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带式条带施加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97033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衬带式条带施加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衬带式条带施加辊。

发明内容
简而言之,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衬带式条带施加辊,其包括具有周向表面的张 紧轮、条带路径、以及衬带路径。条带路径包括延伸到周向表面的条带馈送部分、相对于周 向表面形成第一包裹角的条带包裹部分、以及从周向表面延伸到条带施加辊的条带施加部 分。衬带路径包括对应于条带路径的衬带式条带部分、相对于周向表面形成第二包裹角的 衬带包裹部分、从条带施加辊延伸到衬带包裹部分的衬带张紧部分、以及从衬带包裹部分 延伸到衬带回卷器的衬带回卷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衬带式条带施加辊还包括条带供应组件和条带平面辊,其中条 带路径的条带进料部分从条带供应组件围绕条带平面辊延伸到张紧轮的周向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包裹角至少为45度且不大于270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 二包裹角不大于第一包裹角。在一些实施例中,衬带式条带施加辊还包括位于衬带路径的衬带张紧部分中的第 一惰辊和第二惰辊。在一些实施例中,衬带式条带施加辊还包括位于条带路径的条带施加 辊部件中的第三惰辊和第四惰辊。在一些实施例中,衬带式条带施加辊还包括张紧轮制动器。在一些实施例中,衬带 回卷器包括趋向传动器。在一些实施例中,衬带式条带施加辊还包括旋转轮切割器。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衬带式条带施加辊,其包括框架、具有周向表面的张紧 轮和施加辊(各自附接到框架上)。衬带式条带施加辊还包括条带供应组件和条带平面辊, 该条带平面辊限定了从条带供应组件到张紧轮周向表面的条带供应路径;以及附接到框架 的第一惰辊和第二惰辊,这两个惰辊限定施加辊和张紧轮之间的衬带张紧路径。衬带式条 带施加辊还包括从张紧轮延伸到施加辊的条带施加路径,以及从张紧轮延伸到衬带回卷器 的衬带回卷路径。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将衬带式条带施加到基底表面的方法。在一些实施例 中,该方法包括在衬带式条带施加辊的施加辊下方确定基底的位置,衬带式条带施加辊包 括具有周向表面的张紧轮;条带路径,它包括延伸到周向表面的条带进料部分、相对于周 向表面形成第一包裹角的条带包裹部分、以及从周向表面延伸到条带施加辊的条带施加部 分;和衬带路径,包括对应于条带路径的衬带部分、相对于周向表面形成第二包裹角的衬带 包裹部分、从条带施加辊延伸到衬带包裹部分的衬带张紧部分、以及从衬带包裹部分延伸 到衬带回卷器的衬带回卷部分。该方法还包括沿着条带路径提供条带和沿着衬带路径提供衬带,其中条带包括第一粘合表面和第二粘合表面,衬带紧邻第一粘合表面;降低施加辊以 使得第二粘合表面与基底表面相接触;驱动衬带回卷器和在基底和施加辊之间产生相对运 动以便回卷衬带并将条带粘合到基底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衬带路径的衬带张紧部分中衬带的应变与将条带施加到基底表 面的速度无关。在一些实施例中,张紧轮的半径为R,衬带的厚度为L,条带和衬带的厚度之 和为T,衬带路径的衬带张紧部分中衬带的应变正比于(L+T) / (2R+T)。本发明的上述发明内容并不意在描述本发明的每一个实施例。下面的描述中还提 供本发明一个和多个实施例的细节。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目标和优点从描述和权利要求中 将变得显而易见。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性衬带式条带施加辊。图2示出了可以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使用的示例性衬带式条带的横截面。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性衬带式条带施加辊的一些元件。图4a至4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衬带式条带施加辊的示例性分配器部 分。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组装有分配器部分的示例性衬带式条带施 加辊。图6a和6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分配器部分。图7a和7b示出了用于移动图6a和6b中分配器部分的分配器和惰辊的一个示例
性装置。图8a和8b示出了用于移动图6a和6b中分配器部分的分配器和惰辊的第二个示 例性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常常理想的情况是将条带施加到表面上,或相对于固定的带头来移动基底,或相 对于固定的基底来移动带头。在一些情况下,带头和基底均可相对移动。在一些情况下,例 如在施加转移粘合剂或双涂层的条带时,将衬带布置在条带的一个侧面上。在一些情况下, 可以将衬带与条带一起施加到基底上。然而,在一些情况下,由于使用了条带,移除衬带可 能是有利的。本发明已发现,在条带施加的整个过程中,重要的是维持条带和移除的衬带中一 定水平的张力。本发明还发现,不论条带供应辊的尺寸或者条带施加的速度如何,可能有利 的是在施加的整个过程中在衬带中维持恒定的张力。在一些应用中,有必要将条带施加到连续部件上的精确位置上。本发明还发现,当 施加辊在连续部件之间升高和降低时,保持条带的位置相对于施加辊固定可能是有利的。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性衬带式条带施加器1示于图1中。通常条带施加 辊1包括框架2,所选择的元件可以连接到框架上,例如包括条带支撑件4,条带支撑件经由 支撑臂5安装到框架2上。衬带式条带施加辊1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惰辊,例如惰辊41、42、以及43。可以附接这些惰辊以及其他元件,以形成引导条带10围绕张紧轮20从条带供 应器3到施加辊30所需的条带路径。同样,可以添加其他的惰辊,例如惰辊44和45、以及 其他元件以形成所需的衬带16的衬带路径,衬带16沿着条带路径到施加辊30并且继续向 上以包裹张紧轮20和向上到达衬带回卷器25。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可选元件,例如条带平面 辊50以及制动器70。参见图2,示例性的条带10包括第一粘合表面11和位于芯14的相对侧面上的第二粘合表面12。条带10还包括衬带1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粘合表面可以是构 成芯必需的一部分。例如,一些无支撑的粘合膜和粘合泡沫是发粘的并且其表面是粘合表 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直接粘合到芯层上的单独的粘合剂层来提供一层或者两层 粘合剂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间接粘合到芯层上的单独的粘合剂层来提供一个 或两个粘合表面,即一个或多个额外的层(例如,基底层和/或者支撑层)可位于粘合层和 芯层之间。通常可以使用任何已知的粘合剂,包括压敏粘合剂(例如,丙烯酸盐、橡胶、滑块 共聚物等)、活化粘合剂(例如,热活化或者水活化粘合剂)、以及固化性粘合剂(例如,热 固性粘合剂)。通常可以使用任何已知的芯材料。例如,芯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诸如纸张、 聚合物膜、泡沫(例如,粘合泡沫),纤维网(例如,机织和非机织网、平纹棉麻织物等),金 属(例如,箔)等等。衬带16包括与第一粘合表面11相接触的第一衬带表面17、以及第二衬带表面 18。可以使用任何已知的衬带,包括那些具有纸张或者聚合物膜基底的衬带。一个或者两 个衬带表面可以包括剥离材料,例如硅树脂、氟聚合物、氟硅酮、聚烯烃等。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一个示例性衬带式条带施加辊的元件的附加细节示于 图3中。通常条带施加辊100包括框架(未示出),框架可以附接所选择的元件以形成条带 路径180以及衬带路径190。条带路径180包括从条带供应源(未示出)延伸到点180a的条带进料部分181, 在该处衬带16的第二衬带表面18与张紧轮120的周向表面122进行接触。通常可以使用 任何条带路径将条带从供应辊送到张紧轮,前提条件是条带10的衬带侧面接触周向表面 12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相对于周向表面122的一定角度上供应条带。在一些实施例 中,条带路径180的条带进料部分181包括条带平面辊150以帮助旋转条带,使第二衬带表 面18与周向表面122进行接触。附接到条带10上的衬带16与张紧轮120的周向表面122的至少一部分相接触并 进行包裹,这限定了条带路径180的条带包裹部分182。条带包裹部分182从第二衬带表面 18首先接触张紧轮120的周向表面122的点180a,延伸到第二衬带表面离开周向表面122 接触的点180b。在一些实施例中,条带包裹角度,即点180a和180b之间的夹角,至少为45 度,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为90度、至少为180度、至少为270度、甚至至少为300度。 可能需要适当设置引导件,如惰辊,以获得所需的条带包裹角。条带路径180还包括条带施加部分183,该部分从第二衬带表面离开周向表面122 的点180b延伸到施加辊130上的点180c,在该处第二粘合表面12接触基底8,将芯14粘 接到基底表面9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点180c位于条带施加辊中心的正下方。仍参见图3,衬带路径190包括第一部分,在此处衬带16与条带10的第一粘合表面11相连,以及第二部分,在此处将衬带16移除以露出第一粘合表面11。为了清楚起见, 在衬带从条带10移除之前接近施加辊30的部分标识为16。从条带移除衬带后,其被标识 为 16'。 衬带路径190的第一部分同样对应于条带路径180的那部分,其中衬带16附接到 条带10的第一粘合表面,即围绕张紧辊120从条带供应辊至点190a。点190a表示移除衬 带16的位置,即第一释放表面17从第一粘合表面11分离的位置。衬带路径190的这部分 称为衬带式条带部分191。在一些实施例中,点190a对应于点180c。衬带路径190的第二部分包括衬带张紧部分192、衬带包裹部分193、以及衬带回 卷部分194。衬带张紧部分192始于点190a,在该处将衬带16'从第一粘合表面11移除。 衬带张紧部分192延伸到点190b,在该处第二衬带表面18在张紧轮120的周向表面附近接 触条带10的第二粘合表面12。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衬带16'跨过衬带路径190的衬带 张紧部分192,它绕过一个或多个可选的惰辊,例如惰辊144和145。衬带包裹部分193由从点190b开始衬带16'暂时接触第二粘合表面12,并延伸 到点190c的衬带路径190的那部分组成。在一些实施例中,衬带包裹角(即,点190b和 190c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条带包裹角。在一些实施例中,衬带包裹角至少为45度,并 且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为90度、至少为120度、至少为180度、甚至至少为270度。可能 需要适当设置引导件,如惰辊,以获得所需的衬带包裹角。衬带路径190还包括衬带回卷部分194,该部分从衬带16'离开条带10的第二粘 合表面12的点(S卩,点190c),围绕一个或多个可选惰辊,例如惰辊141,延伸到衬带回卷器 125。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剥离辊或者板条帮助从第二粘合表面分离衬带。图3中示例性的衬带式条带施加器100更为详细的示于图4a、4b以及4c中。可 以按照如下所述操作衬带式条带施加器。参见图4a,惰辊144和施加辊130位于它们的下 降位置(即,移离张紧轮),使得条带10的第二粘合表面12与基底表面9以所需的压力进 行接触。辊的降低和施加压力可以利用例如气缸或者本领域中已知的其他装置来实现。通常衬带式条带施加辊可以设置在相对于地面的任何方向上;因此,如在本文所 用,术语“升高”是指设置在张紧轮的附近或移向张紧轮,而“降低”是指设置在离张紧轮较 远处或远离张紧轮。因此,当衬带式条带施加辊是竖式的,即张紧轮位于施加辊的上方,在 施加辊朝向张紧轮“升高”时,施加辊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增加。相反,如果衬带式条带施加 辊被颠倒,使得张紧轮位于施加辊的下方,当施加辊朝向张紧轮“升高”时,施加辊相对于地 面的高度减小。参见图3,衬带回卷器125运转在离合器上。设置离合器,在基底8静止时,使得衬 带回卷器125滑动;这样,就不存在正在回卷的衬带。然后,在基底和条带施加辊之间就产 生了相对运动,使得施加辊130旋转。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图4a的箭头Y所指的方向 上,移动(手动或者自动)基底8。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可以通过机器臂来移动条带 施加辊。由于加入了这种相对运动,衬带回卷器125能够开始拉引衬带。可以将离合器设 置低于某个最大值,若大于该最大值,即使不移动基底,衬带回卷器也会拉引衬带。通常可 以设置离合器获得所需的力,以使得基底和条带施加辊相对地进行移动并且允许衬带回卷 器推动衬带16'。这种传动系统可称为趋向传动器。还可以使用替代形式的趋向传动器。 如图3所示,衬带16'的第二衬带表面18在衬带包裹部分193中接触条带10的第二粘合表面12。通常选择衬带16'的第二衬带表面18来提供到第二粘合表面12的足 够的粘合力,以最小化或者消除它们之间的滑动。这样,当衬带16'被衬带回卷器125卷绕 时,张紧轮120旋转,同时从条带供应器拉引更多的条带10。可以使用各种已知的表面处理 方法来增强第二衬带表面18和第二粘合表面12之间的粘结;然而,这种粘合应当足够低, 以便可以将衬带16'在点190c移除,而不破坏第二粘合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希望选择第一衬带表面17和第二衬带表面18,使得所要求的从第二粘合表面12分离第二衬带表面18的力小于所要求的从第一粘合表面11分离第一衬 带表面17的力。通过增加这些分离力的差距,减少了衬带错乱的可能性。在试图将第二衬 带表面18从第二粘合表面12移除的过程中,当移除力过大,使得条带10相反从第一衬带 表面17和第一粘合表面11之间结合处的衬带16分离时,就出现了衬带错乱。张紧轮120具有固定的半径,R ;因此,当其以固定角速度W旋转时,周向表面的线 速度为常数并且等于W乘以R,即(W· 。对于条带10和附接到第一粘合表面11的衬带 16部分的组合厚度T,条带的线速度为W*(R+T/2)。最后,对于厚度为L的衬带16',距离 张紧轮周向表面最远处(即,衬带16'与第二粘合表面12相接触的部分)的衬带的线速 度为W+(R+T+L/2)。通常衬带路径190的衬带张紧部分192中衬带16'的应变S为常数, 并且正比于条带10和条带10包裹张紧轮120时与第二粘合表面12相接触的那部分衬带 16'之间的速度差再除以条带10的速度,即为
,W*(R + T + L/2)-W*(R + T/2)Soz---------,其中符号~表示“正比于”。这可以简化为
ο (L + T)虹^^。因此,不论以什么速度施加条带,衬带中的应变在整个施加过程中是恒定的,并且 可为给定的条带和衬带通过选择张紧轮120的半径来设置所需的值。当衬带回卷器125卷绕衬带16'时,条带10围绕张紧辊从条带供应器沿着条带 路径180被拉引,并到达将其施加到基底表面9的施加辊。开始时,衬带16与第一粘合表 面11相连接并且与条带10 —起沿着条带路径180前进。然后衬带16被移离条带(在该 点处以衬带16'来标识它)并沿着衬带路径190继续前进,在该处第二表面18接触第二粘 合表面12,包裹张紧轮,并且在衬带回卷器125处如前所述被继续卷绕。参见图4b,当所需长度的条带已施加到基底时,惰辊144和施加辊130升高,即移 向张紧轮。在一些实施例中,切割器160设置在基底8和移除的衬带16'之间。当惰辊144 和施加辊130升高时,使得芯14与切割器160接触,并切断它。当切割芯14时,移除的衬 带16'被完好无损地保留以沿着衬带路径190的衬带张紧部分192继续前进。在一些实施例中,切割器160可以是旋转的刀片。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例如 油绳间歇地或者连续地将润滑剂涂布到切割器160上。通常可以选择切割器160相对于芯 14的方向来获得所需的穿过条带的切割角和倾斜度。通常切割器160相对于分配器辊的位 置可以根据已知的设计考虑来选择。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切割器160设置在尽可能靠近点 190a处,也就是将衬带从粘合表面11移除的点处,以切断芯14,这样做可能是有利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惰辊144连接到施加辊130上,使得惰辊144与施加辊130同时升高并且与它其升高的高度相同,即,相对于它们在条带施加过程中的位置(如虚线所示 的施加辊130'和惰辊144'),距离为乂。通常衬带式条带施加器的其余元件100相对于张紧轮保持固定。为了保持条带和衬带中的张力,在一些实施例中,朝向张紧轮升高施加辊130和 惰辊144引起条带10 (包括芯14)和衬带16'的移动。参见图4a,在升高施加辊和惰辊之 前,点14a表示施加辊底部中心点130a正下方的芯14的位置。同样,点16a表示惰辊顶部 中心点144a正上方的衬带16'的位置。参见图4b,当施加辊和惰辊升高时,条带10和衬带16'沿幅材纵向移动以抵消任 何在条带路径的条带施加辊部分183和衬带路径的衬带张紧部分192中出现的松弛。如所 示,当衬带16'相对于惰辊144顶部中心点144a顺时针推进时,点16a便移动。同样地,当 芯14相对于施加辊130的底部中心点130a逆时针推进时,点14a便移动。切割条带的精确位置依赖于切割器相对于基底的表面、施加辊的底部中心点、以 及条带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条带升高以便切割时,条带相对于施加辊的移动在一些 应用中可能是不可取的。例如,在基底表面的精确位置处开始施加条带可能较为困难。例如,参见图4c,在切割条带后,可以将新的基底8置于施加辊130的下方。通常 设置基底以使得启动点9a位于施加辊的底部中心点130a之下,这可能是有用的,其中启动 点9a表示在表面9上准备开始施加条带的位置。然而,如图4c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当 施加辊130和惰辊144降低时,衬带16'和芯14后向上游移动。特别地,当衬带16'相对于惰辊144的顶部中心点144a逆时针后退时,点16a便 移动。同样,当芯14相对于施加辊130的底部中心点130a顺时针后退时,点14a便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点14a的位置不设置在施加辊的中心点的正下方。因此,条带并不在期望 的启动点9a进行施加,而仅仅在基底8移动了足够距离之后,以便将芯14推进在施加辊下 方并且与表面9相接触。参见图5,示例性的衬带式条带施加辊200包括施加器部分,如果在某特定应用中 条带相对于施加辊的移动是一个问题的话,该部分可以减轻或者消除上述问题。尽管参照 图5的示例性衬带式条带施加辊描述了分配器部分,但本发明的分配器部分并不限于这种 分配器。参见图5,可以如下所述操作示例性的衬带式条带施加辊200。如所示,惰辊244 和施加辊230相对与张紧轮220在下降的位置上,并且基底8设置在施加辊的下方,条带10 在所需的压力下与基底表面9相接触。辊的降低和压力的施加可以利用例如气缸或者本领 域中已知的其他装置来实现。衬带回卷器225是利用趋向传动器,例如离合传动器,进行运转的传动辊。设置离 合器使得当基底8静止时,衬带回卷器225滑动;这样,就不存在正在回卷的衬带。然后,条 带施加辊和基底之间产生了相对运动,例如将基底在箭头Y所指的方向上移动(手动或者 自动),使得施加辊230旋转。利用基底移动所提供的额外的力,在将条带施加到基底上时, 衬带回卷器225能够开始拉引衬带16'。当衬带回卷器225卷绕衬带16'时,张紧轮220被衬带带动而旋转,同时从条带供 应器拉引更多的条带。因为张紧轮220的半径是固定的,当其以固定的角速度旋转时,周向 表面222的线速度恒定。因此,如上面所讨论的,衬带路径290的衬带张紧部分292中衬带16'的应变S为常数,并且正比于条带10和衬带10包裹张紧轮220时与第二粘合表面12 相接触的衬带16'的那部分之间的速度差,除以条带10的速度,可得出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0</formula>其中T为条带10和衬带16附接到第一粘合表面11部分的组合厚度,L为衬带 16'接触第二粘合表面12部分的厚度,而R是张紧轮220的半径。因此,不论以什么速度 施加条带,衬带中的应变在整个施加过程中是恒定的,并且可为给定的条带和衬带通过选 择张紧轮220的半径设置所需的值。当衬带回卷器225卷绕衬带16'时,沿条带路径280围绕张紧轮220从条带供应 器至施加辊230拉引条带10,并在施加辊处条带10被施加到基底表面9上。条带280包括 延伸到张紧轮220的周向表面222的条带馈送部分281、相对于周向表面形成第一包裹角 的条带包裹部分282、以及从周向表面延伸到条带施加辊230的条带施加部分283,在该处 条带10被施加到基底8的表面9上。衬带16沿着衬带路径290前进,衬带路径包括对应 于条带路径的衬带式条带部分291、相对于张紧轮周向表面形成第二包裹角的衬带包裹部 分293、从衬带移离条带的第一粘合表面处的点延伸至衬带包裹部分的衬带张紧部分292、 以及从衬带包裹部分延伸至衬带回卷器225的衬带回卷部分294。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已将所需长度的条带施加到基底上时,使用制动器270来保 持张紧轮220静止不动,同时升高施加辊并切断条带。通常制动器可以是机械(例如,摩 擦)装置,该装置与例如张紧轮的周向边缘或者表面相接触,阻止轮子转动。还可以使用其 他阻止张紧轮的装置。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性分配器部件部分示于图6a和6b中。参见图6a, 在将所需长度的条带施加到基底后,施加辊230以及惰辊242和243处于它们最初所在的 低位上。条带路径280将条带10从张紧轮(未示出)引向惰辊242,在该处衬带16与其周 向表面接触。然后,芯14的第一粘合表面11接触惰轮243的周向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 要对惰轮243的周向表面进行处理(例如,等离子施加)以减少或消除对第一粘合表面11 的粘附。然后条带10继续位于施加辊230之下,在该处第二粘合表面12将芯14粘合到基 底8的表面9上。衬带16'移离第一粘合表面11并在沿着衬带路径的衬带张紧部分292 延伸到张紧轮(未示出)和衬带回卷器(未示出)之前,仍然继续围绕惰轮244和245。在将所需量的条带施加到基底上时,基底相对于施加辊的运动便停止,在一些实 施例中,将制动器应用到张紧轮上。在该点处,条带10相对于条带施加辊是静止的。条带、 芯、以及衬带相对于不同辊子的位置示于图6a中。首先,参考点IOa表示处于惰轮243顶 部中心点243a的包含衬带16的条带10的位置。同样,参考点16a表示处于惰轮244顶部 中心点244a的衬带16'的位置。最后,参考点14a表示处于施加辊230底部中心点230a 的芯14的位置。通常施加辊230以及惰轮243和244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提升机构。参见图6b,当 施加辊230升高X时,惰轮243和244也升高。然而,在与图4a、4b、以及4c中所示的施加 器部分中施加辊和惰轮均升高同样的距离不同的是,当施加辊230升高了距离X时,惰轮 243和244均只升高了距离X/2。可以利用多种提升机构使施加辊升高距离X,惰轮升高距离X/2。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独立的空气活塞,一个活塞控制施加辊的运动,而至少一个另外的活塞控 制惰轮的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单一的装置来升高所有三个辊子。参见图7a和7b,是 连接到条带施加辊的分配器部分中部件的夹持圆柱体300的示意图。夹持圆柱体300包括 位于顶部330和底部320之间并连接至顶部的柱体310。顶部和底部可移动地连接到柱体, 即每个部分均连接到柱体,但可自由地移向或移离柱体。在一些实施例中,顶部和底部可活 动地连接到柱体,使得它们的相对移动是关联的,即当一个部分移向或移离柱体时,其他部 分将同时地并且以同样的距离移向或移离柱体。例如,如果顶部向柱体移动一定距离,底部 也会向柱体移动同样的距离。在通常的使用过程中,夹持圆柱体的柱体是固定的,并且顶部和底部同时以相等的距离移向或移离柱体。然而,在图7a和7b示意性示出的系统中,例如通过刚性地将顶部 贴附到分配器的框架上来固定顶部330的位置。那么,柱体310和底部320便可自由地相 对于固定的顶部而移动。施加辊230通过滑动臂325连接到底部330,并允许调整施加辊 和夹持圆柱体之间的距离以形成所需的条带和衬带路径。因为连接到底部330,施加辊230 的运动将与底部的运动相对应。同样地,惰辊243和244通过滑动臂315连接到柱体310上,且允许调整这些辊子 的位置以改变条带和衬带路径。惰辊243和244的运动将与柱体的运动相对应。惰辊242 和245的位置是固定的,在其离开芯14后,就完成了条带10和衬带16'的路径。当已经施加了所需长度的芯14时,操纵夹持圆柱体300同时将底部320向柱体 310升高X/2的距离,将柱体310向固定的顶部330升高X/2的距离。因此,相对于施加辊 230的施加位置,其总共被升高了距离X,到达图7a中虚线圆230'所表示的其升高的位置, 而惰轮243和244仅升高了 X/2的距离,到达图7a中虚线圆243'和244'所表示的其升 高的位置。图7b还示出了处于升高位置的不同辊子的相对位置。图8a和8b示意性地示出了另一用于移动不同棍子的提升机构。参见图8a,以处 于施加位置上的分配器和惰辊表示条带施加辊的分配器部分。分配器辊230通过滑动臂 325连接到可移动的齿条360上,同时惰轮243和244通过滑动臂315连接到直齿轮370 上。直齿轮370位于可移动齿条360和固定的齿条350之间并且与它们啮合,其可以刚性 地贴附到例如条带施加辊的框架上。惰轮242和245是固定的,在其离开芯14后,就完成 了条带10和衬带16'的路径。当通过例如空气活塞启动时,施加辊230可以升高距离X,到达图8a中虚线圆 230'所表示的其升高的位置。当施加辊升高时,可移动齿条360也升高,同时转动直齿轮 370。作为可移动齿条360相对于直齿轮370运动和直齿轮370转动的结果,直齿轮将相对 于固定的齿条350移动X/2的距离。由于惰辊243和244连接到直齿轮370,在施加辊移动 距离X时,这些辊子将如所期望的那样移动X/2的距离。惰辊243和244的升高位置分别 以虚线圆243'和244'示于图8a中。图8b还示出了处于升高位置辊子的相对位置。参见图6a和6b,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惰辊移动施加辊所移动距离的一半时,芯14 相对于施加辊230的底部中心点230a的位置并不受施加辊或惰辊移动运动的影响。特别 地,当条带10相对于惰辊243的顶部中心点243a逆时针移动时,参考点IOa也已经移动了。 同样,当衬带16'相对于惰轮244的顶部中心点244a顺时针移动时,参考点16a也已经移动了。因此,通过抵消施加辊的上游和下游大致等同的松弛量,参考点14a在施加辊230的 底部中心点230a上仍保持静止。利用这种装置,当在施加辊下方放置新的基底时,芯14的前沿在所期望的起始点 9a接触表面9,该点位于施加辊230中心点230a的正下方。由此,能够可靠地和可重复性地将条带施加到正确的位置上。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前提下,本发明的各种修改和更改对于本领域内 的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
权利要求
一种衬带式条带施加辊,包括具有周向表面的张紧轮;条带路径,该条带路径包括延伸到所述周向表面的条带馈送部分、相对于所述周向表面形成第一包裹角的条带包裹部分、以及从所述周向表面延伸到条带施加辊的条带施加部分;和衬带路径,该衬带路径包括对应于所述条带路径的衬带式条带部分、相对于所述周向表面形成第二包裹角的衬带包裹部分、从所述条带施加辊延伸到衬带包裹部分的衬带张紧部分、以及从所述衬带包裹部分延伸到衬带回卷器的衬带回卷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带式条带施加辊,还包括条带供应组件和条带平面辊,其 中所述条带路径的条带馈送部分从条带供应组件围绕条带平面辊延伸到张紧轮的周向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带式条带施加辊,其中所述第一包裹角至少为45度并且不 大于27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带式条带施加辊,其中所述第二包裹角不大于所述第一包裹角o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带式条带施加辊,还包括位于所述衬带路径的衬带张紧部 分中的第一惰辊和第二惰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衬带式条带施加辊,还包括位于所述条带路径的条带施加辊 部分中的第三惰辊和第四惰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带式条带施加辊,还包括张紧轮制动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带式条带施加辊,其中所述衬带回卷器包括趋向传动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带式条带施加辊,还包括旋转轮切割器。
10.一种衬带式条带施加辊,包括框架;张紧轮,该张紧轮具有各自附接到所述框架上的周向表面和施加辊;条带供应组件和条带平面辊,该条带平面辊限定了从所述条带供应组件到张紧轮的周 向表面的条带供应路径;以及附接到所述框架的第一惰辊和第二惰辊,所述第一惰辊和第二惰辊限定所述施加辊和 所述张紧轮之间的衬带张紧路径;其中所述衬带式条带施加辊还包括从所述张紧轮延伸到施加辊的条带施加路径,以及 从所述张紧轮延伸到衬带回卷器的衬带回卷路径。
11.一种将衬带式条带施加到基底表面的方法,包括将基底设置在衬带式条带施加辊的施加辊下方,所述衬带式条带施加辊包括具有周向 表面的张紧轮;条带路径,该条带路径包括延伸到所述周向表面的条带馈送部分、相对于所 述周向表面形成第一包裹角的条带包裹部分、以及从所述周向表面延伸到条带施加辊的条 带施加部分;和衬带路径,该衬带路径包括对应于所述条带路径的衬带式条带部分、相对于 所述周向表面形成第二包裹角的衬带包裹部分、从所述条带施加辊延伸到衬带包裹部分的 衬带张紧部分、以及从所述衬带包裹部分延伸到衬带回卷器的衬带回卷部分;沿着所述条带路径供应条带和沿着所述衬带路径供应衬带,其中所述条带包括第一粘 合表面和第二粘合表面,并且所述衬带紧邻所述第一粘合表面;降低所述施加辊以使得所述第二粘合表面与所述基底的表面相接触;驱动所述衬带回卷器,并在所述基底和所述施加辊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使得衬带回卷 并将条带粘合到所述基底的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衬带路径的衬带张紧部分中衬带的应变与 将条带施加到所述基底的表面的速度无关。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张紧轮的半径为R,所述衬带的厚度为L,所 述条带和所述衬带的厚度之和为T,并且其中所述衬带路径的衬带张紧部分中衬带的应力 正比于(L+T) / (2R+T)。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衬带式条带施加辊。该衬带式条带施加辊包括具有周向表面的张紧轮、条带路径、以及衬带路径。所述条带路径具有延伸到周向表面的条带馈送部分、相对于周向表面形成第一包裹角的条带包裹部分、以及从周向表面延伸到条带施加辊辊的条带施加部分。所述衬带路径包括对应于条带路径的衬带式条带部分、相对于周向表面形成第二包裹角的衬带包裹部分、从条带施加辊延伸到衬带包裹部分的衬带张紧部分、以及从衬带包裹部分延伸到衬带回卷器的衬带回卷部分。
文档编号B65H35/07GK101801828SQ200880107374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7日
发明者杰克·L·珀雷克曼 申请人:3M创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