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取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11782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容器取液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容器取液系统,包括抽液管路、回液管路、补气管路和若干罐装枪;罐装枪内设有流道,流道两端分别为接头和出口;抽液、回液和补气管路的一端分别经相应的软管连接至各灌装枪的接头;抽液管路的另一端为出液口,抽液管路的两端之间沿抽液方向依次设有抽取泵和出口阀门;回液管路的另一端连通至抽取泵与出口阀门之间的抽液管路;补气管路的另一端经进气阀门连接保护气源;各罐装枪与容器的进口为可拆卸式地密封连接,各灌装枪的出口通向容器内,且抽液管路经相应的罐装枪内的流道与设置于容器内的鹤管相连通。该容器取液系统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能保证高灌装洁净度。
【专利说明】容器取液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容器取液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液体电子化学品常用槽车和溶剂筒来灌装。作为灌装容器之一,槽车一般是采用置换法来卸载其内溶剂,即往槽车内通入压缩气体,利用压缩气体将槽车内溶剂压出;这要求槽车具有高耐压性,否则无法承受压缩气体的压力。而溶剂筒多为设有两个进口的塑料桶,其无法承受高压,一般是采用抽取泵来抽取其内溶剂。
[0003]现有的抽取系统无法保证取液过程中的高纯净度,环境气体及其携带的杂质易进入溶剂筒内污染其内的液体电子化学品。其次,现有的抽取系统寿命短,其原因有二。一是,抽取泵抽送造成的液压大,容易超出管道的耐受压力,特别是用于抽取高纯电子化学品的抽液管路面临更大的挑战,因为其采用耐腐蚀性好、耐压性较差的PTFE或PFA管为内管。二是,在关闭出口阀门之后,无法同时关闭抽取泵,这两个操作之间存在时间差,导致抽取泵憋压提高,不仅长时间会烧掉抽取泵的电机,而且抽取泵和出口阀门之间的管路压力会突增,严重的话甚至会发生爆管。
[0004]为此,需要设计一种使用寿命长、能保持抽取过程高洁净度的容器取液系统。


【发明内容】

[0005]为了提高容器抽取系统的寿命、保证其使用过程中的高洁净度,发明人进行了研究,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取液系统。
[0006]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取液系统,包括抽液管路、回液管路、补气管路和若干罐装枪;罐装枪内设有流道,流道两端分别为接头和出口 ;抽液、回液和补气管路的一端分别经相应的软管连接至各灌装枪的接头;抽液管路的另一端为出液口,抽液管路的两端之间沿抽液方向依次设有抽取泵和出口阀门;回液管路的另一端连通至抽取泵与出口阀门之间的抽液管路;补气管路的另一端经进气阀门连接保护气源;各罐装枪与容器的进口为可拆卸式地密封连接,各灌装枪的出口通向容器内,且抽液管路经相应的罐装枪内的流道与设置于容器内的鹤管相连通。
[0007]与现有技术中的溶剂取液系统相比,容器在密封条件下抽液,保证了一定的洁净度;增设了补气管路和回液管路,其中补气管路用于往被抽取的容器内补入气体,避免容器发生憋筒和产生倒吸,保证了高洁净度;在关闭出口阀门之后、关闭抽取泵电源开关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回液管路提供了回液渠道,避免了抽取泵憋压提高过大,提高了管路安全性;此外,回液管路还起到分流、降低抽液管道的压力的作用,这对于高纯电子化学品的抽取非常重要。
[0008]在上述基础上,为了使溶剂抽取系统能够适用现有的带有双出口的溶剂筒等容器,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罐装枪包括第一罐装枪和第二罐装枪,分别与所述容器的第一、第二进口连接;第一罐装枪设有独立的双流道以及位于双流道两端的双接头和双出口,第二罐装枪设有单流道以及位于单流道两端的单接头和单出口 ;所述抽液、回液、补气管路中的两个管路与第一罐装枪相连接,余下的一个管路与第二罐装枪相连接。
[0009]从管压的耐受性角度考虑,同时为了使容器内压力更为稳定,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抽液管路和所述补气管路与所述第一罐装枪相连接;所述鹤管设有中心流道以及侧流道,中心流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容器内底部,侧流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容器的内顶部;所述抽液管路与鹤管的中心流道相连通,所述补气管路与鹤管的侧流道相连通。
[0010]为了更平稳地为容器补压,使容器内压力更为稳定,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侧流道为环绕所述中心流道的环流道。
[0011]为了避免污染和浪费,优选的技术方案是,该溶剂取液系统还包括用于阻止所述抽液管路内液体回落入所述容器的单向阀。
[0012]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浪费,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罐装枪内的与所述抽液管路连通的管路上。
[0013]为了使抽取效率可调、提高安全性,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回液管路上设有调液阀;所述抽液管路与所述回液管路的连接点至所述出口阀门之间设有压力表。
[0014]为了节省成本,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保护气源为氮气气源。
[0015]为了进一步提高灌装的纯净度,优选的技术方案是,该溶剂取液系统还包括一个用于容纳所述容器的柜体;柜体设有用于可供所述容器通过的柜门口,柜门口配有可开合的柜门,柜体的顶部设有进风口,进风口设有用于往柜体内吹送空气的风机以及用于过滤送入柜体内空气的空气过滤器。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空气过滤器为高效过滤器。
[001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容器取液系统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能保证高灌装洁净度。且还可以兼顾抽液效率和管道的耐压性,并可有效防止抽液结束后的污染和浪费。该取液系统适合溶剂筒的卸料,也适用于槽车的卸料;不仅适用于普通液体、普通溶剂,更适用于有高纯度要求的电子化学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实施例1中容器取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管道连接结构部分的示意图;
[0019]图3是实施例2中管道连接结构部分的示意图;
[0020]图4是实施例3中管道连接结构部分的示意图;
[0021]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6是实施例4中管道连接结构部分的示意图;
[0023]图7是实施例5中管道连接结构部分的示意图。
[0024]图中:1、抽液管路;2、回液管路;3、补气管路;4_1、第一罐装枪;4_2、第二罐装枪;4-3、第三罐装枪;5-1至5-3、软管;6、进气阀门;7、保护气源;8、容器;9、柜体;11、抽取泵;
12、出口阀门;13、出液口 ;14、压力表;21、调液阀;40、接头;40_1、抽液接头;40_3、补气接头;41、出口 ;43、单向阀;81、容器第一进口 ;82、容器第二进口 ; 83、容器第三进口 ;84、鹤管;90、柜门口 ;91、柜门;92、柜体进风口 ;93、风机;94、高效;95、滑车;840、中心流道;841、侧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取液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抽液管路1、回液管路2、补气管路3以及第一、第二和第三罐装枪4-1、4-2、4_3。
[0028]罐装枪4-1、4-2、4_3内设有流道,流道两端分别为接头40和出口 41。
[0029]抽液管路I用于抽取容器内的液体。抽液管路I的一端经软管5-1连接至第一灌装枪4-1的接头40,另一端为出液口 13 ;抽液管路I的两端之间沿抽液方向依次设有抽取泵11和出口阀门12。
[0030]回液管路2用于提供了回液渠道。回液管路2的一端经软管5-2连接至第二灌装枪4-2的接头40,另一端连通至抽取泵11与出口阀门12之间的抽液管路I。
[0031]补气管路3用于往被抽取的容器8内补入保护气体,避免容器8发生憋筒和产生倒吸,保证了高洁净度。补气管路3的一端经软管5-3连接至第三灌装枪4-3的接头40,另一端经进气阀门6连接保护气源7。为了节省成本,保护气源7选择为氮气气源。
[0032]第一、第二、第三罐装枪4-1、4-2、4_3与容器第一、第二、第三进口 81、82、83分别为可拆卸式地密封连接。需要灌装时,将第一、第二、第三灌装枪4-1、4-2、4-3与容器8相装配;罐装完毕之后,卸去第一、第二、第三罐装枪4-1、4-2、4-3。
[0033]第一、第二、第三灌装枪4-1、4-2、4_3的出口 41通向容器8内,且抽液管路I经第一罐装枪4-1内的流道与设置于容器8内的鹤管84相连通,鹤管84保证了容器8内的溶剂可以尽可能完全地被抽取泵11抽取。
[0034]在灌装过程前后,需要打开容器8的出口盖,需要将各灌装枪4-1、4-2、4_3与容器8相装配,这个过程也不免引入杂质。为了进一步提高灌装的纯净度,还可以设计一个用于容纳容器8的柜体9 ;如图1所示,柜体9设有用于可供容器8通过的柜门口 90,柜门口配有可开合的柜门91,柜体9的顶部设有柜体进风口 92,柜体进风口 92设有用于往柜体9内吹送空气、使柜体91内产生正压的风机93以及用于过滤送入柜体9内空气的空气过滤器。这里的空气过滤器可以是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的一种或几种,根据灌装品质和要求而定。对于高纯电子化学品的灌装来说,这里的空气过滤器至少要包括高效过滤器94。
[0035]该取液系统的工作原理是:
[0036]容器需要卸载时,打开柜门91,将容器8随滑车95送入柜体9内,将第一、第二、第三灌装枪4-1、4-2、4-3与各容器进口 81、82、83相装配,然后关闭柜门。
[0037]这时,打开出口阀门12、进气阀门,同时使抽取泵11开始工作,容器内的液体部分经出口阀门12流出出液口 13,部分经回液管路2回到容器8内,通过分流降低了抽液管道I内的压力。
[0038]在抽取结束之后,先关闭出口阀门12、再关闭抽取泵11电源开关,在这段时间之内,回液管路2提供了回液渠道,避免了抽取泵11憋压提高过大,提高了管路的安全性。
[0039]最后,打开柜门91,将第一、第二、第三灌装枪4-1、4-2、4_3与各容器进口 81、82、83相拆卸,更换容器8进行后续抽液或结束抽液。
[0040]实施例2
[0041]实施例1需要容器8设置有三个出口 ;现有常见的带有两个出口的溶剂筒无法用实施例1中的容器抽取系统来取液。为了使溶剂抽取系统能够适用于常见的带双出口的溶剂筒,而无需设计新容器,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进行了改进。
[004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只设置两支灌装枪,分别是第一罐装枪4-1和第二罐装枪4-2,分别与容器第一、第二进口 81、82连接;其中,第一罐装枪4-1设有独立的双流道以及位于双流道两端的双接头40和双出口 41,两个接头40分别连接抽液管路I和补气管路3,依次为抽液接头40-1和补气接头40-3 ;第二罐装枪4-2设有单流道以及位于单流道两端的单接头40和单出口 41,单接头40与回液管路2相连接。
[0043]实际上,为了使溶剂抽取系统能够适用于常见的带双出口的溶剂筒,只需使抽液管路1、回液管路2以及补气管路3中的两个管路与双接头40、双出口 41的第一罐装枪4-1相连接、将余下的一个管路与第二罐装枪4-2相连接即可。
[0044]不过从管压的耐受性角度考虑,最好是将抽液管路I和回液管路2分别与容器第一、第二出口 81、82连接,这样也利于第一、第二灌装枪4-1、4-2的结构设计;在此基础上,补气管路3与抽液管路I共用一个罐装枪的好处在于,可以更为平稳地为容器8补压,保证容器8内压力的平稳性。由于容器第一出口 81处设置有鹤管84,为实现带有双出口的第一鹤管4-1与容器第一出口 81的装配,设计鹤管84设有中心流道840以及侧流道841,中心流道840的一端延伸至容器8内底部,侧流道841的一端延伸至容器8的内顶部的液位上方;抽液管路I与鹤管84的中心流道840相连通,补气管路3与鹤管84的侧流道841相连通。
[0045]实施例3
[0046]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优化了鹤管84的结构,设计侧流道841为环绕中心流道840的环流道。由于鹤管84是从容器8底部四周抽液,将侧流道841设置为环流道可以更为平稳地为容器8补压,保证容器8内压力的平稳性。实施例4
[0047]在抽液结束后、或者换容器取液时,需要移动第一、第二罐装枪4-1时,抽液管路I内残余的液体会顺着第一罐装枪4-1滴落出来,不仅会造成污染、还会造成浪费。
[0048]因此,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设置了用于阻止抽液管路I内液体回落入容器8的单向阀43。
[0049]单向阀43可以设置于抽取泵11之前的抽液管路I上;也可以如图6所示,将单向阀43设置于第一罐装枪4-1内的与抽液管路I连通的管路上。后者的优点在于,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浪费。
[0050]实施例5
[0051]实施例4中,回液管路2的设置使得抽取泵11抽取的液体部分经抽液管路I上的出口阀门12从出液口 13卸出,另一部分经回液管路2回到容器8中。为了使抽取效率可调,可以在回液管路2上设置调液阀21,控制调液阀21和出口阀门12的开口量可以调节抽取效率。另一好处在于,可以更好地兼顾到管道的耐压性,如图7所示。
[0052]抽液时,控制调液阀21至一定开度,可以降低抽液管道I的压力,起到分流的作用;在抽取结束后,可以调大调液阀21的开度,关闭出液阀门12,抽取泵11电源开关关闭之前,抽取泵11抽取的液体经调液阀21回到容器8内。
[0053]为了监控抽液管道I的压力,可以在抽液管路I与回液管路2的连接点至出口阀门12之间设有压力表14。
[005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容器取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液管路、回液管路、补气管路和若干罐装枪;罐装枪内设有流道,流道两端分别为接头和出口 ;抽液、回液和补气管路的一端分别经相应的软管连接至各灌装枪的接头;抽液管路的另一端为出液口,抽液管路的两端之间沿抽液方向依次设有抽取泵和出口阀门;回液管路的另一端连通至抽取泵与出口阀门之间的抽液管路;补气管路的另一端经进气阀门连接保护气源;各罐装枪与容器的进口为可拆卸式地密封连接,各灌装枪的出口通向容器内,且抽液管路经相应的罐装枪内的流道与设置于容器内的鹤管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取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装枪包括第一罐装枪和第二罐装枪,分别与所述容器的第一、第二进口连接;第一罐装枪设有独立的双流道以及位于双流道两端的双接头和双出口,第二罐装枪设有单流道以及位于单流道两端的单接头和单出口;所述抽液、回液、补气管路中的两个管路与第一罐装枪相连接,余下的一个管路与第二罐装枪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取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液管路和所述补气管路与所述第一罐装枪相连接;所述鹤管设有中心流道以及侧流道,中心流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容器内底部,侧流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容器的内顶部;所述抽液管路与鹤管的中心流道相连通,所述补气管路与鹤管的侧流道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取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流道为环绕所述中心流道的环流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取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阻止所述抽液管路内液体回落入所述容器的单向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器取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罐装枪内的与所述抽液管路连通的管路上。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容器取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管路上设有调液阀;所述抽液管路与所述回液管路的连接点至所述出口阀门之间设有压力表。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容器取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源为氮气气源。
9.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容器取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用于容纳所述容器的柜体;柜体设有用于可供所述容器通过的柜门口,柜门口配有可开合的柜门,柜体的顶部设有进风口,进风口设有用于往柜体内吹送空气的风机以及用于过滤送入柜体内空气的空气过滤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容器取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器为高效过滤器。
【文档编号】B67D7/78GK204097068SQ201420420564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9日
【发明者】殷福华, 朱永刚, 朱龙, 赵文虎 申请人:江阴江化微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