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台面垃圾分类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6263阅读:6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台面垃圾分类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分类箱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验台面垃圾分类箱。



背景技术:

实验室即进行实验的场所,是科技的产出地,所以国家对实验室投入非常大。现如今很多大学的实验室都是老师与研究生日常工作研究的场所。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大力发展,实验室正在不断的增加当中。但是,生物分子实验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固态和液体的垃圾,而这些垃圾常常会混在一个台面微型垃圾箱,这样难以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垃圾分类箱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台面垃圾分类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生物分子实验过程中难以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台面垃圾分类箱,包括暗把手、箱体、实验垃圾箱和废液瓶,所述暗把手的上方设置有抽屉标号,所述实验垃圾箱的外侧安装有暗把手,所述实验垃圾箱的右侧位置固定有杂物垃圾箱,所述箱体的上方连接有固定框,且固定框的左侧固定有废液瓶摆放槽,所述废液瓶摆放槽的外侧安装有橡胶层,所述废液瓶通过废液瓶摆放槽与箱体相互连接,所述废液瓶的上端连接有废液瓶盖,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座。

优选的,所述暗把手设置有2个,且分别与实验垃圾箱和杂物垃圾箱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材质为聚丙烯PP材质。

优选的,所述实验垃圾箱和杂物垃圾箱的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废液瓶摆放槽的直径比废液瓶的直径大1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验台面垃圾分类箱,整体分为3部分,对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第一部分由废液瓶收集液态垃圾,第二部分是对于废弃的移液吸头和1.5mlEP管、2.0mlEP管、纯化柱等聚丙烯PP材质垃圾的收集,第三部分则是对纸屑、手套、杂物垃圾的收集,分类明确,省时省力,给实验时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且抽屉式垃圾箱,便于垃圾倾倒和清洗,橡胶层有效地防止废液瓶的损坏,聚丙烯PP材质的箱体,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使用的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废液瓶示意图。

图中:1、暗把手,2、抽屉标号,3、箱体,4、实验垃圾箱,5、杂物垃圾箱,6、废液瓶摆放槽,7、固定框,8、橡胶层,9、废液瓶盖,10、废液瓶,11、底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台面垃圾分类箱,包括暗把手1、抽屉标号2、箱体3、实验垃圾箱4、杂物垃圾箱5、废液瓶摆放槽6、固定框7、橡胶层8、废液瓶盖9、废液瓶10和底板座11,暗把手1的上方设置有抽屉标号2,暗把手1设置有2个,且分别与实验垃圾箱4和杂物垃圾箱5一一对应,实验垃圾箱4的外侧安装有暗把手1,实验垃圾箱4的右侧位置固定有杂物垃圾箱5,实验垃圾箱4和杂物垃圾箱5的大小相同,均为抽屉式垃圾箱,便于垃圾倾倒和清洗,箱体3的上方连接有固定框7,对抽屉进行固定,防止出现滑落现象,且固定框7的左侧固定有废液瓶摆放槽6,废液瓶摆放槽6的外侧安装有橡胶层8,有效地防止废液瓶的损坏,废液瓶10通过废液瓶摆放槽6与箱体3相互连接,废液瓶10的材质为白色透明塑料瓶,废液瓶摆放槽6的直径比废液瓶10的直径大1cm,箱体3的材质为聚丙烯PP材质,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废液瓶10的上端连接有废液瓶盖9,防止废液的挥发,箱体3的底部设置有底板座11。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实验台面垃圾分类箱时,先对该装置进行简单的了解,整体分为3部分,在生物分子实验过程中,当产生液态垃圾时,拿起废液瓶10,将液态垃圾装入其中,之后放在废液瓶摆放槽6中,当实验过程移液器吸有的废液时候,可直接拧开废液瓶盖9,将废液直接打入废液瓶10,便于后续液态垃圾的收集,当产生固态垃圾时,(对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1.5mlEP管、2.0mlEP管、纯化柱等聚丙烯PP材质垃圾),只需将聚丙烯材质的垃圾扔入抽屉标号2为1的实验垃圾箱4,和使用移液器将移液吸头打入实验垃圾箱4即可,当实验产生的纸屑、手套、杂质等垃圾时,放入抽屉标号2为2的杂物垃圾箱5中即可,需要进行垃圾清理时,只需将废液瓶10中的液体倒入专用废液桶并清洗,和操作暗把手1抽出实验垃圾箱4和杂物垃圾箱5倾倒清洗即可,这就是该实验台面垃圾分类箱的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