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两层船淡水管吊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8263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码头两层船淡水管吊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港口装卸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淡水管吊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钢铁企业生产节奏逐年加快,生产量也屡创新高,同时货运港口的吞吐量和作业节奏不断加快,使得港口的许多配套设置及物资资源也有了更高的需求,特别是针对一些设置在岛上的中转港口,最为突出的是港区内生产、生活用水的问题,水资源的需求也随之反应出一些在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和不足。

岛屿港口内部各类生产、生活水的来源全部都来自装船码头万吨级以上国轮压舱水的航次携带。因港区用水库装容量有限,且生产生活日用水量大,处于一种随加随用的循环状态。一旦遭遇台风、气候强对流等天气影响,码头船舶无法靠泊,库容量里的水就会给生产、生活带来用水量资源紧张,甚至通过洒水车装运到当地购买生活用水,以备生活用水之需;因此,港区水资源状态是否始终处于正常供给将关系到整个生产在线及职工生活稳定的关键;同时, 二层船到港装矿料,需要减排压舱水到一定程度后才能进行装矿料程序,减排压舱水的进度,直接影响着后续装船作业的进度,压舱水早排完,就可早投入生产。所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和改善装船泊位二层船压仓水淡水的排卸工艺,不仅仅是提高装船作业效率也是确保生产及生活用水所急需解决的一项课题。

现用的港口所有装卸平台共计存放着近百根,长度在20多米的卸水管,主要用于将船上的淡水向港区衔接排放。万吨货轮靠泊码头后因是空载故船体较高,基本与二层平台的落差在10米左右,因为船型的原因,需要安装10多根水管后,才能实施船上淡水向陆地的转驳工艺。而这些水管全部需要采用极其原始的方法,将其逐一牵拉至落差达15米左右的船舶上;因此,每次项目实施,都需要动用8位码头水手、耗时60分钟左右,才能艰难的完成码头水管与船上接口的衔接,排水结束后,还要将水管全部归位,这时工作也不轻松,因为水管中存有大量的淡水,使得其重量大幅增加。同时,在实施拆装水管作业的过程中,水手始终处于船边及平台沿口区域进行牵拉、搬运作业,给水手作业人员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受临边临海、湿滑、风力及船舶上下颠簸影响,人员站位或用力不当,就会造成坠海的安全事故发生。

现有的淡水管安装工艺,所有参与操作的人员分为三部分协同配合。两层平台上布置有2人,用来整理水管、完成进水口的安装脱卸,以及码头水管的传递和接应;船甲板上共6人,5人负责将两层平台上的水管拽拉上船;一人负责船上的接口连接,按这种原始的工艺方法,每一次的实施卸排水,操作人员都怨声载道,一旦遭遇大风下雨天更是苦不堪言。因此,要承认的是,这种落后的操作工艺,与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港口码头显得格格不入,但暂时还没有好的装置技法来改善和替代这种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码头两层船淡水管吊运装置,通过该装置具有的伸缩、旋转、变幅及卷扬四大机械功能, 实现危险繁琐、耗时耗力的操作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多、投入人力大、工作效率低的实际问题, 从而达到降低作业风险、优化人力资源、减少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最终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码头两层船淡水管吊运装置,包括:

一固定安装在基础地面上的机架座;

通过水平旋转机构与机架座相连的立柱总成;

通过转轴铰接在立柱总成上的吊臂总成;

所述立柱总成与吊臂总成之间连接有俯仰角度调节机构,立柱总成上装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上连接有钢丝吊绳,所述吊臂总成的自由端通过钢丝吊绳悬挂连接吊钩总成。

所述吊臂总成包括第一节伸缩节和第二节伸缩节,所述第二节伸缩节与第一节伸缩节滑动配合构成移动副,所述第一节伸缩节上还装有伸缩驱动装置,所述伸缩驱动装置的驱动杆与第二节伸缩节相连。

所述水平旋转机构、俯仰角度调节机构和伸缩驱动装置都为液压驱动装置,所述水平旋转机构、俯仰角度调节机构和伸缩驱动装置通过液压供应管路连通到位于基础地面上的液压站总成。

所述钢丝吊绳与吊臂总成自由端的接触区域还套装有钢丝绳套。

本实用新型码头两层船淡水管吊运装置通过合理的整合具有的伸缩、旋转、变幅及卷扬四大机械功能的各个组件,得到了一个适用于上下波动范围大,离岸距离不确定的淡水管吊运装置,简化了深水港码头淡水卸载工艺;本装置技术除上下起吊采用钢丝绳收放形式,其他装置部件均采用液压控制执行,以体现安全稳妥、操作控制灵敏的优势,是一套具备上升、下降、伸缩、旋转360°功能的机械装置,可确实有效降低该项目的作业风险、优化人力资源和减少劳动强度,经过现场的多船型、多潮汐的测试跟踪使用,体现了很高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码头两层船淡水管吊运装置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机架座、2水平旋转机构、3立柱总成、4转轴、5吊臂总成、6俯仰调节机构、7卷扬机、8钢丝吊绳、9吊钩总成、10液压供应管路、11液压站总成、12钢丝绳套、51第一节伸缩节、52第二节伸缩节、53伸缩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表述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一种码头两层船淡水管吊运装置,包括机架座1、立柱总成3、吊臂总成5和吊钩总成9,所述机架座1固定安装在基础地面上,所述立柱总成3通过水平旋转机构2与机架座1相连;所述吊臂总成5通过转轴4铰接在立柱总成3上;所述立柱总成3与吊臂总成5之间连接有俯仰角度调节机构6,立柱总成3上装有卷扬机7,所述卷扬机7上连接有钢丝吊绳8,所述吊臂总成5的自由端通过钢丝吊绳8悬挂连接吊钩总成9。

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描述为,所述水平旋转机构2由提供动力的液压马达和回转轴承两部分构成,在液压马达的带动下,立柱总成3带动整个机械做±180°的回转动作,使得整套装置在靠船时可以收回紧贴码头边缘,而不占空间及平时的设备维护保养。

另外,考虑到设备占用的空间和壁架伸展距离的需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吊臂总成5包括第一节伸缩节51和第二节伸缩节52,所述第二节伸缩节52与第一节伸缩节51滑动配合构成移动副,所述第一节伸缩节51上还装有伸缩驱动装置53,所述伸缩驱动装置53的驱动杆与第二节伸缩节52相连,通常情况下所述伸缩驱动装置53为液压驱动油缸,通过对吊臂总成5伸出长度的调节来满足装、拆水管时可以伸展移出的功能需求,与水平旋转机构2结合后可进一步减小回转所需的旋转半径,降低占用空间。

同时,吊装所需要的俯仰角度调节机构6采用液压顶升油缸进行驱动,实现吊臂总成5自由端的上下运动配合吊装;

为了便于布置各个驱动装置的动力源和动力线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旋转机构2、俯仰角度调节机构6和伸缩驱动装置53都为液压驱动装置,所述水平旋转机构2、俯仰角度调节机构6和伸缩驱动装置53通过液压供应管路10连通到位于基础地面上的液压站总成11。

此外,为了避免钢丝吊绳8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钢丝吊绳8与吊臂总成5自由端的接触区域还套装有钢丝绳套1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