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滚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7535阅读:1296来源:国知局
带式输送机滚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滚筒,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是一种以摩擦驱动方式,将物料在一定的输送线上,从最初的供料点到最终的卸料点间形成一种连续运输物料的机械,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化工、煤炭、建材、电力等行业。

滚筒是带式输送机主要部件之一,根据功能不同,一般分为主动滚筒、从动滚筒、改向滚筒、张紧滚筒等。滚筒的耐磨性,是影响滚筒的使用性能和寿命的重要因素,而耐磨性一般决定于滚筒表面材质。

根据滚筒材质和加工方式,目前滚筒主要类型有:(1)铸铁、铸钢类:这类滚筒是在铸造成型后,通过机加工成为成品;(2)普通钢板类:这类滚筒是用钢板卷制成型后进行表面打磨获通过机加工成为成品;(3)复合型:在上述两种材质的外表面包裹一层橡胶材料、聚氨酯材料或陶瓷材料,成为成品。

上述三种类型的滚筒存在以下问题:1) 除陶瓷材料外,材质耐磨性较差,滚筒寿命短,如用在钢铁企业中,通常寿命只有3~6个月;2) 包裹陶瓷材料的滚筒主要由小陶瓷块拼贴而成,容易于使用过程中松动剥落;3) 常见的复合型包胶滚筒,虽然包胶层损坏可重新包胶,但包胶后需待其胶和固化,不能立即上线使用,且皮带运输过程中飞溅到皮带内表面的物料,亦黏结到包胶层或其沟槽内,容易破坏皮带内表面,降低皮带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滚筒,其不仅具有很好的耐磨性,且还可解决皮带与滚筒摩擦力小、物料损坏皮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带式输送机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本体、及包覆于所述滚筒本体表面的耐磨板,所述耐磨板的外表面焊道可构成防滑纹路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滑纹路结构设置为直条纹、横条纹、斜条纹、人字纹或格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焊道的宽度设置为15~5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耐磨板设置为具有耐磨层的复合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耐磨层的厚度设置为2~1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耐磨板通过硬面焊工艺制作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耐磨板通过开孔塞焊和/或螺接方式固定于所述滚筒本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耐磨板的外表面还设置有若干条分散焊道,每条所述分散焊道的横截面设置为弓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条所述分散焊道包括相互平行且间距相等的若干第一焊道、相互平行且间距相等的若干第二焊道,所述第一焊道与带式输送机滚筒的轴线的夹角为30~60°,所述第二焊道与所述轴线的夹角为120~150°,相邻所述第一焊道的间距等于相邻所述第二焊道的间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通过于滚筒本体表面包覆耐磨板,使带式输送机工作时,皮带与耐磨板接触,增大滚筒的耐磨性能,延长滚筒的寿命;通过于耐磨板外表面设置由焊道构成的防滑纹路结构,增大皮带与滚筒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皮带打滑;防滑纹路结构由焊道构成,因焊道硬度高而使颗粒物料无法卡在焊道与皮带之间,避免损失皮带,从而延长皮带的使用寿命;并且,防滑纹路结构由焊道构成,形成方式简单快捷,易于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带式输送机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带式输送机滚筒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带式输送机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带式输送机滚筒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带式输送机滚筒的横截面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看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带式输送机滚筒100,滚筒100具有轴线X。

为了便于描述和说明,垂直于轴线X的方向定义为径向,沿径向远离轴线X的方向定义为外,沿径向靠近轴线X的方向定义为内,轴线X所在平面定义为纵剖面,垂直于轴线X的平面定义为横截面。

滚筒100包括滚筒本体10、及包覆于滚筒本体10表面的耐磨板20,通过于滚筒本体10表面包覆耐磨板20,使带式输送机工作时,皮带与耐磨板20接触,增大滚筒100的耐磨性能,延长滚筒100的寿命。

耐磨板20包括在其焊接成型过程中形成于其外表面201上的若干焊道23,若干焊道23构成防滑纹路结构。这样,通过防滑纹路结构可增大皮带与滚筒100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皮带打滑、便于排水;而且,防滑纹路结构由焊道23构成,因焊道23硬度高而使颗粒物料无法卡在焊道23与皮带之间,避免损伤皮带,从而延长皮带的使用寿命;并且焊道23在耐磨板20成型过程中形成,无需额外的加工工艺,形成方式简单快捷,降低制造难度易于规模化生产。

具体的,所述防滑纹路结构可设置为直条纹、横条纹、斜条纹、人字纹或格纹。在附图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滑纹路结构为横条纹,也即所述焊道23平行于所述轴线X。

在所述防滑纹路结构中,相邻两条焊道23于交界230处内凹,也即耐磨板20于交界230处的厚度较耐磨板20于焊道23处的厚度小,其中,交界230处厚度比焊道23中部厚度小1mm左右。

进一步地,焊道23的宽度设置为15~50mm。这样,可使皮带与焊道21的工作接触面积增大。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耐磨板20设置为具有耐磨层22的复合板,其母材为焊接性较佳的普通碳钢、低合金钢或不锈钢。耐磨层22的厚度可设置为2~10mm。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耐磨板还可为仅具有所述耐磨层,换句话说,也即所述耐磨板为直接设置于所述滚筒本体表面的耐磨层,例如,当所述带式输送机滚筒为大型、大尺寸重负荷时,所述滚筒本体的厚度较厚且其钢材质可焊性佳,则可于所述滚筒本体表面直接设置所述耐磨层。

耐磨层22的材质设置为碳含量为3~5.5%、铬含量18~35%的碳化铬硬质合金,这样,可使其硬度大于HRC 50。进一步地,所述碳化铬硬质合金还包括硼、氮等非金属元素、或钛、铌、钒、钼、钨、锆、稀土等金属元素的一种或多种,以促进耐磨层22中硬质颗粒生成或细化,进一步提高耐磨性。

另外,耐磨板20通过硬面焊工艺制作成型,成型过程中可同步成型出焊道23。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耐磨板20可设置为一体成型的板材并卷制包覆于滚筒本体10上,或者还可设置为由两个及以上的板材折弯后拼接组合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耐磨板20通过焊接固定于滚筒本体10上。进一步地,在焊接于滚筒本体10后,耐磨板20还可通过开孔塞焊的方式固定于滚筒本体10,以进一步增强耐磨板20与滚筒本体10之间的连接强度。具体的,耐磨板20设置有若干焊孔202,通过填焊填平焊孔202,使耐磨板20与滚筒本体10表面焊牢,避免脱落的同时可方式耐磨板20断裂。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耐磨板20还可通过如沉头螺丝、植钉螺栓等螺接方式固定于滚筒本体10上。

进一步地,参看图3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耐磨板20的外表面201上还设置有若干条分散焊道21。分散焊道21凸伸出外表面201以于相邻两条分散焊道21之间形成凹槽,颗粒物料容置于凹槽内,从而不会或极少大力抵压皮带,保护皮带不受磨损,可进一步增强滚筒的防滑性能及排水性能。

具体的,若干条分散焊道21包括相互平行且间距相等的若干第一焊道211、相互平行且间距相等的若干第二焊道212,第一焊道211与轴线X的夹角为30~60°,第二焊道212与轴线X的夹角为120~150°,相邻两条第一焊道211的间距等于相邻两条第二焊道212的间距。

参看图3,进一步地,每条分散焊道21的横截面设置为弓形,以增强分散焊道21的结构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通过于滚筒本体表面包覆耐磨板,使带式输送机工作时,皮带与耐磨板接触,增大滚筒的耐磨性能,延长滚筒的寿命;通过于耐磨板外表面设置由焊道构成的防滑纹路结构,增大皮带与滚筒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皮带打滑;防滑纹路结构由焊道构成,因焊道硬度高而使颗粒物料无法卡在焊道与皮带之间,避免损失皮带,从而延长皮带的使用寿命;并且,防滑纹路结构由焊道构成,形成方式简单快捷,易于规模化生产。

上文所列出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