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同步器的四支点双车翻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2696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同步器的四支点双车翻车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翻卸两节铁路敞车的翻车机,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带同步器
的四支点双车翻车机。属于散料装卸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01186830Y,公告日20009年1月28日,实用新型名称《四支点双车翻车机》包括左回转框架、右回转框架、驱动装置和托辊装置,左回转框架上设置有左端盘、左中间端盘,右回转框架上设置有右中间端盘、右端盘,四个端盘上分别设置有导轨,左中间端盘和右中间端盘上分别设置有齿圈,在左回转框架和右回转框架的径向下方的两侧对应四条导轨分别设置有托辊装置,有一驱动装置输出轴上的两小齿轮分别与两个齿圈相啮合。同步性高,结构简单,体积小,生产和安装难度低,运行时的检修工作量和费用降低,制造成本低。但在实际使用中,受现场条件限制有采用两套驱动装置分别通过小齿轮与左回转框架右回转框架外侧上的齿圈相啮合的技术方案,这时双车翻车机两回转框架间旋转的同步性较差、易产生扭力、整车的内应力较大,当两回转框架旋转的转角差过大时,两车皮的连接部位易损坏,而且会影响到翻车机的整体运行效果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双驱动装置的双车翻车机同步性差,整车内应力较大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内应力较小,旋转同步性好的带同步器的四支点双车翻车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带同步器的四支点双车翻车机,包括左回转框架2、右回转框架6和驱动装置,所述左回转框架2上靠近右回转框架6的一端设置有左中间端盘3,其另一端设置有左端盘l,所述右回转框架6上靠近左回转框架2的一端设置有右中间端盘5,其另一端设置有右端盘7,所述的左中间端盘3和右中间端盘5经1至2个同步器4相互连接,左回转框架2上的大齿圈10与左驱动装置9上的小齿轮相啮合,右回转框架6上的大齿圈10与右驱动装置8上的小齿轮相啮合。 所述的同步器4包括相互卡接的弧形卡槽11和弧形凸块12,弧形卡槽11和弧形凸块12分别以左回转框架2和右回转框架6的回转中心线为圆心,以自身圆弧的半径为半径分别固定在左中间端盘3和右中间端盘5的端面上,所述弧形卡槽11和弧形凸块12的径向接触面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的弧形卡槽11或弧形凸块12经底座13固定在左中间端盘3或右中间端盘5上。 所述的弧形卡槽11和弧形凸块12的断面形状为四方形或梯形或圆弧形。[0008] 所述的同步器4包括可对应摩擦接触的楔块14和两个楔座15,楔块14和楔座15分别固定在左中间端盘3和右中间端盘5的端面上,两楔座15对应设置在楔块14的两端,并与楔块14的端部楔合。
3[0009] 所述左回转框架5的左端盘1和右回转框架6的右端盘7上分别设置有大齿圈IO,左端盘1上的大齿圈10与左驱动装置9上的小齿轮相啮合,右端盘7上的大齿圈10与右驱动装置8上的小齿轮相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双车翻车机采用两套驱动装置,两套驱动装置之间没有同步轴连接,即两套驱动装置上的小齿轮分别和左回转框架、右回转框架上的大齿圈相啮合。并在左回转框架和右回转框架间分别设置有同步器,通过同步器上的卡槽、凸块的啮合或楔块的摩擦来达到左、右回转框架同步转动的目的。这种设计很好的解决了两个独立的回转框架在翻卸时的同步问题;从而克服了两套驱动装置所带来的同步性差的缺陷,而且驱动装置的冲击负荷较小,极大的简化了电气控制系统,降低了生产制作成本及装配难度,减小了以后运行中的检修工作量和检修费用。 2.本双车翻车机采用四支点支撑方式,即在中间增加了两个支撑点,所以翻车机整体钢结构的强度和刚性增强,其本体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翻车机的端盘半径可以减小,不会出现过度的应力和挠曲,托车梁、靠车梁、压车梁、托辊梁截面均减小,端盘和托辊装置上托辊的直径也相应减小,并且与之相配套使用的重车调车机的臂长减短,受力状况改善。翻车机系统占地面积小,减小了土建开挖深度,节省了土建投资,由于翻车机结构强度提高,纵向长度縮短,故卸料仓土建工程只需要布置四个落煤斗,比现有双车翻车机节省一个落煤斗和一台给煤机,降低了翻车机系统的投资费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左中间端盘3和右中间端盘5之间一种同步器4的位置布置图;[0015] 图3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左中间端盘3和右中间端盘5之间另一种同步器4的位置布置图。[0017] 图中,左端盘1、左回转框架2、左中间端盘3、同步器4、右中间端盘5、右回转框架6、右端盘7、右驱动装置8、左驱动装置9、大齿圈10、弧形卡槽11、弧形凸块12、底座13、楔块14、楔座1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0019] 参见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的带同步器的四支点双车翻车机,包括左回转框架2、右回转框架6和驱动装置,所述左回转框架2上靠近右回转框架6的一端设置有左中间端盘3,其另一端设置有左端盘l,所述右回转框架6上靠近左回转框架2的一端设置有右中间端盘5,其另一端设置有右端盘7,所述的左中间端盘3和右中间端盘5经1至2个同步器4相互连接,左回转框架2上的大齿圈10与左驱动装置9上的小齿轮相啮合,右回转框架6上的大齿圈10与右驱动装置8上的小齿轮相啮合。 参见图1,所述左回转框架5的左端盘l和右回转框架6的右端盘7上分别设置有大齿圈IO,左端盘1上的大齿圈10与左驱动装置9上的小齿轮相啮合,右端盘7上的大齿圈10与右驱动装置8上的小齿轮相啮合。根据需要,大齿圈10也可分别设置在左中间端
4盘3和右中间端盘5上,这时,两套驱动装置8、9上的小齿轮也分别与左中间端盘3和右中间端盘5上的大齿圈10相啮合。 参见图1,图2,所述的第一种同步器4包括相互卡接的弧形卡槽11和弧形凸块12,弧形卡槽11和弧形凸块12分别以左回转框架2和右回转框架6的回转中心线为圆心,以自身圆弧的半径为半径分别固定在左中间端盘3和右中间端盘5的端面上,所述弧形卡槽11和弧形凸块12的径向接触面之间留有间隙。从理论上说,如果左中间端盘3和右中间端盘5的回转中心线位于同一中心线上时,即使左中间端盘3和右中间端盘5之间有旋转角度差,弧形卡槽11和弧形凸块12的间隙也是不变的,但在实际使用中,左回转框架2回转中心线和右回转框架6的回转中心线总是有一定的偏差,而且弧形卡槽11和弧形凸块12安装时的同心度也会有一定的偏差,因此,当左中间端盘3和右中间端盘5之间产生少量旋转角度差时,弧形卡槽11和弧形凸块12之间的径向间隙会发生变化,使弧形卡槽11和弧形凸块12在一侧的径向接触面相互摩擦,形成楔形连接,并带动左中间端盘3和右中间端盘5同步转动。由于是通过弧形卡槽11和弧形凸块12间的径向接触面进行摩擦传动,使得同步器4既可以在左回转框架2和右回转框架6之间传递扭矩时保证回转的同步性,又可以降低传递扭矩时所产生的冲击负荷,使得回转框架2和右回转框架6运行平稳。弧形卡槽11和弧形凸块12之间的间隙可根据左回转框架2、右回转框架6、弧形卡槽11和弧形凸块12安装的同心度要求确定,或根据左、右回转框架2、6所允许的微小不同步角度来确定,通常所述的间隙与弧形卡槽11或弧形凸块12上的圆弧半径之比为1/250-1/700。间隙太大,同步性差,间隙太小,两驱动装置8、9起动时,某一台驱动装置的冲击负荷过大。所述的左中间端盘3和右中间端盘5上可以设置1至2个同步器4,若设置3个同步器4,则会在左中间端盘3和右中间端盘5之间形成类似三角形的三点连接结构,虽然连接的同步性较好,但会造成单台驱动装置起动时的冲击负荷过大,易损坏起动电机。[0022] 参见图3,为保证弧形卡槽11或弧形凸块的轴向连接尺寸,所述弧形卡槽11或弧形凸块12经底座13固定在左中间端盘3或右中间端盘5上。通过调整底座13的高度,可以适应左中间端盘3或右中间端盘5轴向距离有所变化的需要。图3中所述的弧形卡槽11和弧形凸块12的断面形状为四方形,也可以为梯形或圆弧形。 参见图1,图4,所述的同步器4的另一种结构包括可对应摩擦接触的楔块14和两个楔座15,楔块14和楔座15分别固定在左中间端盘3和右中间端盘5的端面上,两个楔座15对应设置在楔块14的两端,并与楔块14的端部楔合。楔块14的两端为弧形,并与楔座15凹面上的弧形相交,在旋转过程中可形成楔形连接。图4中,楔座15上有一个弧形凹面,也可以将所述的楔块14两端制成尖锥弧形,将楔座15对应制成V形凹槽的形状,可以在旋转过程中形成双面楔入式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同步性好,驱动装置8、9的起动和运转平稳,冲击负荷小。同步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作成本低,整机运行稳定、可靠,对火车车皮损伤小,具有很好的市场前
旦足。
权利要求带同步器的四支点双车翻车机,包括左回转框架(2)、右回转框架(6)和驱动装置,所述左回转框架(2)上靠近右回转框架(6)的一端设置有左中间端盘(3),其另一端设置有左端盘(1),所述右回转框架(6)上靠近左回转框架(2)的一端设置有右中间端盘(5),其另一端设置有右端盘(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中间端盘(3)和右中间端盘(5)经1至2个同步器(4)相互连接,左回转框架(2)上的大齿圈(10)与左驱动装置(9)上的小齿轮相啮合,右回转框架(6)上的大齿圈(10)与右驱动装置(8)上的小齿轮相啮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同步器的四支点双车翻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步器(4)包括相互卡接的弧形卡槽(11)和弧形凸块(12),弧形卡槽(11)和弧形凸块(12)分别以左回转框架(2)和右回转框架(6)的回转中心线为圆心,以自身圆弧的半径为半径分别固定在左中间端盘(3)和右中间端盘(5)的端面上,所述弧形卡槽(11)和弧形凸块(12)的径向接触面之间留有间隙。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同步器的四支点双车翻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卡槽(11)或弧形凸块(12)经底座(13)固定在左中间端盘(3)或右中间端盘(5)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同步器的四支点双车翻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卡槽(11)和弧形凸块(12)的断面形状为四方形或梯形或圆弧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同步器的四支点双车翻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步器(4)包括可对应摩擦接触的楔块(14)和两个楔座(15),楔块(14)和楔座(15)分别固定在左中间端盘(3)和右中间端盘(5)的端面上,两楔座(15)对应设置在楔块(14)的两端,并与楔块(14)的端部楔合。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同步器的四支点双车翻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回转框架(5)的左端盘(1)和右回转框架(6)的右端盘(7)上分别设置有大齿圈(10),左端盘(1)上的大齿圈(10)与左驱动装置(9)上的小齿轮相啮合,右端盘(7)上的大齿圈(10)与右驱动装置(8)上的小齿轮相啮合。
专利摘要带同步器的四支点双车翻车机,属于散料装卸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所述的左中间端盘(3)和右中间端盘(5)经1至2个同步器(4)相互连接,左回转框架(2)上的大齿圈(10)与左驱动装置(9)上的小齿轮相啮合,右回转框架(6)上的大齿圈(10)与右驱动装置(8)上的小齿轮相啮合。通过同步器4上卡槽、凸块或楔块(14)、楔座(15)的摩擦来达到左、右回转框架(2、6)同步转动的目的。解决了两个独立的回转框架在翻卸时的同步问题,驱动装置的冲击负荷较小,简化了电气控制系统,降低了生产制作成本及装配难度。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作成本低,对火车车皮损伤小,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文档编号B65G67/48GK201458382SQ20092008738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6日
发明者姚文涛, 杜君, 王媛媛, 蔡春生, 陈华 申请人:武汉电力设备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