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移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82154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悬臂移载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载机,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将一工件输送线上的工件输送到另一工件输送线处的悬臂移载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自动化的设备应运而生,应用于各行各业中以代替人们的劳动,从而把人们从繁重、恶劣及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 从而更好的把人们保护起来,其中,移载机就是诸多自动化设备中的一种。移载机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其中,在喷涂领域中,由于喷涂设备对工件进行喷涂时,总会有部分漆雾不是附着于工件表面而是散逸在工件四周,称之为喷逸漆雾。这些喷逸漆雾在喷涂车间的存在会使人感到不适,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和精神不集中等症状,另外,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也有影响,因此,在喷涂车间上需使不同工件输送线之间工件实现相互的输送,以减少操作人员在这样的喷涂车间内的逗留时间。目前,实现不同工件输送线之间工件相互输送的移载机一般都为机器人,通过机器人把一工件输送线上的工件搬运到另一工件输送线上,以实现不同工件输送线之间工件的相互输送。但是,由于机器人的存在结构复杂、输送效率低且制造成本高的缺陷,从而限制了机器人的使用范围;而人工操作却存在工作效率低且影响到工人的身体健康。因此,急需要一种能取代人工的操作以保护工人的安全且具有结构简单和输送效率高的悬臂移载机以承担不同工件输送线之间工件的相互输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取代人工的操作以保护工人的安全且具有结构简单和输送效率高的悬臂移载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悬臂移载机,适用于承担不同工件输送线之间的工件相互输送,其中,所述悬臂移载机包括移动夹头、本体、板状的旋转臂及与外界电性连接的旋转驱动组件,所述本体呈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本体顶端具有开口的密闭腔,所述本体设置有供外界充气装置往所述密闭腔输送气体的接口,所述旋转驱动组件收容于所述密闭腔内且密封所述开口,所述旋转驱动组件的输出端沿竖直方向伸出所述本体的顶端并与所述旋转臂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臂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本体延伸出悬空的承载端,所述移载夹头具有承载工件的支撑区并与所述承载端连接。较佳地,所述移载夹头的顶面凸伸出若干个呈平面布置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之间形成所述支撑区,使得支撑区的形成容易且能节省材料以降低制造成本。具体地,所述移载夹头包括固定部及承载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承载端呈可拆卸连接且与所述承载部的一端呈弯折设置,所述承载部的另一端向外凸伸出呈弧形的凸头,所述支撑件安装在所述承载部上。通过固定部与承载部呈弯折设置,以及弧形的凸头,便于移载夹头对不同工件输送CN 202156762 U
说明书
2/5
线之间承载工件的托盘拿取或释放;通过上述的固定部与承载端呈可拆卸的连接,便于移载夹头的更换。更具体地,所述承载部上开设有若干呈规律布置的安装孔,所述支撑件插于所述安装孔内且底端与所述承载部的底面抵触,所述支撑件的顶端与所述承载部的顶面抵触,使得支撑件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选择安装孔。较佳地,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马达、减速器、旋转轴及旋转盖,所述本体包括呈中空且相互配合的底座和轴承座,所述底座与所述轴承座的底端呈密封的连接,所述轴承座的顶端内安装有轴承组件,所述马达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轴的底端连接,所述旋转轴的顶端穿过所述轴承组件并与所述旋转盖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盖呈密封的盖设于所述轴承座的顶端并与所述旋转臂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的马达和减速器的配合,使得马达能通过减速器输出更大的驱动力,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悬臂移载机能承载更大的载荷;通过上述的旋转轴和旋转盖的配合,便于旋转臂在旋转盖上的装拆和对旋转臂的驱动,以及对本体的密封;通过由上述的底座和轴承座组成的本体, 便于旋转驱动组件在本体内的安装。具体地,所述悬臂移载机还包括骨架密封圈、0形密封圈及联轴器,所述骨架密封圈设置于所述旋转盖与所述轴承座的顶端之间,所述0形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底座与所述轴承座的底端之间,所述联轴器设置于所述减速器与所述旋转轴之间。通过上述的骨架密封圈和0形密封圈,使得本体内能维持一个密闭的工作环境;通过上述的联轴器,使得旋转驱动组件工作更平稳可靠。较佳地,所述悬臂移载机还包括与外界电性连接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设置于所述本体的邻近所述旋转臂处,所述旋转臂对应地设置有限位块,便于对旋转臂运行位置进行监控,从而便于控制本实用新型的悬臂移载机的运行速度和停止。具体地,所述行程开关为接近开关,提高对旋转臂的运行位置监控的精度。较佳地,所述悬臂移载机还包括呈平行的位于所述本体的底端的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本体的底端之间还设置有升降调节组件,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丝和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丝的底端与所述底板抵触,所述调节螺丝的顶端呈啮合的穿过所述本体的底端并伸出所述本体的底端,所述调节螺杆穿过所述调节螺丝和所述底板且顶端与所述调节螺丝的顶端抵触,所述调节螺杆的底端与所述底板螺纹连接。通过上述的底板和升降调节组件的配合使用,使得本体在竖直方向具有可调节性,从而使得安装后的本实用新型悬臂移载机能在高度上进行调节,因而,本实用的悬臂移载机的安装更易。较佳地,所述旋转臂的与所述承载端相对应的一端沿远离所述本体水平方向伸出并沿竖直方向弯折成一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旋转臂之间固设有楔形的加强筋。通过上述的侧壁,能够平衡旋转臂对旋转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的受力情况;通过上述的加强筋,增加了旋转臂的强度,从而使得旋转臂能承载更大的载荷。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驱动组件通过旋转臂便能快速地驱使承载于移载夹头的支撑区内工件由一工件输送线处往另一工件输送线处输送,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悬臂移载机能取代人工的操作以保护工人的安全的同时,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悬臂移载机的输送效率,以及能简化本实用新型的悬臂移载机的结构以降低制造成本。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驱动组件收容于密闭腔内且密封本体顶端的开口,且本体具有供外界充气装置往密闭腔输送气体的接口,因此使得旋转驱动组件能在形成正压环境的密闭腔内工作,从而克服旋转驱动组件在启动时出现爆炸的缺陷,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悬臂移载机能更平稳、更安全的工作。
图1是本实用新型悬臂移载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悬臂移载机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在第一工件输送线和第二工件输送线之间的悬臂移载机对托盘进行承载输送的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悬臂移载机与第一工件输送线的上载机构配合上载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悬臂移载机100用于承担喷涂房800内第一工件输送线600和第二工件输送线700之间的承载工件300的托盘200相互输送,其包括本体10、移载夹头20、板状的旋转臂30及与外界电性连接的旋转驱动组件40。该本体10呈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本体10顶端具有开口的密闭腔11,所述本体10设置有供外界充气装置往所述密闭腔11输送气体的接口 13,所述旋转驱动组件40收容于所述密闭腔 11内且密封所述开口,所述旋转驱动组件40的输出端沿竖直方向伸出所述本体10的顶端并与所述旋转臂30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臂30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本体10延伸出悬空的承载端30a,所述移载夹头20具有承载装有工件300的托盘200的支撑区21并与所述承载端30a连接。其中,为了以便控制本实用新型的悬臂移载机100的速度和停止及移载夹头20对承载工件300的托盘200精准输送,故本实用新型的悬臂移载机100还设置有与外界电性连接的行程开关90及感应器60,所述行程开关90设置于所述本体10的邻近所述旋转臂30 处,所述旋转臂30对应地设置有限位块33,而感应器60设置于所述移载夹头20的顶面,具体地,所述行程开关90为接近开关以提高对旋转臂30的运行位置监控的精度;为了能够平衡旋转臂30对旋转驱动组件40的输出端的受力情况,且能增加旋转臂30的强度以使得旋转臂30能承载更大能的载荷,故所述旋转臂30的与所述承载端30a相对应的一端沿远离所述本体10水平方向伸出并沿竖直方向弯折成一侧壁31,所述侧壁31与所述旋转臂30之间固设有楔形的加强筋32 ;为了使本体10在竖直方向具有可调节性,从而使得安装后的本实用新型悬臂移载机100能在高度上进行调节,故本实用新型悬臂移载机100还设置有呈平行的位于所述本体10的底端的底板17,所述底板17与所述本体10的底端之间还设置有升降调节组件18,所述升降调节组件18包括调节螺丝18a和调节螺杆18b,所述调节螺丝 18a的底端与所述底板17抵触,所述调节螺丝18a的顶端呈啮合的穿过所述本体10的底端并伸出所述本体10的底端,所述调节螺杆18b穿过所述调节螺丝18a和所述底板17且顶端与所述调节螺丝18a的顶端抵触,所述调节螺杆18b的底端与所述底板17螺纹连接。更具体地,如下较优者,上述的移载夹头20的顶面凸伸出若干个与所述托盘200的底面相插接的支撑件22,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撑件22选择为四个,当然也可以为三个、五个或六个等等, 只要保证它们呈一个平面布置即可,而该支撑件22之间形成上述提到的支撑区21以使得支撑区21的形成容易且能节省材料以降低制造成本;上述提到的移载夹头20包括固定部 20a及承载部20b,该固定部20a通过螺栓51和螺母52的配合实现与上述提到的承载端30a 呈可拆卸的连接,且该固定部20a与所述承载部20b的一端呈弯折设置,所述承载部20b的另一端向外凸伸出呈弧形的凸头23,所述支撑件22安装在所述承载部20b上。具体地,所述承载部20b上开设有若干呈规律布置的安装孔M,该安装孔M的数量至少与支撑件22 相等,目的能使得支撑件22根据实际需要而灵活装配在相应的安装孔M内,实现对不同托盘200的支撑,而所述支撑件22插于所述安装孔M内且底端通过安装螺母25和弹性垫圈 26与所述承载部20b的底面抵触,所述支撑件22的顶端通过凸伸出的抵触凸台27与所述承载部20b的顶面抵触。使得支撑件22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选择安装孔M。其中,通过固定部20a与承载部20b呈弯折设置,以及弧形的凸头23,便于移载夹头20对不同工件输送线之间承载工件300的托盘200拿取或释放;通过上述的固定部20a与承载端30a呈可拆卸的连接,便于移载夹头20的更换。同时,上述提到的旋转驱动组件40包括马达41、减速器42、旋转轴43及旋转盖 44,所述本体10包括呈中空且相互配合的底座14和轴承座15,所述底座14与所述轴承座 15的底端呈密封的连接,具体是在底座14与轴承座15的配合处设置有0形密封圈80,所述轴承座15的顶端内安装有轴承组件,该轴承组件包括深沟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开槽螺母、小隔套、隔套及轴承压盖,该深沟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开槽螺母、小隔套、隔套及轴承压盖的连接关系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故在此不对其作详细的说明。而所述马达 41与所述减速器4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器42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轴43的底端连接, 所述旋转轴43的顶端穿过所述轴承组件并与所述旋转盖44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盖44呈密封的盖设于所述轴承座15的顶端并与所述旋转臂30固定连接。其中,为了使得本体10内能维持一个密闭的工作环境,且使得旋转驱动组件40工作更平稳可靠,故本实用新型的悬臂移载机100还设置有骨架密封圈70及联轴器45,该骨架密封圈70设置于所述旋转盖44 与所述轴承座15的顶端之间,所述联轴器45设置于所述减速器42与所述旋转轴30之间。通过上述的马达41和减速器42的配合,使得马达41能通过减速器42输出更大的驱动力,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悬臂移载机100能承载更大的载荷;通过上述的旋转轴43和旋转盖44的配合,便于旋转臂30在旋转盖44上的装拆和对旋转臂30的驱动,以及对本体 10的密封;通过由上述的底座14和轴承座15组成的本体10,便于旋转驱动组件40在本体 10内的安装。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悬臂移载机的工作原理作详细的说明当第一工件输送线600上的承载工件300的托盘200刚好被输送到该第一工件输送线600上的上载处时,第一工件输送线600上的感应器感到托盘200并反馈给悬臂移载机100,此时悬臂移载机100的旋转驱动组件40中的马达41工作,工作的马达41通过减速器42和联轴器45带动旋转轴43旋转,由于旋转臂30通过旋转盖44固定在旋转轴43上,而移载夹头20固定在旋转臂30的承载端30a,故旋转的旋转轴43通过旋转臂30便能驱使移载夹头20移动指定的位置时;接着,第一工件输送线600的上载机构的气缸400作动,顶起托盘200和电机 500 ;然后旋转驱动组件40再通过旋转臂30驱使移载夹头20移动到托盘200的正下方,由设置于移载夹头20上的感应器60对托盘200进行检测,及行程开关90对旋转驱动组件40 中的马达41进行监控,验证托盘200在移载夹头20上的位置是否正确,若对不正确,第一工件输送线600的上载机构的电机500作动,驱动托盘200转动,直到使托盘200正对移载夹头20的支撑区21内;当托盘200正对支撑区21时,气缸400使托盘200下降,下降的托盘200便承载于移载夹头20的支撑区21上,从而完成第一工件输送线600上托盘200往本实用新型的悬臂移载机100上的输送,而承载有托盘200的悬臂移载机100再在旋转驱动组件40的驱使下,把移载夹头20上的托盘200输送到第二工件输送线700处,由第二工件输送线700处取走移载夹头20的托盘200,从而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悬臂移载机100承担第一工件输送线600和第二工件输送线700之间的承载工件300的托盘200相互输送。其中,上述的承载工件300的托盘200输送方向是可逆的,即是可以从第二工件输送线700处往第一工件输送线600处输送,不能因上述的举例而对其输送方向进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驱动组件40通过旋转臂30便能快速地驱使承载于移载夹头20 的支撑区21内工件300由第一工件输送线600处往第二工件输送线700处输送,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悬臂移载机100能取代人工的操作以保护工人的安全的同时,还能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悬臂移载机100的输送效率;以及能简化本实用新型的悬臂移载机100的结构以降低制造成本。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驱动组件40收容于密闭腔11内且密封本体10顶端的开口,且本体10具有供外界充气装置往密闭腔输送气体的接口 13,因此使得旋转驱动组件40能在形成正压环境的密闭腔11内工作,从而克服旋转驱动组件40在启动时出现爆炸的缺陷,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悬臂移载机100能更平稳、更安全的工作。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悬臂移载机,适用于承担不同工件输送线之间的工件相互输送,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移载机包括移动夹头、本体、板状的旋转臂及与外界电性连接的旋转驱动组件,所述本体呈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本体顶端具有开口的密闭腔,所述本体设置有供外界充气装置往所述密闭腔输送气体的接口,所述旋转驱动组件收容于所述密闭腔内且密封所述开口,所述旋转驱动组件的输出端沿竖直方向伸出所述本体的顶端并与所述旋转臂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臂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本体延伸出悬空的承载端,所述移载夹头具有承载工件的支撑区并与所述承载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移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夹头的顶面凸伸出若干个呈平面布置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之间形成所述支撑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臂移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夹头包括固定部及承载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承载端呈可拆卸连接且与所述承载部的一端呈弯折设置,所述承载部的另一端向外凸伸出呈弧形的凸头,所述支撑件安装在所述承载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臂移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上开设有若干呈规律布置的安装孔,所述支撑件插于所述安装孔内且底端与所述承载部的底面抵触,所述支撑件的顶端与所述承载部的顶面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移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马达、减速器、旋转轴及旋转盖,所述本体包括呈中空且相互配合的底座和轴承座,所述底座与所述轴承座的底端呈密封的连接,所述轴承座的顶端内安装有轴承组件,所述马达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轴的底端连接,所述旋转轴的顶端穿过所述轴承组件并与所述旋转盖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盖呈密封的盖设于所述轴承座的顶端并与所述旋转臂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臂移载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骨架密封圈、0形密封圈及联轴器,所述骨架密封圈设置于所述旋转盖与所述轴承座的顶端之间,所述0形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底座与所述轴承座的底端之间,所述联轴器设置于所述减速器与所述旋转轴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移载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外界电性连接行程开关, 所述行程开关设置于所述本体的邻近所述旋转臂处,所述旋转臂对应地设置有限位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臂移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开关为接近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移载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平行的位于所述本体的底端的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本体的底端之间还设置有升降调节组件,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丝和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丝的底端与所述底板抵触,所述调节螺丝的顶端呈啮合的穿过所述本体的底端并伸出所述本体的底端,所述调节螺杆穿过所述调节螺丝和所述底板且顶端与所述调节螺丝的顶端抵触,所述调节螺杆的底端与所述底板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移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的与所述承载端相对应的一端沿远离所述本体水平方向伸出并沿竖直方向弯折成一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旋转臂之间固设有楔形的加强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承担不同工件输送线之间的工件相互输送的悬臂移载机,包括移动夹头、本体、板状的旋转臂及与外界电性连接的旋转驱动组件,本体呈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形成本体顶端具有开口的密闭腔,本体设置有供外界充气装置往密闭腔输送气体的接口,旋转驱动组件收容于密闭腔内且密封开口,旋转驱动组件的输出端沿竖直方向伸出本体的顶端并与旋转臂的一端连接,旋转臂的另一端朝远离本体延伸出悬空的承载端,移载夹头具有承载工件的支撑区并与承载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悬臂移载机能对不同工件输送线之间的工件进行相互输送且具有结构简单、输送效率高和承载能力大的优点。
文档编号B65G47/90GK202156762SQ20112021124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1日
发明者温达明, 罗宏, 陈春红 申请人:东莞丰裕电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