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蔬菜收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4599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自动蔬菜收装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蔬菜打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蔬菜收装机构。



背景技术:

在大批量蔬菜种植商的蔬菜采摘过程中,农夫们在田地上将收割起来的蔬菜都装在一个大箩筐上,再将大箩筐的蔬菜搬运至仓库。然后,农夫们需要将蔬菜从大箩筐中分装到一个个小箩筐中,以方便蔬菜的运输。现有技术中,农夫们往往都是通过多人合作以降大箩筐抬高,再将大箩筐中的蔬菜逐渐倒入小箩筐中,待小箩筐装满之后打包装车即可。但是,这样的分装使得农夫们的劳动强度很大,长期工作会使得农夫们非常疲惫,缺乏自动化设备来代替人工的分装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以代替人工分装蔬菜的自动蔬菜收装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自动蔬菜收装机构:包括机箱,机箱上设有用于驱动蔬菜移动的第一带传动机构和用于驱动箩筐移动的第二带传动机构,第一带传动机构位于第二带传动机构的上方,且第一带传动机构输出端沿竖直方向对应位于第二带传动机构的中部;机箱上设有用于箩筐在第二带传动机构上限位的挡板,机箱上设有用于驱动挡板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动力装置;机箱上设有用于连通第一带传动机构输出端与箩筐的导套;机箱上设有工作台,工作台上表面与第二带传动机构输出端齐平,工作台上设有限位块,机箱在限位块上方设有用于对箩筐开口处提供盖子的送料装置;工作台上转动连接有圆柱销,圆柱销外周壁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自由端设有用于与箩筐外壁卡接的卡爪,且工作台上设有用于驱动圆柱销转动的马达。

作为一种优选,工作台上转动连接有用于抵紧或脱开位于箩筐上方的盖子的摆杆,摆杆上设有弧形齿条,机箱上转动连接有用于与弧形齿条啮合传动的齿轮,机箱上设有用于驱动齿轮转动的电机,工作台上设有竖杆,摆杆下端转动连接在竖杆上端,摆杆上端转动连接有滚轮。

作为一种优选,工作台上设有用于传动杆绕圆柱销转动时限位的第一档杆和第二档杆,第一档杆和第二档杆上均包覆有橡胶层,且第一档杆和第二档杆距离圆柱销轴线的距离相等。

作为一种优选,弧形齿条与摆杆之间还设有加强筋。

作为一种优选,导套内设有供蔬菜流动的流道,且导套呈上大下小的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动力装置是指,机箱上设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沿竖直方向设置,且第一气缸输出端与挡板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挡板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开口槽,机箱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输出端的伸缩杆与导套连接,且伸缩杆滑动连接在开口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送料装置是指,机箱上设有用于放置盖子的储料仓,机箱上还设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三气缸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储料仓内盖子抵靠的平板,储料仓下端设有两个供平板滑动的缺口,两个缺口对称分布在储料仓的圆周上。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挡板位于第二带传动机构正上方,且挡板沿水平方向到第一带传动机构输出端的距离大于零;蔬菜在第一带传动机构上的行程比箩筐在第二带传动机构上的行程小。

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用于容置蔬菜的料筒,料筒位于第一带传动机构输入端的正上方。

本发明通过第二带传动机构带动箩筐移动至第一带传动机构输出端的下方,然后动力装置驱动挡板下降以将箩筐限定在第一带传动机构输出端下方的位置;接着,待打包的蔬菜会在第一带传动机构的带动下从第一带传动机构的输出端掉落至箩筐内;待一个箩筐的蔬菜装满之后,挡板上升以解除对箩筐的约束,箩筐会跟随第二带传动机构继续前行至工作台上,直至箩筐抵靠在限位块上以防止箩筐发生位移,随后第三气缸收缩以方便盖子从储料仓中掉落至箩筐上方,这样就完成了对一个箩筐的打包;在盖子落在箩筐上之后,电机驱动齿轮周转,齿轮通过与弧形齿条的啮合来带动摆杆转动,摆杆在转动过程中会盖子接触并推动盖子与箩筐上的开口处卡接,从而防止盖子与箩筐的开口处存在间隙;其中,通过滚轮的设置可以减小摆杆自由端与盖子上表面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摩擦力,进而提高整个装置传动的平顺性,而加强筋的设置可以提高弧形齿条与摆杆连接的强度;最后,马达驱动圆柱销转动,圆柱销带动传动杆和卡爪周转,待卡爪与箩筐外壁卡接之后,圆柱销继续转动以带动箩筐离开工作台,这样工作台就可以供下一个箩筐定位并安装盖子;而通过第一档杆和第二档杆的设置可以限制传动杆周转的角度,避免传动杆转动过程中由于惯性力而对马达造成冲击,而橡胶层的设置又可以很好地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进而使得整个装置的工作稳定性更好;在蔬菜从第一带传动机构输出端掉落瞬间可以先进入导套,流经导套上的流道之后进入箩筐,这样一来,就可以防止蔬菜由于各份重量不同而离开第一带传动机构输出端之后作不同轨迹的抛物线运动,即导套可以避免蔬菜四处散落在箩筐外部;第二气缸的设置可以对导套相对于第一带传动机构输出端的位置进行调整,即调整导套上端口相对于第一带传动机构输出端在水平方向的间距;还有,通过开口槽的设置可以避免挡板与伸缩杆在工作过程中发生运动干涉。综上所述,本装置可以替代人工进行打包蔬菜,将一大堆的蔬菜均分至各个箩筐中,大大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以代替人工分装蔬菜的自动蔬菜收装机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动蔬菜收装机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本发明中弧形齿条转动后的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中卡爪与箩筐脱离时的状态图。

图5为本发明中卡爪与箩筐卡接时的状态图。

图6为本发明中储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机箱,2、箩筐,3、蔬菜,4、料筒,5、挡板,6、第一带传动机构,7、第二带传动机构,8、导套,9、流道,10、开口槽,11、工作台,12、限位块,13、盖子,14、储料仓,15、圆柱销,16、传动杆,17、卡爪,18、摆杆,19、弧形齿条,20、齿轮,21、竖杆,22、滚轮,23、第一档杆,24、第二档杆,25加强筋、,26、第一气缸,27、第二气缸,28、伸缩杆,29、第三气缸,30、缺口,31、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自动蔬菜收装机构包括机箱1,机箱1上设有用于驱动蔬菜3移动的第一带传动机构6和用于驱动箩筐2移动的第二带传动机构7,第一带传动机构6位于第二带传动机构7的上方,且第一带传动机构6输出端沿竖直方向对应位于第二带传动机构7的中部;机箱1上设有用于箩筐2在第二带传动机构7上限位的挡板5,机箱1上设有用于驱动挡板5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动力装置;机箱1上设有用于连通第一带传动机构6输出端与箩筐2的导套8;机箱1上设有工作台11,工作台11上表面与第二带传动机构7输出端齐平,工作台11上设有限位块12,机箱1在限位块12上方设有用于对箩筐2开口处提供盖子13的送料装置;工作台11上转动连接有圆柱销15,圆柱销15外周壁连接有传动杆16,传动杆16自由端设有用于与箩筐2外壁卡接的卡爪17,且工作台11上设有用于驱动圆柱销15转动的马达,传动杆16高于限位块12,以避免传动杆16与限位块12发生运动干涉。其中,第一带传动机构6与第二带传动机构7在竖直方向存在高度差,该高度差大于箩筐2的高度值,这样可以确保箩筐2跟随第二带传动机构7同步平移。

工作台11上转动连接有用于抵紧或脱开位于箩筐2上方的盖子13的摆杆18,摆杆18上设有弧形齿条19,机箱1上转动连接有用于与弧形齿条19啮合传动的齿轮20,机箱1上设有用于驱动齿轮20转动的电机,工作台11上设有弯折状的竖杆21,摆杆18下端转动连接在竖杆21上端,摆杆18上端转动连接有滚轮22。通过竖杆21的设置可以将摆杆18抬高,从而使得摆杆18相对于竖杆21的转动中心高于箩筐2上端的开口处,而将竖杆21设置成折弯状可以避开圆柱销15和传动杆16,避免传动杆16在转动时与竖杆21发生运动干涉。

工作台11上设有用于传动杆16绕圆柱销15转动时限位的第一档杆23和第二档杆24,第一档杆23和第二档杆24上均包覆有橡胶层,且第一档杆23和第二档杆24距离圆柱销15轴线的距离相等。

弧形齿条19与摆杆18之间还设有加强筋25。

导套8内设有供蔬菜3流动的流道9,且导套8呈上大下小的结构。

所述的动力装置是指,机箱1上设有第一气缸26,第一气缸26沿竖直方向设置,且第一气缸26输出端与挡板5连接。

所述的挡板5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开口槽10,机箱1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二气缸27,第二气缸27输出端的伸缩杆28与导套8连接,且伸缩杆28滑动连接在开口槽10内。

所述的送料装置是指,机箱1上设有用于放置盖子13的储料仓14,机箱1上还设有第三气缸29,第三气缸29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三气缸29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储料仓14内盖子13抵靠的平板31,储料仓14下端设有两个供平板31滑动的缺口30,两个缺口30对称分布在储料仓14的圆周上。缺口30的设置可以对平板31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防止平板31在水平方向滑动时发生滑偏。

所述的挡板5位于第二带传动机构7正上方,且挡板5沿水平方向到第一带传动机构6输出端的距离大于零,这样可以使得箩筐2上的开口与第一带传动机构6输出端在水平方向错开一定间距,即箩筐2相对于第一带传动机构6保持静止时箩筐2上方不受阻挡,进而确保挡板5抵靠在箩筐2时,箩筐2上竖直朝上的开口可以收纳从第一带传动机构6输出端掉落的蔬菜3。

蔬菜3在第一带传动机构6上的行程比箩筐2在第二带传动机构7上的行程小,这样就确保了箩筐2在第二带传动机构7上收装好蔬菜3之后可以继续前行一段距离,从而将箩筐2推送至工作台11上,方便后续对箩筐2上端开口进行装配盖子13。

本发明自动蔬菜收装机构还包括用于容置蔬菜3的料筒4,料筒4位于第一带传动机构6输入端的正上方,料筒4可以用于容置蔬菜3,进而实现连续打包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