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气口粉料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1161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集装箱运输的包装材料,具体的说是一种双排气口粉料包装袋。



背景技术:

用集装箱运输粉状或者颗粒状货物的时候,为了防止污染和撒漏,通常采用PE塑料袋作为内包装材料,但由于塑料袋的抗拉强度差,虽有车厢壁板的支撑,但在打开车厢壁板装货或者卸货的过程中,也会因为货物的压力胀破袋体。本人申请的中国专利2012200411217公开了一种《用于集装箱运输的粉体专用包装袋》,其采用带有圆柱状出料口的矩形袋体结构,在袋体的一侧边吹气管,吹气管中设置表面带有泡囊的气泡带。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卸料时通过吹气口向吹气管中吹气,有助于粉体卸料。但这种结构的包装袋进、出料口的流量小,装、卸料耗费时间长,难以满足大容量集装箱运输包装的需要。另外,虽然吹气管可以将袋体内的粉料吹散,但在袋体内、出料口的两侧还是容易残留部分物料难以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卸料速度快、固定位受力均匀、卸料彻底的双排气口粉料包装袋。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双排气口粉料包装袋包括矩形筒状结构的袋体,所述袋体是由矩形结构并相互平行设置的后堵头、前堵头以及连接在后堵头和前堵头之间的筒体构成,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与后堵头、前堵头的边缘固定连接;在筒体的内腔中、后堵头中轴线的两侧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一个侧面紧贴筒体的底面,气囊上设置有充气嘴;在后堵头的上端、中轴线处设置有进料筒,所述进料筒的两侧各设置一后端排气筒,在后堵头的下端、正对进料筒的位置设置有出料筒,所述进料筒、后端排气筒、出料筒均为圆筒状结构并且均与筒体的内腔连通;在筒体的底面的前端贴合有增强层,所述增强层的前端设置有筒状的固定套筒;所述筒体的底面设置有轴向分布的粘接带。

所述前堵头由相对设置的两个梯形片材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三角形片材拼合而成,拼合接缝处采用热合焊接或者缝合而成。

所述筒体的顶面设置有圆筒状的顶端排气孔筒,在筒体顶面的四周固定连接有拉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后,该包装袋具有多个排气筒,并可根据情况开启不同的排气筒,加快袋体内、外气流的流动,促进气压平衡、提高装卸料的速度;在卸料的后期,向袋体内的气囊充气,可以将滞留在出料筒两侧的物料推送到出料筒中,提高卸料的排空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排气口粉料包装袋包括矩形筒状结构的袋体,所述袋体是由矩形结构并相互平行设置的后堵头1、前堵头2以及连接在后堵头1和前堵头2之间的筒体3构成,所述筒体3的两端分别与后堵头1、前堵头2的边缘固定连接,形成两端封闭的矩形筒状结构;在筒体3的内腔中、后堵头1中轴线的两侧设置有气囊13、14,该气囊13、14是由四片三角形片材连接而成的三角锥状结构,所述气囊13、14的一个侧面紧贴筒体3的底面,气囊13、14上设置有充气嘴,用于向气囊内充气;在后堵头1的上端、中轴线处设置有进料筒4,所述进料筒4的两侧各设置一后端排气筒5、6,在后堵头1的下端、正对进料筒4的位置设置有出料筒7,所述进料筒4、后端排气筒5、6、出料筒7均为圆筒状结构并且均与筒体3的内腔连通,后端排气筒5、6的直径略小于进料筒4的直径;所述袋体以及进料筒4、出料筒7以及后端排气筒均采用PE塑料薄膜或者塑料编织布热合焊接或者缝合而成。

在筒体3的底面的前端贴合有增强层14,所述增强层14的前端设置有筒状的固定套筒15,在固定套筒15中穿过方钢、固定拉带等可以用于固定袋体的前端;所述筒体3的底面设置有轴向分布的粘接带33,用于将筒体3粘连在集装箱体的底面上。

另外,所述前堵头2由相对设置的两个梯形片材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三角形片材拼合而成,拼合接缝处采用热合焊接或者缝合而成,可以方便袋体的制作,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筒体3的顶面设置有圆筒状的顶端排气孔筒8,在大流量进料的时候可以打开该顶端排气孔筒8,尽快排出袋体内的空气。在筒体3顶面的四周固定连接有拉环10,该拉环10用于绑扎固定袋体的拉带。当然,在筒体3底面的四周也可以固定连接拉环,用于绑扎固定袋体的拉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