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柱式安全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0076阅读:2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柱式安全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滚柱式安全钳。



背景技术:

电梯安全钳作为电梯的一个重要的安全部件,是电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电梯安全钳分为瞬时式和渐进式两种类型。瞬时式安全钳仅用于额定速度小于或等于0.63m/s的轿厢,在有对重安全钳的情况下,瞬时式安全钳用于额定速度小于或等于1.0m/s对重。

当安全钳动作时楔块顺着钳座上滑,因斜面作用,间隙很快消失,使楔块夹住电梯制动导轨,由于钳座是刚性的,楔块从夹持电梯制动导轨至轿厢(吊笼)制停,时间极短,无明显制动距离,冲击犹大,称为瞬时式动作安全钳;由于渐进式安全钳的材料成本高,使其价格偏高,瞬时安全钳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所以在可以采用瞬时式安全钳的情况下,各厂家基本采用瞬时式安全钳,尤其在载货电梯上的应用十分广泛。瞬时式安全钳的结构主要由偏心块式,楔块式和单滚柱式三种,这三种瞬时式安全钳在制动效果制动能力等方面均存在不少问题;瞬时式安全钳主要由钳体、制动件(楔块/滚柱/偏心块)、挡板组成,钳体由锻打钢质材料经机械加工后焊接组成,制动件(楔块/滚柱/偏心块)的动作由两根拉杆进行拉动。由于安全钳安装在电梯外的阴暗潮湿的环境中,钳体的表面容易锈蚀,影响安全钳的使用寿命,同时影响制动件的滑行,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滚柱式安全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滚柱式安全钳,包括:具有楔形滑道的钳体、与该楔形滑道相适配的矩形框架、滚柱;所述矩形支架包括顶部横撑、底部横撑、与楔形滑道相配合的两侧撑,各侧撑的中部对称设置矩形安装框,装配时矩形框架置于楔形滑道内,滚柱置于矩形安装框内,滚柱的柱面与所述楔形滑道的侧壁形成滚动配合,所述滚柱的直径与矩形安装框的尺寸相适配,以使滚柱受到楔形滑道侧壁挤压后可向两侧撑的相对内侧移动,同时矩形安装框对滚柱限位,避免滚柱由侧撑的相对外侧经矩形安装框完全进入侧撑内侧,造成滚柱脱落;所述楔形滑道的侧壁和底壁涂覆聚四氟乙烯涂层,防止钳体锈蚀的同时,利于增加矩形框架与楔形滑道之间、滚柱与楔形滑道侧壁之间的润滑性,缩短安全钳的反应时间,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滚柱式安全钳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钳体固定相连后,该盖板的边沿置于矩形框架的侧撑的相对外侧,用于对矩形框架形成限位,避免矩形框架使用过程中脱离楔形滑道。

进一步,所述顶部横撑的两侧对称设置提拉部,用于和电梯的提拉装置相连,便于将矩形框架向上提拉。

进一步,所述底部横撑设置台阶部,以使所述矩形框架向上提拉时底部横撑和钳体的底部形成阻挡,便于对矩形框架进行限位。

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滚柱式安全钳,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对称设置的滚柱进行制动,反应速度更为灵敏,安全性更高;(2)楔形滑道的底壁和侧壁涂覆聚氟乙烯涂层,增加滑道润滑性,同时防锈,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左盖板1,右盖板2,钳体3,楔形滑道31,左钳体32,右钳体33,矩形框架4,顶部横撑41,底部横撑42,提拉部43,侧撑44,滚柱5,电梯制动导轨6,左底板7,右底板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滚柱式安全钳,包括钳体3,该钳体3的中央设有上小下大开口的楔形滑道31,该楔形滑道31将钳体3两侧分成左钳体32、右钳体33,该楔形滑道31的侧壁和底壁涂覆聚四氟乙烯涂层,防止钳体3锈蚀;还包括一矩形框架4和一对滚柱5,矩形框架由顶部横撑41、底部横撑42和两侧撑44构成,装配时矩形框架4置于楔形滑道31内,顶部横撑41的两侧对称设置提拉部43,用于和外置的提拉装置相连;底部横撑42设置台阶部,以使矩形框架4向上提拉时底部横撑42和钳体3的底部形成阻挡,便于对矩形框架4进行限位;两侧撑44在楔形滑道31内滑动,各侧撑44的中部对称设置矩形安装框,滚柱5设置在相应矩形安装框内,滚柱5的柱面与楔形滑道31的侧壁形成滚动配合,滚柱5的直径与矩形安装框的尺寸相适配,以使滚柱5受到楔形滑道31侧壁挤压后可向两侧撑44的相对内侧移动,同时矩形安装框对滚柱5限位,避免滚柱5由侧撑44的相对外侧经矩形安装框完全进入侧撑44内侧,造成滚柱5脱落;钳体3的相对外侧面设置左盖板1、右盖板2,左盖板1、右盖板2分别与左钳体32、右钳体33使用螺钉固定相连后,左盖板32、右盖板33的边沿置于矩形框架4的侧撑44的相对外侧,用于对矩形框架4形成限位,避免矩形框架4使用过程中脱离楔形滑道31;钳体3的下端面设置左底板7、右底板8,左底板7、右底板8与左钳体32、右钳体32使用螺钉固定相连后,对相应侧撑44内的滚柱5进行支撑。

使用时,如图3所示,遇到紧急情况电梯轿厢超速下落时,外接的提拉装置作用将矩形框架4沿楔形滑道31向上位移,滚柱5逐渐与楔形滑道31内壁接触并滚动摩擦,并随着楔形滑道31的倾斜被挤压出矩形安装框,两滚柱5与设于矩形框架4两侧壁之间的电梯制动导轨6逐渐接触,随着矩形框架4的逐渐上升,滚柱5与动电梯制动导轨6卡死,电梯轿厢静止,停止下落。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