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推式装箱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6077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前推式装箱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件包装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推式装箱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产品生产制造企业中,除了产品质量之外,包装质量也是生产线中的重要一环,若包装成功率高,则将大大降低包装残次品以及再次包装率,进而可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而目前,企业中的小盒装箱通常是通过抓提式装箱来实现的,实现较为容易,应用较为广泛,但是这种装箱方式却存在以下缺点:机械手在抓取小盒产品时个别的机械手不时会发生漏抓的现象,因此,不能保证装入箱子内的产品数量复合预设定的数量,常常需要再次进行检查确认、再包装等,降低了生产效率。技术实现要素:鉴于以上所述,为了适合市场的需求,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装箱可靠性高,不会发生漏抓现象的前推式装箱设备。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前推式装箱设备,包括内容物输送机构,用于输送待装入包装箱内的内容物;包装箱输送机构,用于输送待装入内容物的空包装箱以及将已装入内容物的包装箱输送至下一工序;包装箱翻转机构,用于将位于所述包装箱输送机构上的空的包装箱转移至待装工位;定位机构,安装于所述内容物输送机构上,用于将待装内容物固定在待推工位;推送机构,包括驱动件以及推板,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推板沿与所述内容物输送机构的传输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作往复运动,从而将位于待推工位的内容物推至待装工位的空包装箱内。进一步地,所述包装箱翻转机构,包括立柱、旋臂以及托箱工件,所述立柱竖直地安装于所述内容物输送机构和所述包装箱输送机构之间,所述旋臂一端与所述立柱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托箱工件固定连接,所述托箱工件用于固定从所述包装箱输送机构上行进至托箱工件内的空包装箱,通过转动所述旋臂使得所述空包装箱移至待装工位。进一步地,所述托箱工件包括垂直固定连接的底板和侧壁,所述底板设置于包装箱输送机构间,所述底板上设有一个以上的真空吸嘴,用于固定进入所述托箱工件的空包装箱,一空包装箱沿着所述包装箱输送机构行进至进入所述托箱工件后固定,转动所述旋臂使得所述底板由水平位置转成竖直位置,从而将空包装箱由包装箱输送机构上移至待装工位,此时,空包装箱的开口朝向内容物输送机构。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为一设于所述内容物输送机构上方的挡板,用于阻挡放置于内容物输送机构上的待装内容物沿传输方向继续行进。进一步地,所述推送机构还包括支撑架、滑动块、导向轴以及推动臂,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内容物输送机构上,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滑动块相对于所述导向轴滑动,所述滑动块上开设有一供所述导向轴穿过的滑动孔,所述导向轴与所述内容物输送机构的传输方向相垂直地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推动臂一端与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滑动块相对所述导向轴滑动,从而驱动所述推板沿与所述内容物输送机构的传输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作往复运动。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包括本体以及能够相对所述本体伸缩的伸缩体,所述本体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伸缩体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块相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前推式装箱设备还包括入箱辅助件,该入箱辅助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内容物输送机构上,与所述推板的位置相对应,用于辅助支撑位于待装工位的空包装箱。进一步地,该入箱辅助件为两端开口的框体结构,包括顶壁、底壁和两侧边壁,且该入箱辅助件的顶壁和两侧边壁均位于空包装箱内侧,该入箱辅助件的底壁延伸形成支撑空包装箱的凸板,位于待装工位的空包装箱与该凸板相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内容物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机架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机架上的传输带,所述传输带用于输送待装入包装箱内的内容物。进一步地,所述包装箱输送机构包括第二机架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机架上的动力辊轮传输件,所述动力辊轮传输件用于输送待装入内容物的空包装箱以及将已装入内容物的包装箱输送至下一工序,所述传输带与所述动力辊轮传输件平行设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前推式装箱设备,采用前推式将待装内容物装入孔包装箱内,且装箱可靠性高,能够有效避免漏装、少装等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本实用新型前推式装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前推式装箱设备的一状态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前推式装箱设备的另一状态示意图。各部件名称及其标号第一机架11传输带12内容物13动力辊轮传输件21包装箱22立柱31旋臂32底板33侧壁34真空吸嘴35挡板41支撑架51驱动件52滑动块53导向轴54推动臂55推板56入箱辅助件60凸板6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前推式装箱设备,包括内容物输送机构、包装箱输送机构、包装箱翻转机构、定位机构以及推送机构。所述内容物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机架11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机架11上的传输带12。所述传输带12用于输送多个间隔一定距离的待装入包装箱22内的内容物13,如数个整齐排列的较小包装的产品。所述包装箱输送机构包括第二机架(图未示)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机架上的动力辊轮传输件21,所述动力辊轮传输件21用于输送多个间隔一定距离的空包装箱22以及将已装入内容物13的包装箱22输送至下一工序。本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带12与所述动力辊轮传输件21平行设置。所述包装箱翻转机构,用于将位于所述包装箱输送机构上的空的包装箱22转移至待装工位,包括立柱31、旋臂32以及托箱工件。所述立柱31竖直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11和第二机架之间。所述旋臂32一端与所述立柱3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托箱工件固定连接。所述托箱工件包括垂直固定连接的底板33和侧壁34,所述底板33设置于动力辊轮传输件21之间,且与所述动力辊轮传输件2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底板33上设有一个以上的真空吸嘴35,用于固定进入所述托箱工件的空包装箱22。一放置在所述动力辊轮传输件21上的空包装箱22向着传输方向行进,此时,空包装箱22的开口朝上,至进入所述托箱工件后,通过操作所述底板33上的真空吸嘴35抽真空从而将该空包装箱22固定于所述托箱工件内,转动所述旋臂32使得所述底板33由水平位置转成竖直位置,从而将空包装箱22由动力辊轮传输件21上移至待装工位,此时,空包装箱22的开口朝向内容物输送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11上,用于将待装内容物13固定在待推工位。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为一设于所述传输带12上方的挡板41,用于阻挡放置于传输带12上的待装内容物13沿传输带12的传输方向继续行进。所述挡板41与所述推送机构相配合,用于完成将待装内容物13推送入空包装箱22内。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支撑架51、驱动件52、滑动块53、导向轴54、推动臂55以及推板56。所述支撑架51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11上,且设于所述传输带12的上方。所述驱动件52用于驱动所述滑动块53相对于所述导向轴54滑动。所述驱动件52与所述传输带12的传输方向相垂直,包括本体以及能够相对所述本体伸缩的伸缩体,所述本体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51上,所述伸缩体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块53相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53上开设有一供所述导向轴54穿过的滑动孔。所述导向轴54与所述驱动件52相平行地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51上。所述推动臂55一端与所述滑动块5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板56固定连接,所述推板56用于将位于待推工位的内容物13推送入位于待装工位的空包装箱22内。所述驱动件52驱动滑动块53相对所述导向轴54滑动,从而驱动所述推板56沿与所述传输带12的传输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作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所述设备还包括入箱辅助件60,该入箱辅助件6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11上,与所述推板56的位置相对应,用于辅助支撑位于待装工位的空包装箱22,以便于内容物13更顺利地推入空包装箱22中。该入箱辅助件60为两端开口的框体结构,包括顶壁、底壁和两侧边壁,且该入箱辅助件60的顶壁和两侧边壁均位于空包装箱22内侧,该入箱辅助件60的底壁延伸形成支撑空包装箱22的凸板61,位于待装工位的空包装箱22与该凸板61相接触。综上,本实用新型前推式装箱设备,采用前推式将待装内容物13装入孔包装箱22内,且装箱可靠性高,能够有效避免漏装、少装等现象的发生。只要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