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用玻璃器材独立瓦楞纸包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5293阅读:782来源:国知局
实验用玻璃器材独立瓦楞纸包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实验用玻璃器材独立瓦楞纸包装。



背景技术:

1856年,英国人Edward Ciley和Edward Ellen发明了瓦楞纸以作为礼帽的内衬,便于透气。15年后,美国人Albert Jones最先在瓦楞纸上贴一层衬纸,用于包装玻璃制品等易碎品,取名为“Single face corrugated board”,在美国获得了第一个瓦楞包装技术专利。

如今,一百五十多年过去了,玻璃器材的包装,仍旧沿袭传统的包装形式,通过成型的瓦楞纸盒及起缓冲作用的汽泡纸衬垫来实现它的被包裹性。这种普遍的包装形式,在内装物的物流运输过程中对其所起到的保护作用,并不明显。随着现代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物流运输业也逐步成熟起来。201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达10.2万亿,其中,运输费用5.4万亿元,保管费用3.6万亿元,管理费用1.3万亿元。其占GDP总额的18%,远远高于美国和日本的10%。落后原因包括迂回运输、重复搬运、包装不合理造成的物流成本增加、包装不善引起的物资损坏货丢失等。不合理包装导致大部分内装物在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破损很是常见,这给实验用玻璃器材的物流运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此外,对包装要求严格的欧洲国家,在进口产品的包装上尤其会有诸多限制。例如,常用作玻璃器皿包装缓冲衬垫聚氯乙烯(PVC)塑料,在燃烧后会产生含氯的有害气体,不仅对人体有害,还对地球的臭氧层产生破坏。因而被很多国家列为禁用包装材料之一。从外观性能来讲,塑料衬垫的包装不够美观,容易给人造成内装物廉价的即视感。

瓦楞纸板因其良好的适应性、结构性能、保护性能 等,在包装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发明设计,充分利用了瓦楞纸板本身的特性(可折叠、缓冲防震性能好),根据内装物的外形特点结构设计纸盒,充分保护内装物,使其在物流运输过程中的破损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用玻璃器材独立瓦楞纸包装。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实验用玻璃器材独立瓦楞纸包装,包括由瓦楞纸弯折而成的长方体的箱体,所述箱体带有四个侧楞,所述四个侧楞底部均设置有内揿口Ⅰ,当所述内揿口Ⅰ上相连设置有内揿口Ⅱ,则四个侧楞的顶部设有内揿口Ⅵ,所述内揿口Ⅵ带有槽口,当所述内揿口Ⅰ上相隔一段距离设置有内揿口Ⅲ,则所述四个侧楞中相对两个侧楞分别一上一下设置有内揿口Ⅴ、内揿口Ⅵ。

所述相对的侧楞上相对的内揿口大小均相同。

所述内揿口Ⅱ小于内揿口Ⅰ。

所述内揿口Ⅴ与内揿口Ⅵ在箱体中央相交,形成一个固定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简单实用,充分保护了内装物,并且包装材料常见实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叙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箱体四个侧楞顶部均设有内揿口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体四个侧楞相对两个侧楞设有内揿口的平面图;

图3为图1的效果图;

图4为图2的效果图。

其中:1、内揿口Ⅰ;2、内揿口Ⅱ;3、内揿口Ⅲ;4、内揿口Ⅳ;5、内揿口Ⅴ;6、内揿口Ⅵ;7、粘结处;8、槽口;9、侧楞。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实验用玻璃器材独立瓦楞纸包装,包括由瓦楞纸弯折而成的长方体的箱体,箱体带有四个侧楞9,四个侧楞9底部均设置有内揿口Ⅰ1,当内揿口Ⅰ1上相连设置有内揿口Ⅱ2,则四个侧楞9的顶部设有内揿口Ⅵ4,内揿口Ⅵ4带有槽口8,当内揿口Ⅰ1上相隔一段距离设置有内揿口Ⅲ3,则四个侧楞9中相对两个侧楞9分别一上一下设置有内揿口Ⅴ5、内揿口Ⅵ6,相对的侧楞上相对的内揿口大小均相同,内揿口Ⅱ2小于内揿口Ⅰ1,内揿口Ⅴ5与内揿口Ⅵ6在箱体中央相交,形成一个固定口。

本实用新型简单实用,充分保护了内装物,并且包装材料常见实用,成本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