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缠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1972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缠线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用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缠线器。



背景技术:

在监护病房中,常会用到很多仪器,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仪器更加复杂,各种导线、塑料管线繁杂,不利于整理、清洁。需要调整器械导线或塑料管线长度时,容易混乱,不利于操作,造成工作不便。目前,在监护病房内还没方便实用的缠线器,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医疗器械的线材整理。为使这些线材使用时需要快速释放出并不会导致缠绕打结,需要一种缠线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缠线器,缠线器可拆分,也方便导线固定,并避免导线损伤,各种线材分布很有条理,当需要调整长度时,将导线放松几圈即可,便于工作,节约工作时间。

一种可拆卸缠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缠线结构、底座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端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架顶端与所述缠线结构可拆卸连接。

所述缠线结构包括固定板、与固定板连接的中空缠线柱,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缠线柱对应的穿线孔,所述固定板的一个侧边上设有第二连接凹槽,其余三个侧边上设有延伸连接凸块,所述缠线柱外侧设有线材卡槽。

所述底座侧部设有固定方槽,所述底座上方设有第一连接凸块。

所述支撑架底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凸块配合的第一连接凹槽,所述支撑架顶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凹槽配合的第二连接凸块。

所述支撑架上、与所述固定板连接的一端设有支撑架滑槽,所述固定板上、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的一端设有固定板滑槽,所述固定板滑槽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凹槽处,所述支撑架滑槽与所述固定板滑槽通过插板连接,所述插板与所述支撑架滑槽和所述固定板滑槽相匹配,所述插板上设有固定孔,所述插板与所述支撑架、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设置在所述插板上的固定孔、与固定孔配合的紧固螺丝紧固连接。

所述底座上设有病床扶手连接孔。

所述支撑架上分布有减重孔。

所述第一连接凸块设置在距离所述底座边缘的2cm处,所述第一连接凸块的高度为 1cm。

所述线材卡槽的形状为圆弧形。

所述插板的截面形状为“[”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底座通过固定方槽与病床扶手连接,并用病床扶手连接孔固定;减重孔可以减轻缠线器的重量,便于其在病床上安装的稳定性;第二连接凹槽与第二连接凸块使得缠线结构和支撑架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插板和紧固螺丝的配合可以使插板沿着固定板滑槽、支撑架滑槽滑动,并用紧固螺丝拧紧,可以使缠线结构和支撑架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不会滑脱;中空缠线柱与穿线孔用于线材的穿过,线材卡槽用于卡住线材,使复杂的线材更有条理,便于操作,线材卡槽是弧形的,避免了导线损伤;固定板上第二连接凹槽和三个延伸连接凸块之间的设置实现了缠线结构的增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缠线结构的增减;缠线柱截面为圆柱形,便于导线的固定;底座上第一连接凸块与支撑架上第一连接凹槽配合,用于防止滑脱,起到基础固定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缠线器可拆分,也方便导线固定,并避免导线损伤,各种线材分布很有条理,当需要调整长度时,将导线放松几圈即可,便于医护人员操作,节约了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缠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纵向扩展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横向扩展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缠线柱,3、穿线孔,4、第二连接凹槽,5、延伸连接凸块,6、线材卡槽,7、固定方槽,8、第一连接凸块,9、第一连接凹槽,10、第二连接凸块,11、支撑架滑槽,12、固定板滑槽,13、固定孔,14、紧固螺丝,15、病床扶手连接孔,16、减重孔,17、底座,18、插板,19、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缠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缠线结构、底座17和支撑架19,所述支撑架19底端与所述底座17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架19顶端与所 述缠线结构可拆卸连接。

所述缠线结构包括固定板1、与固定板1连接的中空缠线柱2,所述固定板1上设有与所述缠线柱2对应的穿线孔3,所述固定板1的一个侧边上设有第二连接凹槽4,其余三个侧边上设有延伸连接凸块5,所述缠线柱2外侧设有线材卡槽6,所述线材卡槽6的形状为圆弧形。

所述底座17侧部设有固定方槽7,所述底座17上方设有第一连接凸块8。

所述支撑架19底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凸块8配合的第一连接凹槽9,所述支撑架19顶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凹槽4配合的第二连接凸块10。

所述支撑架19上、与所述固定板1连接的一端设有支撑架滑槽11,所述固定板1上、与所述支撑架19连接的一端设有固定板滑槽12,所述固定板滑槽12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凹槽4处,所述支撑架滑槽11与所述固定板滑槽12通过插板18连接,所述插板18与所述支撑架滑槽和所述固定板滑槽12相匹配,支撑架滑槽11与固定板滑槽12位于同一侧,所述插板18的截面形状为“[”形。所述插板18上设有固定孔13,所述插板18与所述支撑架19、所述固定板1之间通过设置在所述插板18上的固定孔13、与固定孔13配合的紧固螺丝14紧固连接。

所述底座17上设有病床扶手连接孔15,用于和病床两侧的扶手连接。

为了减轻重量,在所述支撑架19上分布有减重孔16。

为了使整个缠线器的结构稳定、分布均衡,所述第一连接凸块8设置在距离所述底座17边缘的2cm处,所述第一连接凸块8的高度为1cm,整个底座17高度为8cm,宽度为6.5cm,支撑架19高度为25cm。

本实用新型的缠线器采用塑料材质,质量轻,便于操作。

使用时,将底座17通过病床扶手连接孔15和紧固螺丝14与病床扶手连接,然后第一连接凸块8与第一连接凹槽9配合,将底座17和支撑架19连接在一起,第二连接凹槽4和第二连接凸块10配合,将缠线器结构和支撑架19连接在一起,再将插板18放置在固定板滑槽12、支撑架滑槽11内,用紧固螺丝14拧紧,将医疗器械上的线材绕在圆柱形的缠线柱2上,卡在卡线卡槽上,并穿过中空缠线柱2和穿线孔3,线材另一端与病人相应部位连接。

根据实际需要,可通过固定板1三个侧边上设有的延伸连接凸块5与其他固定板1进行横向扩展(如图4所示)和纵向扩展(如图3所示),并通过插板18与固定板滑槽12、支撑架滑槽11配合固定,以满足较多线材和导线的需要。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