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体药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0798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体药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新型涉及药品包装领域,尤其是一种连体药袋。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院药房,需要对患者(特别是住院患者)每日每餐的药品摆放于相应药袋中。在现有技术中,中心药房住院患者的摆药模式有手工摆药和全自动摆药两种模式。

手工摆药模式以往主要是以药杯为容器,手工将单剂量(每餐)的药品集中摆放在药杯,以下简称为手工药杯摆药,其工作流程是:(1)打印口服药品摆药单;(2)取出相应患者药杯;(3)摆开药杯;(4)根据摆药单逐餐将药品摆入每个药杯;(5)扣上药杯;(6)药杯按顺序放回药车。随着新的处方管理办法的颁布和实施,国家对药品包装的要求日趋规范和严格,处方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要求正确书写药袋或粘贴标签,注明患者姓名和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因此,一种新型的单剂量药品包装容器——一次性口服药袋(以下简称药袋)应运而生。由于药杯无法书写上述信息,而药袋可以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方便的将患者姓名和药品名称、用法、用量打印出,而且药杯存在清洗、消毒不便和交叉污染的问题,药袋将逐渐取代药杯,以下简称以药袋为容器的手工摆药模式为手工药袋摆药。但是,通过手工药袋摆药环节较多,其工作流程是:(1)打印口服药品摆药单;(2)打印药袋;(3)将药袋按患者撕开;(4)将药品摆放在专用的药铲内;(5)将药品从药铲装入药袋中;(6)药袋封口;(7)将药袋按照床号顺序放入药车。相对于手工药杯摆药,手工药袋摆药环节较多,而且每个环节消耗时间长,如打印药袋的时间大约每个5秒钟左右;撕开每个患者的药袋耗时约5秒钟;将药品装入药袋环节,由于药袋结构的限制,需要通过药铲而不能直接将药品放入药袋,否则速度更慢,每个患者耗时至少6秒钟,所以存在摆药速度较慢,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以一家大型医院而言,一千名左右的住院患者,手工药杯摆药需要4个人,改为手工药袋摆药后至少需要5个人。

随着技术的进步,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出现了一种全自动摆药机。全自动摆药是基于全自动摆药系统的一种摆药模式,全自动摆药机主要包含有全自动摆药硬件系统(即自动摆药机)和软件系统。自动摆药机根据HIS系统传送的医嘱信息,将一次药量片剂或胶囊自动包入同一个药袋内(即单剂量药袋)。2004年,我国卫生部北京医院首次引进自动摆药机,并用于住院调剂的口服摆药。目前我国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的部分大型医院已经配备自动摆药机。由于全自动摆药运用自动控制技术,全程自动化运作,集打印药袋、药品分装、封装和传出药袋于一体,所以其最大特点是摆药速度快,效率高,理论上自动摆药机产出的单剂最包装速度可以达到60袋/min,远高于人工摆药,可以减少人力,大约每台机可以为医院节约1-2名药师;差错率低;避免药品的污染。但是,此种全自动摆药机还存在如下缺陷:其一、成本高昂,一台机一次性投入成本在200万元左右,最低按照200万元设备10年折旧计算,加上耗材和维护等成本,每台机每年成本估计至少40万元,相当于8个药师或护士的人力成本(按每人每年5万元计算),全自动摆药虽然可以节省一定的人力资源,但是,相对于人工摆药模式,药房总体的运行成本是上升的;其二、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非常复杂,难于操作,稳定性差;其三、此种全自动摆药机对于非整数粒倍数的药品无法自动摆药,部分患者特别是儿科患者长期口服药品大部分的是低于1粒或片的使用剂量,如0.5片/次;1/3片/次等,无法使用全自动摆药模式,只能是手工摆药后再由机器包装,这样就大大的降低了其工作效率;其四、此种全自动摆药机无分离药袋的装置,在完成摆药之后,整个科室患者的药袋一起摆放,未按患者分离,因此,完成摆药之后的药袋还需要手工分离患者药袋,使得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而在使用上述中的摆药机进行摆药时,可以使用一种连体药袋。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公知了一种连体药袋、摆药机及摆药方法(专利号:201410263210.X),其中,连体药袋,包括至少两个成串的单体药袋,每一个单体药袋均包括前袋片及后袋片,前袋片下边缘与后袋片粘连,前袋片左边缘的中部及下部与后袋片粘连,前袋片左边缘的上部不与后袋片粘连,前袋片右边缘的中部及下部与后袋片粘连,前袋片右边缘的上部不与后袋片粘连;在成串的所有单体药袋中,第一个单体药袋的后袋片设有若干穿孔,该若干穿孔位于后袋片上端,且与前袋片的上边缘位置相对应。

另有,中国专利公知了一种连体药袋(专利号:201620095337.X),其中,该连体药袋包括后袋片及前袋片,前袋片的下部与后袋片粘合,沿着后袋片及前袋片的长度方向,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竖向撕纸线,且每一竖向撕纸线对应的位置均设有竖向粘合带,以形成连串的若干单体药袋;前袋片的上部不与后袋片粘合,后袋片为纸塑后袋片,该纸塑后袋片包括纸基层、粘合于纸基层一侧的第一药用塑料膜及粘合于纸基层另一侧的第二药用塑料膜,前袋片为药用塑料膜。

上述两专利(201410263210.X和201620095337.X)公知的连体药袋很好的解决了实际中通过摆药机进行摆药时遇到的以下问题:一是,因连体药袋无定位孔、无光电感应装置,摆药机无法对连体药袋进行定位,从而导致打印位置错误,摆药不准及切断不准;二是,连体药袋的刚性问题导致卡袋及药袋打开不易。

但是,对于已有的药袋存在的不足是:在药袋上打印用药信息是通过碳带打印方式打印的,而采用碳带打印的缺陷在于:一是,碳带其打印清晰度不够,影响用药信息的显示;二是,采用碳带打印,需要经常更换碳带,增加了工作量;三是,碳带更换时容易弄脏地面或桌面,影响使用场地的清洁;四是,碳带打印采用的碳粉会造成药品的污染,存在用药安全的题。

因此,本申请结合实际需求,提供一种有别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碳袋打印方式打印的连体药袋。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连体药袋,该连体药袋打印清晰度高、装盛药物安全、对药物无污染,且能减少因替换碳带而增加的工作量。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连体药袋,包括前袋片和后袋片,前袋片的下部与后袋片粘合,沿后袋片及前袋片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有竖向撕纸线,每一竖向撕纸线对应的位置均设有竖向粘合带,以形成连串的若干单体药袋,每一竖向撕纸线对应的位置还设有一光电感应定位孔,所述前袋片的上部不与后袋片粘合,所述前袋片的上边缘比后袋片的上边缘低12~18mm,所述前袋片为药用塑料膜,该药用塑料膜上还设有打印层,所述打印层包括热敏涂层和顶涂层,所述热敏涂层与所述药用塑料膜胶粘,所述顶涂层胶粘在所述热敏涂层上,用于保护所述热敏涂层。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袋片包括打印部和非打印部,所述非打印部设于所述前袋片的上部,所述打印部设于所述前袋片的下部,且所述非打印部的下边缘低于所述前袋片的上边缘15~20mm,所述热敏涂层布满所述打印部,所述顶涂层布满所述前袋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袋片厚度为40~60μm,所述热敏涂层厚度为20~30μm,所述顶涂层厚度10~20μm;所述后袋片的厚度为100~150μm,所述后袋片为纸塑后袋片或具有刚性的药用塑料膜;其中,所述纸塑后袋片包括纸基层、粘合于纸基层一侧的内药用塑料膜及粘合于纸基层另一侧的外药用塑料膜,且所述纸基层的厚度为70~105μm,所述内药用塑料膜的厚度为15~25μm,所述外药用塑料膜的厚度为15~25μ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光电定位孔设置于所述竖向粘合带的中部,且所述光电定位孔的上边缘低所述前袋片的上边缘15~27mm,且所述光电定位孔宽度为2~4mm,高度为5~9mm。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连体药袋,包括前袋片和后袋片,前袋片的下部与后袋片粘合,沿后袋片及前袋片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有竖向撕纸线,每一竖向撕纸线对应的位置均设有竖向粘合带,以形成连串的若干单体药袋,每一竖向撕纸线对应的位置还设有一光电感应定位孔,所述前袋片的上部不与后袋片粘合,所述前袋片的上边缘比后袋片的上边缘低12~18mm,所述前袋片为药用塑料膜,所述后袋片为纸塑后袋片,且该纸塑后袋片包括纸基层、粘合于所述纸基层一侧的内药用塑料膜以及粘合于所述纸基层另一侧的打印层,该打印层包括热敏涂层和外涂层,所述热敏涂层胶粘在所述纸基层上,所述外涂层胶粘在所述热敏涂层上,用于保护所述热敏涂层。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袋片包括打印部和非打印部,所述非打印部设于所述后袋片的上部,所述打印部设于所述后袋片的下部,且所述非打印部的下边缘低于所述前袋片的上边缘低15~20mm,所述热敏涂层布满所述打印部,所述外涂层布满所述后袋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袋片厚度为40~60μm,所述后袋片的厚度为100~150μm,所述纸基层的厚度为65~95μm,所述内药用塑料膜的厚度为10~20μm,所述打印层厚度为30~40μm,所述热敏涂层厚度为20~30μm,所述外涂层厚度为10~20μm。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连体药袋,包括前袋片和后袋片,前袋片的下部与后袋片粘合,沿后袋片及前袋片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有竖向撕纸线,每一竖向撕纸线对应的位置均设有竖向粘合带,以形成连串的若干单体药袋,每一竖向撕纸线对应的位置还设有一光电感应定位孔,所述前袋片的上部不与后袋片粘合,所述前袋片的上边缘比后袋片的上边缘低12~18mm,所述前袋片为药用塑料膜,所述后袋片为具有刚性的药用塑料后袋片,该药用塑料后袋片上还设有打印层,该打印层包括热敏涂层和外涂层,所述热敏涂层与所述药用塑料后袋片胶粘,所述外涂层胶粘在所述热敏涂层上,用于保护所述热敏涂层。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袋片包括打印部和非打印部,所述非打印部设于所述后袋片的上部,所述打印部设于所述后袋片的下部,且所述非打印部的上边缘低于所述前袋片的上边缘15~20mm,所述热敏涂层布满所述打印部,所述外涂层布满所述后袋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袋片厚度为40~60μm,所述后袋片厚度为100~150μm,所述热敏涂层厚度为20~30μm,所述外涂层厚度10~20μm。

本新型的连体药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连体药袋通过在前袋片或后袋片上涂布或设置热敏涂层,使连体药袋能够匹配热敏打印机打印,如此现有摆药机用药信息打印从碳带打印更换为热敏打印,采用本新型的连体药袋打印,其用药信息打印清晰度高,且摆药机无需经常更换碳带,减小工作量;同时,采用热敏打印,有利于地面、桌面及使用场地的洁净卫生,对盛放的药物无污染,减小应摆药而造成的药物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连体药袋正面视图;

图2是本新型连体药袋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新型连体药袋后视图;

图4本新型连体药袋实施例之一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层次结构示意图的另一实施例;

图6是本新型连体药袋实施例之二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图7本新型连体药袋实施例之三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7对本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参考附图1-5,一种连体药袋,它包括前袋片2和后袋片1,前袋片2的下部与后袋片1粘合,并形成匹配的横向粘合带(图中未标示),沿后袋片1及前袋片2的长度方向(见附图1箭头所示方向)等间隔设有竖向撕纸线3,每一竖向撕纸线3对应的位置均设有竖向粘合带4,以形成连串的若干单体药袋9,需要说明的是,两相邻竖向撕纸线3之间间隔的距离与每一单体药袋9的宽度等同,而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的每一单体药袋100的宽度为90~110mm,高度为120~150mm,同时,在每一竖向撕纸线3对应的位置上设置的竖向粘合带4是以该竖向撕纸线3对称设置的,使得在连体药袋撕裂为单独的药袋时,单体药袋的前袋片保持与后袋片粘合;参考附图1、2、3,每一竖向撕纸线3对应的位置还设有一光电感应定位孔5,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电定位孔5是设置于所述竖向粘合带4的中部的,且所述光电定位孔5的上边缘间隔所述前袋片2的上边缘b距离为15~27mm,且所述光电定位孔5宽度为2~4mm,高度为5~9mm,需要说明的是,该光电定位孔5是用于摆药机在摆药时方便摆药机对单个的单体药袋9进行定位,方便药品的准确装入,而在将连体药袋撕裂成单体药袋9时或未装入药物之前之间要连体药袋撕裂撑单体,该光电定位孔5一分为二,随之其定位的功能也消失;参考附图2,所述前袋片2的上部不与后袋片1粘合,使每一单体药袋9能形成药物装入口,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前袋片2的上部不与后袋片1粘合的部分的高度为从前袋片2的上边缘b朝向前袋片2的下部15~20mm;所述前袋片2的上边缘b比后袋片1的上边缘a低12~18mm,前袋片2与后袋片1不粘合的部分为封口区域;而所述前袋片2为药用塑料膜,并且该药用塑料膜上还设有打印层8,所述打印层8由热敏涂层81和顶涂层82构成,所述热敏涂层81与所述药用塑料膜胶粘,该热敏涂层81在摆药机的热敏打印机的热敏元件的加热下,发生化学反应而显示用药信息,所述顶涂层82胶粘在所述热敏涂层81上,在不进行打印时,用于保护所述热敏涂层8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袋片2厚度设置为40~60μm,所述热敏涂层81的厚度设置为20~30μm,所述顶涂层82的厚度设置为10~20μm,而所述后袋片1的厚度设置为100~150μm。

参考附图4-5,本实施例中,所述后袋片1可选纸塑后袋片(附图5)或具有刚性的药用塑料膜(附图4);参考附图5,当后袋片1选择为纸塑后袋片时,该纸塑后袋片由纸基层101、粘合于纸基层100一侧(与前袋片2接触的一侧)的内药用塑料膜102及粘合于纸基层100另一侧(药袋的背面)的外药用塑料膜101,且所述纸基层101的厚度设置为70~105μm,所述内药用塑料膜102的厚度设置为15~25μm,所述外药用塑料膜102的厚度设置为15~25μm。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参考附图1、4、5,本实施例中的连体药袋,其前袋片2设置了打印部9和非打印部8,所述非打印部8设于所述前袋片2的上部,其高度为附图1中的h1,所述打印部设于所述前袋片2的下部,且所述非打印部的下边缘低于所述前袋片2的上边缘15~20mm,其高度为附图1中的h2,也就是所述非打印区域是设置在前袋片2不与后袋片1粘合的区域上的,所述热敏涂层81布满所述打印部,所述顶涂层82则布满所述前袋片2,其中,热敏涂层81只设置在打印部9内,是为了在摆药机在完成封口后时不再前袋片2上形成封口黑线,需要说明的是,在摆药机摆药完成进行封口时,其封口区域为自前袋片2的上边缘b朝向前袋片2的下部15~20mm的区域,而顶涂层92布满整个前袋片2,是为在保护热敏涂层81的同时,在前袋片2顶层形成一层膜。

实施例2,参考附图1-3、附图6,一种连体药袋,它包括前袋片2和后袋片1,前袋片2的下部与后袋片1粘合,并形成匹配的横向粘合带(图纸未标示),沿后袋片1及前袋片2的长度方向(见附图1箭头所示方向)等间隔设有竖向撕纸线3,每一竖向撕纸线3对应的位置均设有竖向粘合带4,以形成连串的若干单体药袋9,需要说明的是,两相邻竖向撕纸线3之间间隔的距离与每一单体药袋9的宽度等同,而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的每一单体药袋100的宽度为90~110mm,高度为120~150mm,同时,在每一竖向撕纸线3对应的位置上设置的竖向粘合带4是以该竖向撕纸线3对称设置的,使得在连体药袋撕裂为单独的药袋时,单体药袋的前袋片保持与后袋片粘合;参考附图1-3,每一竖向撕纸线3对应的位置还设有一光电感应定位孔5,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电定位孔5是设置于所述竖向粘合带4的中部的,且所述光电定位孔5的上边缘间隔所述前袋片2的上边缘b距离为15~27mm,且所述光电定位孔5宽度为2~4mm,高度为5~9mm,需要说明的是,该光电定位孔5是用于摆药机在摆药时方便摆药机对单个的单体药袋9进行定位,方便药品的准确装入,而在将连体药袋撕裂成单体药袋9时或未装入药物之前之间要连体药袋撕裂撑单体,该光电定位孔5一分为二,随之其定位的功能也消失;参考附图2,所述前袋片2的上部不与后袋片1粘合,使每一单体药袋9能形成药物装入口,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前袋片2的上部不与后袋片1粘合的部分的高度为从前袋片2的上边缘b朝向前袋片2的下部15~20mm;所述前袋片2的上边缘b比后袋片1的上边缘a低12~18mm,前袋片2与后袋片1不粘合的部分为封口区域;参考附图6,所述前袋片2为药用塑料膜,所述后袋片1为纸塑后袋片,且该纸塑后袋片包括纸基层100、粘合于所述纸基层100一侧(与前袋片2接触的一侧)的内药用塑料膜102以及粘合于所述纸基层100另一侧(药袋的背面)的打印层9,该打印层9由热敏涂层91和外涂层92构成,所述热敏涂层91胶粘在所述纸基层100上,该热敏涂层91在摆药机的热敏打印机的热敏元件的加热下,发生化学反应而显示用药信息,所述外涂层92胶粘在所述热敏涂层91上,在不进行打印时,用于保护所述热敏涂层91。

参考附图3,所述后袋片1包括打印部6和非打印部7,所述非打印部7设于所述后袋片1的上部,其高度为附图3中的h3,所述打印部6设于所述后袋片1的下部,且所述非打印部7的下边缘低于所述前袋片2的上边缘b的高度为15~20mm,其高度为附图3中的h2,所述热敏涂层91布满所述打印部6,所述外涂层92布满所述后袋片1,其中,热敏涂层91只设置在打印部6内,是为了在摆药机在完成封口后时不再后袋片1上形成封口黑线,需要说明的是,在摆药机摆药完成进行封口时,其封口区域为自前袋片2的上边缘b朝向前袋片2的下部15~20mm的区域所对应的非打印部7的区域内,而外涂层92布满整个后袋片1,是为在保护热敏涂层91的同时,在后袋片1背面形成一层底膜。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所述前袋片2厚度设置为40~60μm,所述后袋片1的厚度设置为100~150μm,具体的,所述纸基层100的厚度为65~95μm,所述内药用塑料膜102的厚度为10~20μm,所述打印层9厚度为30~40μm,所述热敏涂层91厚度为20~30μm,所述外涂层92厚度为10~20μm。

实施例3,参考附图1-3、附图7,一种连体药袋,它包括前袋片2和后袋片1,前袋片2的下部与后袋片1粘合,并形成匹配的横向粘合带(图中未标示),沿后袋片1及前袋片2的长度方向(见附图1箭头所示方向)等间隔设有竖向撕纸线3,每一竖向撕纸线3对应的位置均设有竖向粘合带4,以形成连串的若干单体药袋9,需要说明的是,两相邻竖向撕纸线3之间间隔的距离与每一单体药袋9的宽度等同,而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的每一单体药袋100的宽度为90~110mm,高度为120~150mm,同时,在每一竖向撕纸线3对应的位置上设置的竖向粘合带4是以该竖向撕纸线3对称设置的,使得在连体药袋撕裂为单独的药袋时,单体药袋的前袋片保持与后袋片粘合;参考附图1-3,每一竖向撕纸线3对应的位置还设有一光电感应定位孔5,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电定位孔5是设置于所述竖向粘合带4的中部的,且所述光电定位孔5的上边缘间隔所述前袋片2的上边缘b距离为15~27mm,且所述光电定位孔5宽度为2~4mm,高度为5~9mm,需要说明的是,该光电定位孔5是用于摆药机在摆药时方便摆药机对单个的单体药袋9进行定位,方便药品的准确装入,而在将连体药袋撕裂成单体药袋9时或未装入药物之前之间要连体药袋撕裂撑单体,该光电定位孔5一分为二,随之其定位的功能也消失;参考附图2,所述前袋片2的上部不与后袋片1粘合,使每一单体药袋9能形成药物装入口,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前袋片2的上部不与后袋片1粘合的部分的高度为从前袋片2的上边缘b朝向前袋片2的下部15~20mm,所述前袋片2的上边缘b比后袋片1的上边缘a低12~18mm,前袋片2与后袋片1不粘合的部分为封口区域;参考附图7,所述前袋片2为药用塑料膜,所述后袋片1为具有刚性的药用塑料后袋片,该药用塑料后袋片上还设有打印层9,所述打印层由热敏涂层91和外涂层92构成,所述热敏涂层91与所述药用塑料后袋片1胶粘,该热敏涂层91在摆药机的热敏打印机的热敏元件的加热下,发生化学反应而显示用药信息,所述外涂层92胶粘在所述热敏涂层91上,在不进行打印时,用于保护所述热敏涂层91。

参考附图3,所述后袋片1包括打印部6和非打印部7,所述非打印部7设于所述后袋片1的上部,其高度为附图3中的h1,所述打印部6设于所述后袋片1的下部,且所述非打印部6的下边缘比所述前袋片2的上边缘b低15~20mm,其高度为附图3中的h2,所述热敏涂层91布满所述打印部6,所述外涂层92布满所述后袋片1,其中,热敏涂层91只设置在打印部6内,是为了在摆药机在完成封口后时不再后袋片1上形成封口黑线,需要说明的是,在摆药机摆药完成进行封口时,其封口区域为自前袋片2的上边缘b朝向前袋片2的下部15~20mm的区域所对应的非打印部7的区域内,而外涂层92布满整个后袋片1,是为在保护热敏涂层91的同时,在后袋片1背面形成一层底膜。

作为优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袋片2厚度设置为40~60μm,所述后袋片1的厚度为设置100~150μm,所述热敏涂层91厚度为20~30μm,所述外涂层92厚度10~20μm。

本新型实例的实施例中的连体药袋,通过在前袋片2或后袋片1上涂布或设置热敏涂层(81、91),使连体药袋能够匹配热敏打印机打印,如此现有摆药机用药信息打印从碳带打印更换为热敏打印,采用本新型的连体药袋打印,其用药信息打印清晰度高,且摆药机无需经常更换碳带,减小工作量;同时,采用热敏打印,有利于地面、桌面及使用场地的洁净卫生,对盛放的药物无污染,减小应摆药而造成的药物污染,用药安全。

以上并非对本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