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0565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轨卡组件(1,2),所述轨卡组件包括第一主体(10,20)和第二主体(11,21),其中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被设置为可以相互叠加或者可拆卸地相互扣紧,并且通过相同的连接件(9)可拆卸地扣紧于轨座上,并且其中:

所述第一主体(10,20)包括相接面(121),所述相接面适合与轨道(8)底部的侧面(83)相接,

所述第一主体或第二主体中的任一个包括突出构件(13),当装配并且适合于覆盖轨道底部上时所述突出构件从相接面突出出来;和弹性构件(14),所述弹性构件附着到突出构件的朝向下的表面(130)上并且适合于插入轨道底部和突出构件之间,以提供对轨道底部的弹性夹合,

所述第一主体或第二主体包括用于接收所述连接件(9)的对应孔(122,112),一个孔(122)是椭圆形,长轴(150)沿着与所述相接面倾斜的方向延伸,以使得所述第一主体能位于所述第二主体的不同位置,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包括第一对应表面(123,111),所述第一对应表面被设置为组装时向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提供传力接触,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包括第二对应表面(124,114),所述第二对应表面被设置为当扣紧所述组件时相互进行传力啮合,其中所述第二表面沿着椭圆形孔(122)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当从与长轴(150)垂直的平面考虑时,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20°到85°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表面(123,111)水平延伸,或者当在所述平面考虑时,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小于20°,从而所述第二表面的相互啮合产生对所述第一主体朝向轨道的净合力,并且当扣紧所述连接件时,抵制所述第一主体向背离轨道底部侧面的向后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二表面(124,114)的形状和尺寸使得对于所述第一主体具有净合力,所述净合力具有朝向轨道的长轴方向的水平分力(FRH)和向下朝向轨座的竖直分力(FRV)。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表面(123,111)相对于长轴(150)方向的水平面倾斜,以增加所述连接件(9)的张力,所述张力用于抵制由轨道向卡组件侧向引导的力。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当从与长轴(150)垂直的平面内考虑时,所述第一表面(123,111)沿着与水平面倾斜的方向延伸,从而使得所述第一主体(10,20)在与所述长轴(50)垂直的截面上的形状是楔形,所述楔形在临近轨道的方向上厚度增加。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另一个孔(112)的中心轴(152)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主体或第二主体的第二表面(114)之间的距离,比从长轴(150)到包含所述椭圆形孔(122)的所述主体(10,20)第二表面(124)的对应距离,超过至少0.1mm。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包含所述椭圆形孔(122)的主体(10)第二表面(124)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中另一个(11)的第二表面(114)的倾斜角度。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另一个孔(112)是圆孔,大小与穿过的所述连接件(9)的大小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件,其中,与所述连接件(9)的对应直径相比,所述圆孔(112)的直径尺寸的公差小于或等于0.7mm。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椭圆形孔(122)位于所述第一主体(10,20)上,并且所述第二主体(11,21)的第二表面(114)具有从平面偏移而朝向背离所述轨道的几何中心(116),所述平面与长轴(150)垂直并且包括所述第二主体的孔的中心轴(152)。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二表面(124,114)是平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二表面的倾斜是通过楼梯台阶型形状来获得。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当从与所述长轴(150)垂直的平面并且沿着所述第二表面测量时,所述第二表面(124,114)中至少一个的宽度是至少4mm。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10),其中,所述突出构件(13)与所述第一主体(11)构成整体,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一主体上具有所述椭圆形孔(122)。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二主体(11,21)以可叠加地方式位于所述第一主体(10,20)上,从而使得当组装时,所述第二主体覆盖所述第一主体的部件(12)。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当组装时,所述第二主体(124,114)插入到所述椭圆形孔(122)和所述相接面(121)之间。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中的一个包括突出件(115),并且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中的另一个包括容纳所述突出件的对应的凹槽(125),并且所述凹槽与所述长轴(150)平齐,以使得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相互之间正确定位。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组件,其中,在所述第一表面(123,111)上与所述第二表面(124,114)相对的边缘具有所述凹槽(125)和所述突出件(115)。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组件包括所述连接件(9),当经容纳进入所述孔(122,112)并且扣紧时,所述连接件被设置为把所述第一主体(10)与轨座紧固起来,以及把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相互之间紧固起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