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回收的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5744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回收的包装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袋,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便于回收的包装袋。



背景技术:

包装袋作为一种使用工具,在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其中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纸质牛皮袋,在各个领域被广泛的运用,用于包装水泥、面粉或是其他化工类等产品。

其中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95233065.2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技术方案:涉及一种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包装用的钛白粉包装袋。其特征是:由方筒形的内层牛皮纸袋通过粘黏层与外层纸塑复合袋连于一体,且内层牛皮纸袋的每边长比外层纸塑复合袋的大2-3mm,在内层牛皮纸袋的顶面和地面分别设有牛皮纸加强层,前、后面均匀设有多个透气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包装袋也和现有市场上大部分的牛皮纸袋一样应用牛皮纸,然而纸在加工工程中是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造成很大污染,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最重要的是一个包装袋由多种材质构成,这会对后续的回收造成很大影响,回收者要将包装袋按照材料不同分体拆开,再进行统一处理,这无疑十分的繁琐。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相对应的技术方案,旨在解决相对应的技术问题且尽可能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设计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方便回收,且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优化的包装袋。

本技术方案设置为:一种便于回收的包装袋,包括前片、后片以及缝制线,所述前片、后片均为pp制成的无纺布,其中所述前片以及后片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均连接有透明的pp薄膜,且所述的缝制线为pp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包装袋由前片和后片通过缝制线缝制成袋体,其中由于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前片和后片均是由pp材质制成的无纺布,因此可以保证袋体达到比牛皮纸袋更好的强度,而在前片以及后片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均连接有透明的pp薄膜,一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阻隔水汽和油脂,保证防潮以及气闭,另一方面可不会对印刷在无纺布上的图案造成不必要的困扰,此外由于缝制线也是pp线,因此在使用完回收后,整个袋体就无需再注意拆开进行分体回收,可实现直接的一体式回收,很好的实现了本发明所要达到的技术方案。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pp薄膜通过环保溶剂及树脂合成的单组份粘合剂粘结在前片以及后片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pp薄膜单单通过热印很难保证其连接在无纺布上的连接强度,而通过粘合剂则可以很好的保证二者的粘结强度,其中环保溶剂及树脂合成的单组份粘合剂的采用并不会对包装袋的一体回收造成影响,进一步优化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片和后片上设置有自褪色的切割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前片和后片是通过缝制线实现缝接的,如果没有参考线,即使是在流水式加工的缝制过程中,也可能由于操作人员的放置失误而造成缝制偏差,但是如果直接在无纺布上绘制切割线,又会对包装袋的外观造成影响,而采用自褪色的切割线的切割线则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以此为参考,另一方面在加工完成后,缝制线在一定时间后也会自己消失。进一步优化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褪色的切割线由褪色墨水组合物绘制而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很好的达到上述所要求要达到的技术效果。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片和后片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反光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般装袋了一定货物的包装袋堆放在仓库中,如果仓库灯光灰暗时,是不容易被工作人员发现的,很有可能发生碰撞,而在前片和后片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反光区,则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工作人员会更容易发现堆叠的货物,进一步优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光区为贴设于pp薄膜外的镀铝薄膜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可以起到很好的反光提示作用,且由于是贴设在pp薄膜外的,因此在后续回收时直接将其撕下来即可,进一步完善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前片或后片的层结构图。

图中:1、前片;2、后片;3、缝制线;4、pp薄膜;5、自褪色的切割线;6、反光区。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便于回收的包装袋,包括前片1、后片2以及缝制线3,所述前片1、后片2均为pp制成的无纺布,其中所述前片1以及后片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均连接有透明的pp薄膜4,且所述的缝制线3为pp线。

包装袋由前片1和后片2通过缝制线3缝制成袋体,其中由于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前片1和后片2均是由pp材质制成的无纺布,因此可以保证袋体达到比牛皮纸袋更好的强度,而在前片1以及后片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均连接有透明的pp薄膜4,一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阻隔水汽和油脂,保证防潮以及气闭,另一方面可不会对印刷在无纺布上的图案造成不必要的困扰,此外由于缝制线3也是pp线,因此在使用完回收后,整个袋体就无需再注意拆开进行分体回收,可实现直接的一体式回收,很好的实现了本发明所要达到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pp薄膜4通过环保溶剂及树脂合成的单组份粘合剂粘结在前片1以及后片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pp薄膜4单单通过热印很难保证其连接在无纺布上的连接强度,而通过粘合剂则可以很好的保证二者的粘结强度,其中环保溶剂及树脂合成的单组份粘合剂的采用并不会对包装袋的一体回收造成影响,进一步优化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所述前片1和后片2上设置有自褪色的切割线5,前片1和后片2是通过缝制线3实现缝接的,如果没有参考线,即使是在流水式加工的缝制过程中,也可能由于操作人员的放置失误而造成缝制偏差,但是如果直接在无纺布上绘制切割线,又会对包装袋的外观造成影响,而采用自褪色的切割线5的切割线则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以此为参考,另一方面在加工完成后,缝制线3在一定时间后也会自己消失。进一步优化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所述自褪色的切割线5由褪色墨水组合物绘制而成,可以很好的达到上述所要求要达到的技术效果。

所述前片1和后片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反光区6,一般装袋了一定货物的包装袋堆放在仓库中,如果仓库灯光灰暗时,是不容易被工作人员发现的,很有可能发生碰撞,而在前片1和后片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反光区6,则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工作人员会更容易发现堆叠的货物,进一步优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所述反光区6为贴设于pp薄膜4外的镀铝薄膜4片,不仅可以起到很好的反光提示作用,且由于是贴设在pp薄膜4外的,因此在后续回收时直接将其撕下来即可,进一步完善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