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良的收纳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5707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改良的收纳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日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收纳袋。



背景技术:

衣服、棉被等衣物多为棉、麻、丝质材料所制成,经过长年的购买及使用,往往会累积到相当多的数量,而需占用偌大的衣柜空间,有业者开发出可将衣物收纳后使整体体积缩小的收纳袋。

如图1所示,用于收纳衣服、棉被等衣物的现有收纳袋100,其袋体的一端设一纳物口50,袋体的另一端设一排气通道70,其纳物口50一端面设一密封部103,该排气通道70与密封部103的两相对面为可相互贴黏的密封胶面。当衣服、棉被等衣物从纳物口50放入,先将密封部103对折密封,将纳物口50封住,再将吸尘器的吸气管从排气通道70插入吸气,等袋体因为内部空气被吸除而完全缩小时,再将吸尘器的吸气管取出,并将排气通道70密封,即可完成衣物的压缩收纳。

然而,如图2所示的现有收纳袋100,虽然其两侧可藉由高周波连接而形成连接边104,但其纳物口的活动端105为平直线,当用户准备放入衣物而将活动端105向外拉开时,很容易从活动端105和袋体的连接端点106剥离、损坏,造成袋体无法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改良的收纳袋,通过在收纳袋的纳物口两侧结构的改进,大大提升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结构改良的收纳袋,包括袋体,所述的袋体由第一袋面和第二袋面相对压合形成有连接边,所述第一袋面的长度较第二袋面的长度短,形成一纳物口;所述第二袋面长出第一袋面的的部分为封合片,所述第一袋面接近纳物口处设有一扳动片,所述扳动片的两侧与袋体两侧压合,所述 扳动片的两侧与所述第二袋面的两侧连接位置分别设有左弧形压块、右弧形压块,所述扳动片、左弧形压块、第二袋面压合形成左内凸弧形连接边,所述扳动片、右弧形压块、第二袋面压合形成右内凸弧形连接边。当所述扳动片受力拉动时,受力可沿着所述弧形压块的内凸弧形连接边分散,藉此提升其抗拉强度,以增强其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的袋体由第一袋面和第二袋面相对压合、扳动片的两侧与袋体两侧压合以及所述扳动片、左弧形压块、第二袋面压合和扳动片、右弧形压块、第二袋面压合的压合均采用高周波压合方式。

作为优选,所述扳动片于接近纳物口的一端为活动端缘,两侧前凸分别形成左弧形缘和右弧形缘与袋体的连接边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扳动片可直接形成于第一袋面上,或单独制成后再与第一袋面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收纳袋远离纳物口的另一端设一排气通道,所述的排气通道和袋体的内部相通,其内表面设有静电膜,其相对压合后可予以封闭。

当使用者欲将衣物放入收纳袋而对扳动片的活动端缘施力时,使用者对扳动片于接近纳物口的一端施予的力量可藉由弧形压块周边的左内凸弧形连接边、右内凸弧形连接边以及扳动片的活动端缘两侧之左弧形缘和右弧形缘分散,因此可避免施力点集中于一点而导致扳动片从连接处断裂的情形,达到延长扳动片使用寿命的目的,进而大大延长了收纳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收纳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现有收纳袋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改良的收纳袋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改良的收纳袋的组合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部放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改良的收纳袋的实施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改良的收纳袋的实施平面示意图。

其中:

100、现有收纳袋;50、纳物口;70、排气通道;103、密封部;104、 连接边;105、活动端;106、连接端点;200、袋体;30、第一袋面;40、第二袋面;60、封合部;80、连接边;300、扳动片;81左弧形压块;82、右弧形压块;83、左内凸弧形连接边;84、右内凸弧形连接边;401、活动端缘;402、左弧形缘;403、右弧形缘。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4所示,收纳袋,其袋体是由第一袋面30与第二袋面40经高周波压合制成,其第一袋面30较第二袋面40短,而于袋体一端形成一纳物口50,该第一袋面30接近纳物口50的一端连接一扳动片300,该第二袋面40多出第一袋面30的部份为一封合部60,该封合部60的内面设有静电膜,当其对折而部分盖覆至扳动片300外表面时,可将纳物口50封闭。

该收纳袋远离纳物口50的另一端设一排气通道70,该排气通道70和袋体200的内部相通,其内表面亦设有静电膜,其相对压合后可予以封闭。

如图5所示,第一袋面30与第二袋面40经高周波连接时,在其周边形成一连接边80,扳动片300的两侧与第二袋面40的两侧连接的位置分别设有左弧形压块81、右弧形压块82,所述扳动片300、左弧形压块81、第二袋面40经高周波压合形成左内凸弧形连接边83,所述扳动片300、右弧形压块82、第二袋面40经高周波压合形成右内凸弧形连接边84。

而且,该扳动片300靠近纳物口50的一端为活动端缘401,该活动端缘401两侧凸起形成左弧形缘402和右弧形缘403,分别与连接边80连接。

如图6、图7所示,藉由扳动片300的两侧与第二袋面40的两侧连接的位置设置的左弧形压块81、右弧形压块82,以及于该处形成的左内凸弧形连接边83和右内凸弧形连接边84,可用以增强扳动片300与第二袋面40的连接强度。

藉由在扳动片300的活动端缘401两侧凸起形成的左弧形缘402、右弧形缘403与连接边80的连接,当使用者欲将衣物放入收纳袋而对扳动片300的中间部401施力时,使用者对扳动片300中间部施予的力量可藉由左弧形压块81、右弧形压块82周边的内凸弧形连接边83和右内凸弧形连接边84,以及扳动片300的活动端缘401两侧之左弧形缘402、右弧形 缘403分散,因此可避免施力点集中于一点而导致扳动片300从连接处断裂的情形,达到延长扳动片300使用寿命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