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配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1521阅读:6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配菜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商业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配菜系统,用于将由客户通过网络或电话订购的作餐用的净菜配供。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家庭往往无暇顾及从菜市场或超市自行选购作餐用的各种菜肴,特别是由于从菜市场购入的菜尚需进行分捡和清洗等,因而更加耗费时间。特别是多年来,不论是机关、厂商和各种机构大都免费为职工提供午餐,学校和科研院所同样为学生、工作人员提供午餐,于是每天从市场购入作餐用菜十分麻烦。因此,通过网络、手机和住宅电话或者类似的方式向作为物流领域范畴的净菜配送部门订购当天或来日所需的净菜已成趋势。已有技术中,净菜配送机构向客户配送净菜的过程是先从各种渠道购入不同种类的荤、素菜,再由工人进行分捡和清洗,面后按照客户的下单信息(订单品种)进行称量并包装,最后由专人送抵客户。上述配送方式存在工人劳动强度大、投入人力多和效率低下的欠缺。尽管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能见诸关于自动配菜的技术信息,如CN101345966A推荐有一种自动匹配菜单的方法和装置,又如CN1212582C提供了计算机点菜、配菜及菜肴加工过程的辅助系统,但是这两项专利技术信息对于作为硬件设施的机械并无可借鉴的意义。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持久的探索,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节约人力投入、有利于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和有益于提高效率并且避免差错率的自动配菜系统。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自动配菜系统,包括一主输送机构;一以腾空状态对应于主输送机构的上方的用于将净菜卸至主输送机构输出的卸料斗;一组彼此的结构相同的用于将净菜转移至卸料斗的副输送机构,该组副输送机构以辐射形态围绕卸料斗配置;伴随于每一个副输送机构设置的用于将净菜输送至副输送机构的一组结构相同的净菜分类输送机构。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卸料斗的中央具有一落料口,落料口与所述的主输送机构的上方相对应,而卸料斗的四周间隔固定有一组卸料斗立柱,该组卸料斗立柱支承于地坪上,藉由卸料斗立柱而使卸料斗腾空于主输送机构的上方。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主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机架、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第一输送带和第一动力传动装置,第一主动辊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机架的一端,第一从动辊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机架的另一端,第一输送带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主动辊上, 另一端套置在第一从动辊上,第一动力传动装置设置在第一机架上,并且与第一主动辊的第一轴头连接,所述的卸料斗的落料口对应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上方。
4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主输送机构还包括有一第一托带板和一组第一托带辊,第一托带板与所述第一机架固定,一组第一托带辊以间隔状态转动设置在第一机架上,并且对应于所述第一托带板的下方,所述的第一输送带的内侧与第一托带板贴触,而外侧与第一托带辊贴触。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动力传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减速机,第一电机与第一减速机传动配合,并且由第一减速机连同第一电机伴随于所述第一机架与地坪固定,在该第一减速机的末级动力输出轴上具有一第一轴连接头,该第一轴连接头与所述的第一轴头传动连接。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副输送机构包括第二机架、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第二输送带和第二动力传动装置,第二机架对应于所述卸料斗的部位, 第二主动辊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机架的一端,第二从动辊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机架的另一端, 第二输送带的一端套置在第二主动辊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从动辊上,第二动力传动装置设置在第二机架上,并且与第二主动辊的第二轴头连接。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副输送机构还包括有一第二托带板和一组第二托带辊,第二托带板与所述第二机架固定,一组第二托带辊以间隔状态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机架上,并且对应于所述第二托带板的下方,所述的第二输送带的内侧与第二托带板贴触,而外侧与第二托带辊贴触。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动力传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减速机,第二电机与第二减速机传动配合,并且由第二减速机连同第二电机伴随于所述第二机架与地坪固定,在该第二减速机的末级动力输出轴上具有一第二轴连接头,该第二轴连接头与所述的第二轴头传动连接。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净菜分类输送机构包括第三机架、主、从动链轮轴、第三输送带、第三动力传动装置、自动卸菜装置、称重传感器、称重盘、 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第三机架对应于所述的副输送机构的部位,并且在该第三机架朝向副输送机构的一端端面上延伸固定有一扩展架,主动链轮轴转动地设置在第三机架朝向副输送机构的一端,从动链轮轴转动地设置在第三机架的另一端,在主动链轮轴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链轮,另一端固定有第二链轮,在从动链轮轴的一端固定有第三链轮,另一端固定有第四链轮,第一、第三链轮彼此对应,而第二、第四链轮相互对应,第一链条的一端套置在第一链轮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三链轮上,第二链条的一端套置在第二链轮上,另一端套置在第四链轮上,第三输送带的内侧间隔固定有一组输送带托条,各输送带托条的一端与第一链条固定,而各输送带托条的另一端与第二链条固定,并且在第三输送带的外侧间隔固定有一组分隔板,藉由分隔板而在第三输送带上形成独立的置菜区域,第三动力传动装置设在第三机架上,并且与主动链轮轴传动连接,自动卸菜装置设在所述的扩展架的下部,而称重传感器设在扩展架的上部,并且由线路与称重计数显示器电气连接,而称重计数显示器固定在第三机架上,称重盘铰链连接在称重盘座上,该称重盘对应于所述自动卸菜装置的上方,由自动卸菜装置致动,并且称重盘还与所述的副输送机构的上方相对应,所述的称重盘座固定在称重传感器上。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动力传动装置包括第三电机和第三减速机,第三电机与第三减速机传动配合并且由第三减速机连同第三电机固定在第三机架上,第三减速机的末级动力输出轴具有一第三轴连接头,该第三轴连接头与所述的主动链轮轴传动连接;所述的扩展架由上、下支承横臂和纵臂构成,上、下支承臂均与第三机架朝向所述副输送机构的一端端面固定,并且两者保持上、下并行,纵臂的上端与上支承横臂固定,下端与下支承横臂固定,所述的称重传感器固定在上支承横臂上;所述的自动卸菜装置包括一作用缸和一电磁阀,作用缸的缸体的下部通过作用缸座与所述的下支承横臂或者与所述的纵臂固定,而作用缸的缸体的上部通过支座与上支承横臂固定,作用缸的作用缸柱与所述的称重盘的底部的背面相对应,电磁阀安装在纵臂上,与所述作用缸控制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只要将分拣后的净菜由工人分类置于净菜分类输送机构上,后续的过程均由自动作业完成,由净菜分类输送机构传送给副输送机构,由副输送机构送至卸料斗,由卸料斗卸至主输送机构,由主输送机构输出,因而相对于已有技术既可有效地减少人力投入,又可提高配菜效率并且还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及配菜的差错几率。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的主输送机构的结构图。图3为本发明的副输送机构的结构图。图4为本发明的净菜分类输送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请参见图1,给出了本发明净菜配送系统的全貌,更确切地讲图1是本发明净菜配送系统的俯视图。主输送机构1担当的职责是将由副卸料斗2卸入的净菜输出。而卸料斗 2的净菜来自副输送机构3,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示意了副输送机构3的数量为四套,并且四套副输送机构3的结构相同,这四套副输送机构3围绕卸料斗2的四周呈辐射状配置。如果增加或减少副输送机构3的数量,那么毫无疑问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保护范围。此外,倘若将卸料斗2设计成具有一定高度的并且为梯度状的构造,以及将副输送机构3设计成立体式的构造,则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所称的将副输送机构3设计成立体式的构造是指设计成一层以上,每层各有复数个。围绕每一个或称伴随于每一套副输送机构3配备一组净菜分类输送机构4,以本实施例为例,在每一个副输送机构3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配置有多个结构相同的净菜分类输送机构4。每一个净菜分类输送机构4为副输送机构3输送一种净菜,以图1可视的数量为例,净菜分类输送机构有32个,即每个副输送机构3分配到8个(每例四个),于是总共可输送32种不同的净菜。当然,只要副输送机构3 的长度适当加长,那么净菜分类输送机构4的数量也可相应增加,又,如果副输送机构3表现为立体的层次结构,那么净菜分类输送机构4也表现为立体式的层次结构。请参见图2,给出了前述的主输送机构1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详细结构,包括第一机架11、第一主动辊12、第一从动辊13、第一输送带14和第一动力传动装置15,第一机架11在使用中可直接安置于使用场所的地坪上,但并不排除其它安装方式将第一机架11 设置于使用场所,第一主动辊12通过配有轴承的轴座转动地支承于第一机架11的一端(图 1所示的右端),其中,在第一主动辊12的一个第一轴头121上构成有花键。第一从动辊13 同样通过配有轴承的轴座转动地支承于第一机架11的另一端(图1所示的左端)。优选的方案还可在第一机架11上并且在对应于第一从动辊13的两端的部位各配置一轴座调节螺杆18,由轴座调节螺杆18对轴座作调整,以使第一输送带14获得理想的涨紧效果,即获得理想的运动效果。第一输送带14是无端点的,该第一输送带14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主动辊 12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一从动辊13上。为了避免第一输送带14在围绕第一主动辊12及第一从动辊13作周而复始地运动的过程中出现挠度即出现弧形趋势,因此为主输送机构1配备一第一托带板16和一第一托带辊17,第一托带板16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通过第一托带板梁161与第一机架11固定,而一组第一托带辊17以间隔状态配置,各第一托带辊17的一对辊轴头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轴座171上,而第一轴座171与第一机架11固定,第一托带辊17对应于即位于第一托带板16的下方。前述的第一输送带14的内侧面(也可称内表面) 与第一托带板16接触,而第一输送带14的外侧面(也可称外表面)与第一托带辊171接触。 上面提及的第一动力传动装置15包括第一电机151和第一减速机152,第一电机151以水平状态与第一减速机152传动配合,并且由第一减速机152连带(连同)第一电机151支承固定于使用场所的地坪上。由该图2所示,第一减速机152固定在第一减速机座1522上, 而第一减速机座1522固定在使用场所的地坪或支架上,第一减速机152的末级动力输出轴具有一第一轴连接头1521,前述的第一主动辊12的第一轴头121 (花键头)探入第一轴连接头1521,从而使第一减速机152与第一主动辊12传动连接。继续见图2,上面提及的卸料斗2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八角形的构造,并且由一组卸料斗立柱22将卸料斗2腾空地对应于前述的第一输送带14的上方。由副输送机构3引入卸料斗2的净菜经卸料斗2的落料口 21引入置于第一输送带14上的篮框5内,由第一输送带14输出。请参见图3,由于图1所示的所有副输送机构3的结构是相同的,因此申请人以图 3展现出的具体构造进行详细说明,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副输送机构3包括第二机架31、第二主动辊32、第二从动辊33、第二输送带34和第二动力传动装置35,第二机架31对应于前述的卸料斗2并且在使用时可直接安置于使用现场的地坪上,但同样并不排斥以其它安装方式将第二机架31设置于使用场所的地坪上,第二主动轴32通过配有轴承的轴承座转动地支承于第二机架31的一端(图2所示的右端),并且在第二主动辊32的一个第二轴头 321上构成有花键。第一从动轮33同样通过配有轴承的轴承座转动地支承在第二机架31 的另一端(图2所示位置状态的左端)。优选的方案可在第二机架31上并且对应于第二从动辊33的两端的部位各配设一轴承座调节螺杆38,由轴承座调节螺杆38对轴承座调节,以使第二输送带;34获得优异的涨紧效果。第二输送带34为无端点的输送带,其一端套置在第二主动辊32上,而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从动辊33上。为了防止第二输送带34在围绕第二主动辊32及第二从动辊33作周而复始地行移的过程中出现挠度即出现弧形趋向,因此,为副输送机构3增配一第二托带板36和一组第二托带辊37,第二托带板36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通过第二托带板梁361与第二机架31固定,而一组第二托带辊37以间隔状态配置,各第二托带辊37的一对辊轴头转动地设置在第二轴座371上,而第二轴座371与第二机架31 固定,第二托带辊37对应于即位于第二托带板36的下方。前述的第二输送带34的内侧面 (也可称内表面)与第二托带板36贴触,而第二输送带34的外侧面(也可称外表面)与第二托带辊371贴触。上面提到的第二动力传动装置35包括第二电机351和第二减速机352, 第二电机351以垂直状态与第二减速机352传动配合,并且由第二减速机352通过第二减速机座3522连同第二电机351固定在第二机架31上,第二减速机352的末级动力输出轴具有一第二轴连接头3521,前述的第二主动辊32的第二轴头321 (花键头)探入第二轴连接头3521,从而使第二减速机352与第二主动辊32传动连接。由下面所要详述的净菜分类输送机构4将净菜输送给副输送机构3的第二输送带 34,由第二输送带34喂入卸料斗2。请参见图4,由于图1所示的32个净菜分类输送机构析结构都是相同的,因此申请人以图3示意其中的一个,每一个净菜分类输送机构4用于输送一种净菜。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净菜分类输送机构包括第三机架41、主动链轮轴42、从动链轮轴43、第三输送带 44、第三动力传动装置45、自动卸菜装置46、称重传感器47、称重盘48、第一链条49a和第二链条49b,第三机架41按照图1所示的形式对应于副输送机构3,即伴随于副输送机构3, 并且在该第三机架41朝向副输送机架3的一端端面的偏下方延伸固定有一扩展架411,该扩展架411由上、下支承横臂4111、4112和一纵臂4113构成,上、下支承横臂4111、4112彼此上下并行,并且与第三机架41固定,纵臂4113的上端与上支承横臂4111固定连接,下端与下支承横臂4112固定连接,此外,纵臂4113的底部优选与第三机架41的底部平齐。主动链轮轴42的两端各通过主动链轮轴座423转动地支承在第三机架41的一端(图4所示的左端),从动链轮轴43的两端各通过从动链轮轴座433转动地支承在第三机架41的另一端(图4所示的右端)。在主动链轮轴42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链轮421,另一端固定有第二链轮422,而在从动链轮轴43的一端固定有第三链轮431,另一端固定有第四链轮432,其中 第一、第三链轮421、431彼此对应,而第二、第四链轮422、432彼此对应。第一链条49a的一端套置在第一链轮421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三链轮431上,第二链条49b的一端套置在第二链轮422上,另一端套置在第四链轮432上。第三输送带44的内侧或称内表面间隔固定有一组输送带托条142,各输送带托条442的一端与第一链条49a固定连接,而另一端则与第二链条49b固定连接。在第一、第二链条49a、49b的同时运动下带动输送带托条442,从而使第三输送带44围绕主、从动链轮轴42、43形成一个周而复始的移运平面。在第三输送带44的朝向外的一侧的表面间隔固定有一组分隔板441,每相邻的两个分隔板441之间形成一个独立的置菜区域,当下面还要描述的第三动力传动装置45工作一次,便将一个分隔区域即一个独立的置菜区域中的净菜转送给前述的副输送机构3的第二输送带34。第三动力传动装置45固定在第三机架41上,并且与主动链轮轴42的一端的花键轴头似4传动连接,该第三动力传动装置45包括第三电机451和第三减速机452,第三电机451为步进电机,并且与第三减速机452传动配合,而第三减速机452通过第三减速机座4522并且连带第三电机451与第三机架41固定,第三减速机452的末级动力输出轴具有一第三轴连接头4521,前述的花键轴头似4插入第三轴连接头4521,从而使第三动力传动装置45与主动链轮轴42传动连接。自动卸菜装置46设在扩展架411的下部,该自动卸菜装置46包括一作用缸461和一电磁阀462,作用缸461的缸体的下部通过作用缸座4611与前述的扩展架411的纵臂4113固定,然而也可将作用缸座4611与下支承横臂4612固定,作用缸461的缸体的上部通过支座4613与上支承横臂4111固定,从而使整个作用缸461以垂直状态设置, 即,使第一作用缸461的作用缸柱4611表现为向上伸展或向下回缩(向缸体内回缩)。在本实施例中,作用缸46采用气缸。电磁阀462固定在纵臂4113上,该电磁阀462与气源装置管路连接,并且还与作用缸461的进、出气接口管路连接。称重传感器47通过一传感器托架472而设置于扩展架411的上支承横梁4111上,该称重传感器47由线路与称重计数显示器471电气连接,而称重计数显示器471固定在第三机架41上,并且还由线路与可编程序控制器(PLC)连接,前述的第一、第二电机151、351以及第三电机451也均与PLC连接, 电磁阀462亦然。称重盘48通过合页482 (也可称铰链)与称重盘座481铰链连接,而称重盘座481用螺钉4811与称重传感器47固定。当前述的作用缸461的作用缸柱4611借道于称重盘座481上的空腔4812推及称重盘48的背面时(这里所讲的背面是指称重盘48 朝向称重盘座481的一侧的外表面),则使称重盘48的自由端产生倾斜,使由第三输送带44 输入到称重盘48内的净菜卸至副输送机构3的第二输送带34上。为了避免作用缸柱4611 的端与称重盘48产生撞击而致损称重盘48,因此在作用缸柱4611的末端固设一由柔顺材料制成的致动头46111。申请人:结合图1至图4叙述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上述自动配菜系统配备于净菜配送公司或者相应单位的工作场所并且保持该场所的清洁。由工作人员(工人)将不同种类的净菜置于各个净菜分类输送机构4的第三输送带44上,每一个净菜分类输送机构4分配一种净菜,并且使净菜位于第三输送带44上的各个相邻的分隔板441之间,也就是说,在两相邻的分隔板441之间定量地放置净菜。当按照用于例如宾馆、饭店、酒家、食堂乃至住户的订单配菜时,工作人员便对电脑进行操作,因为每一第三输送带44上的净菜名称均由电脑记录,例如当需要将一个或以上的净菜分类输送机构4上的净菜输出时,则通过对电脑的操作,使相应的净菜分类输送机构4的第三动力传动机构45的第三电机451工作,经第三减速机452减速,带动主动链轮轴42运动,经第一、第二链条49a、49b通过输送带托条442带动第三输送带44运动,第三输送带44的运动程度恰好为两相邻的分隔板441的距离,从而使处于两相邻的分隔板441 之间的一份净菜输送给称重盘48,由称重传感器47并且由称重计数显示器471将称重量反馈给PLC,同时自动卸菜装置46工作,由作用缸461的作用缸柱4611向缸体外伸出,推动称重盘48,使称重盘48的自由端上升,呈倾斜状态,从而将称重盘48内的净菜卸至输送机构 3的第二输送带34,如果对同一种净菜需配供两份,则使第三电机451工作两次,以此类推。通常情况下,副输送机构3的第二动力传动装置35处于常态工作状态,即第二电机351持续不停地工作,于是,由净菜分类输送机构4输送到第二输送带34上的净菜在第二电机351的工作下,经第二减速机352减速并带动第二主动辊32,使第二输送带34工作, 将净菜喂入卸料斗2,由卸料斗2的落料口 21卸入置于主输送机构1的第一输送带14上的篮框5内,由第一输送带14输出,经包装,从而完成了一个客户订单的配送。通过申请人的上述说明,应当知道,如果一个客户订单选择有五种不同的净菜,那么同时由五个净菜分类输送机构4工作,并且将五种不同的净菜转移给副输送机构3,进而由副输送机构3汇入卸料斗2,直至由卸料斗2的落料口 21卸至同一篮框5内。当某一净菜分类输送机构4的某一第三输送带44的相邻分隔板441之间缺失净菜时,则由在线作业人员及时添补。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以原始的作业方式配菜的欠缺,达到了发明目的,并且经本申请人在保密措施下所作的实验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配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输送机构(1);一以腾空状态对应于主输送机构(1)的上方的用于将净菜卸至主输送机构(1)输出的卸料斗O);—组彼此的结构相同的用于将净菜转移至卸料斗O)的副输送机构(3),该组副输送机构(3)以辐射形态围绕卸料斗(2)配置;伴随于每一个副输送机构(3)设置的用于将净菜输送至副输送机构 (3)的一组结构相同的净菜分类输送机构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配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料斗O)的中央具有一落料口(21),落料口(21)与所述的主输送机构(1)的上方相对应,而卸料斗O)的四周间隔固定有一组卸料斗立柱(22),该组卸料斗立柱02)支承于地坪上,藉由卸料斗立柱02) 而使卸料斗(2)腾空于主输送机构(1)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配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输送机构(1)包括第一机架(11)、第一主动辊(12)、第一从动辊(13)、第一输送带(14)和第一动力传动装置 (15),第一主动辊(1 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机架(11)的一端,第一从动辊(1 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机架(11)的另一端,第一输送带(14)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主动辊(1 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一从动辊(1 上,第一动力传动装置(1 设置在第一机架(11)上,并且与第一主动辊(1 的第一轴头(121)连接,所述的卸料斗的落料口(21)对应于所述第一输送带(14)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配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输送机构(1)还包括有一第一托带板(16)和一组第一托带辊(17),第一托带板(16)与所述第一机架(11)固定, 一组第一托带辊(17)以间隔状态转动设置在第一机架(11)上,并且对应于所述第一托带板(16)的下方,所述的第一输送带(14)的内侧与第一托带板(16)贴触,而外侧与第一托带辊(17)贴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配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动力传动装置(15)包括第一电机(151)和第一减速机(152),第一电机(151)与第一减速机(15 传动配合,并且由第一减速机(15 连同第一电机(151)伴随于所述第一机架(11)与地坪固定,在该第一减速机(15 的末级动力输出轴上具有一第一轴连接头(1521),该第一轴连接头(1521) 与所述的第一轴头(121)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配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输送机构(3)包括第二机架(31)、第二主动辊(32)、第二从动辊(33)、第二输送带(34)和第二动力传动装置 (35),第二机架(31)对应于所述卸料斗( 的部位,第二主动辊(3 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机架(31)的一端,第二从动辊(3 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机架(31)的另一端,第二输送带(34) 的一端套置在第二主动辊(3 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从动辊(3 上,第二动力传动装置 (35)设置在第二机架(31)上,并且与第二主动辊(3 的第二轴头(32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配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输送机构(3)还包括有一第二托带板(36)和一组第二托带辊(37),第二托带板(36)与所述第二机架(31)固定, 一组第二托带辊(37)以间隔状态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机架(31)上,并且对应于所述第二托带板(36)的下方,所述的第二输送带(34)的内侧与第二托带板(36)贴触,而外侧与第二托带辊(37)贴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配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动力传动装置(35)包括第二电机(351)和第二减速机(352),第二电机(351)与第二减速机(35 传动配合,并且由第二减速机(35 连同第二电机(351)伴随于所述第二机架(31)与地坪固定,在该第二减速机(35 的末级动力输出轴上具有一第二轴连接头(3521),该第二轴连接头(3521) 与所述的第二轴头(321)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配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菜分类输送机构(4)包括第三机架Gl)、主、从动链轮轴(42、们)、第三输送带04)、第三动力传动装置0 、自动卸菜装置(46)、称重传感器(47)、称重盘(48)、第一链条(49a)和第二链条09b),第三机架Gl)对应于所述的副输送机构(3)的部位,并且在该第三机架Gl)朝向副输送机构(3) 的一端端面上延伸固定有一扩展架G11),主动链轮轴0 转动地设置在第三机架Gl) 朝向副输送机构C3)的一端,从动链轮轴转动地设置在第三机架Gl)的另一端,在主动链轮轴0 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链轮G21),另一端固定有第二链轮022),在从动链轮轴 (43)的一端固定有第三链轮G31),另一端固定有第四链轮032),第一、第三链轮(421、 431)彼此对应,而第二、第四链轮(422、43幻相互对应,第一链条09a)的一端套置在第一链轮G21)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三链轮G31)上,第二链条的一端套置在第二链轮 (422)上,另一端套置在第四链轮(43 上,第三输送带04)的内侧间隔固定有一组输送带托条042),各输送带托条042)的一端与第一链条(49a)固定,而各输送带托条(442) 的另一端与第二链条固定,并且在第三输送带G4)的外侧间隔固定有一组分隔板 G41),藉由分隔板(441)而在第三输送带04)上形成独立的置菜区域,第三动力传动装置 (45)设在第三机架Gl)上,并且与主动链轮轴0 传动连接,自动卸菜装置G6)设在所述的扩展架Gll)的下部,而称重传感器G7)设在扩展架Gll)的上部,并且由线路与称重计数显示器G71)电气连接,而称重计数显示器G71)固定在第三机架Gl)上,称重盘 (48)铰链连接在称重盘座(481)上,该称重盘08)对应于所述自动卸菜装置G6)的上方, 由自动卸菜装置G6)致动,并且称重盘08)还与所述的副输送机构(3)的上方相对应,所述的称重盘座G81)固定在称重传感器G7)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配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动力传动装置05) 包括第三电机(451)和第三减速机052),第三电机051)与第三减速机(45 传动配合并且由第三减速机(45 连同第三电机G51)固定在第三机架Gl)上,第三减速机(452) 的末级动力输出轴具有一第三轴连接头(4521),该第三轴连接头0521)与所述的主动链轮轴02)传动连接;所述的扩展架Gll)由上、下支承横臂(4111、4112)和纵臂0113)构成,上、下支承臂(4111、4112)均与第三机架(4)朝向所述副输送机构(3)的一端端面固定,并且两者保持上、下并行,纵臂G113)的上端与上支承横臂Glll)固定,下端与下支承横臂G112)固定,所述的称重传感器G7)固定在上支承横臂Glll)上;所述的自动卸菜装置G6)包括一作用缸(461)和一电磁阀062),作用缸061)的缸体的下部通过作用缸座0612)与所述的下支承横臂G112)或者与所述的纵臂G113)固定,而作用缸G61)的缸体的上部通过支座G613)与上支承横臂Glll)固定,作用缸061)的作用缸柱G611) 与所述的称重盘G8)的底部的背面相对应,电磁阀(462)安装在纵臂G113)上,与所述作用缸(461)控制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自动配菜系统,属于商业设施技术领域。包括一主输送机构;一以腾空状态对应于主输送机构的上方的用于将净菜卸至主输送机构输出的卸料斗;一组彼此的结构相同的用于将净菜转移至卸料斗的副输送机构,该组副输送机构以辐射形态围绕卸料斗配置;伴随于每一个副输送机构设置的用于将净菜输送至副输送机构的一组结构相同的净菜分类输送机构。优点相对于已有技术既可有效地减少人力投入,又可提高配菜效率并且还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及配菜的差错几率。
文档编号B65G49/00GK102358498SQ201110210080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6日
发明者于洪强, 杨粟 申请人:苏州市天益商品配置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