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桶装水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5797阅读:8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桶装水桶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桶盖,特别是涉及一种桶装水桶盖。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生活中饮用桶装水的越来越多。桶装水的水桶大多是反复使用的,而桶盖大多是一次性的,未与饮水机装配前是闭合状态的;与饮水机装配后,饮水机导流柱戳破瓶盖一部分,达到可饮水的目的。但是,饮水完毕后,从饮水机导流柱上拔出的瓶盖仍处于打开状态,无法再进行使用。此外,若未喝完时因想更换口味而更换桶装水或因饮水机故障需要更换饮水机,则在桶装水与饮水机分离时水会大量流出,因此桶装水未喝完时基本无法更换,需一次性喝完才可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桶装水桶盖。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桶装水桶盖,包括包围在桶口外部的外盖和连接在外盖中心的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包括相互贴合的通道内壁和通道外壁;所述通道内壁顶部设有外凸的凸弧形顶;所述通道内壁与所述凸弧形顶均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通道内壁和通道外壁上均设有供水流过的通孔,所述通道内壁上的通孔与所述通道外壁上的通孔相互错开。通道内壁和通道外壁贴合,两者上的通孔相错开,因此桶装水处于密闭状态;当需要饮用时,将桶装水放在饮水机上,导流柱顶起凸弧形顶,通道内壁变形,与通道外壁分离,水自通道外壁的通孔进入通道内外壁间隙,再通过通道内壁的通孔进入饮水机。当需要换桶时,水桶上升,导流柱与凸弧形顶分离,凸弧形顶和通道内壁复位,与通道外壁贴合,完成密封。本实用新型的桶装水桶盖不仅能够重复使用,还能够在水未喝完时更换桶装水或饮水机,方便实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通道外壁顶部设有内凹的凹弧形顶;所述凹弧形顶与所述凸弧形顶相切;所述凹弧形顶由弹性材料制成。凹弧形顶可以帮助凸弧形顶复位,使得桶装水脱离饮水机时密封性更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通道外壁与所述凹弧形顶为一体成型,通道外壁也为弹性材料,在桶装水正常饮用时,凹弧形顶中部被顶起,通道外壁向外变形,扩大通道内壁与通道外壁间距离,使得水流更顺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通道内壁与所述凸弧形顶为一体成型,变形更易传递,且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上技术方案,通道内壁和通道外壁贴合,两者上的通孔相错开,因此桶装水处于密闭状态;当需要饮用时,将桶装水放在饮水机上,导流柱顶起凸弧形顶,通道内壁变形,与通道外壁分离,水自通道外壁的通孔进入通道内外壁间隙,再通过通道内壁的通孔进入饮水机。当需要换桶时,水桶上升,导流柱与凸弧形顶分离,凸弧形顶和通道内壁复位,与通道外壁贴合,完成密封。本实用新型的桶装水桶盖不仅能够重复使用,还能够在水未喝完时更换桶装水或饮水机,方便实用。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将在下文中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桶装水桶盖在桶装水未与饮水机配合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桶装水桶盖在桶装水与饮水机配合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盖;2、通道内壁;3、通道外壁;4、凸弧形顶;5、凹弧形顶;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桶装水桶盖,包括包围在桶口外部的外盖1和连接在外盖1中心的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包括相互贴合的通道内壁2和通道外壁3;所述通道内壁2顶部一体成型有外凸的凸弧形顶4;所述通道外壁3顶部一体成型有内凹的凹弧形顶5;所述凹弧形顶5与所述凸弧形顶4相切;所述通道内壁2、通道外壁3、凸弧形顶4、凹弧形顶5均由弹性材料制成,如不锈钢片;所述通道内壁3和通道外壁3上均设有供水流过的通孔6,所述通道内壁2上的通孔6与所述通道外壁3上的通孔6相互错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通道内壁和通道外壁上的通孔相错开,通道内壁堵住通道外壁通孔,通道外壁堵住通道内壁通孔,因此桶装水处于密闭状态;当需要饮用时,将桶装水放在饮水机上,导流柱顶起凸弧形顶和凹弧形顶,凸弧形顶变尖,通道内壁内收;凹弧形顶变平,通道外壁外扩,因此通道内壁与通道外壁分离,水自通道外壁的通孔进入通道内外壁间隙,再通过通道内壁的通孔进入饮水机。当需要换桶时,水桶上升,导流柱与凸弧形顶分离,凸弧形顶、通道内壁、凹弧形顶、通道外壁均在弹性材料回复力作用下复位,通道内壁与通道外壁重新贴合,完成密封。本实用新型的桶装水桶盖不仅能够重复使用,还能够在水未喝完时更换桶装水或饮水机,方便实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