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手穿扣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97517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提手穿扣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手穿扣装置,用于将提手安装于包装盒上,包括安装于底座上的气缸、连接于气缸下端的支撑臂、安装于支撑臂两侧的用于将提手往下压的压片以及安装于提手两侧底座上的定位装置,两个压片对称位于提手的两端上方,压片下方的底座上设有便于提手向下运动的滑道,气缸与定位装置均线路连接有控制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通过气缸下压带动压片将提手沿滑道运动,与包装盒紧密配合,安装效率高,使用方便。
【专利说明】提手穿扣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手穿扣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包装盒上常需安装便于拎提的提手,手工安装提手效率低下,且次品率高。现有的安装提手装置结构复杂,需要四个气缸配合使用,如果其中一个气缸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后续提手和包装盒装配不能完全契合,出错率较高,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提手穿扣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手穿扣装置,用于将提手安装于包装盒上,包括安装于底座上的气缸、连接于气缸下端的支撑臂、安装于支撑臂两侧的用于将提手往下压的压片以及安装于提手两侧底座上的定位装置,两个压片对称位于提手的两端上方,压片下方的底座上设有便于提手向下运动的滑道,气缸与定位装置均线路连接有控制器。
[0005]进一步地,滑道为上宽下窄的坡道,滑道的下端与待安装提手的包装盒上的开口相适应。
[0006]进一步地,支撑臂呈U型。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通过气缸下压带动压片将提手沿滑道运动,与包装盒紧密配合,安装效率高,使用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0011]其中:1.提手,2.气缸,3.支撑臂,4.压片,5.定位装置,6.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3]如图1所示的一种提手穿扣装置,用于将提手I安装于包装盒上,包括安装于底座上的气缸2、连接于气缸2下端的支撑臂3、安装于支撑臂3两侧的用于将提手I往下压的压片4以及安装于提手I两侧底座上的定位装置5,两个压片4对称位于提手I的两端上方,压片4下方的底座上设有便于提手I向下运动的滑道6,气缸2与定位装置5均线路连接有控制器。
[0014]滑道6为上宽下窄的坡道,滑道6的下端与待安装提手I的包装盒上的开口相适应。支撑臂3呈U型,压片4为富有弹性的钢条。
[0015]实际使用时,提手I由传输装置传送至滑道6的上端,定位装置5感应识别后通过控制器调节气缸2向下运动,支撑臂3在气缸2的带动下向下运动,支撑臂3两侧的压片4向下运动,压住滑道6内提手I的两端向下运动。由于滑道6为上宽下窄的坡道,向下运动时,两个压片4均向内侧弯曲,提手I的中部向上弯曲,如图2所示。向下运动至滑道6的底部时,提手I两端部在压片4的作用下插入包装盒上的开口内,完成装配。一次装配完成后,控制器调节气缸2上升,压片4在弹性作用下恢复原形。
[0016]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提手穿扣装置,用于将提手(I)安装于包装盒上,其特征是:包括安装于底座上的气缸(2 )、连接于气缸(2 )下端的支撑臂(3 )、安装于支撑臂(3 )两侧的用于将提手(I)往下压的压片(4)以及安装于提手(I)两侧底座上的定位装置(5),两个压片(4)对称位于提手(I)的两端上方,压片(4)下方的底座上设有便于提手(I)向下运动的滑道(6),气缸(2)与定位装置(5)均线路连接有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手穿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滑道(6)为上宽下窄的坡道,滑道(6)的下端与待安装提手(I)的包装盒上的开口相适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手穿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臂(3)呈U型。
【文档编号】B65B61/14GK203753491SQ201420132802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2日
【发明者】顾炳华 申请人:常州市华宏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