lb间,使二内膜相互间不粘合从而形成与气体通道14相连的
入气口 2e。
如图l所示,充气道9包括相邻但不相通的充气区91和不可充气区92, 在充气区91和不可充气区92之间因以热封手段粘合二外膜2a、 2b以形成热 封线3e,使气体无法由充气区91流至不可充气区92。与充气区91相连的气 柱称为气柱20a,与不可充气区92相连的气柱称为气柱20b。在每个气柱上都 设有将二外膜热封粘接的第一节点21,这些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多个第一节点 21构成了第一节点间隔线210。虽然图1所示的第一节点间隔线210是三条, 但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本发明的气柱上可以设置一条第一节点间隔线210或 设置至少二条相互平行的第一节点间隔线210,各第一节点间隔线之间的距离 是任意的。
如图3,当进入充气口 9a的气体使充气道9膨胀后,二外膜2a与2b向外 拉开并同时使二内膜也向外拉开,从而开启入气口 2e,使气体沿着气体通道 14进入气柱20a,以使气柱20a充气膨胀。气柱充气膨胀后,其内的气体压力 压迫二内膜la与lb,使二内膜紧密地贴压在一片外膜2a或2b上,由此来覆 盖气体通道14并封闭气柱20a,使气柱20a内的气体不外泄而实现闭气的效果。 由于气体无法由充气区91流至不可充气区92,因此与不可充气区92相连的气 柱20b不能充气膨胀。
先沿着图1所示的多条第一节点间隔线210弯折与充气区91相连的气柱 20a,同时也弯折与不可充气区92相连的气柱20b,再热封粘接二外膜2a与 2b的上侧边2c与下侧边2d,以形成由充气区91和气柱20a围成的空间,称 为容置空间6。然后再将不可充气区92及与其相连的、不能充气的气柱20b 收纳在容置空间6内,如图2A、图2B所示,从而形成缓冲部5,而空气防震 套在缓冲部5—侧的开口称为开口 51,如图5A和图5B所示,该开口51略呈 四边形,使物品100的一端经由开口 51置于缓冲部5内,请见图4A和图4B。
在本发明中,可以先使气柱20a充气膨胀,再热封粘接二外膜2a与2b的 上侧边2c与下侧边2d,也可以先热封粘接二外膜的上下侧边,再对气柱20a 充气。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图5A和图5B中,容置空间6的开 口 51略呈四边形,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一种情况,本发明还可以通过改变 第一节点间隔线210的位置和/或数量,来使开口 51呈各种不同的形状,可是 任何形状的多边形,如呈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等等。
图4A、图4B、图5A及图5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在包覆物品时的示意闺 和剖面图。
当物品100的一端经由开口 51置于缓冲部5时,物品的一端即可被缓冲 部5完全包覆住,并通过充气膨胀的气柱20a和缓冲部5同时向物品100提供 缓冲保护作用。若物品IOO具有锐角或是带有角的五金材料,在搬运过程中因
碰撞或晃动使物品100的尖角有可能会刺破缓冲部5,但尖角不会对气柱20a 产生任何影响,此时缓冲部5仍继续包覆着物品100,并不影响气柱20a与缓 冲部5所提供的缓冲保护功能,由此很好地解决了气体包装袋因遭刺破而无法 提供缓冲保护的问题。可见,缓冲部5不仅可以包覆物品起到缓冲作用,同时 还具有保护气柱不被剌破的功效。
再者,包装不同尺寸、形状的物品时,本发明可以调整第一节点间隔线210 的位置和/或数量,以使开口51呈现各种不同的形状。本发明还可以调整热封 线3e的位置,请见图1,热封线3e可以向左移以增加可充气气柱20a的数量 并减少了不可充气气柱20b的数量,或者向右移以增加不可充气气柱20b的数 量从而延长了缓冲部5的长度,由此来适应不同尺寸形状的物品。另,本发明 的空气防震套实际上是很长的且呈巻状,使用时,可以基于被包装物品的尺寸 而选取适当长度并沿热封线3h截取,然后再根据物品的形状来热封第一节点 间隔线210和热封线3e。由此可知,本发明的空气防震套可以包装不同尺寸、 大小、形状的物品,适用范围非常广,而且大大降低了物品的包装成本。
图6A和图6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将包装好的物品装入外箱8的示意 图。因为本发明的空气防震套的气柱内填充的是气体,所以气柱20a会具有很 好的弹性,能随着外箱的形状而弯折变形,使空气防震套在包覆物品IOO后可 以装入不同尺寸、形状的外箱8内,并不局限特定尺寸和形状的外箱,由此更 进一步增加了本发明空气防震套的适用范围D
实施例二
图7、图8、图9A和图9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空气防震套。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是,本实施例的充气区91还进一步包括第 一区91a和第二区91b,并且在与第一区91a相连的每个气柱上都设有第二节 点22,且多个第二节点22在同一条直线上,由此形成第二节点间隔线220。 在与第一区91a相连的气柱上可以设有一条或至少二条相互平行的第二节点间 隔线220,第二节点间隔线220设置在气柱上不与第一节点间隔线210重合的 任意位置。沿着第二节点间隔线220弯折与第一区91a相连的多个气柱20a可 以改变开口 51的形状,使与第一区91a相连的气柱20a在弯折后的形状不同 于与第二区91b相连的气柱弯折后的形状,请见图8。
图9A和图9B中所示第二节点22对应于物品IOO的最高端,它降低了与 物品最高端相接触的气柱的高度,起到了 "瘦身"的作用,减小了空气防震套 在包覆物品后的体积,并改变了开口51的形状。
另,各第二节点间隔线220和各第一节点间隔线210是相互平行的,且它 们在气柱上可以进行随机的排列组合,例如可以是图7中所示的排列,S口由 上向下依次是第一节点间隔线210、第二节点间隔线220、第一节点间隔线210、
第二节点间隔线220、第一节点间隔线210。或者由上向下依次是第一节点间 隔线210、第一节点间隔线210、第二节点间隔线220、第一节点间隔线210、 第一节点间隔线210、第二节点间隔线220等等。此外,各间隔线210、 220 之间的距离是任意的,从而改变开口51的形状。
如图9A和图9B所示,当用本发明的空气防震套包覆物品100后,缓冲 部5可以提供第一层的缓冲保护,与充气区91相连气柱20a可以提供第二层 的缓冲保护,由此形成对物品的二次很好的缓冲保护。在包装不同尺寸、形状 的物品时,可以通过调整第一、第二节点间隔线210、 220的位置和/或数量, 以使开口 51呈现各种不同的形状,由此可以包装各种不同尺寸、大小、形状 的物品。
实施例三
图IO和图11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其中,充气道9包括两个充气区91、 93和一个夹在这两个充气区之间的不可充气区92,同样在充气区91、 93和不 可充气区92之间分别以热封手段粘接二外膜2a、 2b以形成二条热封线3e,从 而将充气区与不可充气区完全隔开。
图10中,二外膜上下周边分别被热封线3a、3d以热封手段进行热封粘接, 从而在二外膜上形成上侧边2c与下侧边2d。在二外膜的上部且低于热封线3a 处热封有第一热封线3b。 二外膜的二侧周边分别被热封线3c、 3c'热封粘接, 且热封线3c、 3c,的两端分别与热封线3b、 3d交合。
在二外膜之间且在热封线3a、 3b之间形成有充气道9,在充气道9的两端 分别形成可供外部气体充入的两个充气口 9a,这两个充气口分别与两个充气区 91、 93连通。在二外膜之间且在热封线3b、 3d之间形成的空间称为气柱区, 与热封线3c、 3c,等高的多条热封线3h将二外膜的气柱区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密 闭气柱20a、 20b。
充气后,分别沿图10所示的三条第一节点间隔线210弯折气柱、且热封 粘接二外膜的上侧边2c和下侧边2d后,充气区91、 93和与这两个充气区相 连的气柱20a围成一容置空间6,不可充气区92及与其相连的气柱20b被收纳 在该容置空间6内而形成缓冲部5,由此来夹持物品100而使缓冲部5更紧密 地包覆住物品100。
实施例四
图12和图13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其中,二外膜2a、 2b的周边被相互 连接的热封线3a、 3c'、 3d、 3c热封粘接,在二外膜的上部且低于热封线3a处 热封有第一热封线3b。在二外膜之间且在热封线3a、 3b之间形成充气道9。 在二外膜之间且在热封线3b、 3d之间形成气柱区。多条热封线3h将二外膜的
气柱区分隔成多个独立的气柱20a、 20b,热封线3h的上下端分别与热封线3a、 3d交合。
其中热封线3a并未完全热封二外膜的上周边,而是形成有一个开口,该 开口形成充气道9的充气口 9a。充气道9包括充气区91与不可充气区92,在 充气区91和不可充气区92之间以热封手段粘合二外膜2a、 2b以形成热封线 3e,使气体无法由充气区91流至不可充气区92。
二外膜2a、 2b的气柱20a与20b上形成多条平行的第一节点间隔线210, 其中,每个气柱20a与20b都与充气道9相连,气柱20a连接于充气区91,气 柱20b连接于不可充气区92。
进入充气口 9a的气体使充气道9膨胀,并使二外膜2a与2b向外拉开, 由于二外膜2a的里面和与其相邻的内膜间经过热封手段而相互粘接(如图3), 且二内膜间涂覆有耐热材料lc,故二内膜la与lb也向外拉开而自动开启入气 口 2e。一个充气口 9a可经充气道9同时对与充气区91相连的多个气柱20a充 气,大大縮短了充气时间。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也可将充气区91分为第一区91a与第二区91b,并 经由热封粘接二外膜而在与第一区91a相连的多个气柱20a上形成多个第二节 点22,由此形成第二节点间隔线220。使与第一区91a相连的气柱20a弯折后 的形状不同于与第二区91b相连的气柱20a弯折后的形状。
分别沿图12所示的三条第一节点间隔线210弯折气柱、且热封粘接二外 膜的上侧边2c和下侧边2d后,充气区91和与该充气区相连的气柱20a围成 一容置空伺6,不可充气区92及与其相连的气柱20b被收纳在该容置空间6 内而形成缓冲部5,还可进一步热封粘接二外膜2a与2b而封闭容置空间6。
本发明通过改变第一节点间隔线的位置和/或数量、或调整各间隔线之间 的距离,使开口 51呈现各种不同的形状,以包装不同尺寸、大小、形状的物 品。且由于气柱具有弹性,可以弯折,故能随着外箱8的尺寸和形状弯折成不 同的角度,不仅包装方便,且可降低物品的包装成本。
虽然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已经以较佳实施例方式揭露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 定本发明,任何熟知本技术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内容所做出的任何 更改,仍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逆向吊床式空气防震套,包括周边被热封粘合的二外膜(2a、2b),其具有上侧边(2c)和下侧边(2d);二外膜内设有充气道(9)、及与该充气道相连的多个独立气柱(20a、20b);其特征在于,充气道(9)包括至少一个充气区(91、93)和与充气区相邻但不相通的不可充气区(92),气柱(20a)与充气区相连,气柱(20b)与不可充气区相连;所述气柱(20a、20b)上设有将二外膜热封粘接的第一节点(21),每个第一节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并构成第一节点间隔线(210),在所述气柱(20a、20b)上至少设有一条第一节点间隔线(210);容置空间(6)是在空气防震套充气后、沿第一节点间隔线(210)弯折且热封二外膜的上下侧边(2c、2d)后、由充气区和气柱(20a)围成的空间;不可充气区和气柱(20b)被收纳在该容置空间(6)内并形成包覆物品的缓冲部(51)。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向吊床式空气防震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外 膜(2a与2b)的上下周边分别被热封线(3a、 3d)热封粘接,在二外膜的上部低于 热封线(3a)处热封有第一热封线(3b), 二外膜的二侧周边分别被热封线(3c、 3c') 热封粘接,其中热封线(3c)的两端分别与热封线(3a、 3d)交合,热封线(3c')的两 端分别与热封线(3b、 3d)交合;多条热封线(3h)将二外膜分隔成多个气柱(20a、 20b);所述充气道(9)形成在二外膜内的热封线(3a、 3b)之间,所述气柱形成在二 外膜内的热封线(3b、 3d)之间;在充气道(9)的一侧设有充气口(9a)。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向吊床式空气防震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外 膜(2a、 2b)的周边被相互连接的热封线(3a、 3c,、 3d、 3c)热封粘接,在二外膜 的上部低于热封线(3a)处热封有第一热封线(3b);所述充气道(9)形成在二外膜内的热封线(3a、 3b)之间,所述气柱形成在二 外膜内的热封线(3b、 3d)之间;多条热封线(3h)将二外膜分隔成多个气柱(20a、 20b);热封线(3a)并未完全热封二外膜的上周边,而是形成有一个开口,该开 口是充气道的充气口(9a)。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向吊床式空气防震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外 膜(2a、 2b)上下周边分别被热封线(3a、 3d)热封粘接,在二外膜的上部且低于热 封线(3a)处热封有第一热封线(3b), 二外膜的二侧周边分别被热封线(3c、 3c') 热封粘接,热封线(3c、 3c')的两端分别与热封线(3b、 3d)交合;与热封线(3c、 3c')等高的多条热封线(3h)将二外膜分隔成多个气柱(20a、 20b); 所述充气道(9)形成在二外膜内的热封线(3a、 3b)之间,充气道(9)的两端分 别形成两个充气口(9a),气柱形成在二外膜内且在热封线(3b、 3d)之间。
5、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逆向吊床式空气防震套,其特征在于,所述 充气道(9)包括一个充气区(91)和一个不可充气区(92),在充气区(91)和不可充气 区(92)之间以热封手段粘合二外膜(2a、 2b)而形成热封线(3e);所述充气口(9a) 与充气区(91)连通。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逆向吊床式空气防震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 道(9)包括两个充气区(91、 93)和一个夹在这两个充气区之间的不可充气区(92), 在充气区(91、 93)和不可充气区(92)之间分别以热封手段粘合二外膜(2a、 2b)而 形成两条热封线(3e);所述两个充气口(9a)分别与两个充气区(91、 93)相连。
7、 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逆向吊床式空气防震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外膜(2a、 2b)内还设有上下叠合的二内膜(la、 lb), 二内膜之间间隔地涂 覆有多条耐热材料(lc), 二内膜和二内膜间涂覆的耐热材料(lc)均从充气道(9) 延伸至气柱内,耐热材料(lc)贯穿第一热封线(3b),并在与第一热封线(3b)交汇 处且在二内膜之间形成多个入气口(2e),每一个入气口(2e)都与一气柱内的气体 通道(14)连接,该气体通道(14)是用热封手段粘接二内膜并形成在二内膜之间; 形成气体通道(14)的两条热封线起启于第一热封线(3b)处,其底端接近二内膜 的底端,且耐热材料(lc)位于气体通道(14)内。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向吊床式空气防震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 柱上还设有将二外膜热封粘接的第二节点(22),每个第二节点都在一条直线上 并构成第二节点间隔线(220);气柱上至少设有一条第二节点间隔线(220);所述第一节点间隔线(210)和第二节点间隔线(220)之间是相互平行的,且 它们之间呈随机的排列组合,且各间隔线(210、 220)之间的距离是任意的,使 容置空间(6)的开口(51)呈现各种形状的多边形。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逆向吊床式空气防震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柱 的充气区(91)包括第一区(91a)和第二区(91b),在与所述第一区(91a)相连的气柱 (20a)上设有上述第二节点间隔线(220);沿第二节点间隔线(220)弯折充气的气柱后,与第一区(91a)相连的气柱在弯 折后的形状不同于与第二区(91b)相连的气柱在弯折后的形状。
1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逆向吊床式空气防震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柱 (20a、 20b)上设有三条相互平行的第一节点间隔线(210)。
全文摘要
一种逆向吊床式空气防震套,包括周边被热封粘合的二外膜,其具有上侧边和下侧边;二外膜内设有充气道、及与该充气道相连的多个独立气柱;充气道包括至少一个充气区和与充气区相邻但不相通的不可充气区,充气气柱与充气区相连,不可充气气柱与不可充气区相连;所述气柱上设有将二外膜热封粘接的第一节点,每个第一节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并构成第一节点间隔线,在所述气柱上至少设有一条第一节点间隔线;容置空间是在空气防震套充气后、沿第一节点间隔线弯折且热封二外膜的上下侧边后、由充气区和充气气柱围成的空间;不可充气区和不可充气气柱被收纳在该容置空间内并形成包覆物品的缓冲部。缓冲部能包覆物品,也能和气柱一起对物品提供缓冲保护。
文档编号B65D81/03GK101367457SQ20071014525
公开日2009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7日
发明者廖建华, 廖耀全, 廖耀鑫 申请人:廖建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