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吊式抓取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1492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可控硅抓取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塔吊式抓取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可控硅检修更换作业时使用的专用更换工具为提升带,此类专用工具是在可控硅拆卸或安装过程中对可控硅起吊取及固定作用的,提升带在检修作业中存在弊端。因为提升带所用的材质为尼龙、宽度较窄,因此在抓取可控硅时存在可控硅与提升带之间的摩擦力较小、抓取不可靠问题;另外在固定好可控硅后对其检修时为保证可控硅的悬吊状态,提升带末端需要工作人员手提,存在浪费人力、工作开展不便捷的问题。

针对阀组件重要环节为可控硅检修,可控硅需要检修更换时需要可控硅提直流年检期间阀组检修升带吊装可控硅,在2013年柴达木换流站直流年检期间可控硅吊装时发生过一次可控硅从提升带内脱落事件,检修人员处置妥当并未造成设备损坏,但是此次事件引起直流检修人员高度重视,发现均有过此类事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易安装、安装时不会将可控硅阴阳极两面的导电膏擦掉并且抓取可控硅稳固的塔吊式抓取工具。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塔吊式抓取工具,包括

带有固定挂钩的固定件,

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的滑轮把手,所述滑轮把手上设置有固定卡槽,绳索设置在滑轮把手的一端,所述固定卡槽处设置有弹簧,推动固定卡槽挤压弹簧将固定卡槽固定在固定件上;

所述绳索的下端连接包覆挂钩组件,所述包覆挂钩组件包括挂钩和圆形托盘,所述挂钩一端与绳索连接,其另一端与圆形托盘焊接固定或者一体铸造而成;

所述圆形托盘包括半圆形钢板,设置在半圆形钢板一端的柔性包覆件以及设置在半圆形钢板另一端的锁具,所述柔性包覆件与锁具形成封闭包覆。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包覆件通过转动机构与半圆形钢板连接,所述转动机构处设置有连接柔性包覆件的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锁具包括设置在半圆形钢板上的锁头以及设置在半圆形钢板上活动卡扣,通过调节所述活动卡扣与锁头连接固定方式实现锁具的锁定和开启。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卡扣上设置有中心孔,中心孔处设置有压紧机构,所述柔性包覆件穿过中心孔并通过压紧机构实现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包覆件为头层牛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方便,可随意调节长度,可将可控硅固定在阀组件之间。抓取工具配有伸缩卡子,可全面包覆被抓物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塔吊式抓取工具,包括

带有固定挂钩1的固定件2,

设置在所述固定件2上的滑轮把手3,所述滑轮把手3上设置有固定卡槽4,绳索5设置在滑轮把手3的一端,所述固定卡槽4处设置有弹簧,推动固定卡槽4挤压弹簧将固定卡槽4固定在固定件2上;

所述绳索5的下端连接包覆挂钩组件,所述包覆挂钩组件包括挂钩6和圆形托盘,所述挂钩6一端与绳索5连接,其另一端与圆形托盘焊接固定或者一体铸造而成;

所述圆形托盘包括半圆形钢板7,设置在半圆形钢板7一端的柔性包覆件10以及设置在半圆形钢板7另一端的锁具,所述柔性包覆件10与锁具形成封闭包覆。所述柔性包覆件10通过转动机构8与半圆形钢板7连接,所述转动机构8处设置有连接柔性包覆件10的卡扣9。

所述锁具包括设置在半圆形钢板7上的锁头14以及设置在半圆形钢板7上活动卡扣12,通过调节所述活动卡扣12与锁头14连接固定方式实现锁具的锁定和开启。其中,活动卡扣12通过螺栓13与半圆形钢板7固定。

所述活动卡12扣上设置有中心孔,中心孔处设置有压紧机构11,所述柔性包覆件10穿过中心孔并通过压紧机构11实现固定。

所述柔性包覆件10为头层牛皮。

在进行使用时,将固定挂钩1挂在检修仪器的框架上,由于固定挂钩1采用一体固定的U型固定结构,方便固定,可控硅通过头层牛皮进行包裹固定,由于头层牛皮具有柔性,其在摆动或者振动时,其重心可以保持平衡。

对于可控硅拆卸安装过程有固定的紧固托盘,工具具有钩挂功能,在可控硅被拆卸后可安置在阀组件空中,避免将可控硅阴阳极双面直接与地面接触。阀组件上下层空间共125cm,抓取工具上下伸缩范围在30cm至150cm,如果要对5英寸或6英寸可控硅进行抓取,只需要更换抓取托盘即可。

表1为传统方式与塔吊式抓取工具试验脱落记录表

由表1可得,可控硅提升带在抓吊绳摇摆时,1°-90°内掉落7次,静止状态下掉落1次;塔吊式抓取工具掉落0次,经计算可控硅提升带脱落率36.84%,塔吊式抓取工具脱落率0%。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