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拉开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9674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易拉开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易拉开瓶盖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易拉开瓶盖。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绝大多数用来封盖装有啤酒、饮料等的瓶盖都为皇冠盖,由于其成型容易, 原材料国内可供应,且价格低廉,适合于国内大多数消费者使用。使用时,一般需要配套专用的启瓶器,当没有启瓶器时,大多数消费者只能采用用钥匙撬或是借助桌边磕,不但有失文明,还有可能发生使钥匙弯曲变形,磕坏桌子的事故,给消费者带来不便与烦恼。[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生产了一种带易拉环的瓶盖。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是采用了在瓶盖上铆接拉环,且拉环的形状都采用圆环的形式,人们在使用时,圆环太过于光滑, 人们并不能很方便的捏住圆环,经常会脱落,给人们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0004]因此,现有技术还存在有缺陷,有待于改进和发展。实用新型内容[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大规模生产,便于人们使用, 且美观的易拉开瓶盖。[0006]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0007]一种易拉开瓶盖,包括瓶盖主体、拉环和连接片,连接片的一端连接于拉环,另一端连接于瓶盖主体的侧边缘,所述拉环的外边缘为多边形,内边缘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所述瓶盖主体的端面设置有凹陷区以容纳拉环。[0008]进一步的,所述凹陷区底面为平面。[0009]进一步的,所述凹陷区底面为弧形面。[0010]进一步的,相对于所述瓶盖的端面,所述弧形面向瓶身方向凹陷。[0011 ] 进一步的,所述瓶盖主体的侧边缘上设置有开启线。[0012]进一步的,所述开启线设置有两条,分别位于拉环与瓶盖主体侧边缘连接处的两侧。[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密封层,所述密封层紧贴于瓶盖主体端面的内表面。[0014]进一步的,所述瓶盖主体、拉环和连接片为一整体成型,且凹陷区为一体冲压形成。[0015]进一步的,所述多边形为八边形。[00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拉环外边缘采用多边形,内边缘采用圆形或椭圆形,采用这种设计有利于人们在使用时更方便的捏住拉环,不容易脱落。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18]图I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易拉开瓶盖整体示意图。[0019]图2是图I的剖视图。[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的易拉开瓶盖的剖视图。[0021]附图标号说明[0022]I、瓶盖主体2、拉环3、侧边缘[0023]4、外边缘 5、内边缘6、凹陷区[0024]7、开启线 8、密封层9、侧边[0025]10、凹陷区底面11、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7]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8]实施例一[0029]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易拉开瓶盖,包括瓶盖主体I和拉环2和连接片 11,连接片11的一端连接于拉环2,另一端连接于瓶盖主体I的侧边缘,连接片11将拉环 2与所述瓶盖主体I连为一体;所述拉环2的外边缘4为八边形(在本是实施例中优选八边形,当然其他多边形行也适用于此),外边缘的边与边的交界处有倒圆角处理,内边缘5为圆形(当然,也可以是椭圆形,使得内边缘光滑过度,不对手指造成创伤为准);所述瓶盖主体I 的端面中心处设置有凹陷区6,凹陷区底面10为平面。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瓶盖主体I、拉环2、连接片11和凹陷区6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一体冲压成型,即瓶盖主体I、拉环2、连接片11和凹陷区6是同一个整体,并没有采用外加材料进行拼接组装。[0030]如上所述,所述拉环2的外边缘4为八边形,内边缘5为圆形,摒弃了以往大众最常采用“外边缘4和内边缘5同时采用圆形”的设计,采用此设计的优势在于,人们在使用时更方便的捏住拉环2,不容易脱落,相对于拉环2内外边缘同时采用圆形的设计,本实施例更适合实际应用。众所周知,有时受外在条件的影响,比如天气潮湿,手指上有油污等类似情况下,用手指直接去接触圆滑形物体,很容易从手指上脱落,但接触有棱角的物体,人们很容易拿捏稳固,所以本实施例涉及到的拉环2外边缘4采用八边形设计,利于人们捏住拉环2,且本实施例拉环2的内边缘5采用圆形设计,避免对手指造成创伤,也使得人们的触摸感觉更良好。[0031]如上所述,连接片11位于瓶盖主体I的侧边缘3,与所述瓶盖主体I连为一体,拉环2和连接片11可以向瓶盖主体I的端面翻叠,最终嵌入在瓶盖主体I端面的凹陷区6,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优选凹陷区6的凹陷深度与拉环2的厚度相吻合,,凹陷区6的形状和拉环2的外边缘相吻合,当拉环2嵌入在凹陷区6时,与凹陷区6完全吻合。此时,拉环2与凹陷区6组合形成的组合体的水平面,与瓶盖主体I端面未凹陷区域的水平面相水平,不会形成凸起结构,且本实施例中的凹陷区6为统一向瓶身方向凹陷(也可以理解为向下凹陷), 并非是为配合拉环2嵌合而设计的环状凹陷区域,采用此设计的优势在于,人们在使用时更方便的捏起拉环2,且能有效的利用现有的模具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而不需重新去设计和制造新模具,节约了生产成本。[0032]所述瓶盖主体I的侧边9上设置有开启线7,所述开启线7优选两条,两条开启线 7的具体位置优先设置于,以连接片11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瓶盖主体I的侧边9,以便有力作用在拉环2上时,两条开启线7能均匀受力。当人们使用时,只需轻拉拉环2就可以拉开开启线7,从而把瓶盖拉出缺口,最终达到开启整个瓶盖的目的,即破盖开瓶。[0033]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易拉开瓶盖还包括密封层8,所述密封层8紧贴于瓶盖主体I端面的内表面。[0034]实施例二[0035]如图3所示,实施例二所提供的易拉开瓶盖,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凹陷区底面10是弧形面,且弧形面向瓶盖主体I的内部凹陷。采用此设计的优势在于,当人们准备使用拉环2开启瓶盖时,人首先需要用手指把拉环2给勾起,采用向瓶盖主体I内部凹陷的弧形面设计,更能方便人们勾起拉环2,进而开启瓶盖。[0036]实施例二的其他设计与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重复叙述。[0037]在现有技术揭露的易拉开瓶盖中,开始状态时,易拉环蛰伏在瓶盖主体的端面上, 在使用时,用手拉开易拉环,从而拉开瓶盖,此种设计的好处是解决了没有启瓶工具时,人们同样能开启瓶盖,但不足之处在于易拉环蛰伏在瓶盖主体的端面上,形成凸起,铆接处同样会出现凸起,在流水线上生产时,会时常出现卡机情况,不利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冲压成型的方法,是瓶盖、拉环、连接片和凹陷区都是一个整体,并没有采用外接的方式增加部件,且拉环和凹陷区在叠合时,与瓶盖主体的端面位于统一水平面,并未在瓶盖端面上形成凸起部位,采用这种方式有利于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本实用新型的凹陷区为统一向下凹陷,并非是为配合拉环叠合而设计的环状凹陷区域,采用这种涉有利于人们在使用时更方便的捏起拉环;[003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易拉开瓶盖,包括瓶盖主体、拉环和连接片,连接片的一端连接于拉环,另一端连接于瓶盖主体的侧边缘,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的外边缘为多边形,内边缘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所述瓶盖主体的端面设置有凹陷区以容纳拉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易拉开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区底面为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易拉开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区底面为弧形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拉开瓶盖,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瓶盖的端面,所述弧形面向瓶身方向凹陷。
5.根绝权利要求I所述的易拉开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主体的侧边缘上设置有开启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易拉开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线设置有两条,分别位于拉环与瓶盖主体侧边缘连接处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易拉开瓶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层,所述密封层紧贴于瓶盖主体端面的内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易拉开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主体、拉环和连接片为一整体成型,且凹陷区为一体冲压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易拉开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为八边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拉开瓶盖,包括瓶盖主体、拉环和连接片,连接片的一端连接于拉环,另一端连接于瓶盖主体的侧边缘,所述拉环的外边缘为多边形,内边缘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所述瓶盖主体的端面设置有凹陷区以容纳拉环。瓶盖、拉环、和凹陷区都是一个整体,并没有采用外接的方式增加部件,且拉环和凹陷区在叠合时,与瓶盖主体的端面位于统一水平面,并未在瓶盖端面上形成凸起部位,采用这种方式有利于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
文档编号B65D41/32GK202807353SQ20122034201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6日
发明者曾楚倩 申请人:曾楚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