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米灌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4294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米灌装装置,属于粮食包装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水稻的种植面积4.5亿亩左右,位于世界第二位。我国人口基数大,消耗量大,浪费多。全国以稻米为食的人口月占全人口的50%,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0%,产量接近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因此,稻米的加工尤为重要。水稻经收割后,将稻谷除去杂质,脱去稻壳,提取糙米,碾去糙米糠层,生产出含碎米最少和含杂质最少的分级白米。

大米在灌装时,由于大米为不规则形,聚集在一起会产生间隙,影响封口收纳,而且在灌装时会产生大量粉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灌装后压实大米,减少粉尘。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大米灌装装置,包括下料仓、底座和伸缩杆,所述下料仓底部通过阀门与一下料管连接,所述下料管上设有一连着电机的吹风机;所述底座上设有一通过气缸调整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端连接一卡环;所述底座底部设有一振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管镂空,镂空部位孔径小于米粒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通过气缸连接底座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卡环直径与米袋口径相同。

大米在灌装时,将米袋打开,开口朝上,卡在卡环上,通过气缸调整伸缩杆,固定好高度。打开阀门和吹风机,使得大米由下料管下落,在经过下料管时,粉尘被吹风机经由镂空处吹出。大米掉落在米袋内,由于振动装置,底座带动大米进行振动,进行压实。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减少大米粉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1、下料仓;2、阀门;3、吹风机;4、电机;5、卡环;6、底座;7、下料管;8、伸缩杆;9、气缸;10、振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大米灌装装置,包括下料仓1、底座6和伸缩杆8,所述下料仓1底部通过阀门2与一下料管7连接,所述下料管7上设有一连着电机4的吹风机3;所述底座6上设有一通过气缸9调整的伸缩杆8,所述伸缩杆8顶端连接一卡环5;所述底座6底部设有一振动装置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下料管7镂空,镂空部位孔径小于米粒大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伸缩杆8通过气缸连接底座6上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卡环5直径与米袋口径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