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加工原木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76724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加工原木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原木的方法和装置,该装置包括基本上在原木 前进方向延伸的传输层,在该层面上原木被设置传输到基本上与它们前 进方向垂直的位置,所述传输层配备孔口部件,所述孔口部件穿过传输 层面并基本上沿原木前进方向延伸。
背景技术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未去皮的和去皮的原木的加工方法和装 置,尤其是大型尺寸的原木和其它加长型木材,以致为了原木深加工和 多功能加工,能够更有效地从原木上将松散材质剥离。加工原木时,首先砍伐木材,并通地中间步骤的储藏运输到木材加 工厂,各种松散材质,例如石沙、松散土粒和其它物质, 一起被带走, 这些物质在深加工之前必须从原木上去除,例如去皮。另一方面,尤其 是一些带有硬皮的硬木种类,例如桉树类,在砍伐中基本上是有皮的。 这种带皮的原木携皮运输一此皮特别地粘附在其粘性表面上一并将这些 松散物质带入到加工线中。每次,原木被砍伐后,为了再次运输,将原 木收拢并沿路边地面堆放。把原木装上车,会有更多土粒粘附在其上。运输过程中,更多灰尘和土粒会粘附在原木上,特别是有皮的原木。 在锯木厂,原木储藏在木材放置场,该场地决不都是水泥地面或沥青地 面,而是土地地面,松散土粒再一次从地面粘附在原木上。尤其是有皮 的原木,原木材料中还可能有皮屑,更糟糕的情况是长且坚硬的皮条。另外,在寒冷气候的国家,含有沙和石的冰雪块也粘附在原木上,这样 会填塞原木运输装置或妨碍运输装置的运作。然而,考虑到原木加工厂,重要的是所有进入工厂原木尽可能干净。 这样能最小化原木在工厂的额外加工阶段,并提供其它优点。例如,原 木切片质量得以提高,以及木材损耗、木材加工厂的总体运作和维护费 用下降。在木材/原木加工中,另一问题是从加工厂的储藏地到加工线的原木 不是呈均匀流速进入加工线,而原木至传输机的进料是不规则的。原木 通过装载机或类似机器主要成批地从储藏地直接送进传输机。在传输机 上或多或少成捆的原木分别成批或成堆地从传输带上卸下。为了清洁、运输原木,木材加工厂使用如格栅和自动堆垛的方法。 在格栅方案中,此中杂质将通过格栅掉落,当仅采用格栅结构时,格栅 一般必须布置成锐角。格栅大幅度的倾角保证了原木在加工线上尽可能 有效并可靠地前进。在已知的格栅和其它方案中,含有松散物质的原木 可能会成堆地落在传输或加工层面,而在整个清洁装置上石子和其它土 粒物质仅仅可能是"浮"在木材堆上部。格栅的锐角进一步减少了原木 在格栅上的停留时间,这样更方便了石子和其它类似物随着原木向前通 过。另外,已知的网格斜面最终被石子、沙、土粒、雪块等物质填满。 传统的格栅也可能被原木填塞,此时原木在格栅上停留在垂直位置,这 样引起堵塞,最糟糕的情况是需要关停整条生产线。在已知的方案中,也采用所谓的步进进料和自动推垛方案来想方设 法去除石子和其它土粒,自动堆垛机的底部有小孔,采用链和杆进料机, 其底部也具有小孔。然而,自动堆垛机和链杆式进料机都有不能有效地 去除粘在每一根原木上的沙子和其它土粒。机器的堵塞又是另一个问题。 另外,这些方法费用高,而且运输能力有限。采用步进进料机,安装这样一台原木运输装置也是不可能的,所述的运输装置同时也是一个"活 动的储料场",成为原木流中的一种普通备用设施和缓冲存储器,但原 木大致逐一地运输下去。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和装置 用来保证原木可靠的运输和处理,以及更有效地从原木流中去除松散物 质。另一个目的是可以自动清洁的一种装置结构。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的特征体现在权利要求1中。根据本发明所述 装置的特征依次在权利要求2中体现。根据本发明所述装置的特征是原木通过纵长的支撑元件在形成运 输层的网状层面上被处理,所述纵长的支撑元件在格栅层面上突出,并 设置成围绕其旋转轴线旋转,所述元件支撑原木并将原木向前推,同时 自动清洁特别是网状层面的小孔,从原木上去除的松散杂质通过所述小 孔将被特别地去除。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公开。根据本发明的方案能提供各种优点。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可以更有 效地从原木上去除石子、沙粒和其它松散物质。同时,所述装置有效并 可靠地将原木传输到后继的运输装置或其它装置。另外,充当原木运输 和加工元件的支撑部件也充当清洁部件,所述清洁部件自动地保持格栅 孔口清洁并将松散物质运走。因此,所述装置的清洁能在运作过程中进 行,而不必关停此装置独立进行清洁操作。根据本发明进料处理装置也 可用作充当"活动存储器"的传输机,所述进料处理装置同时能均衡原 木流量,并容许对原木流量瞬间调整。根据本发明所述装置的另一优点是所述装置能适宜于一种运作的 预定模式,根据当时情况,在原木上执行预定的清洁运作。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案的另一优点是需要空间极小,并且也易于在现有的传输机之间 进行改型。


下面,本发明及其优选实施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加工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3a-3g是支撑部件单元的示范性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图4a-4d是运输层面的示范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a是俯视图,其它 为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清楚地示意说明了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加工原木12的装置1。 装置1的主要目的是将松散物质从原木上除去,并将原木按受控制的方 式在根据箭头P所示的前进方向上输送到后继装置中,在图的右手边并 且此处未显示传输机或其它的加工装置。原木从传输机34进料,从此过 来的原木通常成堆或成捆卸下。自然的,原木进料至根据本发明的装置l 可以使用一些其它的装置来实现。原木12进料至装置1到达其运输层面 2,其包括一个连续的(unbroken)或几个独立的支撑表面4,所述支撑 表面优选地被设置在基本上一个或相同的层面。正在处理中的原木12分 别从进料侧14进料至运输层面,并从相对的卸料侧16卸下。根据本发明,包括支撑部件8的支撑部件单元28设置在充当运输层 的处理层面2下方,所述支撑部件设置成围绕旋转轴线6旋转。旋转轴 线此处形成实际的轴部件7,所述轴部件包括一个纵长的刚性元件,例如 中空管、轴或巻形物,所述刚性元件在装置1的横向方向上延伸穿过整个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件8设置成基本上径向地从轴线延伸, 因此支撑部件绕轴线6做旋转运动。此处,旋转运动的方向垂直于支撑 部件的纵向轴线。最根本的是支撑部件相对于旋转轴线形成突起,所述突起的尖端从轴线6处延伸至一个径向距离。旋转轴线6以这样方式相对于层面2定位,即支撑部件8的尖端22 从穿过所述层面的纵长的孔口20突伸到层面2的上面。因此,支撑部件 在一个相位角区域内突伸到层面2上面,在所述相位角区域,其或多或 少地指向层面2。支撑部件8上升,以致其在轴线6前侧的孔口 20的区 域20a内突伸到层面2之上,并在区域20b内下降落回到层面下。实践 中,这种表面相位角区域大约为180° ,但相位角区域可优选为更大。此 处,相位角指的是根据支撑部件的旋转运动的角度变化,即总相位角区 域是360° 。传输层面2此处包含纵长的层面部件44,所述层面部件布置成在原 木前进方向上延伸,其顶部支撑层面4 一起形成所述传输层面。层面部 件,例如扁条或类似的刚性板类元件可以使用。在两个相邻的这些层面 部件44之间,孔口部件20延伸穿过传输层面而形成,与所述孔口部件 相适应,支撑部件8可以绕着轴线6旋转并同时延伸到层面2上面。孔 口部件20此处是指单个的孔口和相互连通的孔口 ,例如通过布置在层面 部件44之间或层面部件上的槽或开口。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至少 大部分孔口 20基本上在原木的前进方向延伸。当加工中的原木长度较大 时,孔口 20也可能相对于原木前进方向垂直地延伸。孔口部件的孔口 20 可以具有封闭的圆周,或者开放式的圆周,在所述例子中孔口部件是槽 型的。支撑部件8设置在支撑部件单元28内,在所有的支撑部件单元中, 一组支撑部件相对旋转轴线6最适宜基本上垂直地延伸,或者相对于轴7基本上径向或切向地延伸。优选地,支撑部件在旋转方向上均匀地相间 布置,以致在旋转方向前后相接的支撑部件两两之间的角度实质上是相 同的。两个相邻的支撑部件形成一种叉状物,其牙型的突起限定了一袋 状的收容空间10,加工中的原木可以容置在所述空间内并受其支撑。而且,单个支撑部件单元28的支撑部件最适宜布置在相对于轴线6的纵向 方向的同一轴向圆周(axial circumference)上。因此,支撑部件的宽 度即相对于原木前进方向的横向延伸长度可以尽可能精确地适应于运输 层面2的孔口 20的宽度,在轴线的前侧20a以及在轴线的后侧20b。优选地,支撑部件单元28的旋转速度和旋转相位即相位角相互之间 是同步的,使得所述单元28中的总是基本上位于相同相位角的支撑部件 对一起形成纵长的斜槽状集合,所述纵长的斜槽状集合相对于原木的前 进方向P基本上垂直地延伸,接收斜槽类型,其中能够接收加工中的原 木。当绕着旋转轴线旋转时,当支撑部件从轴7的前侧向上前进到传输 层面2上面时支撑部件8接收从传输带34上卸下的原木。当在原木的前 进方向P上向上突出并且前进时,支撑部件同时限制了进一步卸到层面2 上的原木12数量。换句话说,在旋转方向上,支撑部件单元中连续的单 个支撑部件防止更大数量的原木堆挤在由所述相邻的袋状物(pockets) 所形成的单个接收斜槽内。支撑部件8的旋转速度可以调整到相对于进 入的原木数量的最佳值,使得在任何时间有期望数量的原木可以被放置 进由支撑部件所形成的接收空间10内。当从层面2下面向上升起时,支撑部件8同时从轴部件7的前侧将 任何可能通过传输层面的孔口 20a落下的原木托回到所述传输层面2上。 这样保证了那些可能通过孔口落下并可能保持在垂直位置的原木不能阻 止其它原木的移动并且不能引起堵塞。另外,轴7的前侧设有反向侧壁30,所述反向侧壁适宜于紧靠支撑部件的尖端22的轨迹22b。通过这种 方式,能更有效地防止可能漏出传输层面的原木不受支撑部件8的控制 而落入至轴7下面的空间里。石子和其它松散物质,依次地将通过传输层面2而掉落,甚至尽可 能在早期阶段。而且,这样它们不会干扰原木在传输层面上的移动以及 原木之间相互滚动和摩擦。从原木上去掉的以及通过层面2掉落的松散 物质,或者直接落入收集空间40中,或者在层面下方保持在最外层,尤 其是在轴部件7之上,以及保持在轴和支撑部件8之间的空间内。随着 支撑部件进一步沿着旋转运动转至指向收集空间40处时,松散物质最终 沿支撑部件落下并转进收集空间40中。优选地,轴部件7相对于传输层 面2的位置设置如下,以便防止最大颗粒的石子和其它相应的单块松散 碎屑延伸到传输层面上方,因此防止了阻碍传输层面上的原木移动,所 述石子和松散物质是通过孔口 20漏出并且保持在轴7上方的。依次地,原木在由支撑部件8形成的贮存器10内受到支撑,并沿着 支撑部件8的旋转运动方向在贮存器10内向前移动。因此,原木相对于 运动方向P基本上垂直地在层面2上行进。同时,原木之间,原木和支 撑层面,以及和支撑部件之间相互研磨,松散物质因此从原木上被清洁 掉。与此同时,位于贮存器IO内大致倾斜位置上的每根原木对齐并相互 平行。通过轴7上方后,贮存器10内清洁过的原木在原木前进方向P上 继续行走,并最后撤出层面,例如进入随后的传输机,此处未图示。根据本发明的方案产生特别优势,其在于当支撑部件8支撑原木传 输时,支撑部件8同时自动地清洁传输装置结构,尤其是传输层面2以 及支撑表面4之间的孔口 20a、 20b。所有的杂质,可能是在传输装置中 引起堵塞的树皮碎屑和其它物质,被支撑部件8卡住截留(seized)并 穿过孔口 20b进入轴线下的空间40。下面,根据图1本发明极具优势的实施例的细节将更详细地说明。 根据本发明并不是将所述方法限制在这些特别说明的方案,而是根据本 发明及其可替换细节作为一种途径的一个极具优点实施例的范例。在图1的实施例中,支撑部件8的宽度,即相对原木前进方向的横 向尺寸,被设置成基本上宽于支撑表面4,所述支撑表面容纳在传输层面 中。这种布置实质上也可以与所述设置相反,但在图1中的实施例,孔口 20相对传输层面2的总表面表积的比例设置得尽可能大,并且使单个 孔口的尺寸尽量大。这样进一步有助于松散物质通过层面2漏出,并进一步最小化堵塞风险。因此,传输层面由层面部件44形成,支撑部件单元28位于在层面 部件之间。根据此类实施例,如层面部件,其形成所述层面的支撑表面4, 也可以是例如平板木条,坚固板形物或对应物,层面部件的上边缘适宜 于作为传输层面的一部分。传输层面2因此沿这些支撑木条或相应元件 的上边缘形成。上边缘相对于原木的支撑一起形成一基本上均匀的平面 表面,原木沿着此平面旋转,在由支撑元件形成的袋状收容空间10内受 到支撑。在本实施例中,由层面部件44形成的传输层面2在原料进料边 14和卸料边16两边延伸,在传输层面基本上比支撑部件尖端22的轨迹 22b更远。另一方面,支撑部件8的宽度相对于孔口 20宽度是适应的,以便在 层面部件44之间的支撑部件首先在旋转轴线6的前侧填满侧面方向的孔 口 20a。换言之,传输层面孔口的支撑部件的配合是为了更有效地防止原 木从旋转轴7的前侧进入轴线下方的空间。另外,反向侧壁30在旋转轴 线前侧布置在运输层面2下方,其距轴7的距离至少对应于支撑部件的 突起,反向侧壁防止原木通过支撑部件的前侧滑入轴7下方的空间。而 且,还有反向木条或与运输层面的每个孔口相连的相应部件38。优选地,其形状适宜于与支撑部件尖端的周长22b相符。所述反向部件充当相对于支撑部件尖端22的逆向表面。相应地,反向木条的上表面优选地适宜 于成为传输层面2的一部分。所述部件连接在装备1上并且相互之间连 接,这些连接可以设置成一种已知的连接方式。而且,部件的位置和相 对定位是可调整的。相对于支撑部件之间以及反向部件和层面部件44的连续支撑部件的 定位和尺寸都相符,而且反向侧壁30以下面方式运作,当前进的支撑部 件上升并突出在传输层面2的上方,随后接着的支撑部件已抵达反向部 件38。也就是,支撑部件在本实施例中形成一种铲状部件,其向上托起 原木,所述原木可能会通过支撑部件之间的孔口 20漏出,而反向侧壁30 同时保证原木不能从支撑部件中滑出。因此,与此同时一种自锁式进料 机形成。相应于支撑表面4,支撑部件的配合特别地在图2中举例说明。 为了清楚起见,大部分支撑部件8在图中省略。最好是支撑部件8设置 在传输层面的每个孔口中。除了原木的安全输送和防止原木跌落,根据本发明所述装备同时允 许松散物质在尽早阶段通过传输层面2漏出。另外,任何滑入轴7另一 面的松散物质,通过传输层面通过孔口 20b,强有效地压入由支撑部件 40围成的收集空间40内。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件8分组布置形成若干支撑部件,所述支撑 部件沿轴的纵向方向定位,并基本上在轴的相同圆周处,同时相互之间 保持均等的角度。而且,支撑部件从轴7上突出,其推力面8a是切向的, 其支撑表面8b是径向的。支撑部件的推力面8a此处指的是其朝向原木前进方向的一面,为了 加强传输运动,需要时,通过它可以将推力施加在原木上。依次地,支 撑表面8b指的是支撑部件面对原木前进方向的表面,通过此面,容纳在收容空间10内的原木受到支持,并且对齐,并同时充当限制器, 一种控 制元件,用来调整在传输层面上原木的通过。图3a-3g和图4a-4d用图示方式举例说明本发明中装置的各种部件 的其它实施例。在图1中的实施例,原木的传输层面2包括支撑表面4,所述支撑表 面由层面部件44构成,所述层面部件平行于原木前进方向。最好,其具 有相对于原木的前进方向的微小横向延伸和直立的形状,以保证尽可能 精确地与支撑部件8相适应。优选地,层面部件44在垂直方向上适宜与 支撑部件8边界尺寸的轨迹相符,即当支撑部件旋转时,其尽可能紧密 靠近层面部件44的垂直面表面通过。尤其是在轴7的前侧,这样局部防 止原木进入到轴7下方的空间,并大体上防止在移动部分之间形成堵塞, 因此防止了在装置1运作过程中制造停机。因此,层面部件44的垂直侧 表面形成所述自锁进料型机器的一部分。优选地,层面部件44适宜于在 轴7向下延伸到轴的上表面, 一些地方更低,如图l中清楚显示的。然而,层面部件44也可以由例如横木、管形物、平板木条或由金属 或其它硬质材料构成的纵向外形物构成,其最好是与原木前进方向平行 定向。优选地,支撑表面如此设置,以便在其之间在原木前进方向上为 支撑部件单元限定均匀的空间。常规地,可设想到的替代方式是若干分 体的小型的传输层面单元并排设置,在其之间支撑部件设置成可旋转的。 最根本的事情是传输层面2沿其长度为原木提供支撑点,以致原木沿传 输层面表面的运动实质上受到支持。支撑表面4可以是连续的,基本上是非间断表面,或者它们可包括 部件或者是互锁的,例如成排状。支撑表面本身可以固定地相互连接, 例如通过普通框架体50,如图4a中所示。为了表述清楚,只有一支撑部件组28在图4a中图解说明。例如通过普通框架体50,整个传输层面2 也可统一地调整或上升,例如为了维护目的。传输层面2的表面可以完全根据原木的传输运动而设置。然而,所 述表面也可以被设置成包括不平整形状的,例如,图4b和图4c中的阶 梯或凸形。通过对传输层面阶梯化或相应的设计,在原木上产生一种预 期的振动效果,原木被迫旋转,或者至少其旋转运动得以加强,所述旋 转是在原木传输层面上沿其纵向轴线的旋转,并且在整体上,加强的振 动效应可以施加在原木上。同时地,任何原木上的松散物质更容易掉落。 在一实施例中,传输层面在原木的前进方向上设置为适宜的凸面,所述 凸面度可同时适宜与支撑部件尖端轨迹22b相符。以这种方式,当支撑 部件突出在所述层面上时,支撑部件8相对于传输层面的角度更倾向于 沿其长度保持一致。传输层面2也可以是曲线形或适当地部分曲线形。根据一个实施例,传输层面2的支撑表面进一步设置成可调节的, 尤其在垂直方向和特别地彼此独立的。通过独立地和彼此之间区别性地 调节支撑部件个别部件,例如通过托起支撑表面的一边区域,如图4d中 图示,所述调整也为原木预期的导向或对准提供了支撑层面的侧向倾角 度。这使得导向原木是可能的,例如,保证原木预期的终止一直或至少 通常首先掉入传输带上或接在的加工装备1后的其它装置上。换句话说, 原木在随后装置上的正确方向得以保证。同样地,原木对齐,此问题在 传输层面上以一种方式或其它交叉方式得到解决,也可以通过传输层面 的倾斜而按预定方向进行。在同样连接中,也可以使用支撑部件单元之 间相互同步,例如,以致旋转角度,即支撑部件单元相位角,相对于原 木前进方向在侧向方向上改变,如图4a中所示。因此,强化的转向效果 在原木纵向方向上能够施加在原木上。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案的一个根本优点是使用相当小的坡度的可能 性,即在原木前进方向上的支撑表面4构成的传输层面的倾角,相对于目前方案的倾角,例如网状坡道。特别地,利用轴旋转支撑部件单元的 支撑部件,此处支撑部件配备单独驱动并以适当方式形成,也可能完全 忽略网格的坡度。换言之,基于重力作用,网格倾角不是必需的,但是 原木的传输通过支撑部件8独自进行。可以设想在特定实施例中,传输 层面在原木前进方向上设置成上升的角度。支撑部件的旋转轴线6优选地设计成硬而纵长的装备,并绕其纵向 轴线旋转,更准确地说,设计成轴部件7。每个支撑部件单元也可选择性 地设置在一个专用的旋转轴线上或者一公共旋转轴线上。当使用物理轴 部件时,此轴可以设置成用于所有支撑部件单元的单轴形式,或者设置 成相对于传输方向P的横向的多个接着布置的轴。最好地,接着布置的 轴共轴线布置。根据图1在所述实施例中,轴线6由单个固定轴部件7 形成,所有支撑部件单元连接在其上。结合两个或多个相邻的支撑部件单元的固定轴部件可以通过以下方 式形成,例如管道、辊子、滚筒、梁或相应的坚固结构,所述支撑部件 可以使用传统技术或者可拆卸地或者固定地连接在其上。另外,将支撑 部件相对于轴的位置和定位设置成可调整的是可能的。如图1中的实施例,驱动25可以配备在轴7上,例如在其一端或两 端。必要时,轴的旋转速度可以调节,例如通过换向器。优选地,轴的 位置和定位相对于传输层面可以调整的。这种方式可以对下面因素产生 影响,例如容置在单个袋状空间10内的原木数量、支撑部件相对于传输 层面的定位和位置、以及原木相对于支撑部件的运动。轴的定位是可调 整的,其取决于例如传输速度、原木尺寸大小和数量、旋转速度以及支 撑部件的调整位置。当使用多个接连着的轴部件时,轴的位置调整也可在传输层面上对原木导向起作用,尤其是与传输层面本身的调整一起进 行。根据本发明,轴的旋转速度以及因此产生的支撑部件的旋转速度也 可以按预期方式设置成可调整的。旋转轴线的速度是可调的,例如取决 于前面的传输机速度、传入原木的数量和它们的位置、以及为后面装置 设定的原木数量。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方案,支撑部件尖端的圆周速度最 好大于进料传输机速度。优选地,所述圆周速度在l: 1-5: l的范围内, 最好相对于进料机在3: 1-4: 1的范围内。此处,传输机速度特别地指 示为在传输机上传输的原木的前进速度V,例如带传输机或链传输机。另 外,原木的传输速度和支撑部件的圆周速度可按相同比率设置为可调整, 或者相互独立地设置为可调整的。通过减速轴线的旋转速度和因此造成的支撑部件的速度,可以设想 控制在支撑部件袋中分到的原木数量、进一步控制向前进料的原木流动 数量。另外,也可以设想如果需要,使用支撑部件的旋转速度对原木的 对齐产生作用。优选地,支撑部件是可旋转的,如果在各种例外状况下 也能向后旋转。在可能出现堵塞情况下,可能会加速故障维修。而且,如果传输层面的坡道角度设置为足够宽,原木能够只通过重 力大幅度地向前传输,即用于旋转支撑部件的分体式驱动不一定需要。图3a-3g举例说明了支撑部件8的一些实施例。相对于旋转轴线6, 支撑部件为伸出式的突起,而在旋转方向上两个相邻的支撑部件形成袋 状收容空间10,其用来接收容纳加工中的原木。优选地,支撑部件设置 为径向地或切向地从轴处延伸。支撑部件连接在装置上,也就是说最好 对于多个支撑部件单元是相同的,连接在一固定轴结构7上,所述连接 能通过现有技术手段实现,例如螺栓连接或者焊接。支撑部件本身可形成杆状或盒形的部件,例如由两块板形成,通过 适当地连接件焊接在一起。 一种可能是使用按形成星形的模式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支撑部件,如图3b和3e。因此,具体的轴部件本身也可以根本 不存在。在杆状或板状支撑部件实施例中,会特别地设想到这种模式。 如在图3e中,支撑部件也可设置为首先相互可连接的,其没有分体轴部 件,此后作为一个单元体,可以与轴或相应的旋转中心点连接。也有必 要注意到如果没有更多的支撑部件,甚至两个支撑部件可以由一整块材 料形成。在所述情况中,最好,所述一整块材料在其中心点被当作旋转 轴线,所述可从图3b中看到。优选地,设置在一个单个支撑部件单元中的两个连续的支撑部件之 间的夹角为30° -180°之间,最好是在45° -90°之间。这个夹角可以 设置为可调节的,其取决于诸下因素,例如原木的数目和尺寸大小、旋 转速度或者选定的参数。优选地,支撑部件两两之间定位,并且相对于 层面部件44和反向侧壁30定位,按所述定位方式,不允许原木从轴线6 的前侧滑落。因此,在旋转方向上两个接连着的支撑部件之间形成一个 自锁进料机型贮存器。重要的是注意到在旋转方向上形成收容空间10的 两个接连着的支撑部件8不必要设置在一个和相同的支撑部件单元内, 但是单个的收容空间IO可以由下面方式形成,例如两个相邻支撑部件单 元28的单独的支撑部件。通过对应于收容空间大小的相位角,在第一支 撑部件组中的第一支撑部件位于第二支撑部件组中的第二支撑部件之前。
优选地,相对于支撑部件单元的相邻地其它支撑部件,支撑部件的 定位或者能与相同的支撑部件单元同步定位,或者是可独立地调节,例 如为了原木的对齐和导向。最适宜的,由支撑部件形成的贮存器全部处 于相同的相位角,即贮存器在横向方向上形成所述的容置斜道。也可以按下面方式安排调整,即在每种情况下,两个相邻支撑部件单元之间的相位角略有变化,以致相对于轴线6形成容置斜道坡度。所述在图4a中 举例说明。按这种方式,对于后在的传输机或装置,可以引导原木一直 成一定角度,尤其对于带传输机或相应的传输机,在传输机上原木沿其 纵向方向传输。通过沿其纵向轴线缠绕布置每个支撑部件,原木的导向 可以变得更加有效,如图3c所示。相对于支撑部件运动方向,优选地, 尖端22转动的角度适宜于与所述容置斜道对应于轴线6的坡度相对应, 所图4a所示。同样地,使用支撑表面4的调整可能会影响原木方向。支 撑表面可以设置成渐变的坡度,例如朝着传输层面的某个角度。所述在 图4d中举例说明,在卸料侧16方向上支撑表面向下倾斜度朝着传输层 面2的另一边增加。通过支撑部件的支撑表面8a和8b的附加形成,可能会具有优势地 影响原木的导向和支撑。如图3a所示。突起面8a,即在所述支撑部件运 动方向上的支撑部件前侧表面,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最好是在其纵向上 的凸面。这样有助于原木在装置的后端离开传输层面,尤其如果传输层 面的倾角极小或者甚至是负角时。同样地,支撑表面8b,即在向下坡道 上支撑原木的表面,最好是直的或者甚至略有凸起,如虚线所示。当支 撑部件最后从孔口部件转向层面2下方、从原木通道隐藏时,这样也方 便原木从传输层面上卸下。在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f举例说明,至少支撑部件8 的支撑表面8b是凹入形,而支撑部件是杯形形状。支撑表面8a和8b中 两者或其中之一可以是凹形的,或者其也可由两个或多个基本上平直的 部件形成。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支撑表面的一面或者两面,尤其是 支撑表面8a,也可以是凸起的或者凸形的由两个或多个大体上平直部件 构成。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支撑表面的一面或者两面,尤其是支撑表面8a,也可以是凸形的,或者由两个或多个基本上平直的部件构成, 所述平直部件相互连接,如图3g中例证说明。支撑部件8的凹形或杯状 形状提供下面优点,即支撑点24可以移到更低位置,因而原木更容易滑 出并且可以避免装置堵塞,而石子决不允许随原木滑出,而是在相当长 时期内仍保持在凹形支撑部件内。根据本发明图1中的实施例,支撑部件8形成为一宽翼梁状的元件。 这种翼形支撑部件是可以制造的,例如用适当的连接件将两块板焊接在 一起,因此形成盒状的结构。另外,支撑部件8的尖端22优选地为导角。圆形的尖端部分可以设 置在支撑部件的尖端22,例如通过焊接或其它现有技术手段。尖端部分 本身可以由下面部件形成,例如管道、圆形杆、轴或相应物。通过对支 撑部件尖端22的设计,方便了原木的移动,以致使原木在纵向轴线方向 上停留在容置贮存器内。尽管目前装置1在大体上垂直位置相对于前进 方向用于接纳原木,即原木相对它们纵向轴线侧向传输,使个别原木停 留在传输层面2上并在收容空间10内处于倾斜方向成为可能。如果一根 原木处于或移到下面位置,例如个别支撑部件上,此原木决不会停留在 导圆形成的尖端上,而原木的一端会滑落。同样地,靠在支撑部件上的 原木能在旋转方向上在随后的贮存器内"倾倒"在支撑部件上,此时原 木的重力重心向前进方向转移,支撑部件继续绕轴线旋转。因此,通过 装置l,在进料到后面的装置或传输机之前,原木可以平行对齐。通过支撑部件尖端22的形成,其也有可能有助于装置本身的清洁, 尤其是装置上树片屑和相应物的去除。根据图1可以使用反向边缘24。 在图1的实施例中,相对于反向边缘24使用尖端22,以致尖端22可能 靠着反向边缘切削掉树皮碎屑等物。这样进一步减少了堵塞情况。反向 边缘不必是如图1中所示的刀片。其也可以是圆形的,如同尖端22,例如是管道或圆形棒,或具有曲线形状。因此,仍然保持在尖端22和反向边缘24之间的碎片,即特别是树皮,可随同支撑部件尖端22被带走并 再传送到收集空间40中。优选地,反向边缘为固定的,以致防止离开传 输层面的原木碰撞在其上。关联或代替反向边缘,也可以设想其它用于 清洁的部件,或者在某些情况下,优选地,反向边缘完全也可以不存在。优选地,传输层面2在进料边和卸料边进延伸超出支撑部件尖端轨 迹22b。然而,也可以设想在特定使用中,支撑部件尖端22在进料边和 卸料边的一侧或两侧延伸超出传输层面。也可以设想一种实施例,在此 实施例中轨迹22b在原木的前进方向上延伸超出传输层面的表面4。而且,可以设想支撑部件配备其它部件,例如用来促进清洁功能的 鬃刷。同样地,可以设想安置其它的支撑部件自带的清洁方式,例如在 传输层面2的下方。原木的清洁效果优选地得以进一步提高,例如通过 定位在孔口部件上方的喷水口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支撑部件8另外地设置为在传输层面2上 进行旋转运动。因此,轴线6可以额外地或独立地设置在层面2上。在 另一实施例中,原木按其纵向方向进料至层面2上,此后在其横向方向 上通过层面2上的支撑部件进料。
权利要求
1.一种通过一种装置(1)加工原木(12)的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传输层面(2),所述传输层面大体上在原木的前进方向上延伸,原木在传输层面上设置成在大体上垂直于其前进方向(P)的位置上行进,并且传输层面(2)配备有孔口部件(20),所述孔口部件穿过所述层面,其特征在于在传输层面(2)下方,至少两个互相间隔开的支撑部件单元(28)布置在大体上垂直于原木(12)的前进方向(P)的方向上,因而每个单个的支撑部件单元(28)包括至少一个纵长的支撑部件(8),所述支撑部件布置成可以绕旋转轴线(6)旋转,所述旋转轴线大体上平行于传输层面(2)并且大体上垂直于原木的前进方向(P)定位,所述支撑部件从旋转轴线延伸,每个支撑部件单元(28)的所述旋转轴线(6)相对于传输层面(2)调整,以致当绕旋转轴线(6)旋转时,在所述旋转运动的某一相位角范围内,支撑部件(8)穿过孔口部件(20)突伸到传输层面(2)上面,借此,原木(12)收容在突出到传输层面(2)上面的且相对于彼此处于不同相位角的支撑部件(8)之间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收容空间(10)内,而且原木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收容空间(10)内进一步沿原木的前进方向(P)传输。
2. —种用于加工原木(12)的装置(1),所述装置(1)包括一传 输层面(2),所述传输层面大体上沿原木前进的方向(P)延伸,在传 输层面上原木在大体上垂直于其前迸方向的位置上传输,传输层面(2) 配备有突伸穿过的孔口部件(20),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互相间隔开 的支撑部件单元(28)在基本上垂直于原木(12)的前进方向(P)的方 向上设置在传输层面(2)的下方,其中每个单个的支撑部件单元(28)包括至少一个纵长的支撑部件(8),所述支撑部件设置为可以绕着一旋转轴线(6)旋转并从该旋转轴线突伸,所述旋转轴线大体上平行于传输 层面(2)并且大体上平行于原木的前进方向(P),每个支撑部件单元 (28)的所述旋转轴线(6)相对于传输层面(2)调整,以致当绕旋转 轴线(6)旋转时,支撑部件(8)在某一相位角范围内穿过孔口部件(20) 突伸到传输层面(2)上面,借此,原木(12)收容在突出到传输层面(2) 上面的且相对于彼此处于不同相位角的支撑部件(8)之间形成的一个或 多个收容空间(10)内,而且原木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收容空间(10)内 进一步沿原木的前进方向(P)传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种情况下,收容 空间(10)形成在单个支撑部件单元(28)的在旋转方向上连续的两个 支撑部件(18)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传输层面(2)由 两个或多个纵长的支撑表面(4)形成,所述支撑表面或者是连续的,或 者包括若干部分,所述支撑表面基本上在原木(12)的前进方向(P)上 延伸,借此,孔口部件(20)形成在相对于原木前进方向(P)的横向上 相邻的两个支撑表面(4)之间,并且通过孔口部件(20),每个支撑部 件单元(28)的支撑部件(8)可以调整以突伸到传输层面(2)的上面。
5. 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孔口部 件大体上在原木前进方向(P)上延伸。
6. 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传输层 面(2)是部分弧形的。
7. 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传输层 面(2)是弧形的。
8. 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或 多个支撑部件单元(28)的旋转轴线(6)设置成基本上与其它旋转轴线 同轴和/或设置成关于其位置可以相对于其它旋转轴线独立地调整。
9. 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部 件单元(28)的数目多于两个,每个支撑部件单元(28)的支撑部件(8) 的旋转速度是可调的或者相对于其它支撑部件单元(28)可以是同步的。
10. 根据权利要求2-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支 撑部件单元(28)的支撑部件(8)可拆卸地/或固定地/或可调式地与旋 转轴线(6)连接,所述旋转轴线形成为一安装件并包括一刚性的大体上 相对于原木的前进方向(P)横向延伸的纵长轴部件(7)。
11. 根据权利要求2-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单个 支撑部件单元(28)的在旋转方向上连续的两个支撑部件(8)之间的夹 角(A)在30° -180°之间,最适宜在45。 -90°之间。
12. 根据权利要求2-1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 部件单元(28)设置在传输层面(2)的每个孔口 (20)中。
13. 根据权利要求2-1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 部件适应于孔口部件(20)并相对于孔口部件(20)设置尺寸,以便基 本上防止原木(12)通过传输层面(2)。
14. 根据权利要求2-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 或更多的支撑部件单元(28)在原木的前进方向(P)上调整成依次地/ 或彼此靠近重叠地布置。
15. 根据权利要求2-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 相邻支撑部件单元(28)之间的所述间隔小于加工中的原木的长度,最 适宜小于加工原木长度的一半。
16. 根据权利要求2-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 部件(8)为杆型或板型的。
17. 根据权利要求2-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 部件(8)的至少一个支撑表面(8a, 8b)的形状是凸形的。
18. 根据权利要求2-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 部件(8)的支撑表面(8b)的形状是凹形的。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部件(8)的支 撑表面(8a)的形状是凹形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部件(8)的支 撑表面(8a)的形状是凸形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一种装置(1)的原木加工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在原木前进方向(P)上的传输层面(2),在此方向上原木布置在垂直于其前进方向(P)的位置上传输,孔口部件(20)穿过其中并在原木前进方向(P)上延伸。在此方法中,至少两个彼此间隔排列的支撑部件单元(28)布置在传输层面(2)的下方,每个支撑部件单元(28)包括至少一个纵长的支撑部件(8),所述支撑部件平行于传输层面(2)并垂直于原木前进方向(P)设置为可旋转的,并且从传输层面上突起,所述每个支撑部件单元(28)使用了旋转轴线(6),以便旋转时,支撑部件(8)通过孔口部件(20)突出在传输层面(2)的上方,而原木(12)被接收容置在一个或多个收容空间(10)内,所述收容空间在支撑部件(8)之间形成,所述支撑部件突出在传输层面(2)的上方。本发明也涉及一种用来执行所述方法的装置。
文档编号B65G47/84GK101405206SQ200780009684
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0日
发明者皮卡·柯克 申请人:安德里兹私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