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物联网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2408阅读:1153来源:国知局
电梯物联网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领域,具体涉及电梯物联网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火灾时常会发生很难避免,每次发生火灾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由于电梯是一个密闭空间,在电梯中发生火灾经常会导致电梯停运停留在两个楼层之间,不好救助。且电梯发生火灾之后产生的浓烟和高温会对电梯中的乘员造成严重生命威胁。现实中由于人们缺乏消防意识,电梯的防火更是如此,没有对电梯的消防进行监控预警。因此设计智能的电梯消防系统能及时发现火灾并发出警报尤其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当前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设计既能报警又能加快灭火进度的智能型电梯监控系统成为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及时发现火灾险情并提供帮助灭火的电梯物联网监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梯物联网监控系统,包括温度感应器、摄像头、单片机、报警器、消防喷头、风机及消防监控中心;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所述摄像头和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单片机安装在电梯控制板上,与所述报警器、消防喷头及风机连接;所述单片机还与所述消防监控中心通过互联网连接;所述温度感应器安装在电梯上,用于检测其周围环境的温度,并发送至单片机;所述摄像头安装在电梯外侧和内侧,用于查看火灾情况;并通过单片机将视频信息发送至消防监控中心;所述消防喷头和风机均安装在所述电梯顶部和底部,分别用于灭火和排除电梯内的浓烟;所述消防监控中心通过互联网与所述单片机联接,用于实时监控电梯内的消防信息。

消防人员及相关人员利用智能终端设备通过互联网连接消防监控中心对电梯消防信息进行实时监控。

所述消防喷头的数量为4~8个,分布在所述电梯的顶部和底部上。

所述消防喷头的角度可调,调整的角度正好覆盖到整个电梯顶部或底部。

所述风机的数量为4~8个,分布在所述电梯的顶部和底部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的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电梯的实时监控,在电梯发生火灾或异常情况下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并快速做出反应,保证了电梯运行的安全以及发生火灾后救援的及时性以及针对性,大大提升了电梯运行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同时可以对电梯发生火灾原因及异常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更好的进行预防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梯物联网监控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电梯上安装装置示意图。

其中,1-电梯,2-消防喷头,3-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梯物联网监控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物联网监控系统包括温度感应器,摄像头,单片机,报警器,消防喷头及风机。单片机与消防监控中心通过网络通信连接,消防监控中心汇总各个电梯的消防信息。消防监控中心通过摄像头实时监测电梯的消防信息。在电梯外部周围及内部安装有若干个温度感应器,用于感应电梯的环境温度,发送至单片机。单片机根据温度判断是否发生火灾,如果达到设定的温度,则认为有火灾情况发生,单片机控制报警器发出报警,提醒电梯维护人员或物业有火灾发生。在电梯顶部、底部及内部均安装有摄像头,具体摄像头安装数量根据需要确定。单片机及报警装置安装在电梯控制装置上。单片机将火灾信息发送到消防监控中心,消防监控中心通过摄像头查看电梯发生火灾的位置、火势以及电梯内是否有被困人员,并且通过单片机控制消防喷头灭火以及风机排出电梯内由于火灾产生的烟气。在本实用新型中,消防人员及电梯维护人员等相关人员均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设备通过互联网连接消防监控中心,用于对电梯消防信息进行实时监控。

消防监控中心的人员在接收到电梯火灾信息之后,消防人员出警后可以利用到达现场前的乘车的几分钟利用移动智能终端通过摄像头查看电梯的火灾情况在达到现场之前确定火灾位置,提前制定救火方案和分配任务,到达现场后可以最短的时间内开展火场救护与灭火工作,同时系统在火灾过程中的全部数据将作为火灾事故原因分析的重要依据。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电梯上安装装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电梯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消防喷头2和风机3,当然,由于角度关系,底部并未画出。为了防止电梯1发生火灾时,位置正好为消防喷头2或者风机3的位置,故在电梯1顶部和底部安装多个消防喷头2和风机3。消防喷头2可旋转,角度可调,旋转的角度正好能够覆盖到整个电梯顶部或底部。风机3用于排出由于电梯着火而向电梯内部弥漫的浓烟,保护电梯内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

本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的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电梯的实时监控,在电梯发生火灾或异常情况下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并快速做出反应,保证了电梯运行的安全以及发生火灾后救援的及时性以及针对性,大大提升了电梯运行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同时可以对电梯发生火灾原因及异常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更好的进行预防工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采用等同替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