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顶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3787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顶升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顶升机构。



背景技术:

由于私家车越来越多,而大多数的驾驶员只会开车,不会修车。如果汽车在半道轮胎漏气需要更换,则需要将车辆漏气轮胎一侧顶起,以便更换轮胎。但是,由于目前汽车地板结构没有明晰地标出千斤顶顶升位置,如此在传统千斤顶顶升位置不正确的情况下,轻者顶升不起汽车或造成车辆薄弱结构损坏,重者可能由于千斤顶倒塌造成人身伤害。另外,而且传统千斤顶的成本费用也较高。同时随车携带传统的千斤顶也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在使用千斤顶过程中,千斤顶顶升位置不正确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顶升机构,包括支撑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汽车侧边梁上的支撑座,所述支撑构件与支撑座螺纹转动配合顶升所述汽车侧边梁。

进一步,所述支撑构件包括固定支座和活动支撑杆,所述固定支座包括底座和与之固定连接的支撑轴,所述活动支撑杆的上段设有与所述支撑座螺纹配合的螺纹杆,活动支撑杆的下段与支撑轴通过转动配合结构连接,在所述活动支撑杆上设有转动连接部,所述转动连接部用于与外接工具配合来转动活动支撑杆;固定支座和活动支撑杆的相对转动,能避免支撑构件与地面的摩擦,同时缩短了支撑构件在收纳存储过程中的轴向支撑长度。

进一步,所述转动配合结构包括开设在活动支撑杆下端面上的转接盲孔、和支撑轴上段的安装轴段,所述安装轴段延伸至所述转接盲孔内并轴向抵合,二者轴向抵合面为相对外凸的两个曲面;轴孔配合机构简单,同时两个相对外凸的曲面能减小活动支撑杆和安装轴段之间的轴向接触面积,从而实现在转动活动支撑杆时省力。

进一步,所述曲面为半球面,两个所述半球面分别设置在支撑轴的轴端和转接盲孔的孔底;结构简单。

进一步,所述转动连接部为开设在活动支撑杆上的转接孔,通过与转接孔配合的转杆带动活动支撑杆转动;转接孔结构简单。

进一步,在所述支撑轴轴向延伸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用于支撑轴穿过轮毂将备用轮胎安装在轮胎安装支架上;能够实现多个用途,同时能方便备用轮胎的安装固定。

进一步,在所述固定支座与所述轮毂轴向配合的表面上设有橡胶垫;通过橡胶垫能有效的隔开底座和轮毂,来避免轮毂端面被底座划伤和磨损,也能减小二者因为摩擦产生的噪音和异响。

进一步,在未使用支撑构件的条件下,所述支撑座上设有防污构件;防污构件通过防止灰尘颗粒进入支撑座内,能有效的提高支撑座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防污构件为堵塞,所述堵塞上设有与支撑座上内螺纹配合的螺纹连接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固定连接在汽车侧边梁上的支撑座,能够方便在顶升过程中找到准确的顶升位置,防止了因为顶升位置不正确,汽车无法顶升、或因为顶升汽车薄弱结构导致汽车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座2和堵塞4的安装结构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轮毂6与固定支座12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构件,11-活动支撑杆,111-螺纹杆、112-转接盲孔、113-上半球面、114-转接孔,12-固定支座,121-支撑轴、122-底座、123-下半球面、124-外螺纹、125-橡胶垫、126-安装轴段;2-支撑座;3-转杆;4-堵塞,41-螺纹连接部,42-内六角凹槽;5-汽车侧边梁;6-轮毂;7-轮胎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顶升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汽车侧边梁5上的支撑座2和与之螺纹转动配合的支撑构件1。

支撑座2为带有内螺纹的螺母座,螺母座通过圆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汽车侧边梁5的内侧,以圆周焊接的方式,来调高螺母座和汽车侧边梁5的连接可靠性。支撑构件1包括活动支撑杆11和与之转动配合的固定支座12。固定支座12包括底座122和支撑轴121,支撑轴12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底座122上。活动支撑杆11上段为与螺母座配合的螺纹杆111,其下段与支撑轴121通过转动配合结构连接。为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螺纹杆111完全脱离螺母座,在螺纹杆111的顶端上做有标示,通过标示提醒操作者螺纹杆111与螺母座的配合情况,如此来避免了使用中,因为螺纹杆111脱离螺母座,汽车下落对操作者造成的安全隐患。

上述转动配合结构包括开设在活动支撑杆11下段端面上的转接盲孔112、支撑轴121上段的安装轴段126,安装轴段126延伸至转接盲孔112内,安装轴段126的上顶部与转接盲孔112的孔底部轴向抵合。安装轴段126的上顶端是凸出形成的下半球面123,转接盲孔112的孔底部是凸出形成的上半球面113,上半球面113和下半球面123的这种曲面轴向抵合方式,减小了二者之间的接触面积。通过减小接触面积来减小对活动支撑杆11转动施加的外力,同时提高了升降速度。此处减小二者接触面积的结构是采用半球面接触,当然也可以是部分球面亦或者外凸的其他曲面。

在活动支撑杆11上的转接盲孔112与螺纹杆111之间开设有转接孔114,转杆3穿过转接孔114,通过转杆3的转动来升降螺母座。此处采用的转动连接部是转接孔114,同理也可以是其他结构,比如是与扳手配合的六棱柱体、与扳手配合的四棱柱体或其他能与活动支撑杆11配合轴向旋转活动支撑杆11的其他结构。

本实用新型汽车顶升机构的使用步骤如下:

第一步,安装活动支撑杆,通过活动支撑杆22上的螺纹杆111,将螺纹杆111尽可能多的旋入到螺母座中;

第二步,安装固定支座,通过固定支座12上的支撑轴121,将支撑轴121穿入转接盲孔112中,转杆3与转接孔114配合,通过转杆3转动活动支撑杆,使螺纹杆111从螺母座中退出,实现转接盲孔112与支撑轴121轴向抵合;

第三步、顶升汽车,继续转动转杆3,通过退出的螺纹杆111将汽车的轮胎顶升离开地面;

第四步、更换轮胎,拆卸下破损的轮胎,安装好无损轮胎;

第五步、降下汽车,反转转杆3,将转杆3旋入至螺母座中,直至支撑轴121与转接盲孔112轴向脱离;

第六步、卸下顶升机构,卸下固定座12,通过转杆3旋转退出活动支撑杆11。

参见图1、图3,在不使用支撑构件1时,可以将其作为固定备用轮胎的工具。其只需要在支撑轴121的外表面上开设外螺纹124,在轮胎安装支架7上增加与支撑轴121螺纹配合的连接部即可。安装时,将固定支座12上的支撑轴121穿过轮毂6,外螺纹124旋入到轮胎安装支架7上,底座122轴向抵合在轮毂6的端面上,即对备胎进行固定。进一步,可以在底座122与支撑轴121固定连接的表面上增设有橡胶垫125,通过橡胶垫125能有效的隔开底座122和轮毂6,来避免轮毂6端面的划伤和磨损,同时也能避免二者因为摩擦产生噪音和异响。

参见图2,在未使用支撑构件1的条件下,在支撑座2上设有堵塞4,堵塞4上的螺纹连接部41旋入支撑座2的螺纹孔中,通过堵塞4上的螺纹连接部41与支撑座2的配合,能避免支撑座2的螺纹孔中进入泥土、灰尘等影响螺纹孔中丝牙的寿命。在堵塞4上与螺纹连接部41相反的一侧上开设有内六角凹槽42,内六角凹槽42的开设能方便使用内六角扳手拆装堵塞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